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以奉节县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夏春华 李阳兵 +4 位作者 曾晨岑 张冰 郑骆珊 陈艳 邵景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88-2702,共15页
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山区坡耕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奉节县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坡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测度、社会... 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山区坡耕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奉节县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坡耕地利用形态转型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方法,揭示山区坡耕地利用转型的一般规律,综合定量探究坡耕地利用转型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测量对其耦合变化类型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奉节县坡耕地面积整体缩减,以廊道和边缘斑块坡耕地形态减少为主,减少的坡耕地主要向具有生态功能的林地和生态经济功能的园地转换;(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均呈增长趋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前者呈“长江河谷区高—山区低”的分布格局,后者呈“长江河谷区低—山区高”的空间格局;(3)坡耕地利用转型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响应类型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型、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滞后型、社会经济滞后-生态恢复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偏低型5种;(4)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变化的各类型主要受到坡耕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多样性、距县行政中心距离等因子驱动,且整体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大于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利用转型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温煜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23,128,共12页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构建了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了2011—2021年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程度及演变趋势,运用Pear...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构建了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了2011—2021年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程度及演变趋势,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甘肃省生态综合指数起点最低,增速最快,其次为社会综合指数,增长最慢的是经济综合指数;(2)甘肃省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经历了2011年轻度失调—2012年濒临失调—2013年勉强协调—2014年至2015年初级协调—2016年至2017年中级协调—2018年至2021年良好协调六个发展阶段,耦合协调水平提高主要是由生态环境改善引起的;(3)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政府宏观政策是提升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人口密度、第二产业占比、三废排放量、万元GDP能耗是制约协调度发展的约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甘肃省
下载PDF
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理
3
作者 时卉 石天戈 《新疆财经》 2023年第4期58-69,共12页
文章以新疆88个县域单元为例,基于PSR-TSEE评估框架,探讨2000年、2010年、2018年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连续下降态势,各... 文章以新疆88个县域单元为例,基于PSR-TSEE评估框架,探讨2000年、2010年、2018年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连续下降态势,各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呈现波动特征,其中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最高,生态子系统脆弱性最低,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呈不断下降态势。空间变化上,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南高-北部低”特征,其中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特征,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演变格局逐步由全域分布向“南高北低”变化;各子系统脆弱性耦合度较高,各县市协调度差异较大;各县市系统脆弱性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相关度略有提升。阻碍新疆县域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人口密度、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城镇化率等,处于不同脆弱性分区的县市,其主要障碍因子及影响程度略有差异。社会经济生态基础条件、旅游业和农业发展是影响新疆县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脆弱性 时空演变 影响机理 新疆县域
下载PDF
试论移民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以湖南省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建林 《云南环境科学》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库区移民会对当地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和城镇环境、农村聚落环境、人群健康、产业结构等造成影响。为此 ,必须从制订环保规划、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解决移民粮食问题等方面采取对策。
关键词 移民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 环境影响 水库扩建
下载PDF
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秋雨 朱麟奇 王吉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8-955,共8页
以全域旅游为研究视角,借助对比分析确定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间协调性在中国的地位,运用障碍度诊断法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全域旅游省域间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差异显著,由东部沿海向中... 以全域旅游为研究视角,借助对比分析确定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间协调性在中国的地位,运用障碍度诊断法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全域旅游省域间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水平差异显著,由东部沿海向中部、西北部梯度递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吉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旅游业系统发展水平略低,生态环境系统略高,系统间协调性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旅游业系统和经济系统对协调发展的障碍度较大,生态环境系统最小,人口增长率、GDP增长率、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和A级景区数量是阻碍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吉林省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小燕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3期44-45,56,共3页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取得的成果,探讨了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影响评价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刚 罗先德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8期107-107,共1页
本文梳理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影响,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为加强对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影响
下载PDF
辽河生态长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特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习丽丽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年第11期9-13,共5页
文章针对辽河生态长廊区域规划的科学问题,耦合协调发展度指数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辽河生态长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0—2018年辽河生态长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数均直线上升,且增幅明... 文章针对辽河生态长廊区域规划的科学问题,耦合协调发展度指数模型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辽河生态长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0—2018年辽河生态长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数均直线上升,且增幅明显。各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度指数呈现明显波动变化特征,总体呈现递增变化。社会、人口以及空间化指数递增是耦合特征的社会经济主要影响因素,而水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变化则是影响耦合特征的生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指数 生态环境指数 协同发展度特征 影响因素 辽河生态长廊
下载PDF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测度与影响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鑫 帅红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为提高区域恢复力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改进TOPSIS法,探究生态、社会、生产子系统及其综合恢复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恢复力状态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至2018... 为提高区域恢复力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改进TOPSIS法,探究生态、社会、生产子系统及其综合恢复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恢复力状态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至2018年恢复力状态回归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综合恢复力高值集中分布,低值分散分布;恢复力影响因子与恢复力状态之间为线性关系,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景观恢复力 影响机理 改进TOPSIS模型 洞庭湖生态经济
下载PDF
