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庄社会结构视角下村域共富的实现路径
1
作者 聂建亮 赵腾 吴玉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1,共9页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意味着全国范围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阶段性,即首先要实现城乡各自内部共富,特别是村域共富,最终实现城乡共富。村域共富是实现城乡共富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城乡共富的瓶颈。村域范围内实现共富是村庄内驱动力与外...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意味着全国范围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阶段性,即首先要实现城乡各自内部共富,特别是村域共富,最终实现城乡共富。村域共富是实现城乡共富的第一步,也是实现城乡共富的瓶颈。村域范围内实现共富是村庄内驱动力与外嵌助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村庄社会结构不同,实现共富的内驱动力也不同,在面对自上而下的共富政策支持以及资源输入时,产生的回应也不同,因此,需要将村庄社会结构变量纳入推进村域共富的解释模型。基于已有研究,将村庄社会结构划分为团结型、分散型和分裂型三种基本类型,进而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实现共富内驱动力与回应外嵌助力的差异,将村域共富实现路径归纳为高共富意愿—高共富能力的社会网络主导路径、低共富意愿—低共富能力的市场主导路径、较高共富意愿—较低共富能力的政府主导路径。从村庄社会结构角度理解村域共富的实现路径,对深化农村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关部门制定共富政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社会结构 共同富裕 村域共富 实现路径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化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与统战工作对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研
2
作者 卢勇 付汇鑫 刘海军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迅速,党外知识分子在数量规模上不断壮大;随着知识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迅速,党外知识分子在数量规模上不断壮大;随着知识要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他们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外知识分子呈现出若干新的特征,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做好这一工作需直面新时代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新难点、新挑战,关注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状况,聚焦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用“同”的特质团结、吸引和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把他们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整合起来,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同时,要重视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党外知识分子内部群体分化出来的“异”,妥善解决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中的配置问题,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变化 党外知识分子 统战工作
下载PDF
大统战工作格局下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探究
3
作者 许奕锋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一项顶层设计,应深入探究互嵌式社会结构,探索实现多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新思路、新办法、新路径,促进各民族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一项顶层设计,应深入探究互嵌式社会结构,探索实现多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新思路、新办法、新路径,促进各民族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大统战工作格局下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可从战略思维、主体担当、文化建设、心理认同、机制完善、宏阔视野等维度推动各民族深度交融,形成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分布空间和交往格局,在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统战工作格局 互嵌式社会结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4
作者 张蒙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媒介的使用与普及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新媒体的发展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网民构成出发,结合社会学视域,分析我国社会阶层的解构与分化,探究新媒体接入与使用后,社会结构如何向合理化、理想化进行转变。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阶层 社会结构 变迁
下载PDF
结构化教学的理论内涵、构成要素与实施策略——社会结构化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胡红杏 祁宁宁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6-188,共13页
结构化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结构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结构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基于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理论视角建构素养导向的结构化教... 结构化教学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结构化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结构化水平,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基于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理论视角建构素养导向的结构化教学理论内涵,涉及学生知识结构化、学生思维结构化以及课堂结构化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维度。其构成要素包括师生能动者及其能动性、结构化教学规则以及结构化教学资源,师生能动者的角色及其行为与由课堂教学规则和资源构成的教学制度之间是一种结构二重性的关系,这种课堂二重性结构也是教学活动得以再发展的媒介。新时代背景下,素养导向的结构化教学实践策略包括: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构建结构化教学内容;基于大概念统摄核心知识,培育学科思想方法;组织学科实践活动,构建课堂二重性结构;基于学习进阶测评学生思维水平,开展反思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教学 能动者 核心素养 结构二重性 社会结构化理论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社会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 ,它的总和构成社会结构 ,因而人的相互关系构成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总体结构的层次性 ,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方面来研究 ,一种是包括生产力结构的社会总体结构 ,即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 ;... 社会关系是人和人的关系 ,它的总和构成社会结构 ,因而人的相互关系构成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总体结构的层次性 ,可以从两种不同的方面来研究 ,一种是包括生产力结构的社会总体结构 ,即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 ;另一种是在生产力结构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识的社会总体结构 ,它包括基础性结构和建构性结构两个层次。社会结构的建立和发展 ,都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 ,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的选择和建构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就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构成互为动力的关系。它们既互为创造者 ,又互为创造物。所以 ,“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认为 ,社会结构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基础的 ;社会结构的选择和建构 ,不仅是为了人 ,而且是由人所创造 ,由人所推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基础性社会结构 建构性社会结构 “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
下载PDF
社会结构更替驱动下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响应机制--以西安为例
7
