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时代生态圈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振宇 王明宇 《中国商论》 2016年第13期132-133,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关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各种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传统企业则面临着被颠覆的命运。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生态圈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关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各种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传统企业则面临着被颠覆的命运。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生态圈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传统商业生态特性的改变,以及传统企业面对生态圈转型失败的误区,并对生态圈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工具 商业社会生态圈 传统企业转型 跨界
下载PDF
大学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四华 陈东红 《新余高专学报》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就业生态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高等教育的培养预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所构成的相互矛盾或协调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生态圈,即观念生态圈、行为生态圈、社会生态圈。观念生态圈的失衡、行为生态圈的错位... 就业生态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高等教育的培养预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所构成的相互矛盾或协调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三个层次的生态圈,即观念生态圈、行为生态圈、社会生态圈。观念生态圈的失衡、行为生态圈的错位、社会生态圈的失范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生态原因。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优化就业生态,改变观念生态圈的失衡;实行政策倾向,修正行为生态圈的错位;加快文化制度建设,扭转社会生态圈的失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就业生态 观念生态圈 行为生态圈 社会生态圈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悲观论的反思 被引量:15
3
作者 肖红军 张哲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0-729,共10页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社会责任悲观论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2006年以来,"社会责任是否已经死了"的争论在媒体、国际组织和学界呼声渐高,将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通过梳理社会责任发展的百年历史,对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百年历史中,社会责任悲观论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2006年以来,"社会责任是否已经死了"的争论在媒体、国际组织和学界呼声渐高,将社会责任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通过梳理社会责任发展的百年历史,对企业社会责任悲观论的缘起和规律进行探索,并对当前较为流行的社会责任悲观论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归纳和逻辑剖析。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悲观论存在的理论和逻辑谬误,构建了走出企业社会责任悲观论的逻辑框架,并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远离悲观论的两个建议,即加速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形成共识,以及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模糊性 企业社会责任生态圈
下载PDF
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以N市G区社区养老社会组织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麦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58-163,168,共7页
根据组织提供的服务类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分为"单一功能支持型组织"和"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以社区居家养老组织"心贴心"为例,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为其自身发展需要而积累的&qu... 根据组织提供的服务类型,支持型社会组织分为"单一功能支持型组织"和"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以社区居家养老组织"心贴心"为例,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方面,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为其自身发展需要而积累的"组织发展要素"是发挥同业支持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新生组织的孵化、适当的政社关系的构建对同业圈内支持的需求是同业支持的充分条件。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有利于构建有机的社会组织生态圈,是一种提升社会组织能力的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业支持型社会组织 支持性作用 同业社会组织生态圈 社区养老社会组织
下载PDF
小镇(古村)知性美学品格初探——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庄志民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8,共15页
设若存有这样一种小镇(古村),她能超逸于作为感性语境的城镇化洪流,不无世外桃源的"天堂"意味,但与尽善尽美的天堂般理性语境相比,又洋溢着平凡但并不平庸的生活美之氤氲,我们认为,这就体现出一种饱含人生智慧的知性之美。学... 设若存有这样一种小镇(古村),她能超逸于作为感性语境的城镇化洪流,不无世外桃源的"天堂"意味,但与尽善尽美的天堂般理性语境相比,又洋溢着平凡但并不平庸的生活美之氤氲,我们认为,这就体现出一种饱含人生智慧的知性之美。学界目前对于这种美学品格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大致上,知性被定义为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认识能力、抑或审美况味。本文尝试围绕小镇(古村),从全域旅游、社会生态圈和休闲时代旅居目的地等3个方面,结合田野调查的实际感悟,对其知性美学品格,进行多维多向的初探性分析,旨在通过如此植根于生活实践的理论探索,推动我国的小镇(古村)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朝着科学而艺术的理想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之美 小镇(古村) 田野调查 全域旅游 社会生态圈 休闲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