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变革与应对策略
1
作者 许安明 杨顺顺 许鑫 《科技智囊》 2024年第6期9-15,共7页
[研究目的]帮助人们了解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的变迁趋势,探索如何应对由数字技术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建设数字化人类社会。[研究方法]在分析数字社会的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比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方法论视角创... [研究目的]帮助人们了解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的变迁趋势,探索如何应对由数字技术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建设数字化人类社会。[研究方法]在分析数字社会的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比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方法论视角创新性地论证了大数据促进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的观点,认为大数据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样本”,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以数据和理论为支撑,构建多学科知识图谱,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分析,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转型升级。此外,从研究者素质、学科发展、应用工具、要素支撑、开放合作、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社会科学研究新变化的策略,以提高复杂数字社会系统的研究效率和水平。[研究结论]大数据时代,人类社会呈现全域数字化、结构复杂化、万物智能化等新特征,这引发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新变化,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社会科学 社会变迁 研究范式 策略选择
下载PDF
对人文社会科学范式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夏东荣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2期214-229,共16页
“范式”是美国哲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科学哲学概念,它对于探求科学研究与发展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特别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特殊方面,人们一直处在探索和争论之中。该文尝试在对范式概念及其... “范式”是美国哲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科学哲学概念,它对于探求科学研究与发展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特别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特殊方面,人们一直处在探索和争论之中。该文尝试在对范式概念及其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认识的基础上,作一些深层次的考量,并探索范式对人文社会科学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人文社会科学范式的社会意义——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的各种组织形式,也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范式 科学革命 人文社会科学共同体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新范式的涌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政光景 吕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42,256,共12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影响虽刚刚开始,但已引发了诸多的关注和讨论,未来将更加热烈。从对学术体系的影响来看,在理论上,GAI推动了机器心理学、行为学和伦理学发展,推动智能社会科学进入... 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影响虽刚刚开始,但已引发了诸多的关注和讨论,未来将更加热烈。从对学术体系的影响来看,在理论上,GAI推动了机器心理学、行为学和伦理学发展,推动智能社会科学进入新阶段;在方法上,GAI成为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在数据上,GAI不仅能进行数据采集,其生成内容也能成为研究数据。从对学科体系的影响来看,在学术评价上,研究数据可得性更高,开展验证性研究更具可能;在人才培养上,研究者更为技术均等化、知识普及化和学习自主化,也要求其更具创新精神、智能思维。从对话语体系的影响来看,在公众话语上,学术权威部分被消解;在国家话语上,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使命更加重大;在国际话语上,哲学社会科学引领全球的机遇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范式 新文科
下载PDF
大模型时代的社会科学,何去何从? 被引量:9
4
作者 谢天 邱林 +2 位作者 李雨曈 罗殷 刘盼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30,共5页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如GPT)对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而后举例并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在文献综述、提出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将... 文章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如GPT)对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原理,而后举例并论述了大语言模型在文献综述、提出理论观点、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环节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的改变,最后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将产生的新的研究范式与导向,以及社会科学研究者面临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GPT 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下载PDF
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一个国际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海生 公钦正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73,共12页
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发展在学科建设及其研究范式的高渗透性,高校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更应该主动迎接并积极运用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优势,充分考虑数据驱动下的知识发现对于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建制及其研究范式... 面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发展在学科建设及其研究范式的高渗透性,高校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更应该主动迎接并积极运用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优势,充分考虑数据驱动下的知识发现对于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建制及其研究范式的重大影响、冲击乃至颠覆作用。一方面,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发现及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会带来数据密集型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方向由传统走向现代、由经验转向科学;另一方面,借助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基于数据驱动的研究优势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科学研究的速度、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且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将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以耶鲁大学为研究个案,着重分析其发展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的愿景目标和实践举措。研究发现,耶鲁大学通过发展并应用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的方法,拟实现借助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强大力量不断赋能并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通过建立社会科学研究社区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协作、有选择地改善基础服务并强化制度保障与治理支持3个维度的愿景目标。为了实现这些愿景目标,耶鲁大学通过创建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中心、了解其他大学和行业卓越机构的发展趋势、在大学层面建立委员会等实践举措,实现重塑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行为和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效应;通过加强基础数据密集型课程群建设、增强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教师年度会议和委员会等制度保障和治理支持,不断优化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和科学评估。由此,耶鲁大学不仅推动了数据密集型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交叉融合发展,还加快了数据密集型科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我国高校在未来的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发展实践中,需要主动转变社会科学发展的传统理念,主动运用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赋能社会科学转型发展,加强社会科学与数据密集型科学之间的深度融合,建立与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跨学科课程体系,注重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规划与适时动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密集型社会科学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范式 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基于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的敏捷治理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小林 兰松 《社会治理》 2023年第6期4-17,共14页
