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地方自治与士绅的社会政治参与及其限度——以温州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尤育号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6-102,共7页
随着清末地方自治的推行,地方士绅得以利用各类自治性机构和地方自治所赋予的合法地位,获得较之以前更大的社会政治参与空间,并在办理各项地方性事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然而,在“官治”与“自治”“绅治”,即国家权力与地方社... 随着清末地方自治的推行,地方士绅得以利用各类自治性机构和地方自治所赋予的合法地位,获得较之以前更大的社会政治参与空间,并在办理各项地方性事务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然而,在“官治”与“自治”“绅治”,即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的接触与对话中,国家权力无疑占据着话语主体地位,而地方士绅虽然在地方自治进程中获得较大的社会政治参与空间,但其权力的扩张又是有限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 地方自治 士绅 社会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中国的社会政治参与:以社区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鲁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4,共8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政治参与观念,其次考察了中国社区内的社会参与现状,一方面指出西方参与观念不适用于分析中国社区内的参与现状,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国社区内参与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指出社区内参与的发展方向是焕发居民自觉自愿... 本文首先介绍了西方政治参与观念,其次考察了中国社区内的社会参与现状,一方面指出西方参与观念不适用于分析中国社区内的参与现状,另一方面分析了中国社区内参与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并指出社区内参与的发展方向是焕发居民自觉自愿的、摆脱依赖性的参与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政治参与 社区 政治意识 公共生活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当前我国不同阶层公众的政治社会参与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崔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7,29,共10页
公众政治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力量,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公众政治社会参与动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9),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政治社会参与效能感、社会认知、政府评价... 公众政治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力量,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研究公众政治社会参与动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9),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政治社会参与效能感、社会认知、政府评价对其政治社会参与行为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社会中上层群体,个体参与效能感对其参与行为有较大的直接影响效应;对于社会中下层群体,政府评价对其参与行为则具有较大的直接效应;对于社会中下群体,政府评价对其参与行为则具有最大的影响效应。基于上述发现,笔者提出提升公众政治社会参与水平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政治社会参与 直接效应 间接效应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内涵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明干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文章运用政治参与理论考察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并从参与性质、主体、必要性、重要性、类型、方式、影响因素、限度及扩大参与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揭示了它的丰富内涵 ,归纳出其特征。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政治参与理论 社会主义政治参与思想 参与性质 参与主体 参与措施
下载PDF
论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选择
5
作者 伍颐园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48,共3页
现代社会中间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自身利益,在政治文化选择上,普遍选择了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参与目标选择上,普遍选择了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府形式;在政治参与形式的选择上,普遍选择了支持体制性的法内参与形式。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 现代社会中间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自身利益,在政治文化选择上,普遍选择了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政治参与目标选择上,普遍选择了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政府形式;在政治参与形式的选择上,普遍选择了支持体制性的法内参与形式。现代社会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选择是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过渡的直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参与选择
下载PDF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南京市委统战部、南京市六合区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 吕璟 +2 位作者 周路路 王长宏 张文慧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4-59,共6页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产生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政治参与方面与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具有明显差异。通过调查研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特征及成因作深入探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领工作寻找...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产生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政治参与方面与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具有明显差异。通过调查研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特征及成因作深入探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领工作寻找切实有效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 基本特征 存在问题 工作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12年第1期58-59,共2页
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政治参与渠道的网络化为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广大青年学生利用网络途径进行与政府对话、表达个人意愿等活动,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健全与完善制度机... 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和政治参与渠道的网络化为青年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广大青年学生利用网络途径进行与政府对话、表达个人意愿等活动,对我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健全与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引导,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网络参政的作用,为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学生 网络社会政治参与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建议
8
作者 南京市委统战部 南京市六合区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 +3 位作者 吕璟 周路路 王长宏 张文慧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2-87,共6页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产生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政治参与方面与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具有明显差异。通过调查研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特征及成因作深入探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领工作寻找...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重要时期产生的新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政治参与方面与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具有明显差异。通过调查研究,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现状、特征及成因作深入探讨,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领工作寻找切实有效的切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 基本特征 存在问题 工作对策
下载PDF
浅析社会转型期公民的政治参与
9
作者 杨阳 《商情》 2014年第37期196-196,共1页
