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社会科学证据审查认定标准及适用研究
1
作者 钭晓东 肖庚奇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F0003,共10页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运用社会科学方法所形成的专家证据近年来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我国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尚未形成对社会科学证据的系统认识,鲜有从证据规则的角度对环境公益诉讼中所涉及的社会科学证据的审... 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运用社会科学方法所形成的专家证据近年来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我国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尚未形成对社会科学证据的系统认识,鲜有从证据规则的角度对环境公益诉讼中所涉及的社会科学证据的审查和认定问题进行探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此类证据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公民诉讼领域有关社会科学证据的司法审查和认定标准及其相关的证据规则,从专家意见审查认定规则体系的角度,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有关社会科学证据审查认定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社会科学证据 专家证人 证据规则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的社会科学证据——兼论专门性问题解决方法的整合路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星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40,共10页
当前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以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专家意见”通常被实务部门采纳,用以解决特定的专门性问题。但受到法定证据种类和鉴定管理体制的双重约束,社会科学类证据陷入证据资格的“身份危机”。现行法分散模式... 当前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以社会科学知识或方法为基础所形成的“专家意见”通常被实务部门采纳,用以解决特定的专门性问题。但受到法定证据种类和鉴定管理体制的双重约束,社会科学类证据陷入证据资格的“身份危机”。现行法分散模式无法应对司法证明实践中的证明需要,亦不能为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统一的规范路径。因此,有必要以社会科学证据为契机,跳出证据形式要件对司法证明的束缚,以证明指向为导向,建构“多元证据形式的统一证据方法”的整合路径,即把专门性问题的解决整合于“专家意见”的统一证据方法。根据专门性问题的事实属性,社会科学证据亦可用于实质或非实质证明;为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在证据调查以及审查认定中亦应警惕其潜在的证明力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性问题 社会科学证据 鉴定意见 证明指向
下载PDF
我国社会科学证据发展状况初探
3
作者 牛犇 刘思妲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社会科学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证据手段,已经通过不同的证据形式在我国司法裁判中大量出现。这引起学界较多的关注和讨论,但在立法层面上和司法过程中却无法获取明确的信息。从这一现状的多方面原因中能够发现我国社会科学证据发展过程中... 社会科学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证据手段,已经通过不同的证据形式在我国司法裁判中大量出现。这引起学界较多的关注和讨论,但在立法层面上和司法过程中却无法获取明确的信息。从这一现状的多方面原因中能够发现我国社会科学证据发展过程中自身和制度的困境,而美国关于社会科学证据相关性规则的经验值得思考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社会科学证据 调查报告 抽样调查 问卷调查 可采性 相关性规则
下载PDF
社会科学证据在美国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20
4
作者 梁坤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50,共15页
我国的民事、行政法庭中已经出现了社会研究报告这种全新的证据形式,它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证据的典型代表。社会科学证据已经在美国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出现的"布兰代斯辩论摘要"。在经历了司法实... 我国的民事、行政法庭中已经出现了社会研究报告这种全新的证据形式,它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证据的典型代表。社会科学证据已经在美国经历了超过百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出现的"布兰代斯辩论摘要"。在经历了司法实践多年的考验之后,社会科学证据终于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在美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如今,社会科学证据在美国的法庭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将社会科学证据放在科学证据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和应用,这将成为我国证据法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基于当前的司法证明实践,应当对社会科学证据的证据属性、证据形式、公证问题、审查认定规则等重点问题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证据 社会调查报告 司法证明 裁判事实 自然科学证据
原文传递
争议中运用的社会科学证据——评《科学证据与法律的平等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坤 《证据科学》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科学证据与法律的平等保护》是由美国学者昂舍塔所撰写的关于社会科学证据的著作。该书立足于公法视角,对用于证明"立法事实"的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及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社会科学证据的五大实践方面... 《科学证据与法律的平等保护》是由美国学者昂舍塔所撰写的关于社会科学证据的著作。该书立足于公法视角,对用于证明"立法事实"的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及实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该书不仅展现了社会科学证据的五大实践方面的功能,同时也指出了在实务中运用这类证据所面临的诸多方面的争议。为了令社会科学证据在诉讼实务中真正起到作用,证据规则的完善是必由之路。该书尽管着眼于法官造法体制中"立法事实"的证明,但对中国相关诉讼制度及证据规则的完善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证据 功能 争议 证据规则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证据在宪法裁判中的运用:路径选择与理论反思
6
作者 曹瑞(译) 《法律方法》 2021年第3期48-70,共23页
