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赋权、社会形塑、自我体认:乡村医生身份建构三维考察
1
作者 梁发祥 曹娟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 乡村医生是在村级卫生室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基层卫生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乡村医生具有医生、农民、半农半医等多元身份,其中医生身份面临着国家定位模糊、社会公众质疑以及个体自我怀疑的困境。破解乡村医生身份困境,建构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需要国家、社会和乡村医生自身共同发挥作用。国家需要通过制订确立乡村医生身份的法律制度规范、逐步将乡村医生纳入事业编制等手段,以国家赋权形式对其身份予以确认;新闻媒体、文艺工作者、社科理论研究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该发挥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合力形塑乡村医生的医生身份;乡村医生要发挥自我体认这一内生动力,积极主动地开展医生身份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身份建构 国家赋权 社会形 自我体认
下载PDF
政策范式的社会形塑——以《美国竞争法》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程韡 曾国屏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2,共10页
通过对政策范式的理论回顾和分析,设定"国家主义-民主主义"与"战争-和平"思维两个维度及其衍生的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美国竞争法》的社会形塑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法案的成功出台,代表着科技政策方面国家主... 通过对政策范式的理论回顾和分析,设定"国家主义-民主主义"与"战争-和平"思维两个维度及其衍生的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美国竞争法》的社会形塑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法案的成功出台,代表着科技政策方面国家主义"危机动员"模式的延续,而教育政策方面从"民权推动型"转向"民生推动型"则包含着妥协的因素;"国家主义-民主主义"维度的分歧作为美国政策范式的最显著特点也会长期延续。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对于人才"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理念性分歧在一定时间内会继续存在,而授权法案的性质也使其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受到困难;同时也引出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应有的两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竞争法 政策范式 社会形
下载PDF
区域创新范式的社会形塑——以欧洲“知识创新社区”的建立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邓智团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38-1245,1270,共9页
通过对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的理论回顾和分析,沿着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这一创新范式内容的变迁轨迹,将区域创新范式归纳为自选择、技术选择、产业选择和社会选择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欧洲"知识创新社区... 通过对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的理论回顾和分析,沿着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这一创新范式内容的变迁轨迹,将区域创新范式归纳为自选择、技术选择、产业选择和社会选择四种模式,并以此为理论工具对欧洲"知识创新社区"的社会形塑过程进行解读。认为欧洲知识创新社区的建立能否促成其区域创新范式的变革将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来检验,变革强度理念的分歧会较长时间存在,使得新的创新范式在形成过程中难免遭遇障碍。同时,这样的问题也引出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城区建设的关注,并得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范式 社会形 知识创新社区
下载PDF
女性青年身体的社会形塑与自我保护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佳佳 黄莹 赵永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19,106,共7页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女青年失联遇害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群体自我保护的不足。通过访谈,本文分析了在承载着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的家庭、学校与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身体规训力量的作用下,女性青年主体地位被忽视,身体不断被弱化,因而...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女青年失联遇害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群体自我保护的不足。通过访谈,本文分析了在承载着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的家庭、学校与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身体规训力量的作用下,女性青年主体地位被忽视,身体不断被弱化,因而缺乏自我防御与自我建构能力。基于此,在对女性青年身体形塑与构建过程中应突出其主体地位,关注身体、重视身体、解放身体,提高该群体身体技术以应对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青年 身体社会 社会形 自我保护
下载PDF
论社会形态的复杂性
5
作者 张宝琪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5-40,15,共7页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形态的复杂性是通过社会形态每一次的更替过程、具体社会形态内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认识社会形态的复杂性,对于分析社会,正确认识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政治学 社会形 差异性 反复性 长期性 社会形
下载PDF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廊》出版
6
作者 东辉 《学术动态(北京)》 2005年第24期18-18,共1页
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由我院汝信同志任顾问,哲学所研究员殷登祥、英国学者R·威廉姆斯和沈小白任主编的《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 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由我院汝信同志任顾问,哲学所研究员殷登祥、英国学者R·威廉姆斯和沈小白任主编的《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成》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社科院STS研究中心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欧STS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体现了国际STS领域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前沿——技术的社会形廊》 书评 科学技术 技术创新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形塑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春利 高良谋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4-921,共8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建设数字中国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区块链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却忽视了社会对区块链技术的形塑。基于社会形塑论,在肯定区块链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基础上,厘清了区...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建设数字中国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区块链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却忽视了社会对区块链技术的形塑。基于社会形塑论,在肯定区块链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基础上,厘清了区块链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从区块链技术本质、特征和功能、价值以及演化发展诸方面,考察了区块链技术的社会形塑机制,论证了社会需求、选择、评价、调控等对区块链技术形成和发展的形塑。论文对克服技术决定论的片面思维,建设数字中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技术决定 社会形 数字中国