山东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褚岗 王玉梅 来佑花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从生态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原理出发,运用PREEST系统模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评价了1996—2005年期间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状况.通过回归拟合和协调指数计算,对山... 从生态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原理出发,运用PREEST系统模型,建立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主成分分析法,初步评价了1996—2005年期间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状况.通过回归拟合和协调指数计算,对山东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 山东省
下载PDF
内蒙古生态脆弱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
11
作者 张岩 哈斯巴根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4期302-307,共6页
以内蒙古生态脆弱区12盟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采用线性加权的方式测算2010—2019年12盟市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内蒙古的整体现状是对经济的重视程度>生态环境>社会系统;1... 以内蒙古生态脆弱区12盟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采用线性加权的方式测算2010—2019年12盟市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内蒙古的整体现状是对经济的重视程度>生态环境>社会系统;12盟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相比之下差异较小;导致综合发展水平得分高低的因素不同,综合3个系统得分加总,2019年,综合发展较好的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发展一般的主要集中在赤峰、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发展落后的集中在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乌海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生态脆弱区 综合评价 内蒙古
下载PDF
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探析
12
作者 李俏琴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3期25-27,共3页
土地资源开发一直是我国土地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土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中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造林、种草和培肥属于优势,可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发展,而盲目砍伐和开垦将对生态产生... 土地资源开发一直是我国土地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土地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中国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造林、种草和培肥属于优势,可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发展,而盲目砍伐和开垦将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正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影响
下载PDF
“江西省水利工程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课题审查会在南昌召开
13
作者 鄢龙彪 《江西水利科技》 200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 江西省 社会 经济 南昌 审查 课题 技术委员会 水利部
下载PDF
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探讨
14
作者 高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2年第5期42-47,共6页
用系统观点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大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联系密切,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影响区域本身... 用系统观点考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是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大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联系密切,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能否协调发展,不仅影响区域本身的发展,而且制约着整个国家的协调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贯彻“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经济领域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环境协调发展 社会生态环境 经济系统 生态平衡 共同富裕 利益兼顾 生产力 影响区域 社会发展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子江 杨乐强 杨东方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近50年来,海平面持续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日渐明显。综合分析了我国海平面上升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 近50年来,海平面持续上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日渐明显。综合分析了我国海平面上升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对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生态环境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云贵高原生态恢复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张廷靖 邵全琴 +6 位作者 刘树超 张雄一 宁佳 刘国波 牛丽楠 陈美祺 黄海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88,共15页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 全面深入评估生态恢复效益并明晰其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制,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区域尺度量化分析时间序列生态恢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较少。以云贵高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运用模型模拟、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系统宏观结构、质量和服务3个层次评估了2000-2019年云贵高原地区的生态恢复效益,使用随机森林方法探究了生态恢复的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近20年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森林、草地和聚落生态系统面积的增加,以及农田生态系统面积的减少;(2)生态系统质量和服务恢复态势总体稳定向好,部分区域转差;(3)云贵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整体较高。其中,恢复程度中等及以上的地区占总面积的35.84%;生态恢复程度有所转差及以下的面积最少,占总面积的7.54%;(4)地形、气候和土壤等生态本底特征是云贵高原地区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局地尺度,造林面积、人口密度年变化率等人类活动因子对生态恢复具有关键的作用。未来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应综合考虑区域生态背景和尺度效应,因地制宜采取恢复措施,以实现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评估 生态系统服务 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随机森林
下载PDF
论信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建设管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晓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4-95,共2页
针对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拥有量贫富差距产生的信息生态环境问题 ,从社会、政治两个方面分析了对信息生态环境的影响 ,又从信息产业形成角度论述了信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信息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 针对世界范围内信息资源拥有量贫富差距产生的信息生态环境问题 ,从社会、政治两个方面分析了对信息生态环境的影响 ,又从信息产业形成角度论述了信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信息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环境 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 信息生态环境教育 信息资源开发
下载PDF
浅议公路建设开发中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18
作者 李建 吾买尔江.阿不力孜 郭军 《新疆环境保护》 2004年第3期28-30,共3页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 公路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巨大,然而当公路建成后便捷的交通对加剧人口迁移流动造成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却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这种影响更为深远。本文分析了这种不利影响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建设 社会生态环境 开发 生态环境影响 建设发展 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 人口迁移 干旱地区 防治对策 不利影响 交通 部门
下载PDF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杨子强 《济南金融》 2005年第5期3-6,共4页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地方经济发展 优化 社会信用体系 中介服务体系 金融业 人民银行 互动关系 生存发展 自然因素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金融环境 微观层面 法律制度 审计准则 银企关系 企业改革 直接关系 周小川 行长 人口 会计
下载PDF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李广欣 赵倩 《河北水利》 2013年第6期44-44,共1页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从水利发展历程来看,朝着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发展。一水多用是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运用的基本决策原则。由于水利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相关...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建设力度逐渐加大。从水利发展历程来看,朝着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发展。一水多用是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普遍运用的基本决策原则。由于水利建设步伐逐渐加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改善水利工程产生的各种生态影响,最终实现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影响 环境协调发展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水利发展 开发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