一百多年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始在其判决中引用社会科学证据,但这并没有引发美国以外的宪法法院,特别是欧陆国家宪法法院的共鸣。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本文试图说明,宪法上的法律推理经常以实证假设作为基础,因此对社会科学有强烈... 一百多年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始在其判决中引用社会科学证据,但这并没有引发美国以外的宪法法院,特别是欧陆国家宪法法院的共鸣。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本文试图说明,宪法上的法律推理经常以实证假设作为基础,因此对社会科学有强烈的使用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宪法法院在应对实证问题时,常常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我将讨论三种运用社会科学证据的可能策略。法官们可以自己解释社会事实,他们可以赋予立法机关自由裁量余地,或者他们可以把问题转交给社会科学专家。本文认为,这三种策略都无法完全令人满意,因此法院必须综合运用这些不同的策略。为了证明这一主张,我将对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南非在内的不同法域的判决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证据 宪法裁判 法律推理 实证假设
原文传递
社会调查报告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和证明路径
7
作者 罗恬漩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社会调查报告的使用愈加频繁。然而对于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证据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司法实践莫衷一是。社会调查报告作为诉讼证据使用可从两方面证成:一是基于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所形成的... 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社会调查报告的使用愈加频繁。然而对于以社会调查报告为代表的社会科学证据能否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司法实践莫衷一是。社会调查报告作为诉讼证据使用可从两方面证成:一是基于科学、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所形成的内容客观、真实的社会调查报告符合证据的逻辑要求;二是法律与司法解释的规范分析也能得出社会调查报告具有证据资格。社会调查报告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是证据方法不断升级的必然结果。就法定形式而言,最恰当的方式是将社会调查报告设为新的证据种类,即社会科学证据,或在现行法规范下将其解释为鉴定意见也合适。鉴于社会科学证据的特殊性,其证明对象的范围、质证方式以及证明力补强等方面应有特殊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科学证据 证明 证明力
原文传递
我国问卷调查证据的法律适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琨 《中国应用法学》 2017年第5期135-147,共13页
问卷调查证据实现了对个体的主观认知以数据形式的客观展现,已为美国司法实务中广泛运用。然而,我国问卷调查证据的司法运用却面临概念界定不明、证据规则适用混淆、证据效力判断标准模糊等一系列法律适用困境。为妥善应对我国司法实践... 问卷调查证据实现了对个体的主观认知以数据形式的客观展现,已为美国司法实务中广泛运用。然而,我国问卷调查证据的司法运用却面临概念界定不明、证据规则适用混淆、证据效力判断标准模糊等一系列法律适用困境。为妥善应对我国司法实践中问卷调查证据的法律适用难题,我国证据立法对此类证据在概念界定、证据属性和适用规则等方面的规定亟待完善,为我国司法裁判水平的提升略尽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证据 鉴定意见 社会科学证据
下载PDF
司法决策不宜盲从社会科学知识
9
作者 王云清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3期156-156,共1页
从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参差不齐,加之法官的选择性适用,司法决策不宜对社会科学知识采取盲从的态度。为了避免“垃圾科学”对法庭科学产生不恰当的影响,设计社会科学证据的司法评估制度无疑至关重要。
关键词 法庭科学 社会科学知识 司法决策 选择性适用 司法评估 社会科学证据 社会科学研究 盲从
原文传递
Network and equation-based models in epidemiology
10
作者 Kossi Edoh Elijah MacCarth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 SCIE 2018年第3期307-322,共16页
Network and equation-based (EB) models are two prominent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of epidemics. While EB models use a global approach to model aggregate population, net- work models focus on the behavior of individ... Network and equation-based (EB) models are two prominent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of epidemics. While EB models use a global approach to model aggregate population, net- work models focus on the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in the population. The two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in several areas of research, including finance, computer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epidemiology. In this study, epidemiology is used to contrast EB models with network models. The methods are based on the assumptions and properties of compartmental models. In EB models we solve a system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n network models we simulate the spread of epidemics on contact networks using bond percolation.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network structures on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by considering various networks, including Poisson, Erd3s R6nyi, Scale-free, and Watts- Strogatz small-world networks, and discuss how control measures can make use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s. In addition, we simulate EB assumptions on Watts-Strogatz net- works to determine when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EB models. As a case study, we use data from the 1918 Spanish flu pandemic and that from measles outbreak to validate our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d percolation contact network EPIDEMI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