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喜平 王思然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48,共7页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印证,是时代的要求,是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世界变革、时代变革的现实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为底色和基调影响着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中国特... 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是历史的印证,是时代的要求,是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世界变革、时代变革的现实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作为底色和基调影响着整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遵循,这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必然是由马克思主义引领的,因而要进一步建强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构建,推动学科融合成新文科,实现范式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构建“强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喜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31,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为目标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身进行系统而认真的...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以“强起来”为目标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身进行系统而认真的理论建构。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发展和世界变化的格局,以马克思主义为领航,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摆脱“学徒”思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从总结中国及世界的发展经验、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着手,构建与“强起来”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能够发挥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现代化强国 强起来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娟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4期152-155,共4页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学术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着力打造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强化有力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下载PDF
构建儒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刍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姚中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7-84,共8页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有多途,其中之一是构建儒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教育学、儒家政治学、儒家经济学、儒家法理学、儒家社会学、儒家民族学、儒家心理学、儒家国际关系学等等。此为儒学当代发...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有多途,其中之一是构建儒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教育学、儒家政治学、儒家经济学、儒家法理学、儒家社会学、儒家民族学、儒家心理学、儒家国际关系学等等。此为儒学当代发展之内在需要,亦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之内在需要,而儒学恰有此能力。若能成其功,则对人类探索更为普遍、更具解释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有重要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儒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下载PDF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的方法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勇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习近平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关于“如何认识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习近平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大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关于“如何认识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大问题的世界观学说,又是一种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分析解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重大问题的方法论学说。文章主要从方法论维度,对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方法、‘时代性和原创性相统一’的方法、‘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方法论分析,以有助于人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内在的方法论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论” 方法论分析
下载PDF
“四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路径与合力——以民族学学科为个案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文炯 《社科纵横》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首要使命和重任,本文以民族学学科为个案,从学科史、学科范式的多重角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既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体...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首要使命和重任,本文以民族学学科为个案,从学科史、学科范式的多重角度,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既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体系的重要遵循,又是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必由路径与合力。进而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中构建中国民族学学科体系的三重路径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力”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民族学
下载PDF
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
7
作者 郑一明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年第5期13-17,共5页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学习,对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的现状作了一定分析;论证了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国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宣传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学习,对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的现状作了一定分析;论证了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当务之急;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及其原则与意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原则
下载PDF
李达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冬晓 周可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20世纪上半叶,李达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形成了"实践的唯物论""真正的社会学""广义经济学"和"科学的法律观"等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 20世纪上半叶,李达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形成了"实践的唯物论""真正的社会学""广义经济学"和"科学的法律观"等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流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并继承李达留下的思想遗产,对于在21世纪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哲学 社会 经济学 法学
下载PDF
构建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路径
9
作者 晋东海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27,共2页
当代中国应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阈,破除"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生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国价值理念,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人类... 当代中国应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视角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阈,破除"西强中弱"的国际话语权生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国价值理念,体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路径研究
下载PDF
试论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以收词原则为例
10
作者 温昌斌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名词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理所当然的。文章以收词原则为例,阐述了为更好地完成上述任务,我国当前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 名词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是理所当然的。文章以收词原则为例,阐述了为更好地完成上述任务,我国当前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加快构建名词审定专职工作人员、兼职参加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专家、术语学理论界专家一致认同的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 名词审定工作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下载PDF
高校学报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创新探索
11
作者 郭奕冰 左云飞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当前,高校学报在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面临理论创新和思想引领不够、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不足、方法论创新和研究手段单一、学术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片面化等问题。高校学报承担着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历史责任和时... 当前,高校学报在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面临理论创新和思想引领不够、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不足、方法论创新和研究手段单一、学术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片面化等问题。高校学报承担着服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因此高校学报应积极作为,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挖掘学科优势,盘活高校优势学科资源;深化理论创新,加强思想引领;培养青年学者,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等四个方面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四维审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栋 席云 +2 位作者 侯秀芳 梁明伟 金玉秋 《学理论》 2023年第3期15-1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必然要求。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必然要求。话语体系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受众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其构建应坚持系统观念,从多方面整体推进。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这一重要话语主体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者关系,不断丰富话语内容。要统筹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重视话语载体的打造。要强化受众意识,通过话语转换使哲学社会科学更接地气、更贴近受众思维习惯。与此同时,应注意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耦合,使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受众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整体效应,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话语主体 话语内容 话语载体 话语受众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逻辑学何为?