敏捷治理是基于灵活治理与反馈调节的政务流程再造与组织重塑,其价值理念与治理结构同计算社会科学方法具有相容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公共行政范式的变革,本文以敏捷治理理念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为引导,提出了基于计算社会... 敏捷治理是基于灵活治理与反馈调节的政务流程再造与组织重塑,其价值理念与治理结构同计算社会科学方法具有相容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公共行政范式的变革,本文以敏捷治理理念与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脉络为引导,提出了基于计算社会科学的敏捷治理的理论框架,并从运作机理与技术应用两方面阐述了这一框架的实际需求与实现可能。这一转型过程以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包容性合作为基础,以重塑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为目标,推动公共治理模式由扩张型、封闭式、电子化向收缩型、开放式、智能化转变,公共治理空间、治理流程与治理生态配置的重塑是这一转型中的主要实践方式。最后,针对这一转型过程的风险与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治理 计算社会科学 行政范式
下载PDF
第四研究范式: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转型 被引量:79
7
作者 章昌平 李大宇 +3 位作者 林涛 米加宁 章昌平 林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7,共17页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使社会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仿真研究向大数据研究的第四研究范式转型。第四研究范式缓解了已有社会科学研究用通则理论和简单数量关系来解释复杂社会现象,用小数据小样本来外推复杂...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使社会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仿真研究向大数据研究的第四研究范式转型。第四研究范式缓解了已有社会科学研究用通则理论和简单数量关系来解释复杂社会现象,用小数据小样本来外推复杂的社会因果关系,用有限数据来模拟复杂信息条件下的宏观涌现等问题。这样第四研究范式就突破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目标弱化、学科学派对立、有限数据质量和统计偏误等的局限性。大数据通过对个体化、全样本的研究,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和计算实验平台,重建了社会科学预测的可能性,推动了社会科学宏观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科学内外部学科之间的融合,形成了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多元化集成和拓展,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革命和认识论的跃迁。社会科学四个研究范式之间并非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它们都是我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但第四研究范式将为已有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更高的数据起点和更广阔的方法论视角,同时也要求我们加速数据开放,注意数据伦理问题,构建跨学科合作网络,缔结基于大数据研究的科学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大数据 第四研究范式 方法论
下载PDF
社会网络研究范式的演化、发展与应用——基于1998~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宗水 赵红 +1 位作者 刘宇 秦续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35-1245,共11页
社会网络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但少有研究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范式做出系统、深入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在对现有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概括为产生及初步发展阶段、统计模型快速发展阶段、复杂网络兴起及移动互联繁荣时... 社会网络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但少有研究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范式做出系统、深入的总结与归纳。本文在对现有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概括为产生及初步发展阶段、统计模型快速发展阶段、复杂网络兴起及移动互联繁荣时期三个阶段;将社会网络研究范式概括为社会实体关系研究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两种范式。通过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高级搜索,得到以社会网络为主题词、关键词、标题或摘要中含社会网络的文章3931篇,根据年发文量阈值的设定,将社会网研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1998—2007年),阶段二(2008—2011年),阶段三(2012—2014年)。每个阶段选取被引次数最高的500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三个阶段社会网络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作为研究方法的应用性增强,研究内容方面社会资本、知识管理等传统的领域始终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具有时代特性的研究问题在不同阶段也会成为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研究范式 演化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
下载PDF
论计算社会科学的缘起、发展与创新范式 被引量:46
9
作者 张小劲 孟天广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8,共6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向传统的学科分野及其方法论范式提出挑战,又为新学科发展及范式突破准备了基础条件。作为前沿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既是大数据时代科技进步、数据爆炸和方法创新的产物,又是社会科学长久以来的计算传统知识积累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向传统的学科分野及其方法论范式提出挑战,又为新学科发展及范式突破准备了基础条件。作为前沿交叉学科,计算社会科学既是大数据时代科技进步、数据爆炸和方法创新的产物,又是社会科学长久以来的计算传统知识积累的成果,致力于应用数据思维、数据资源和数据分析学以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规律等。近年来计算社会科学的发展使新学科成为现实,这种学科创新体现为围绕着数据驱动和算法驱动,采取不同融合方式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性、应用导向"多元化进路,推动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计算社会科学 范式转换 方法论
下载PDF
灾害社会科学:基于脆弱性视角的整合范式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陶鹏 童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57,共7页
灾害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共同形塑了灾害多学科交叉研究谱系,灾害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亦呈现区隔性。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双重驱动,灾害研究迈入整合研究的全新阶段,新范式的发展与完善便成为核心议题。本文聚焦灾害社会科学中的脆弱性研... 灾害的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共同形塑了灾害多学科交叉研究谱系,灾害研究方法与话语体系亦呈现区隔性。随着现实与理论的双重驱动,灾害研究迈入整合研究的全新阶段,新范式的发展与完善便成为核心议题。本文聚焦灾害社会科学中的脆弱性研究范式兴起与演进过程,并基于脆弱性视角提出研究灾害发生与演化的本土化整合分析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科学 脆弱性 范式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超越数据洪流:第四研究范式下的社会科学研究数据基础设施 被引量:11
11
作者 章昌平 米加宁 黄欣卓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1,共7页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信息化和科学数据的结合推动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产生,并促进科研数据管理进入一体化、共通共用的发展阶段。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ocialScience)与社会科学科研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研究信息化和科学数据的结合推动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产生,并促进科研数据管理进入一体化、共通共用的发展阶段。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ocialScience)与社会科学科研数据管理却未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存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借鉴自然科学研究信息化和科研数据基础设施发展经验,本文界定了社会科学科研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科学研究与数据管理组合生命周期模型和社会科学科研数据基础设施框架模型,并对上述两个模型框架实施需要的保障条件进行了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 科研数据基础设施 大数据
下载PDF
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范式与转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洪辉 蒋荣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加快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状态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机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快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自然"状态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机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使体育社会科学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体育社会科学在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范式,包括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3项原则,评价内容及具体评价方式。提出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为推广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科学 成果 评价 范式 转化 机制
