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三重意义上理解社会必要劳动
1
作者 薛志贤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1-94,90,共5页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述搞清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两方面认识社会必要劳动的。比如有的同志说:“... 正确理解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是理解价值规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研究价值规律及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我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论述搞清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从两方面认识社会必要劳动的。比如有的同志说:“社会必要劳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一是指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 使用价值 马克思 生产单位 社会主义经济 资本论 商品 生产社会 社会总劳动量
下载PDF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法是科学的吗?
2
作者 刘兴华 《财经问题研究》 1986年第3期57-61,共5页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二是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总劳动量 马克思 使用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 生产条件 单个商品 资本论 比例量 商品价值决定
下载PDF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不是一条规律
3
作者 李宗茂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1期41-42,共2页
在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合二为一,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我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是两条规律,不能合二为一。马克思在... 在许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把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合二为一,称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我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是两条规律,不能合二为一。马克思在给库格曼的一封信中说:“人人都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社会劳动 发展规律 国民经济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社会总劳动量 相适应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经济学教科书 价值规律 必要性
下载PDF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问题
4
作者 吴海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3-79,共7页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中衡量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经济效益高低的基本尺度。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关于社...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中衡量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经济效益高低的基本尺度。研究和探讨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原理,对于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两个问题 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量 生产单位 马克思 相适应 生产条件 社会总劳动量 生产部门
下载PDF
也谈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价值
5
作者 刘凤岐 高树枝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47-52,共6页
价值决定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笔者总体上赞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的论点。但是,要真正使这一论点确立并令人信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理论界否定该论点的同志至今认为:共同决定论有... 价值决定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笔者总体上赞同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价值的论点。但是,要真正使这一论点确立并令人信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理论界否定该论点的同志至今认为:共同决定论有三个问题尚未解决:(1)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理论与供求价值论的界限难以划清;(2)如果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决定价值,那么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就不好解释;(3)超过社会需要而多投入了劳动量,其产品降价出售,或者贮存起来,而这些暂时卖不出去的商品有无价值的问题很难解释①。共同决定论是不是无法解释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不见得,问题在于如何理解与把握两种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价值,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共同决定价值 共同决定论 价值决定 理论问题 社会总劳动量 商品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 生产条件 供求价值论
下载PDF
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6
作者 国世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4期83-87,共5页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 侯伦同志《试论商品总价格和商品总价值的相等——兼评国世平同志【论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对拙作提出了质疑。拜读后,颇受启发,深感价值规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侯伦同志提出的异议,尚有一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向侯伦同志和经济学界其他同志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量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条件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时间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商品价值量 私有制 社会总劳动量
下载PDF
供求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7
作者 丁天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供求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丁天供求规律同其他经济规律相比,是一个很特殊的规律,它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殿堂中,尚没有供求规律的一席之地,在西方经济学界大谈供求规律作用... 供求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丁天供求规律同其他经济规律相比,是一个很特殊的规律,它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殿堂中,尚没有供求规律的一席之地,在西方经济学界大谈供求规律作用的时候,我国的供求规律研究却处于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求规律 社会再生产 社会总劳动量 供给和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 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 有效需求 分配比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分配社会劳动
下载PDF
应当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
8
作者 杨伯亚 《河北学刊》 198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赵总理并在今年三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尖锐地提出“不断地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调整中,要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把我国经济搞活,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的中心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社会 社会需要 价值规律 经济计划 需要结构 比例关系 社会总劳动量 商品生产 社会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认识和运用价值规律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9
作者 刘炳瑛 《江西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7-11,共5页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我们正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在经济建设中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只有这样,才会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正常发展。
关键词 运用价值 价值规律 生产部门 社会主义经济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 单个商品 社会总劳动量 利润率 劳动时间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讨
10
作者 贺韶龄 《税务与经济》 1981年第3期6-12,共7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公私合营、合股经营和个体经营的商品经济只处于补充地位.正由于这一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是能够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量、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公私合营、合股经营和个体经营的商品经济只处于补充地位.正由于这一根本区别,社会主义社会是能够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量、在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它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个阶段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本文试图从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两个调节”的作用进行初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计划调节 列宁 市场调节作用 商品交换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 价值规律 商品货币关系 社会总劳动量
下载PDF
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珏 庞永洁 《企业经济》 1981年第9期3-8,共6页
实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一项根本原则.我们认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同调节社会总劳动量分配活动的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其中,计划调节是主导方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一、计... 实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是我国经济管理的一项根本原则.我们认为,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共同调节社会总劳动量分配活动的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其中,计划调节是主导方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肤浅的看法.一、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实行国家计划指导下市场调节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只是改变了商品经济的性质,并没有消除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统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之后,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还不能立即消除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本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商品经济 社会总劳动量 社会主义经济 国家计划 计划调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 劳动 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下载PDF