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的必要条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培养理性的公民,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把握政治参与的限度,合理地规范和引导公民政治... 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的必要条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需要培养理性的公民,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把握政治参与的限度,合理地规范和引导公民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政治参与社会转型期 政治稳定
下载PDF
关于亨廷顿政党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以《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飞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共5页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为参照系,论述了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指出达到政治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亨廷顿关于政党与政治稳定的理论有其局限性,其结论我们...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为参照系,论述了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指出达到政治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亨廷顿关于政党与政治稳定的理论有其局限性,其结论我们未必照搬。但是对其理论深入解读并对其中蕴含的问题予以应对和解答,对于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启示: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引导社会动员,增加社会流动机会是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通过政治参与吸收新生力量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有效手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政治稳定 社会动员政治参与 政治制度化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前后三十年: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晓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8-54,共7页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变量。如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观察中国六十年的政治发展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治和政府体制确定了相对合理的权力界限,国家与社会之间实现了有限的二元均衡...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发展的基本逻辑变量。如果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观察中国六十年的政治发展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治和政府体制确定了相对合理的权力界限,国家与社会之间实现了有限的二元均衡;执政党制度性权威逐步确立,国家与社会之间达成了基本的有效连接;社会的有效政治参与不断扩大,国家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良性互动。但是,中国的政治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发挥社会有效制衡国家权力的作用,使国家的权力运行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使国家和社会进入相对平衡和有效互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国家与社会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的有效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限制与意义——评两项关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婷 《学术论坛》 2004年第2期7-11,共5页
文章通过对伯恩斯的《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周晓虹的《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两项研究的评述 ,分析说明了 1 949年以来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基本特征、性质和意义。
关键词 伯恩斯 《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 周晓虹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毛泽东和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 参与动机 公共事务 农民利益 村民自治制度
下载PDF
新职业转正与新阶层青年的社会参与 被引量:13
13
作者 朱健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06-109,共4页
随着产业升级换代的加速,职业的新陈代谢也在加速。新职业转正为青年人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会进一步促进以Z世代(1995—2009年出生)青年为主体的新阶层的兴起。他们的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呈现出与以往阶层不同的特征,其社会参与水平在政... 随着产业升级换代的加速,职业的新陈代谢也在加速。新职业转正为青年人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会进一步促进以Z世代(1995—2009年出生)青年为主体的新阶层的兴起。他们的社会参与和利益表达呈现出与以往阶层不同的特征,其社会参与水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维度上分化较大,表现出“强经济和文化参与、弱政治和社会参与”的基本特征。对此,我们应开辟更加多元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渠道,切实保障新阶层青年群体的切身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整合和秩序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职业 新阶层青年 社会政治参与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的政治参与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成荣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参与 邓小平 人民群众 政治选举 社会主义政治参与 政治服从 改革开 社会主义民主 邓小平文选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下载PDF
“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社会参与:依据、意蕴与原则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方兴 《思想理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社会参与表现为积极引入社会实践主体、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师资队伍、借助社会评价等实践活动方式,实质在于调动各种具有育人效应的社会要素,尤其是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完成“大思政课”的社会性建构... “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社会参与表现为积极引入社会实践主体、调动社会资源、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师资队伍、借助社会评价等实践活动方式,实质在于调动各种具有育人效应的社会要素,尤其是调动多元社会主体,完成“大思政课”的社会性建构。“社会参与”反映了社会元素介入思政课的具体实践过程,各种具有育人属性或功能的社会性元素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大思政课”?的构成、实施和评价等具体环节之中。“大思政课”建设中的社会参与需要坚持全域性原则,扩大思政课的社会覆盖面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坚持差序性原则,各社会要素差异化且有序化地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坚持转化性原则,对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课程转化;坚持生态性原则,支撑各社会圈层形成合理的育人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原文传递
江西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政治参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绵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本文以2005年江西私营企业调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江西受访私营企业主的社会—政治参与进行了初步而系统的实证分析。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 社会-政治参与 江西
原文传递
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于迎春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3,共5页
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 ,毫无疑问 ,这与文人集群的特点息息相关 ,因为孕育了他们的士阶层具有以社会政治参与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特性。但是在东汉中后期 ,与士阶层的政治消极相一致 ,文人及其写作活动表现出越来越明... 中国古代的文人文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政治色彩 ,毫无疑问 ,这与文人集群的特点息息相关 ,因为孕育了他们的士阶层具有以社会政治参与为核心的综合价值特性。但是在东汉中后期 ,与士阶层的政治消极相一致 ,文人及其写作活动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非政治化色彩 ,即是私人性的增强。由此 ,与士人以出处进退为两端的完整的人生形态相适应 ,文人文学也建立起了由入世和出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文人 政治退守 文学私人性 士阶层 综合价值 文学写作 社会政治参与 文人文学 个人自娱 生活情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