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初探
1
作者 张萱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4期92-93,共2页
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力求从历史角度找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特点。
关键词 封建社会时期 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 对外交流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政治立场嬗变视域下: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与早期共产党人之比较——以刘师培、李大钊为例
3
作者 孙子衿 《黑龙江史志》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之际,从传统科举制中走出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政治立场上呈现出善变的面貌,他们一方面对政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由于缺乏坚定信仰政治立场多变。与之相较,政治立场恒定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本... 清末民初社会变革之际,从传统科举制中走出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政治立场上呈现出善变的面貌,他们一方面对政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由于缺乏坚定信仰政治立场多变。与之相较,政治立场恒定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本文分别以刘师培、李大钊为例,通过对比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立场的嬗变,从侧面凸显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刘师培 李大钊 政治立场
下载PDF
“数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成就
4
作者 王翌佳 黄鹰航 尹海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 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经济和民生发展情况,发现该时期中国GDP总量增长约3.42倍,GDP年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同期世界水平;工业产值增加,工业结构初步齐全;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文盲率大幅下降,基础教育覆盖率大幅提升;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上述成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经济发展 民生发展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
5
作者 孙倩文 《新丝路》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提出:发展计划经济和建设工业现代化体系;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加强... 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提出:发展计划经济和建设工业现代化体系;走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加强执政党建设;辨证对待中外文化和推出“双百”方针;重视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 毛泽东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精神
6
作者 张颢 《世纪桥》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三大改造和大规模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一系列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队方面的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2)农业方面...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三大改造和大规模建设的不断推进,产生了一系列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军队方面的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2)农业方面的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3)工业方面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路”精神;(4)干部方面的精神: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5)科技方面(知识分子方面)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交大)西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伟大精神
下载PDF
菏泽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文物代表性建筑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孟祥鹏 王东民 +1 位作者 卫梦楠 陈建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3期152-156,共5页
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革命文物涵盖广泛,2018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报送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要求,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 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革命文物涵盖广泛,2018年国家文物局《关于报送革命文物名录的通知》要求,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彰显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的实物遗存,要纳入革命文物范畴。菏泽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代表性建筑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对其开展系统性调查研究,推动此时期的革命建筑“用起来”“活起来”,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代表性建筑 研究 利用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0—3岁托育实践与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夏雨佳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3-19,共7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托育事业,站在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推进托育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制度,从城乡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建立工厂/厂矿托儿所、机关事业单位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托育事业,站在为新中国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推进托育事业发展,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制度,从城乡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推动建立工厂/厂矿托儿所、机关事业单位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私立保育机构、农忙托儿所等多样化托育机构,注重从卫生、安全、儿童日常照料、儿童身心发展、师资力量、保育知识等多维度提升托育水平,托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对0—3岁托育工作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对当前加快建立和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托育服务,提升托育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托育 托育政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下载PDF
论不同社会时期的武术精神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真 杨红光 《中华武术(研究)》 2015年第Z1期19-24,共6页
作为一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在不同社会时期承担着相异的责任与使命。为了更好地探讨武术精神价值的具体表现,本文把中国历史大致分为内乱期、外辱期、稳定期等3种历史类型,在依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析了不同社会时期武术精神价... 作为一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在不同社会时期承担着相异的责任与使命。为了更好地探讨武术精神价值的具体表现,本文把中国历史大致分为内乱期、外辱期、稳定期等3种历史类型,在依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析了不同社会时期武术精神价值的不同侧重表现。研究发现:在内乱时期,武术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攻防自卫、建功立业,保家护园、孝亲为民,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等方面;在外辱时期,武术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尚武强种、民族栋梁,忠君爱国、奋勇杀敌等方面;而在稳定时期,更多地体现为展筋强骨、健体养生,身心和谐、天人合一,赏心悦目、文化符号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社会时期 武术精神 价值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山东妇女参政议政
10
作者 宋琬婷 《时代人物》 2023年第21期36-39,共4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东妇女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参政议政形势高涨,全省各级妇联组织迅速发展,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及基层妇女组织相继成立。各级妇联把培养选拔女干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开展了妇女干部培训和保育干部培训。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山东妇女 参政议政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中国高校“苏式主楼”立面特征及差异探讨
11
作者 陈李波 方志诚 +1 位作者 徐宇甦 王锦华 《新建筑》 2023年第3期98-103,共6页
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具有苏联建筑特色的高校主楼调研,分析其立面特征及类型,并从主楼类型、比例关系、装饰细部三个方面探讨了与苏联“源形式”的差异性。揭示出国内高校苏式主楼体现为构图相似... 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具有苏联建筑特色的高校主楼调研,分析其立面特征及类型,并从主楼类型、比例关系、装饰细部三个方面探讨了与苏联“源形式”的差异性。揭示出国内高校苏式主楼体现为构图相似而非比例相似,且国立莫斯科大学主楼这一构图范式在传入国内的过程中实际上演变出了另外两种本土化的主楼形式。研究既为高校文化延续提供背景支撑和科学依据,也有助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高校苏式主楼 立面特征 类型 差异性 塔楼构图式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的三重维度
