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民谣传播与社会政治变革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志光 孙朋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9,共9页
民谣作为民间舆论的主要形态和载体,是表达民心、民情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传播不仅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政令实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宋代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社会自由度较大,民众可以较为自由地议论朝政、批评官员。民众常以... 民谣作为民间舆论的主要形态和载体,是表达民心、民情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传播不仅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政令实施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宋代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社会自由度较大,民众可以较为自由地议论朝政、批评官员。民众常以民谣作为载体向统治阶级表达看法与观点,抒发内心感受,其中既有赞美亦有批判。而统治阶级内部也常采用民谣进行政争,赋予其特殊含义。此外,朝廷也会通过民谣来体察施政行为是否合乎民意,以期在决策中形成与民间舆论的一种良性互动,以此来安抚民众,巩固基层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民谣 社会政治变革
下载PDF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政党功能与政治稳定——结合《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来谈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建伟 禹海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治以实现其利益和主张,但是在没有政治制度和组织保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政治混乱甚至是暴力革命,而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具有吸纳和同化政治参与、维护政治...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指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治以实现其利益和主张,但是在没有政治制度和组织保障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政治混乱甚至是暴力革命,而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具有吸纳和同化政治参与、维护政治稳定的功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既扩大中产阶级政治参与又保证政治稳定的目标,必须发挥政党的作用。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政治参与、政党功能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对于今天中国在中间阶层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扩大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实现社会政治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中产阶级 政党
下载PDF
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以《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建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程度为参照系,论述了中产阶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强调处于成长阶段的中产阶级政治上倾向激进,是政治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已经壮大和成熟的中产阶级政治上趋向保守,... 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以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协调程度为参照系,论述了中产阶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强调处于成长阶段的中产阶级政治上倾向激进,是政治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已经壮大和成熟的中产阶级政治上趋向保守,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力量。他还分析了中产阶级中的青年学生和部队军官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亨廷顿关于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关系的思考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实践并被实践所检验,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对于我们今天引导和规范中间阶层健康成长、建设和谐的橄榄型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中产阶级 政治稳定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变革与生态环境演化之思
4
作者 孙涛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5,共9页
晚清以来,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巨变,随之,中国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化过程。从政治社会变革的视角,审视近现代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之演化,并以晚清和民国时期、建国后30年间、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为线索,具体地... 晚清以来,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巨变,随之,中国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化过程。从政治社会变革的视角,审视近现代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之演化,并以晚清和民国时期、建国后30年间、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期为线索,具体地探析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社会变革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变革与生态环境演化的历史表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迅猛发展的工业化、日益加快的城市化、日趋繁荣的市场化、更加开放的全球化使得中国式的"公地悲剧"之殇、中国环境治理中的"囚徒困境"之厄和中国政府间环境问题上的博弈等悲剧不断上演,时代呼唤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同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社会变革 生态环境演化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政治变革手段模式的多样化——以十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变革经验比较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迎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8-156,共9页
现代社会政治变革存在四种基本手段:改革、革命、社会运动和征服。从现代政治变革十个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实践来看,这四种手段被交替复合使用,从而呈现出多种政治变革模式:以革命为主的英法变革模式,以改革与征服为主的意日模式,改革与革... 现代社会政治变革存在四种基本手段:改革、革命、社会运动和征服。从现代政治变革十个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实践来看,这四种手段被交替复合使用,从而呈现出多种政治变革模式:以革命为主的英法变革模式,以改革与征服为主的意日模式,改革与革命双重奏的中俄模式,以及夹杂社会运动的印度、东欧模式等。这种分析说明,政治变革手段并不单一,也并非改革、革命二元对立格局,各种手段各有利弊,多样化地运用政治变革手段,创造性地改善或探索新的政治变革模式,对一国的稳定、长续、有效的政治变革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变革 变革手段 社会运动
下载PDF
论贵州新一代政治阶层的产生
6
作者 张立新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0-33,共4页