作者 周志菲 阎飞 李昊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90,共7页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双重转型的物质载体,需要与居民生活方式、群体特性和社会组织相适应。文章以西安老城社区为例,厘清其社会结构从保守到自由、聚集到分异、并存到联结的更替过程,归纳出不同社区形式下的公共空间布... 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双重转型的物质载体,需要与居民生活方式、群体特性和社会组织相适应。文章以西安老城社区为例,厘清其社会结构从保守到自由、聚集到分异、并存到联结的更替过程,归纳出不同社区形式下的公共空间布局特点,提出趣缘化、异质化和脱域化的社会结构对老城社区公共空间在系统网络维系、布局模式优化和内外边界整合等方面产生了较强的驱动作用,同时社区公共空间也反馈出多元兼容、继承细分、动态适应、混杂突变、协同诱发的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更替 社区公共空间 老城 西安 响应特征
下载PDF
科技创新的历史逻辑和社会结构——以深圳为例
8
作者 王旭波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9,共9页
以深圳科技创新为案例,基于动态历史逻辑视角和立体社会结构视角,总结提出科技创新的三条路径:从制度创新向市场驱动传导、再以制度和市场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从引进生产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 以深圳科技创新为案例,基于动态历史逻辑视角和立体社会结构视角,总结提出科技创新的三条路径:从制度创新向市场驱动传导、再以制度和市场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从引进生产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再到原始创新,从单点突破到全面领先。其内在结构支撑主要有三大底层社会结构:以移民为主的城市人口结构、以民营为主的商事主体结构、以城中村为主的居住成本结构。由此,促进科技创新,必须转换视角,深入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动态历史逻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制度创新先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有序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系统思维能力,注重社会结构支撑,夯实科技创新的结构底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科技创新 历史逻辑 社会结构
下载PDF
产业特征、社会结构与教育困境——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美国职业教育改革分析
9
作者 李俊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为提升质量、改善形象,采取了改变就业属性、构建贯通渠道、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等多项举措,但仍面临社会认可度低、经济回报相对有限、学生中断学业比例较高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困难。这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职业教育为提升质量、改善形象,采取了改变就业属性、构建贯通渠道、加强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等多项举措,但仍面临社会认可度低、经济回报相对有限、学生中断学业比例较高和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诸多困难。这背后有经济、社会和教育三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去技能化的产业发展渊源和金融化的经济发展路径使得美国的产业对多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不高,因而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足。社会方面,中等收入阶层萎缩、社会不平等加剧和阶级结构固化使得适合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减少,职业教育的实际收益以及人们选择职业教育的意愿因而降低。教育方面,受制于基础教育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学生面临严重的学习困难,难以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又背负起沉重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收益。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带来了美国职业教育乃至社会变革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 金融化 产业发展 社会结构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10
作者 李盼道 寇光彩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 文章以农村社会结构为研究对象,以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为研究主题,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补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系统描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深刻阐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规律,充分展现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历史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政治经济二元化、凝固化和身份化的特点;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现代化和新兴化的特点。其变迁趋势呈现出传统阶层趋向转型、知识和技术型阶层稳步成长、新兴阶层逐步壮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结构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协调发展 资源均衡配置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社会结构风险与社会治理应对
11
作者 曾红颖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第2期4-8,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性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首先对社会结构及社会结构风险概念进行辨析,其次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领域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性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首先对社会结构及社会结构风险概念进行辨析,其次探讨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结构性三大风险,最后提出应对风险的社会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社会结构 社会治理
下载PDF
社区建设、企业改革和现代社会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陆震 《社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9,共3页
关键词 社区建设 传统社会结构 现代社会结构 企业改革 政府系统 中国传统社会 社会组织 现代社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结构框架
下载PDF
乡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昱洁 李俊龙 周思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年第6期193-195,共3页
由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推动了乡村会社结构的变迁。此现象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结构理论、乡村社会结构的特征、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现... 由于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迁,推动了乡村会社结构的变迁。此现象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社会结构理论、乡村社会结构的特征、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影响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结构与变迁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中的探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理论 乡村社会结构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
下载PDF
社会结构视野下的国货消费——认同梯级、认同光谱和认同施行
14
作者 王宁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3,共10页
中国当下的国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折射了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为了深化对国货消费的认识,有必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从全球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国货消费可以区分为“冲突国”有涉的国货消费和“冲突国”无涉... 中国当下的国货消费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折射了社会结构的不同方面。为了深化对国货消费的认识,有必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国货消费现象进行分析。从全球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国货消费可以区分为“冲突国”有涉的国货消费和“冲突国”无涉的国货消费。与此同时,国货消费有四个不同的维度:政治的、社会(社会心理)的、文化(时尚、国潮、习俗)的和经济(经济传统主义)的维度。这些维度彼此有联系,但也存在区别。人们选择哪一个维度的国货消费,与社会阶层结构有某种联系。从国货消费现象可以看出,消费是一种认同施行,而认同施行涉及认同梯级、认同光谱和认同成本,可以成为消费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货消费 国潮 社会结构 认同激活 认同施行