12
作者 冯兵 王紫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 坚持敢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贯穿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是党百年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亦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斗争原则,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的斗争原则,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历史经验,为新时代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历史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共产党 敢于斗争 历史进程
下载PDF
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兴起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55
13
作者 张莉 风笑天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4-67,18,共5页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第三部门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的缺失及构建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玉娟 周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1402-1404,共3页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基础性的精神内涵。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观念淡化,孝文化教育边缘化,孝道实践趋向弱化。因此,在农村加强孝文化的宣传教育、用法律手段约束孝行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积...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基础性的精神内涵。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孝文化观念淡化,孝文化教育边缘化,孝道实践趋向弱化。因此,在农村加强孝文化的宣传教育、用法律手段约束孝行为、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农村孝文化 构建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及演进态势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朝贵 余学好 张春合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04,共4页
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一般动力入手,对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转型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变化,以及在原体制、社会转型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的差异及特殊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一般动力入手,对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转型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变化,以及在原体制、社会转型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的差异及特殊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除受国家动力机制(政策,制度、体育资源等)推动外,同时还受高校改革环境、转型压力等相关作用力的影响,高校改革与发展表现为多个主体相互角力的系统,转型压力由虚拟状态逐渐转变为实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高校 改革与发展 竞技体育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动力探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迎春 张蕾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8,共4页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的基本内涵、类型分类和系统结构。从社会现实层面探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源问题,即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由"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力的基本内涵、类型分类和系统结构。从社会现实层面探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动力源问题,即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序列由"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各要素涵量及位序发生移动;利益将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核心范畴。我们应当从优化宏观层面的育人环境、构建中观层面的教育网络、满足微观层面的主体需求、完善机制并形成合力四个层面努力推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动力
下载PDF
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联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益表达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之一。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转型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常常受阻,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优越性也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弱势群体 执政党 利益表达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天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6,共8页
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是与乡村教育活动关涉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与乡村教育活动有关的矛盾、冲突、关系时秉持的基本价值倾向。从乡村教育存在的角度出发,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涉及国家、乡村社会、乡村儿童三类核心主... 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是与乡村教育活动关涉的主体基于自己的乡村教育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与乡村教育活动有关的矛盾、冲突、关系时秉持的基本价值倾向。从乡村教育存在的角度出发,乡村教育价值取向涉及国家、乡村社会、乡村儿童三类核心主体。在社会转型时期,乡村教育的国家价值取向需要注意人化现代化价值取向、新型城镇化价值取向、国家安全价值取向;乡村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需要着眼社会聚合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乡村教育的育人价值取向需要秉持乡土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取向。通过明晰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系统功能、提升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科学水平、设定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合理限度,有效地发挥乡村教育价值取向的价值选择功能,引领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乡村教育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稳定机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彩波 李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7,共8页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而良性的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具备制度保障、动力保障和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要求有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机制的政治体系 ,使各种政治主体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 ,同时建立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政治... 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而良性的政治稳定机制必须具备制度保障、动力保障和社会保障。政治稳定的制度保障要求有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机制的政治体系 ,使各种政治主体遵循统一的政治规范 ,同时建立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政治稳定的动力保障是政治体系的吸纳和分配机制 ,政治稳定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取决于政治体系的自我更新。政治稳定的社会保障是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包括输入机制和输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稳定机制 政治体制
下载PDF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师德散论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高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2-54,共3页
师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师德 ,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与工厂产品生产劳动两种劳动的相似性出发 ,可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基于上述两种劳动的异质性 ,有着两个层面的内涵 :1教师应身体力行培养... 师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师德 ,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与工厂产品生产劳动两种劳动的相似性出发 ,可理解为教师从事传授知识劳动的职业道德。广义的师德基于上述两种劳动的异质性 ,有着两个层面的内涵 :1教师应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积累公民的基本道德 ,即传统的育人 ;2注重“因人施教”,找寻开启学生创新潜力和能力的金钥匙 ,并自己在科研方面有较大的创新。通过以上分析 ,揭示了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的极富弹性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高校 教师 师德 职业道德 创新能力 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