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尊碑"思想的提出与清代社会转向研究
1
作者 朱子晗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清代碑学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其呈现出对唐宋以来以"二王"为中心的帖学典范书法体系的审美纠正,以及对自上而下书学体系的解构.宋代以来帝王推崇下的上行下效以及书家的推崇,成为书学思想传播的主要体制,而... 清代碑学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其呈现出对唐宋以来以"二王"为中心的帖学典范书法体系的审美纠正,以及对自上而下书学体系的解构.宋代以来帝王推崇下的上行下效以及书家的推崇,成为书学思想传播的主要体制,而清代由于对科举规范的严苛要求以及"崇古"与"汉学"的盛行,对唐代及以前的金石碑刻的探访临习,使诸多游幕学人完成了书学审美思想由帖到碑、由"二王"到篆隶的转换,帖学文本经典性的流失、多次翻刻后笔墨的失真导致帖学开始为书家所诟病,古拙、质朴、雄强成为这一时期以篆隶为取法对象的艺术群体的审美精神写照.文章首先总结"碑""帖"在这一时期的发展面貌及成因,然后就金石学的复兴、崇古思潮与当时幕府的兴盛两个角度,对清代"尊碑"思想的提出及其时代必然性进行陈述.当前关于清代碑学的研究,多以书法家为纲,以书法风格为线索,对其进行梳理,但其变革的意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变化也值得讨论.文章尝试思考和借鉴戴小京、金丹等学者对清代碑学的研究成果,将碑学的兴起嵌入清代的社会、政治、文化中进行研究,以阐释"尊碑贬帖"观念的形成以及其中包含的学人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碑" 清代 社会转向 游幕学人
下载PDF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彭萍 卢青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和"社会学转向"。通过梳理这两次转向的背景及流派、观点与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次转向是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翻译研究本身发展的必然。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研究翻译能够更好地看到翻译活动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文化与社会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翻译的地位,使翻译不再仅被视为一种语言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转向
下载PDF
国家、企业、职工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家族企业职工参与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冯同庆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这是一项家族企业职工参与的案例研究。在案例企业,职工参与的内容具有传统阶级矛盾的性质,形式却是从国有企业移植的。这种“非同步”现象,产生的是良性的社会后果。这是国家、企业、职工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这是一项家族企业职工参与的案例研究。在案例企业,职工参与的内容具有传统阶级矛盾的性质,形式却是从国有企业移植的。这种“非同步”现象,产生的是良性的社会后果。这是国家、企业、职工之间关系的社会转向。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以往适用的理论已经不可能适用,而社会功能的理论、资本社会转向的理论却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职工参与 社会功能论 资本社会转向理论 企业管理 工会组织 职工权益
下载PDF
翻译规范研究的文化社会转向:阐发与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修鸿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7-61,共5页
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历经了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其研究范式由规定走向描述,理论视角由语言学转向文化继而转向社会学,研究范围也由语言文本扩大到文学、文化再延伸至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社会因素,极大地深化了学界对翻译活动的理解。然而... 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历经了文化转向和社会转向,其研究范式由规定走向描述,理论视角由语言学转向文化继而转向社会学,研究范围也由语言文本扩大到文学、文化再延伸至意识形态、权力关系等社会因素,极大地深化了学界对翻译活动的理解。然而,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和学术创新的需要,从事翻译规范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回避前人研究领域,并使用不同术语来描述类似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研究领域热点轮换和术语滥觞的局面,妨碍了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引起学术界的反思。社会转向标志着翻译规范的研究范围走向最大化,因此必然是规范研究的终极转向。今后的翻译规范研究不必疲于转换研究视角,而是强调在社会这一最大载体里综合、系统地研究翻译活动中的各种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规范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社会转向
下载PDF
范式交替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社会转向到双语转向
5
作者 薛小梅 高育松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168,共5页
第二语言习得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社会转向"与"双语转向"两次学科转向。通过对这两次学科转向的回顾,指出学科转向的背后凸显出研究者不同的语言观、认知观和语言习得观,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在认... 第二语言习得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社会转向"与"双语转向"两次学科转向。通过对这两次学科转向的回顾,指出学科转向的背后凸显出研究者不同的语言观、认知观和语言习得观,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在认识论上的多元化发展倾向和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不断拓展。这种转向有益于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更加深入地促进语言本体、二语习得及人类认知等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社会转向 双语转向
下载PDF
家庭教育的社会转向及其支持体系建构--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志其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7,41,共8页