清末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最急剧的中心事件是社会政治变革。无论何种形式的政治变革,都要破旧立新,依赖传统政治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使命的,它必须由新型的政治家和积极分子去完成,因此,新的政治阶层的出现是这一变革时期的主要特征... 清末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最急剧的中心事件是社会政治变革。无论何种形式的政治变革,都要破旧立新,依赖传统政治力量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使命的,它必须由新型的政治家和积极分子去完成,因此,新的政治阶层的出现是这一变革时期的主要特征。清末以来主张变法的维新派,推行“新政”中出现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及各种政治组织成员,以推翻满清统治为己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它的各种政治派别,其成员都可视为在现代变革社会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新型政治阶层群体。全国如此,贵州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社会政治变革 新型政治阶层
下载PDF
现代化过程中的组织问题的思考——读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有感 被引量:5
7
作者 许晓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亨廷顿以组织的视角透视政治的角度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组织在中国近现代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功能。
关键词 现代化过程 组织管理学 亨廷顿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政治思想 美国 书评
原文传递
三十年来希腊共产党联盟组织形式的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喜满 张晓曼 苏莉佳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3,共10页
希腊共产党是一个十分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共产党先后提出社会政治变革阵线、反帝反垄断民主阵线与工人和人民革命阵线,并在议会斗争和群众斗争中积极实践... 希腊共产党是一个十分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希腊共产党先后提出社会政治变革阵线、反帝反垄断民主阵线与工人和人民革命阵线,并在议会斗争和群众斗争中积极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也留下了不少经验教训。希腊共产党对联盟组织形式的探索,反映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对国内外形势的积极应对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共产党 社会政治变革阵线 反帝反垄断民主阵线 工人和人民革命阵线
下载PDF
蜀中学者罗忠恕人生史研究的学术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6-173,共8页
蜀中学者罗忠恕在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其人生史研究的学术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他是教会大学中国化进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20世纪中国政治与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和思... 蜀中学者罗忠恕在民国时期四川教育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其人生史研究的学术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他是教会大学中国化进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20世纪中国政治与社会变革的亲历者和思考者。目前学界对其人生与学术尚无专门研究,需要我们挖掘史料,从事实重建开始,秉承知人论世的思路,梳理其人生脉络及学术观念,把握其行事与时代变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恕 人生史研究 教会大学中国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 中国政治社会变革
下载PDF
清前期中央王朝云南治理变革及其对边疆社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亚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3,共7页
清军入滇后,吴三桂镇滇专权,督抚体制名存实亡。是时,云南"夷风未变、土官相仍",土地高度集中。历经康熙朝"撤藩"和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云南省级和大部分地方政权被纳入清廷直接统治。除此之外,清廷... 清军入滇后,吴三桂镇滇专权,督抚体制名存实亡。是时,云南"夷风未变、土官相仍",土地高度集中。历经康熙朝"撤藩"和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云南省级和大部分地方政权被纳入清廷直接统治。除此之外,清廷还在云南大力推行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和儒学教育等,其实质是用"以汉化夷"取代"以夷制夷"。通过一系列变革,云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内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廷真正有效掌握了云南的行政权、经济权与文化权。与此同时,"云南人"也逐渐摆脱数千年"夷人""蛮夷""夷倮"的角色和称谓,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云南 政治社会变革 边疆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乡村社会关系重构、治理体制改革与乡村振兴——论乡村振兴的社会改革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庆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31,158,共10页
乡村振兴的政策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根本的意义是为乡村社会改革奠定基础和方向;型构新的乡村社会关系和权利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社会改革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应致力于构建乡村公共性社会关系,这涉及重塑利益组织化... 乡村振兴的政策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根本的意义是为乡村社会改革奠定基础和方向;型构新的乡村社会关系和权利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社会改革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应致力于构建乡村公共性社会关系,这涉及重塑利益组织化基本单位、界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厘清公域与私域各自遵脩的原则和边界等基础性关系把公共体制与民众卜体的关系法治化和制度化,并创造政治和社会条件.让个人、家庭、社区与公共体制的关联确立在利益共享与价值共享的基础上,这不仅是社会改革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乡村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治社会变革 权利关系 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关于后共产主义国家认同性重构的概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达.德雷斯勒 水金 《第欧根尼》 2003年第2期27-41,共15页
关键词 后共产主义国家 认同性重构 空间群体 社会群体 社会政治变革 差异范式 两重性
原文传递
亨利四世:我希望每个法国人每个星期天锅里都有只鸡
13
作者 张红婕(译) +2 位作者 何红梅(译) 陈晨(译) 李捷(译) 《全国新书目》 2020年第7期30-33,共4页
本书上起亨利四世的出生和一代君王的丰功伟绩,下迄王权的衰落和国王的去世。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作者采用叙述体,按时间顺序在有限的篇幅里讲述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建立者亨利四世波澜起伏的一生,以及其在位期间法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 本书上起亨利四世的出生和一代君王的丰功伟绩,下迄王权的衰落和国王的去世。全书共分为八个部分,作者采用叙述体,按时间顺序在有限的篇幅里讲述了法国波旁王朝的建立者亨利四世波澜起伏的一生,以及其在位期间法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突出讲述了重大历史事件和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变革的要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四世 波旁王朝 时间顺序 社会政治变革 王权 重大历史事件 法国人 丰功伟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