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兰·巴特“社会神话”的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善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传说,巴特所说的"社会神话"指弥漫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被人们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它们表面上看似自然,实则是虚构的符号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社会神话以独特的修辞方式进行虚构... 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传说,巴特所说的"社会神话"指弥漫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被人们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它们表面上看似自然,实则是虚构的符号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社会神话以独特的修辞方式进行虚构,在形成过程中要借助审美过程为自己赋予合理性,一旦成形,它就迅速借助认知过程进入意识形态。社会神话是修辞与意识形态的合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神话 修辞 意识形态 文化
下载PDF
论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0,35,共5页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了对民族国家认同、社会精神建构等现实话题的整体观照。因此,其思想可定位为社会神话学思想。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早期关于神话史的书写与解读,二是对当代神话学研究的三结构论即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的探讨。其社会神话学思想尤其具有开创性与继承性,在神话学、民俗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神话 神话 语言叙事 物象叙事 仪式行为
下载PDF
在神话中发现民族国家——兼评《神话与中国社会》 被引量:2
3
作者 谢燕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神话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对统合民众观念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建构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民族-国家虽然是近现代的概念,但民族和国家却是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历史上就有种种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举措,神话是其中一种形... 神话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对统合民众观念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建构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民族-国家虽然是近现代的概念,但民族和国家却是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历史上就有种种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举措,神话是其中一种形式,为历朝统治者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与中国社会 书评 民族国家 民众观念 建构功能 宏大叙事 政治神话
下载PDF
寻找民族国家的依据——评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 被引量:1
4
作者 谢燕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田兆元 神话与中国社会 书评 政治体制 社会制度 人类学
下载PDF
大跃进民歌中的社会主义“新神话”
5
作者 韩金玲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毛泽东的"破除迷信"思想,解除了中国民众的保守心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大跃进的心理,对他们创造社会主义"新神话"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新神话"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解构传统神话,... 毛泽东的"破除迷信"思想,解除了中国民众的保守心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大跃进的心理,对他们创造社会主义"新神话"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群众创造社会主义"新神话"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解构传统神话,以响应"破除迷信"的意识形态要求;二是书写社会主义"新神话",将民众自我的无限神化与对领袖的无限圣化结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民歌 社会主义“新神话 “破除迷信”思想
下载PDF
略论印度神话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兵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印度神话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堪与希腊神话媲美。印度神话可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分别反映了上古印度人民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古代印度社会关系情况。印度神话主要集中于一些宗教典籍,其特点是与宗教关系密切;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神... 印度神话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堪与希腊神话媲美。印度神话可分为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分别反映了上古印度人民对自然的理解以及古代印度社会关系情况。印度神话主要集中于一些宗教典籍,其特点是与宗教关系密切;内容丰富而又系统;神祗众多,神的关系复杂,异说纷呈。印度古代神话之所以如此丰富与发达,主要原因在于:宗教的盛行;史学的不发达;专事创作与传播的祭司和歌人的存在;书写材料的落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神话 自然神话 社会神话 保存 特点
下载PDF
试论神话范畴的狭义性和广义性
7
作者 周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86-92,共7页
神话,多年来一直被认作初民时期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学形式。提到神话,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遥远的氏族社会。一些学者认为: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神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消失了——不再产生。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我们不妨... 神话,多年来一直被认作初民时期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学形式。提到神话,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遥远的氏族社会。一些学者认为: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神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消失了——不再产生。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我们不妨把他们称做古典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神话 广义性 原始神话 狭义性 氏族社会 范畴 神话研究 社会生产力 嫦娥奔月 民间文学
下载PDF
认知神话学:当代神话研究的科学范式
8
作者 王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0-44,共5页
认知神话学是从神话角度探讨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门科学,也是对19世纪将神话与科学对立做法的一种反驳。认知神话学探讨的前提乃是,神话首先是思维与意识的产物,具有认知科学的研究价值。在具体的内容上,认知神话学倾向于探讨神话思维与结... 认知神话学是从神话角度探讨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门科学,也是对19世纪将神话与科学对立做法的一种反驳。认知神话学探讨的前提乃是,神话首先是思维与意识的产物,具有认知科学的研究价值。在具体的内容上,认知神话学倾向于探讨神话思维与结构、社会秩序,以及权力的象征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学者们试图证明神话为理性与逻辑的产物,也是人类对世界的真实体验与感知,神话因而与科学必然是相容的。20世纪后半叶,因与认知考古学频繁互动,神话学认知研究与文明探源话题有叠合之处,亦使得认知神话学转向实证式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话 科学 神话 神话思维社会秩序
下载PDF
族裔文化身份的建构:《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西的自我探寻之旅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建飞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59,共9页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探讨了少数族裔在主流文化语境中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受分离主义思想影响,非洲裔美国人之于文化身份的建构,首先是在文化上拒绝西方价值观,在精神上与白色文化相分离,然后与...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探讨了少数族裔在主流文化语境中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受分离主义思想影响,非洲裔美国人之于文化身份的建构,首先是在文化上拒绝西方价值观,在精神上与白色文化相分离,然后与族裔文化相融合以重新获得非洲身份。然而在《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西接受割礼以融入族裔文化的做法,非但未能建构其文化身份,甚至还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沃克意在表明,只有认识到非洲文化传统及社会神话所具有的父权制本质,认识到反抗才是拥有快乐的秘密,且付诸行动抵制男权主义传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文化身份的探寻与建构。小说之于族裔文化身份建构的书写,对于反思当代世界中人类普遍面临的身份焦虑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分离主义 社会神话 《拥有快乐的秘密》
下载PDF
Social Myths: A New Approach
10
作者 Gerard Bouchard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6期356-366,共11页