家庭教育虽然发生在私人活动领域,但关乎社会整体发展的命运,实质上已成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变迁进程中,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建构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并有效揭示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社会转向... 家庭教育虽然发生在私人活动领域,但关乎社会整体发展的命运,实质上已成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变迁进程中,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建构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了基本思路,并有效揭示了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社会转向特征。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建构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重在厘清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主体、支持方式以及支持内容等问题,形成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混合式”“普惠性”支持模式,最终促成家庭教育的一系列社会支持系统的有机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福利多元主义 社会转向 支持体系
下载PDF
革命科学与社会转向——马克思的社会关系理论初探
7
作者 胡飞飞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4,共5页
与以往社会理论不同,面对现代性危机,马克思转向社会生活的分析从而发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在经济、社会和历史三个向度中,马克思对现实关系的批判正是基于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关系构成了马克思革命科学的基础。社会转向产生了真正意义... 与以往社会理论不同,面对现代性危机,马克思转向社会生活的分析从而发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在经济、社会和历史三个向度中,马克思对现实关系的批判正是基于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关系构成了马克思革命科学的基础。社会转向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分析,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与时俱进的革命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向 社会关系 革命科学
下载PDF
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转向:以身份认同研究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婷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8年第1期12-20,共9页
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转向是指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西方学界一些研究者开始聚焦二语习得的社会层面,借鉴一些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来研究二语习得的一种研究趋势。本文首先介绍这种社会转向的发端——二十世纪末一场关于二语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转向是指从二十世纪末开始,西方学界一些研究者开始聚焦二语习得的社会层面,借鉴一些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来研究二语习得的一种研究趋势。本文首先介绍这种社会转向的发端——二十世纪末一场关于二语习得"社会性"和"认知性"的大讨论,进而阐述二语习得社会学派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的新主张以及一些研究趋势。因为从身份认同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在二语习得的"社会"分支中获得大量研究关注,本文特别选取二语习得与身份认同研究这一领域进行介绍,对主要的身份认同理论流派进行梳理和评述,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汉语二语习得和身份认同的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介绍,以之为例来具体阐释社会转向下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社会转向 身份认同 汉语第二语言习得
下载PDF
国民党的战时危机与社会转向——以时人日记中的观察为主
9
作者 齐春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在党政方面,都陷入不可遏止的危机当中。蒋介石对此情形了如指掌,尽管他做出了许多挽救的努力,但最终都无济于事。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蒋介石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实际上是...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无论是在军事方面,还是在党政方面,都陷入不可遏止的危机当中。蒋介石对此情形了如指掌,尽管他做出了许多挽救的努力,但最终都无济于事。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从表面上看,是由于蒋介石有着明显的性格弱点,实际上是由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决定的。国民党挽救危机无效,使人们逐渐将希望寄托于共产党,人心向背的变化无形中使社会发生了转向,对战后中国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事实及变化在时人的日记中有鲜明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国共两党 社会危机 社会转向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技术实践价值的社会化转向探析
10
作者 高鹏 廖志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0198-0201,共4页
技术实践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技术实践的价值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如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强化技术实践的社会价值,使技术实践的工具属性在价值属性的引导下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技术实践研... 技术实践一直以来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技术实践的价值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如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强化技术实践的社会价值,使技术实践的工具属性在价值属性的引导下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技术实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技术实践从局部、失衡到全面、协调的转向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技术实践在社会化转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提出强化技术的社会价值、实现技术实践的社会化转向的实践路径,以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技术实践 价值转向 社会转向
下载PDF
社会语用学视域下话语研究的时代性与社会性
11
作者 冉永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共13页
