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社会福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康慧 李咏怡 《公共行政评论》 2011年第5期54-70,178-179,共17页
利用香港大学对381个社会福利组织进行电话和邮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和检验传统型态和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补充性、互补性与抗衡性。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从事如社区发展等新兴社会福利项目,以... 利用香港大学对381个社会福利组织进行电话和邮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和检验传统型态和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补充性、互补性与抗衡性。数据分析发现,近年来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从事如社区发展等新兴社会福利项目,以补充政府无法满足的新社会需求。同时,传统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补充性角色,是政府首选的合作伙伴,比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更易获得政府补助。当进一步检视政府与两种社会福利组织的互动时超过一半的传统型态社会福利组织积极参与了政府活动,形成与政府的合作关系。虽然两种组织对倡议性活动的参与程度都不高,传统型态社会福利组织的抗衡性比新型态的社会福利组织要高。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型态社会福利组织拥有主导性的地位,即使政府希望社会福利组织透过竞标来公平争取合约,新型态社会福利组织仍处于相对的弱势。政府应积极辅导这些新成立的社会福利组织,以健全社会福利提供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组织 政府与社会福利组织的关系 香港
下载PDF
社会福利组织的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月宾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
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特别是工商组织,社会福利组织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关键词 社会福利组织 组织目标 生活环境 社会关系 资金投入 个人素质
原文传递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与政府非均衡伙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2-104,共3页
"伙伴关系"的概念框架作为对于政府——第三部门之间"竞争范式"的一种,在现代社会福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对于建构中的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而言,如何界定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尚属... "伙伴关系"的概念框架作为对于政府——第三部门之间"竞争范式"的一种,在现代社会福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对于建构中的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而言,如何界定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尚属于一个悬而未决且意义重大的问题。本文在对"伙伴关系"这一概念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萨拉蒙根据"志愿失灵"所提出的"第三方政府"理论成为政府——第三部门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归纳不同类型的第三部门组织在和政府的互动关系上的典型特征,总结目前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非均衡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并进而探讨这种"非均衡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伙伴关系 非均衡性
下载PDF
从近期中国共青团的建设看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发展
4
作者 陆士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青少年社会福利正处于整合和发展进程中,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发育不良是制约中国社会福利,特别是服务福利发展严重滞后的重要因素。共青团在组织发展和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变革,预示着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良性发育,对于中国社会福利...  中国青少年社会福利正处于整合和发展进程中,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发育不良是制约中国社会福利,特别是服务福利发展严重滞后的重要因素。共青团在组织发展和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变革,预示着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良性发育,对于中国社会福利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青团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社会职能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略论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的社区价值观
5
作者 晨风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改革开放将我国导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治转制、文化转向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的安身立命之地 ,源头活水之泉只能在社区 ,舍此别无他途。这是因为 :社区为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建构提供了广... 改革开放将我国导入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治转制、文化转向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的安身立命之地 ,源头活水之泉只能在社区 ,舍此别无他途。这是因为 :社区为社会福利服务组织的建构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价值、丰富的资源价值和灵活的沟通价值。确立社区价值观 ,是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在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建构中的一种理性思维、一种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建构 社区价值观 场域价值 资源价值 沟通价值 民政工作 社区服务
下载PDF
社会福利输送系统建设成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一项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田勇 王翠琴 薛惠元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69-76,共8页
社会福利的输送是指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将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其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输送系统的一致性及可及性,一致性及可及性能否得到提升取决于由谁来决策控制、由谁来提供服务、通过何种方式提供服务以及机构的组成与数... 社会福利的输送是指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将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服务对象,其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输送系统的一致性及可及性,一致性及可及性能否得到提升取决于由谁来决策控制、由谁来提供服务、通过何种方式提供服务以及机构的组成与数量。本研究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13年分省区社会福利输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后发现,我国社会福利输送系统的建设成效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距,福利输送系统的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关系较大,福利输送人员与福利输送设施的配套建设尚显不足。为使社会福利输送系统更加良好地运行,应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调配机制,促进社会福利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积极推动社会福利输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福利设施的配套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输送组织 社会福利输送人员 社会福利输送设施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中国福利性第三部门基础研究
7
作者 李恒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4-29,33,共7页
在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第三部门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在社会福利领域,西方的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也重新对第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重视和关注,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健全也符合中国的“社会保障社会... 在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模式变革的背景下,第三部门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和前沿课题。在社会福利领域,西方的新右派和福利多元主义也重新对第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重视和关注,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和功能健全也符合中国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取向,因此,第三部门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功能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笔者将第三部门引入社会福利领域,提出了福利性第三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部门 社会福利组织 弱势群体 福利性第三部门
下载PDF
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专业化发展路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聂玉梅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11年第6期56-56,共1页
政府应从制度规范角度保障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国外及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走过了志愿性向专业性发展的道路,而专业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香港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福利服务组织一般都是民间的志愿性组织,主要... 政府应从制度规范角度保障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国外及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事业走过了志愿性向专业性发展的道路,而专业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香港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福利服务组织一般都是民间的志愿性组织,主要依靠私人的募捐和慈善,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开始大力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化,把前期的救济型福利转变为综合型社会服务。1984年底,香港社工注册制度建立,从业者自愿注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服务组织 服务机构 专业化发展 20世纪70年代 社会工作专业化 路径 制度规范 服务事业
原文传递
Trust and Structural Response to Natural Disaster: Some Implications to Government Reform
9
作者 Isaias S.Sealz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7年第10期567-573,共7页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is a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t has three co-equal branches of government namely the executiv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opera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check and balance. Issues that had ...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is a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It has three co-equal branches of government namely the executiv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operating on the principle of check and balance. Issues that had riddled top officials of government remained unresolved hitherto;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units had their own lingering issues. The government structure therefore did not seem to have the mechanism to correct itself.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esponses to, as well as the ensuing conditions of the survivors of natural disasters, are affected by how much trust the incumbents of relevant government structures have of each other and that actors outside of the government hierarchy can offer avenues for reform. Tropical Storm Washi that hit Cagayan de Oro City could be a case in point. It left thousands of people dead or missing, millions of dollars in damages, and thousands of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 (IDPs). The local government, task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code to handle matters related to social welfare, did not seem to have performed as expected. In an apparent lack of trust, donor agencies preferred to course cash and relief items through conduits others than the local government. While the system remained unable to correct itself, the victims of the disaster continued to suffe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were trying to re-establish people’s trust in the system through legal measures, and hope that electoral reforms could be instit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structure natural disaster Iron Law of Oligarch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