13
作者 张立英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88-96,122,123,共11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映射出国民整体思维能力和人文社科素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从挖掘中国智慧、发现和解决真问题、开展真交流、形成真影响等方面着力。逻辑学作...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映射出国民整体思维能力和人文社科素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从挖掘中国智慧、发现和解决真问题、开展真交流、形成真影响等方面着力。逻辑学作为一门兼具地基性、通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将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逻辑学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提升国民通用科学素养贡献力量,从整体上帮助民众提升思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逻辑学工作者应在逻辑学前沿研究突破、逻辑与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几个层面发力,并从中国古代思维体系中寻找灵感,努力做出具有引领性同时体现中国智慧的前沿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通用科学素养 学科交叉 中国智慧
下载PDF
“正德、利用、厚生”:实践概念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兼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14
作者 解嘉正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6-63,共8页
实践概念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学界长期以来对实践概念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和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实践论》为代表的实... 实践概念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学界长期以来对实践概念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和西方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以毛泽东《实践论》为代表的实践理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问题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概念。新时代,同样应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正德、利用、厚生”的文化基底上,把“人民中心”“创新本质”“生态文明”“问题意识”等重要思想与实践概念相结合,进一步充实实践概念内涵,从而重新发掘“人”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实践概念中的主体性含义,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实践概念;同时,也应立足于中国话语,通过反思实践概念的中国化时代化,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规律进行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概念 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法理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金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20,共15页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然而,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中,缺乏对法治命题的基础研究;塑造法治之理的法理学并没有登场,至少没有把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使命与法治现代化联系起来。社会转型的基本目...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然而,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中,缺乏对法治命题的基础研究;塑造法治之理的法理学并没有登场,至少没有把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使命与法治现代化联系起来。社会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法治中国。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包括法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价值、认识和方法论的指引。以推进法治实现为己任的法理学,应该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一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需要关注、论证、塑造法治之理;超越简单的中西、古今等结合论;在区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为中国法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理学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法治中国 法治话语 法治思维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喜平 崔伊霞 王晓兵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7,107,共8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工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反映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工具,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反映国家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应该而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对此,通过坚定理论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建设;形成学科良性互动,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革新学科范式,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和重组等,我们要加快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理论学科领航
原文传递
学术国际化与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以SSCI指标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心 蒋凯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104-108,共5页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中国众多高校将在SSCI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引入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质量与能力的重要指标。这...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中国众多高校将在SSCI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引入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中,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质量与能力的重要指标。这种做法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与管理评价的客观化,但也对本土研究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如何看待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涉及如何客观地看待学术国际化的问题。因此,中国需要建立一套多元化、本土化的评价体系,正确而客观地对社会科学成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国际化 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SSCI
下载PDF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方法自觉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星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语思维由革命到建设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话语重心由精英到大众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分析方法,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全球转变。据此,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 方法自觉 中国梦
下载PDF
努力创建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应帅 《创新》 2012年第5期12-15,126,共4页
近几年,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从某种角度理解,其具体涵义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 近几年,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从某种角度理解,其具体涵义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就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 中国实践 中国话语 中国立场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萍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6,F0003,共7页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某几个思想家任意的和人为的虚构,而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学术启蒙带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变化的理性反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启蒙:一次是20世纪70...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某几个思想家任意的和人为的虚构,而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学术启蒙带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变化的理性反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启蒙: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在这两次大的学术启蒙推动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开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形成了以创造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为学术平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资源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就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文本,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把这个文本从自发的形成提升为理性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启蒙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