下载PDF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研究
15
作者 刘星宇 彭振中 +5 位作者 朱必清 曹鹤舰 夏万才 费汉榄 邹书珍 黎大勇 《普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2021年7月到2023年2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川金丝猴习惯化群进行了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7月初到2021年8月底习惯化群由155只个体组成:包括20只成年雄性,62只成年雌性,13只亚成年雌性,8... 2021年7月到2023年2月,在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采用扫描取样法和野外跟踪观察法对川金丝猴习惯化群进行了社会结构的研究。2021年7月初到2021年8月底习惯化群由155只个体组成:包括20只成年雄性,62只成年雌性,13只亚成年雌性,8只亚成年雄性,35只青少年猴以及17只婴幼猴。一雄多雌家庭单元(OMU)大小平均(12.00±3.85)只(N=11),全雄单元(AMU)大小为23,成年个体与未成年个体比为1.12:1。单因数方差分析表明:在白河、唐家河、秦岭、神农架4个川金丝猴社群中各年龄性别组中,成年雌性数量存在差异(成年雌性组:DF=3,F=3.655,P=0.024)。在研究期间共观察到7次OMU组成的变化,2次OMU迁出习惯化群。研究表明:白河自然保护区生境质量好,非常适合川金丝猴的栖息和繁衍;参与单元演替个体数量多,演替形式多样,对深入了解川金丝猴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社会结构 一雄多雌家庭单元 全雄单元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露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结构之中,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挑战,在批判分析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在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集体意识中不断强化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弥... 面对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社会结构之中,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挑战,在批判分析社会思潮中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在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集体意识中不断强化价值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要弥合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分歧隔阂,促成社会价值共识,更要在资本物化社会中深入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自身的生存,“解蔽”道德意义,帮助实现人向人本质的回归,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价值引领,促进社会整合,实现道德教化等功能,彰显其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认同 价值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探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芮 甘桂琴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1-128,共8页
在我国,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糅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最终在党对民族团结的实践探索中形成。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新疆的深度构建,是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之有效的切实路径。其中,空间互嵌是客观条件,经济... 在我国,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糅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最终在党对民族团结的实践探索中形成。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在新疆的深度构建,是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之有效的切实路径。其中,空间互嵌是客观条件,经济互嵌是物质基础,文化互嵌是价值核心,社会互嵌是互动纽带,心理互嵌是精神保障。通过全方位多维度整合,促进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向纵深发展,拉近各民族的空间距离,推动各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增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消除各民族社会间的隔阂,加强各民族间心理的沟通,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国家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
下载PDF
当代南太行村落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重构初探--以林虑山地区高家台村为例
18
作者 张苗 《华中建筑》 2023年第4期163-168,共6页
聚居人群社会结构的建立以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投射在物质空间层面表现为聚落空间的营造。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景区成为带动周边乡村聚落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村落社会结构和物质空间相应... 聚居人群社会结构的建立以特定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投射在物质空间层面表现为聚落空间的营造。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景区成为带动周边乡村聚落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村落社会结构和物质空间相应重构。该文以景区带动下,产业结构转型村落的典型代表--南太行林虑山地区高家台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和建筑测绘分别获得人群社会关系数据和村落物质空间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人群社会结构转变和物质空间重构的量化关联;以期窥探当代乡村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物质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空间重构 社会网络 南太行 林虑山 高家台
下载PDF
论共同富裕视域下的社会结构及其优化
19
作者 雷一鸣 唐兴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优化社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时代之问、现实之问。共同富裕要求下的社会结构应遵循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优化社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时代之问、现实之问。共同富裕要求下的社会结构应遵循平衡、协调、包容的基本要求和发展之道,构建区域联动、行业共进、阶层共融的发展格局。要着力解决长期高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结构性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均衡化、物质精神协同化的制度体系,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弥合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裂痕,开创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结构优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结构 治理效能
下载PDF
从农地流转市场转型透视农村社会结构之嬗变——评《中国农地流转市场转型逻辑》
20
作者 罗必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农地流转是学界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地块极为细碎的农业大国来说,农地经营及其产权流转有着特殊的性质及其交易含义。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信任机制以及关系网络,在农地资源分配... 农地流转是学界一个老生常谈而又常谈常新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地块极为细碎的农业大国来说,农地经营及其产权流转有着特殊的性质及其交易含义。乡土中国的“差序格局”、信任机制以及关系网络,在农地资源分配与配置中不仅隐含着机理的特殊性,也表现出功能的重要性。尽管农地流转“差序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逻辑不一致,且可能抑制农业经营绩效的改善,但其内含的价值不仅在于维系农村的基本人际网络和社会秩序,还在于巩固家庭经营的基本地位和发挥小农户的组织优势,从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抑制农业经营成本过快上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家庭经营 农村社会结构 产权流转 农地资源 农地经营 经营绩效 信任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