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社会控制角度研究社会救济的成功之作——张文著《宋代社会救济研究》评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社会控制 社会救济 张文 《宋代社会救济研究》 书评 弱势群体
下载PDF
宋朝社会救济法律探析
2
作者 齐廉允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10期162-168,共7页
与宋朝发达的社会救济事业相一致,宋朝的社会救济法律同样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系完备,明确规定了救济对象、救济机构、救济内容与程序、救济方法、救济的经费保障与救济管理规范,而且内容周详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与宋朝发达的社会救济事业相一致,宋朝的社会救济法律同样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系完备,明确规定了救济对象、救济机构、救济内容与程序、救济方法、救济的经费保障与救济管理规范,而且内容周详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比较机动灵活,能够适时调整。宋朝社会救济法之所以如此发达,是有多重原因促成的,其中儒家文化的熏染、经济发展的促进、维持社会控制的需要无疑是重要推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社会救济事业 社会救济 弱势群体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被引量:12
3
作者 岳宗福 杨树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68-74,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开始向近代嬗变,慈善观念演进为国家责任观念,重养轻教的消极救济观念演进为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观念,道德色彩浓厚的济贫救困观念演进为“全民救济”观念。理念的嬗变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进而在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社会救济法规中化为国家的立法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救济 理念嬗变 立法诉求
下载PDF
社会救济与西藏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被引量:7
4
作者 旦增遵珠 李文武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101,共4页
从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际社会保障改革的趋势是社会救济的地位逐步提升。西藏本身具有深厚的社会救济的制度基础,因此,应强化社会救济在西藏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救济 西藏 社会保障制度 制度变迁 社会救济 现收现付制
下载PDF
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社会救济——以市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卫平 黄鸿山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94,共10页
清代江南乡村地区存在着政府、宗族和民间慈善三种类型的救济 ,它们各司其职 ,互相补充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乡村社会救济体系。这些救济机构大多集中于市镇 ,从而使得江南地区乡村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呈现出以市镇为中心的态势 ,这是由市... 清代江南乡村地区存在着政府、宗族和民间慈善三种类型的救济 ,它们各司其职 ,互相补充 ,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乡村社会救济体系。这些救济机构大多集中于市镇 ,从而使得江南地区乡村社会救济事业的开展呈现出以市镇为中心的态势 ,这是由市镇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江南地区 乡村社会救济体系 政府机构 宗族机构 民间慈善机构 市镇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贫困人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被引量:7
6
作者 汪雁 慈勤英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4,共7页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 ,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 ,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 ,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 ,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 ,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 ,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 ,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主要为 :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 ;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 ,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入口 社会救济 社会救助 理念建设
下载PDF
从道义到制度: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运行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银端 王征 许冬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110-116,共7页
在泉州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实证调查基础上,本文认为当前社会救济应该走"NGO与政府合作"的发展模式。首先是改革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其次是非政府组织应该参与慈善市场的竞争,改革参与社会救济的筹资渠道;最后是非政府... 在泉州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济的实证调查基础上,本文认为当前社会救济应该走"NGO与政府合作"的发展模式。首先是改革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其次是非政府组织应该参与慈善市场的竞争,改革参与社会救济的筹资渠道;最后是非政府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救济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必须完善数据库和内部财物监管等制度,以增强其社会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济 非政府组织 运行模式
下载PDF
农村社会救济体系构想 被引量:4
8
作者 曾娟红 龙卓舟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4,共3页
农村贫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基本生产条件的... 农村贫困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救济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十分复杂,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传统的社会救济模式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寄希望于在农村建立广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是不现实的。基本生产条件的具备是农民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首要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救济问题,必须首先拯救农业,对农业实施救济,确保农民拥有基本的生产条件。科学的农村社会救济体系应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救济 贫困 农业
下载PDF
试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思想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勤禹 李元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90-97,共8页
伴随着近代“西风东渐”的进程 ,西方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引起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变革。清末民国思想界从“民有”“民享”的近代意识出发 ,批判了传统“宗族救济模式”的狭隘性和“视民若子”的局限性 ,强调“救人... 伴随着近代“西风东渐”的进程 ,西方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制度开始传入中国 ,引起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思想的变革。清末民国思想界从“民有”“民享”的近代意识出发 ,批判了传统“宗族救济模式”的狭隘性和“视民若子”的局限性 ,强调“救人救彻”的救济理念和“以教代养”的救济原则 ,并试图结合中西社会救济思想主张 ,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近代 社会救济思想
下载PDF
以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为切入点,构建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丹 曹玉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的结论。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的结论。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因此在国有林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林区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解决当前国有林区职工生活贫困的问题,提出了"在充分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重点落实社会救济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设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部门、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 国有林区 社会保险
下载PDF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士文 朱常柏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大量饱受灾难的贫困群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实施普遍性的社会救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解决了救济对象的生存问题,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对新生政权的信心,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恢复和...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大量饱受灾难的贫困群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实施普遍性的社会救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解决了救济对象的生存问题,使他们逐步建立起对新生政权的信心,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救济理论与实践,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它对今天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包容性发展,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社会救济 现实启示