搞活分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前提
12
作者 钱世明 童源轼 《社会科学》 1984年第12期9-11,共3页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和经营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确立国...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和经营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过去我国长期形成的那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既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自主权的局面,又造成在分配上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增强企业活力 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 平均主义 社会总劳动量 大锅饭 联合劳动 职工 《决定》
下载PDF
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益
13
作者 郑红腾 刘紫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1-42,共2页
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益郑红腾,刘紫云由于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的社会化程度不同,资源的品种和拥有量以及配置条件是不同的,同时还存在着对资源的需求的时空差异,因此,各种资源的错位、闲... 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益郑红腾,刘紫云由于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的社会化程度不同,资源的品种和拥有量以及配置条件是不同的,同时还存在着对资源的需求的时空差异,因此,各种资源的错位、闲置以及搭在合作性配置的可能性是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世界市场价格 社会性资源 充分利用 市场资源 规模效益 社会总劳动量 管理经验 劳动力资源 人力资源
下载PDF
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的关系
14
作者 李达昌 《财经科学》 1982年第1期15-17,共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规定了两个含义:其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论 马克思 商品价值量 使用价值 价值决定 生产条件 特殊商品 社会平均 社会总劳动量
原文传递
指令性计划与价值规律的作用
15
作者 刘沧溶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2期14-15,47,共3页
在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上,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但在制定和实施指令性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很多同志对此表示疑虑,或感到不好办.的确,指令性计划或直接计划,因其... 在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上,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或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产品,必须实行指令性计划.但在制定和实施指令性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和运用价值规律.很多同志对此表示疑虑,或感到不好办.的确,指令性计划或直接计划,因其由国家直接下达而非完成不可的指令性质,比起非指令性计划或间接计划来,即比起那些主要通过经济杠杆、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令性计划 价值规律 经济措施 商品生产 经济政策 社会总劳动量 经济杠杆 计划管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计划产品
下载PDF
试论如何发挥人民币的作用
16
作者 孙开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6年第5期11-14,共4页
货币是商品经济范畴。在一切形式的商品经济中,货币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货币的作用通过人民币实现。研究人民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货币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研究人民币的作... 货币是商品经济范畴。在一切形式的商品经济中,货币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流通的货币是人民币,货币的作用通过人民币实现。研究人民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货币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研究人民币的作用,当然要探讨人民币有些什么作用,但是,更为重要的,在理论上处于优先地位的,是要搞清楚如何才能正确的、科学地发挥人民币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得到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经济运行机制 货币价值 价值管理 社会总劳动量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如何发挥 价值范畴
下载PDF
对“离土不离乡”的几点认识
17
作者 辛生 《江淮论坛》 1984年第4期15-18,共4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短短的几年里,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节约,农产品的增加,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农村中的剩余资金向何处投?马克思在揭示社会总劳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短短的几年里,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节约,农产品的增加,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农村中的剩余资金向何处投?马克思在揭示社会总劳动量的分配规律时指出:不论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必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这种分配比例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社会劳动必然要进行再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劳动 社会总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 分配社会劳动 农业生产率 分配规律 国民经济各部门 分配比例 剩余资金
下载PDF
“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规则
18
作者 张晋林 《城市研究》 1996年第2X期16-19,共4页
“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规则张晋林(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代名词。斯... “看不见的手”与市场经济规则张晋林(一)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代名词。斯密认为,具有理性时,经济人的行为是受自我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不见的手” 生产部门 经济行为主体 社会供给 社会需求 社会必要劳动 等价交换规则 社会成员 商品交换 社会总劳动量
下载PDF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与魏壎、谷书堂、吴树青诸同志讨论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章耀 萨公强 《学术月刊》 1958年第2期36-38,共3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1956年5月出版的魏(?)、谷书堂著的“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一书,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作了说明。作者认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除了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熟...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1956年5月出版的魏(?)、谷书堂著的“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一书,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作了说明。作者认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除了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标准的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强度,生产每一单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第2页)这一点以外,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了解,即“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又体现着不同商品诸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或关系,体现着社会总劳动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分割”(第3页)。接着,在1956年10月号的读书月报上,吴树青同志把这一点作为本书的显著优点之一来推荐给读者,并把该书作者的论点明朗化为:社会总劳动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分割问题直接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为了证明这一论点,吴树青同志还作了一定的理论上的论证。把社会总劳动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分割问题认为是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的提法,是过去书刊上所没有见到过的,乃是理论上的新的探讨,很值得引起大家重视;同时,我们都知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亦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重要原理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亦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以达到一致的正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亦想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条件 社会总劳动量 生产部门 商品价值量 社会标准 价值规律 价值 劳动生产率 概念
原文传递
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
20
作者 张春霖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47-52,共6页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是人们所熟知的,这个模式对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乃至今天的改革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直到今天,仍有相当多的人相信,马克思的模式之所以不能实行,只是因为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处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是人们所熟知的,这个模式对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乃至今天的改革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直到今天,仍有相当多的人相信,马克思的模式之所以不能实行,只是因为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处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他们愿意将马克思的模式作为长远目标来考虑今天的改革方向,以求随生产力发展逐步将马克思的设计变为现实。只有极个别的经济学家曾经剖析过这一模式本身的理论失误和内在矛盾。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迫切要求理论上的总结和突破的今天,系统分析和评价马克思的模式将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共同体 生产资料 劳动 生产社会 煤炭储量 社会总劳动量 个人利益 土地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