下载PDF
论库恩范式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的张力 被引量:16
13
作者 崔伟奇 史阿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库恩范式理论不仅在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库恩范式理论在科学哲学领域的收敛与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发散,既说明了该理论是受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这样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理论... 库恩范式理论不仅在科学哲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社会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库恩范式理论在科学哲学领域的收敛与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发散,既说明了该理论是受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这样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理论价值,但也表明了该理论在产生广泛的影响的同时,引发了诸多的矛盾。库恩范式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分别流行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传统科学观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从而激发了学术界对"两种科学"关系的重新认识。对于库恩范式理论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这一学术现象本身,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方面的作用,也要注意其消极因素的影响;既要防止对其理论非批判的理论误读,更要防止由此导致的对"两种科学"的关系及其真理性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恩 范式(paradigm) 社会科学
下载PDF
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 被引量:25
14
作者 秦金亮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0,共6页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基本范式。从 方法学的视角看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尽管存在方法论立场的对立、研究风格的差异,但社会 科学的复杂性却决定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量化研究与质化研...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基本范式。从 方法学的视角看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尽管存在方法论立场的对立、研究风格的差异,但社会 科学的复杂性却决定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存 在各自的优缺点,它们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融合的基本方式,包括次序式融合、 平行式融合、交叉式融合、同步主辅式融合、主辅嵌入式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 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关于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1
15
作者 孙正聿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22,共16页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 本文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者的主体自我意识等问题 ,提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寻找理论资源 ,发现理论困难 ,创新理论思路和作出理论论证 ,实现基本理念的概念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文科 研究者 基本理念 科研 自我意识 范式转换 创新理论 中国 前提条件
下载PDF
全球化压力下的社会科学分析单位转换与思维范式创新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昌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当代全球化的迅猛推进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使传统的“国家”分析单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日渐式微,面临着向“世界体系”转换的发展趋势,由于全球化自身内在的矛盾性,... 当代全球化的迅猛推进给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使传统的“国家”分析单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日渐式微,面临着向“世界体系”转换的发展趋势,由于全球化自身内在的矛盾性,这种转换过程将是长期的;二是传统社会科学的思维范式在全球化的冲击与分析单位的转换下面临着创新的压力,推动着传统的二元结构思维向全球性思维的转变。在全球思维范式下,社会科学应着眼于相互依赖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过程性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体系 国家 社会科学 分析单位 思维范式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与学科际沟通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义桂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11期89-91,共3页
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而且是人文社会科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要解决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着的许多范式问题,必须加强学科际沟通,遵循学科际沟通的... 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表现形式和重要标志,而且是人文社会科学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要解决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存在着的许多范式问题,必须加强学科际沟通,遵循学科际沟通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沟通渠道,积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范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范式转换 学科际沟通
下载PDF
在学科分化与整合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范式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顺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1-57,共7页
马克思主义范式分化出三种具体解释模式,"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重蹈了"实证科学范式"与"新形而上学范式"的覆辙,而"苏联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更是退回到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范式分化出三种具体解释模式,"第二国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重蹈了"实证科学范式"与"新形而上学范式"的覆辙,而"苏联马克思主义解释模式"更是退回到前科学的"旧形而上学范式"。作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范式的演化过程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在跨学科研究和多学科整合成为当今方法论"显学"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学科分化与整合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将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研究的进一步科学化同充分注意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范式 学科分化 多学科整合
下载PDF
超越社会科学的传统范式——解读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4,共9页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整合当代思想成就,超越了社会科学的传统范式。这表现为它对19世纪社会科学四个迷思的解构:解构国家的迷思,以现代世界体系替代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解构学科专业化的迷思,以一体化学科方法建构整...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整合当代思想成就,超越了社会科学的传统范式。这表现为它对19世纪社会科学四个迷思的解构:解构国家的迷思,以现代世界体系替代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位;解构学科专业化的迷思,以一体化学科方法建构整体性知识;解构进步主义的迷思,重释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解构客观主义的迷思,强调客观性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沃勒斯坦将对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解构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结合起来,为重构社会科学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范式 沃勒斯坦 世界体系理论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义、要求及范式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青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是,在精神原则、理论立场和根本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在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信 基本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