原文传递
低碳经济模式下技术体系的社会形塑
8
作者 沙德春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0,共4页
基于低碳经济模式历史动因及其理论内涵的分析,探讨低碳经济对传统经济模式技术支撑体系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对传统技术体系中的技术选择判据、技术设计理念、技术能效特征及技术形态的重塑。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技术体系 社会形
原文传递
和谐社会与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生态形塑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浩斌 王飞南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政治现代化本身内蕴着社会生态的目标诉求;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发展路径决定了它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 政治现代化本身内蕴着社会生态的目标诉求;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发展路径决定了它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内涵则为形塑符合政治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生态指明了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现代化 社会生态
下载PDF
俯瞰地球的视角看什么:卫星遥感新闻报道的要素分析
10
作者 苏俊斌 牛榕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8,共9页
卫星遥感技术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俯瞰地球的视角,这种新空间尺度的引入对新闻业和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更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是新闻媒体怎么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新闻生产中的?通过新闻要素自动识别技术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 卫星遥感技术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俯瞰地球的视角,这种新空间尺度的引入对新闻业和新闻学的未来发展意味着什么?更具有基础意义的问题是新闻媒体怎么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新闻生产中的?通过新闻要素自动识别技术对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的326篇英文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新闻要素分析后,得到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卫星遥感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当事人”主要是物体而不是人,传统新闻报道的新闻“当事人”主要是人而不是物体。这个特征鲜明的转向,显然是由于卫星空间尺度决定了其观察得到的影像都是大颗粒度所导致的。技术在此表现出了其不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客观性。第二,新闻发生地和新闻事件的数据表明卫星遥感新闻的报道议题主要是国际而不是国内议题,其关注议题仍然延续着传统新闻报道的既有价值倾向,技术手段在此体现的是供用而不是刚性约束,即卫星遥感技术提供新闻媒体满足其克服屏障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新闻 新闻要素 科学技术学 社会形
下载PDF
浅论橄榄球形社会结构的构建
11
作者 刘克鹏 《当代经济》 2014年第17期70-71,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构建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收入分配领域也凸显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构建起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收入分配领域也凸显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及时破解难题,优化社会结构,探索构建橄榄球形社会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球社会 收入分配 社会结构 限高扩中调低
下载PDF
探寻“新理学”的建树与缺陷——《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评介
12
作者 亦清 范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传统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 评介 邓联合 “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 哲学精神 社会文化转型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存在总体观视角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13
作者 胡承槐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共6页
依据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将趋向"自由人联合体"、国家(阶级职能)将趋向消亡的规律性表述和预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当可理解为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在特定历史时段的具体表现以及人们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主观努力。故而,推进国... 依据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将趋向"自由人联合体"、国家(阶级职能)将趋向消亡的规律性表述和预见,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当可理解为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在特定历史时段的具体表现以及人们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主观努力。故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最为首要的意识和任务是不断增强国家的社会职能、强化国家的公共性、服务性,依据现实条件的可能性弱化国家的阶级职能。其次,不断增进国家权力形态存在方式的现代化,不断增强适应和形塑社会现代化的能力,在社会形塑国家现代化和国家形塑社会现代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职能 社会形塑国家 国家社会 国家现代化
下载PDF
民国乡村教师生命形态探微
14
作者 高盼望 《教师发展研究》 2017年第2期65-71,共7页
民国时期,新式教育逐渐嵌入到乡村社会,单调、传统的乡村遭遇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乡村教师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中小学、师范学校毕业生和改良塾师为主。乡村教师所赚取的薪水不算多,自用较为充裕,勉强应付一家人的生活。乡村教师多... 民国时期,新式教育逐渐嵌入到乡村社会,单调、传统的乡村遭遇多元、异质文化的冲击。乡村教师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以中小学、师范学校毕业生和改良塾师为主。乡村教师所赚取的薪水不算多,自用较为充裕,勉强应付一家人的生活。乡村教师多为土生土长的本乡人,有些人因角色游离、心态游离、生活游离等因素一度徘徊于传统知识阶层和新式知识阶层之外,是边缘化的存在。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之后,乡村教师逐渐担起了新式教育的实施者、乡村教育的参与者、外来事物的引介者、优秀文化的传递者等角色。这一过程中,有教师对士绅的附丽与反叛,有教师和塾师的竞争与合作,也有教师对乡民的顺应与改造。乡村教师作为村里的文化人,还被寄予厚望,该群体一定程度上肩负着近代中华文明传承与现代西方文化启蒙的双重责任,承载着教育进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乡村教师 生命 社会形
