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迫阴影下的本性回归——以《桃花扇》为引的社会性精神分析试索
1
作者 陈一凡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因其具有直指人类意识本源的普适性和深刻性,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浪潮,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成长于以个人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念和环境中,中国自古以集体意识和更为森严的等级观念作为... 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因其具有直指人类意识本源的普适性和深刻性,伴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浪潮,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成长于以个人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念和环境中,中国自古以集体意识和更为森严的等级观念作为社会的核心,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其社会性一面的探求,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形成典型范式。激变环境下,可以凸显作品中人物精神的复杂,《桃花扇》描绘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感情为线索,即是社会演变的画卷,也是精神激烈变化的悲歌,具有典型性。以《桃花扇》为引,通过分析集体与等级下,官场造成的心理阴影和压力的转移,以及归隐情结,或许能够为精神分析在明清文学分析中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精神分析 桃花扇 多重压迫 本性回归 心理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