下载PDF
关于社会救济立法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邵芬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形成和普遍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由于缺少必要的经济基础作保障而显得步履维艰。因此,积极建立以社会救济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新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已是必然。
关键词 社会救济 社会保障 立法
下载PDF
民国社会救济立法述论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勤禹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4-59,共6页
民国社会救济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一系列社会救济法律、法令颁布实施;救济对象的界定脱却了传统的道德标准,趋向于公正、公平;救济内容以积极救济为主;救济经费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救济的顺利进行;救济方法多样,既... 民国社会救济逐渐走上法制化轨道,一系列社会救济法律、法令颁布实施;救济对象的界定脱却了传统的道德标准,趋向于公正、公平;救济内容以积极救济为主;救济经费纳入国家的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救济的顺利进行;救济方法多样,既重事后补救,尤重事前预防;国民政府设立专职社会行政机构,管理社会救济事务。在肯定民国社会法制建设取得进步同时,毋庸讳言,民国社会仍是一个非法治化的社会,人治现象相当普遍,统治者基本不受法律制约,法律具有很大虚置性,许多法律的实际效能极低。结果是法令虽多,但“法外侵扰”也多,说明法律在许多时候行同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社会救济 立法
下载PDF
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荒政及社会救济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志娟 杜国云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近代西北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与政府救助无力有极大的关系。从晚清到民国,中央政府对灾荒的救济力不从心,社会、民间力量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救灾重任。赈灾中,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对推动西北公路、水利等设施的建设起到积... 近代西北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与政府救助无力有极大的关系。从晚清到民国,中央政府对灾荒的救济力不从心,社会、民间力量越来越多地承担起救灾重任。赈灾中,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对推动西北公路、水利等设施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西北荒政 社会救济 华洋义赈会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与城市居民社会救助理念建设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雁 慈勤英 《理论与现代化》 2001年第6期71-76,共6页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是现代社会救助不可回避的历史基础,其救济思想源于道义性。城市居民社会救助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的根本性改革,其基本原则与传统社会救济截然不同,即强调社会救助中政府的法定责任、公民的法定权利和对应义务的统一。然而,传统社会救济思想以其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现代社会救助理念建设,使其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要为:对政府责任和公民权利强调不够;对民众社会救助义务宣传不力。理念建设的滞后使部分民众和工作人员对社会救助认识模糊、混乱,阻碍了社会救助制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氏 社会救济制度 中国 政府职能 管理体制
下载PDF
社会保障改革应采取“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的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玉珂 王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但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保障模式现在却遇到了严重问题。而保险的另一种形式 ,即商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却十分广阔。如果改传统模式为以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模式 ,不仅能有效解决社会...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但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传统社会保障模式现在却遇到了严重问题。而保险的另一种形式 ,即商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却十分广阔。如果改传统模式为以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主的模式 ,不仅能有效解决社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 ,而且能更有效地利用保障资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社会救济 资金利用效率 改革
下载PDF
民国社会救济行政体制的演变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勤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7,共5页
本文认为在民国 3 8年中 ,社会救济行政主要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两个阶段 ,初步形成了社会救济行政的系统化、专门化 ,初步建立起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中央一级专职救济体制 ,明确了救济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这一时期社会救济... 本文认为在民国 3 8年中 ,社会救济行政主要经历了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两个阶段 ,初步形成了社会救济行政的系统化、专门化 ,初步建立起了以总统制为核心的中央一级专职救济体制 ,明确了救济工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这一时期社会救济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省 (道 )、县三级管理 ,但由于这一时期军阀纷争、内战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及社会行政人才的短缺 ,初步建立起来的救济体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社会救济 行政体制 北洋政府 救济体制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新疆官办社会救济机构述论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荣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官办救济是一种重在"养"的社会救济,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救济思想。清末民初新疆官办社会救济机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国家在社会救助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渐弱化,民间力量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新疆 官办社会救济机构
下载PDF
论环境侵权社会救济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岚红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86,共5页
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尚处于设想和初步尝试阶段的新型制度,其宗旨在于对环境侵权受害人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救济,同时适当分担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的风险。这种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弥补民事救济责任要件严格、责任主体单一以... 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在我国还是一个尚处于设想和初步尝试阶段的新型制度,其宗旨在于对环境侵权受害人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救济,同时适当分担企业环境损害赔偿的风险。这种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弥补民事救济责任要件严格、责任主体单一以及对合法的、长期累积性排污行为无能为力等不足之处,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作用空间。因此有必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财政实力状况和法制水平,逐步建立起环境侵权的社会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社会救济 民事救济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模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银端 庄锡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当前我国社会救济存在价值性缺失、体制性障碍和资金性不足的三大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社会救济制度正处于发展转型期,是社会救济领域的"政府失灵"与非政府组织的"发育不全"所致。因此,要改革当前我国社会救济,首先是... 当前我国社会救济存在价值性缺失、体制性障碍和资金性不足的三大问题,这是由于我国社会救济制度正处于发展转型期,是社会救济领域的"政府失灵"与非政府组织的"发育不全"所致。因此,要改革当前我国社会救济,首先是建立健全社会救济的法律法规,其次是解决现实与观念的问题,完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救济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济 政府 非政府组织 科学发展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