下载PDF
近代苏鲁地区的初夜权:社会分层与人格异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俊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100,167,共12页
近代苏鲁地主对佃农拥有初夜权。这一权力的实施是社会结构异变的结果。这里的社会分化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团(大地主)与大量占地较少的贫民群体,社会结构演化为缺乏中间阶层的哑铃形而非金字塔形。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近代苏鲁地主对佃农拥有初夜权。这一权力的实施是社会结构异变的结果。这里的社会分化为占有大量土地的利益集团(大地主)与大量占地较少的贫民群体,社会结构演化为缺乏中间阶层的哑铃形而非金字塔形。掌握行政、军事和经济等各种权力的大地主,基本上不受程序化的法规制约,多沉湎于本能型的享受,无法追求高成就动机人格。一方面,他们利用国家优裕的政策,对贫民实施包括初夜权在内的各种超经济剥夺;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对下层民众的控制,经常策动成千上万的贫民反叛代表社会上层利益的国家,以获得更多的非法利益,他们的终极理想是成为享受更大肉欲的封建君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夜权 哑铃社会结构 利益集团
下载PDF
多元化塑造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安全阀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巫肇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整个社会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人人都向往和谐的社会。但当前也面临许多问题,有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多元化视角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整个社会目前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人人都向往和谐的社会。但当前也面临许多问题,有着不少不和谐的因素。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多元化视角入手,探讨和谐社会安全阀的构建,对于建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即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安全阀 “橄榄社会结构 多元化
下载PDF
注重职业形象 规范采访行为——浅谈新闻摄影记者的行为规范
17
作者 陆纲 《新闻研究导刊》 2005年第4期36-36,35,共2页
在现代传媒中,新闻图片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摄影记者在各种新闻事件中不仅是采访者,很多时候也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摄影记者在现场的言行举止,不光体现出自身的素质修养,也代表着所属媒体的社会形象,事关新闻行业的职业... 在现代传媒中,新闻图片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摄影记者在各种新闻事件中不仅是采访者,很多时候也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摄影记者在现场的言行举止,不光体现出自身的素质修养,也代表着所属媒体的社会形象,事关新闻行业的职业声誉。因此,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学习,重视新闻记者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形象,规范现场采访行为,是自身、所属媒体和整个新闻行业的共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摄影记者 职业 新闻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 新闻图片 采访者 言行举止 在现场 素质修养 社会形
下载PDF
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对社会空间的形塑——以西部典型村庄为例
18
作者 卢春天 王辰光 《江淮论坛》 2024年第5期93-101,共9页
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对社会空间的影响较少受到学界关注。通过对西部典型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自“新农村建设”时期至今的回顾,发现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是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前提,村民以平等信任为原则的动员参与是治理基础,国家不同阶段的持... 农村人居环境变革对社会空间的影响较少受到学界关注。通过对西部典型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自“新农村建设”时期至今的回顾,发现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是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前提,村民以平等信任为原则的动员参与是治理基础,国家不同阶段的持续投入是资源支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及其结果形塑了社会空间的不同面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增强了村庄共同体意识,但居住空间位置的重组意外弱化了日常互动,现代化生活方式加剧了交往空间的区隔,产业衰微和建房负债则强化了村民“乡—城”的单向空间流动。未来农村应在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基础上,实现农村人居环境与社会空间的有机互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新农村建设 社会空间 “三生空间”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犯罪成立体系的新建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荣春 《东方法学》 2012年第5期80-90,共11页
犯罪成立体系可以在大陆法系三元递进式的体系基础上,按照新的思路去重新建构。在建构新的犯罪成立体系之前,确立犯罪成立体系的应然品性是其前提。将其应然品性作为价值指引和技术指引,则新建构的犯罪成立体系应是淘汰式犯罪成立体系,... 犯罪成立体系可以在大陆法系三元递进式的体系基础上,按照新的思路去重新建构。在建构新的犯罪成立体系之前,确立犯罪成立体系的应然品性是其前提。将其应然品性作为价值指引和技术指引,则新建构的犯罪成立体系应是淘汰式犯罪成立体系,而该体系在本土化之后是这样一个情形:罪状形合性→社会危害性→罪过性→应受刑罚惩罚性。其中,"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将刑事政策纳入了犯罪成立体系,从而使得犯罪成立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对以往关于犯罪成立体系所有主张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成立体系 罪状合性社会危害性 罪过性应受刑罚惩罚性
下载PDF
艺术传播视域下谭嗣同美术活动初探
20
作者 张玉亮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5-53,共9页
艺术传播与近代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领域,既可以深化近代史研究,又能为艺术传播研究的拓展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艺术传播视域下聚焦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谭嗣同,通过梳理其美术活动,总结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概括为品鉴寄怀为... 艺术传播与近代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领域,既可以深化近代史研究,又能为艺术传播研究的拓展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艺术传播视域下聚焦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谭嗣同,通过梳理其美术活动,总结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概括为品鉴寄怀为主的个体观照、借助艺术品交流的社交功能推进社会启蒙、依托新兴技术深化艺术传播的社会影响三个阶段,试图以此为个案,勾勒晚清知识分子的美术活动在社会巨变之下的发展进路,进而探究艺术传播在晚清时期的新变与社会形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谭嗣同 启蒙 革命 社会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