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本土化有什么关联?
1
作者 袁继红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3,共6页
社会科学哲学中主要有两条论证社会科学本质的进路:实证主义和诠释学。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例分别剖析这两条进路的基本策略及其发展,并据此揭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内涵,得出如下观点: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要反对的是OEM式的西化社会科学,本土... 社会科学哲学中主要有两条论证社会科学本质的进路:实证主义和诠释学。以迪尔凯姆和韦伯为例分别剖析这两条进路的基本策略及其发展,并据此揭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内涵,得出如下观点: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要反对的是OEM式的西化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学术取向,即对本土现象的研究要着力减少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误解乃至误用,要求社会科学家基于科学哲学①,结合本土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清醒地使用或发展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本土行为及社会结构,寻求批判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本土化 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 自然主义 诠释学
原文传递
论边疆民族志的视角与本土化
2
作者 李静玮 《中国边疆学》 2021年第2期21-40,共20页
广义上,边疆民族志系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范畴。西方人类学的边疆研究传统上关注身份政治、边境流动、民族—国家等论题,在民族、国家、国际政治和历史四个维度的研究中,为近年来边疆民族的跨学科探讨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观... 广义上,边疆民族志系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范畴。西方人类学的边疆研究传统上关注身份政治、边境流动、民族—国家等论题,在民族、国家、国际政治和历史四个维度的研究中,为近年来边疆民族的跨学科探讨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在中国,国内外的理论及实践构成了边疆民族志文献与实证并重的学术基础。当前背景下,本土边疆民族志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空间,尤其应就基础训练、实地调研、理论深化和科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志 跨学科视角 社会科学本土化
下载PDF
学术的本土化与世界化 被引量:1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38,共1页
许纪霖在《读书》95年第3期同题一文中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社会科学尽管是依据西方的历史经验而产生,但思想一经形成,就自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意义,有该学科一般的、形式化的学术规范.这种规范如同球赛规则一样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具有... 许纪霖在《读书》95年第3期同题一文中认为:学术乃天下之公器,社会科学尽管是依据西方的历史经验而产生,但思想一经形成,就自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意义,有该学科一般的、形式化的学术规范.这种规范如同球赛规则一样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具有公认的形式合理性,这也是社会科学得以世界化、全球化,不同学派得以互相批评和沟通的依据所在.因此,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不是另创一套游戏规则.拒斥与世界学术对话,而恰恰是在形式上遵守一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在内客上建构具有本土色彩的思想和理论.本土化是否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本土化 学术规范 学术流派 形式合理性 世界化 形式化 费孝通 哲学基础 社会学理论 接受和认可
下载PDF
研究规范与专业使命:范式之争对社会工作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郭伟和 《社会建设》 CSSCI 2021年第1期17-28,共12页
社会科学界围绕本土化与规范化的争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本土化之争的背后是高质量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把握,而规范化之争的背后则是探讨社会科学核心方法与实质性议题的平衡关系。社会工作是一个对案主承担专业价值的实... 社会科学界围绕本土化与规范化的争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本土化之争的背后是高质量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把握,而规范化之争的背后则是探讨社会科学核心方法与实质性议题的平衡关系。社会工作是一个对案主承担专业价值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在规范与使命之间保持好平衡关系,一味地追求实证科学规范,会忽略一百年前弗莱克斯纳的警醒——"社会工作与医学的界限"。因此,社会工作研究规范必须建立在专业使命之上,让实践主旨引领其认识论和方法论,而不是用一种科学主义研究方法来规范其专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规范 专业使命 社会科学本土化 社会工作研究
下载PDF
开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刍议
5
作者 马腾嶽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6,共17页
亲属是人类社会的普同现象,亲属组织是社会构成的根本。中国具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关注人类社会的根本——亲属,对中国多民族社会的亲属进行更完善与全面的探究,正是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基本且必要的方向。受历史因素影响,亲属研究在... 亲属是人类社会的普同现象,亲属组织是社会构成的根本。中国具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关注人类社会的根本——亲属,对中国多民族社会的亲属进行更完善与全面的探究,正是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之基本且必要的方向。受历史因素影响,亲属研究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上所受重视有限,产出研究成果所占的比例极度稀微。多数中国诸民族的亲属研究成果数量稀少或完全缺乏,导致吾人对中国境内众多民族的亲属形态仍缺乏细致全面的认识,对基于亲属的社会团结机制与地方性知识缺乏系统性的学术理解。由此,梳理亲属理论的发展,反思中国亲属研究的现况与未来方向,进而开展“亲属类型学与亲属实践复合式研究”,是为新时代中国亲属研究的目标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研究 继嗣理论 家屋社会理论 类型学 实践 社会科学本土化
下载PDF
文本还是实践?——对《“礼俗互动”概念的学术价值及献疑》的回应
6
作者 彭牧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7,157,共9页
礼俗互动是跨学科的学术论题。回应潘斌教授对礼的历史性与中国特殊性的强调,期望有助于在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今天,探讨礼俗作为一对理论范畴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理论潜力与价值。礼的历史性并不是固定化礼,相反,承认礼的历史性不仅意味着... 礼俗互动是跨学科的学术论题。回应潘斌教授对礼的历史性与中国特殊性的强调,期望有助于在社会科学本土化的今天,探讨礼俗作为一对理论范畴所具有的跨越时空的理论潜力与价值。礼的历史性并不是固定化礼,相反,承认礼的历史性不仅意味着承认它与过去的联系,更要承认它在历史过程中的变化。礼俗互动不是礼和俗作为两个独立的、具有固定边界的领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互动,而是始终处于彼此对照依存、转化相生而循环往复的社会实践过程之中。礼俗的互动相生构成了一个动态性转化的机制,在从俗到礼、从礼到俗的循环实践中,既实现了礼的教化作用,又充分地包容了多元差异的文化实践,实现了多元性与一致性的动态转化与辩证统一。与礼俗相关的讨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人类文化包容多元性与统一性的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俗互动 礼俗 仪式 社会科学本土化
原文传递
从地缘多元主义走向话语多元主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立中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242,共16页
“社会(科)学本土化”或“去西方化”思潮反对西方知识霸权,主张社会科学知识的多元性,这种诉求具有正当性。但这种诉求是建立在传统实在论的基础之上的,其立场构成了一种地缘多元主义,这种地缘多元主义在追求知识多元性的同时放弃了知... “社会(科)学本土化”或“去西方化”思潮反对西方知识霸权,主张社会科学知识的多元性,这种诉求具有正当性。但这种诉求是建立在传统实在论的基础之上的,其立场构成了一种地缘多元主义,这种地缘多元主义在追求知识多元性的同时放弃了知识的普遍性,隐含着使知识碎片化的危险。如果我们从话语建构论的立场出发,就能够建构出一种话语多元主义立场。这种话语多元主义在鼓励解构西方社会科学的知识霸权的同时,又允许追求普适性的社会科学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本土化 去西方化 地缘多元主义 话语多元主义 多元普遍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