Nowadays, the study of myths is rather neglected as a field of research in sociology. There is a void that this paper would like to contribute to filling. It outline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ociological approach ... Nowadays, the study of myths is rather neglected as a field of research in sociology. There is a void that this paper would like to contribute to filling. It outline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social myths as a major component of collective imaginaries and a universal sociological mechanism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e article recalls the major functions performed by myths in every society (modem as well as "primitive"), introduces new concepts, and sets forth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designed to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the reproduction, and the decline of myths, as sacralised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myths archemyths mythification process discursive strategies
下载PDF
Three Is a Magic Number: The Trinity Archetype in Harry Potter
11
作者 Christopher Bell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1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inity archetype and the number three is recurrent in religions and myths around the world Within the trinity archetype, each element is both distinct from and symbiotic with the other ele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inity archetype and the number three is recurrent in religions and myths around the world Within the trinity archetype, each element is both distinct from and symbiotic with the other elements--that is to say, each stands apart from the others, but none can truly function alone. This can be seen throughout Greek mythology, for example, The Moirae and The Musai, and of eourse, through the Christian Trinity of Father, Son, and Holy Spirit. While the archetype of the trinity appears numerous times throughout the Potter series, at its very heart, the series is centrally focused on a triad of trinities: the Trio (Harry, Ron, and Hermione), the three Unforgivable Curses, and the three Deathly Hallows. It is the intersection of this triad of trinities--this "supertrinity"--that not only drive the Potter narrative, but connect the work so readily to the psyche of readers and fans; it is how we are harmonically programmed, in terms of understanding sto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y Potter trinity archetype trinity protagonist structure contemporary mythology
下载PDF
消失的迷宫:沂水刘南宅传说中的神话与历史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宝吉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6-108,共13页
刘南宅是明清两代山东省沂水县最有权势的缙绅世家,长期以来它一直为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所笼罩。这个传说的起源与刘南宅四世刘应宾的一段遇仙奇遇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明清时期吕洞宾信仰在民间盛行的一个例证。通过深入的历史考察,... 刘南宅是明清两代山东省沂水县最有权势的缙绅世家,长期以来它一直为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所笼罩。这个传说的起源与刘南宅四世刘应宾的一段遇仙奇遇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明清时期吕洞宾信仰在民间盛行的一个例证。通过深入的历史考察,我们会发现,它不仅透露出一个缙绅世家在帝国之下的崛起以及在近代转型中的最终败落,还涉及到一个地方性社会神话的形成和在现代世界中的"去魅"。作为历史过程与社会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类型的社会神话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有着紧密的关系,更是占据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所拥有的文化霸权的一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南宅 吕洞宾信仰 社会神话 文化霸权
原文传递
民俗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精华--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兆元 吴玉萍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共6页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化部区域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盟...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文化部区域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民族学会理事,上海历史学会理事等。著作有《神话与中国社会》、《盟誓史》、《商贾史》、《神国漫游》等20多部。强调综合地、多学科交融地研究中国文化,理论文献性与实践应用性并重,长于社会与文化的互动研究、各类传统组织构建的文化因素研究,对于商贾文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有独特的理解,对于民俗文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民俗学会 文化精华 大学教授 生活境界 神话与中国社会 中国文艺理论 常务理事
原文传递
The socialist dimensions of democracy --with comments on the myth of the bourgeoisie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14
作者 Yang Guangb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4期53-72,共20页
Barrington Moore's "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 made democracy a monopoly of the bourgeoisie. Today, this has evolved into Huntington's thesis that the middle class has brought with it democracy. Proceeding from... Barrington Moore's "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 made democracy a monopoly of the bourgeoisie. Today, this has evolved into Huntington's thesis that the middle class has brought with it democracy. Proceed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y of the socialist movement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change, we find that democracy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rom its original purpose of realizing majority rule in which everyone is equal to a tool for protecting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minority, viz. the bourgeoisie, and thence to a tool for the mass of the people to realize equal rights today.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bourgeoisie has been constitution-building and elite democracy, while the advent of mass democracy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workers' movement with the lower classes as its main force and to the struggles of other non-bourgeois strata. To gain a renewed awareness of the socialist attribute of democracy on the basis of an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democracy helps us question the universality of a social science shaped by particular exper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CRACY property rights equal rights SOCIALISM
原文传递
封面学者:民俗学家田兆元教授
15
作者 李柯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共1页
田兆元教授1959年出生于湖北宜都,硕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跟随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随后继续在华东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吴泽先生专攻神话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田兆元教授对学界的贡献首先体现在神话学... 田兆元教授1959年出生于湖北宜都,硕士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跟随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随后继续在华东师范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吴泽先生专攻神话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田兆元教授对学界的贡献首先体现在神话学研究上。早在华东师范大学求学期间,他便发表了系列神话学论文,其博士学位论文即是围绕上古神话展开的专题性研究。1998年,其专著《神话与中国社会》出版,该书突破了视神话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观点,将神话理解为社会生活的有机构成,从而揭示了神话对于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学家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神话与中国社会 中国文学批评史 学者 封面 民族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