本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视角探究话语研究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性特征,揭示语用学等研究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转向,从而体现人文社会学科应有的责任担当。首先,本研究讨论时代语境下话语研究的新驱动及其对社会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社会发... 本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视角探究话语研究的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性特征,揭示语用学等研究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转向,从而体现人文社会学科应有的责任担当。首先,本研究讨论时代语境下话语研究的新驱动及其对社会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社会发展所触发的新话语和特殊话语,如人机交互话语、特殊群体话语等,讨论话语研究的社会现实性和社会语用建构性,最后聚焦新时代语境下的网络话语,讨论了网络话语研究的诸多语用议题及其社会语用价值。本研究不仅可为话语研究提供议题范围、理论视角等的重要启示,还有助于拓展当代语用学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研究 社会语用学 社会转向 时代性 社会
下载PDF
空间的社会生产:乌托邦、消费主义与城市
12
作者 杨宇振 《当代建筑》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本文首先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美社会、城市与建筑的转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关键阶段;进而探讨自由市场与“招揽型”城市中空间生产的关系,认为从福利经济转向自...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本文首先回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美社会、城市与建筑的转向,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关键阶段;进而探讨自由市场与“招揽型”城市中空间生产的关系,认为从福利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经济后,空间改性,空间成为商品,福利城市转变为以利润为导向的消费主义城市,而设计的普遍状态就存在于这一现实的社会进程当中。面对这一当下城市与建筑领域的严峻挑战和新出现的状况,需要重新想象当代乌托邦,路径之一就是运用那个时期的批判精神和想象力,重新构想城市,以抵抗新消费主义与全景数据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向 乌托邦 消费主义 空间生产 数据景观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 被引量:42
13
作者 苏晓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1,共5页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内部正在出现一种可以称为社会转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本文首先讨论这一转向的理据,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国外社会维度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最后对该...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内部正在出现一种可以称为社会转向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兴趣转向了语言的社会维度,关注语言变异。本文首先讨论这一转向的理据,然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国外社会维度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最后对该方向研究的基本特征加以评论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社会转向 认知社会语言学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性转向 被引量:51
14
作者 徐选国 《社会工作》 2017年第3期9-28,共20页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工作不应该沦为一种"治理术",而应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回应社区需求的社会保护机制,这促使我们从长期以来对社会工作的技术型塑转向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关注。通过反思性...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工作不应该沦为一种"治理术",而应是一种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回应社区需求的社会保护机制,这促使我们从长期以来对社会工作的技术型塑转向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关注。通过反思性地批判了现有关于上述议题的理论范式及其限度,笔者借助波兰尼的"嵌入性"思想和社会保护理论,尝试从社会公正、社会理性、社会保护和社会团结等维度构建社会工作"社会性"的理论内核,以作为思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种可能框架。同时,要实现对社会工作社会性的重塑,应将"社区"带回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将"社区"视为社会工作与社区大众互动的实践场域,重构"社区"作为人们生活、情感、精神共同体的社会属性,以在社区治理实践中探寻社会工作的"社会"真意。这是社会工作之于中国语境所需具有的"社会想象力"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社会转向 嵌入性 社会保护
下载PDF
陶瓷文化话语译介的创新研究——基于翻译的社会学转向
15
作者 欧飞兵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3-67,共5页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的国际辐射面还不大,原因之一是话语译介及话语接受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陶瓷文化要重掌国际话语主导权,就应不断提高陶瓷话语译介水平与接受度。而这需要在当前翻译的社会学转向下,拓宽译境,创新译法,重...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的国际辐射面还不大,原因之一是话语译介及话语接受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中国文化的名片,陶瓷文化要重掌国际话语主导权,就应不断提高陶瓷话语译介水平与接受度。而这需要在当前翻译的社会学转向下,拓宽译境,创新译法,重点考量译文读者的社会属性,充分发挥译者作为社会人的创造性。唯其如此,才有望改变我国陶瓷文化在西方主导的翻译实践中被“他塑”的境地,以重铸陶瓷文化辉煌,重塑国家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化 话语翻译 译介创新 翻译的社会转向
下载PDF
张杰创作中的社会学叙事与观看之道
16
作者 孙迎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5,I0004-I0013,F0004,共14页
作为学界讨论的两种价值取向,艺术本体与社会本体这对二元关系,始终相互卷入与纠缠,无论主动与被动,艺术都难脱社会文化语境。1992年,中国市场经济全面兴起,随即中国的当代艺术呈现出社会学转向,艺术家们逐渐从80年代对西方形式主义的... 作为学界讨论的两种价值取向,艺术本体与社会本体这对二元关系,始终相互卷入与纠缠,无论主动与被动,艺术都难脱社会文化语境。1992年,中国市场经济全面兴起,随即中国的当代艺术呈现出社会学转向,艺术家们逐渐从80年代对西方形式主义的狂欢中回到现实世界,转而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寻求有针对性的文化问题。如果说80年代的艺术家们完成了语言、形式、风格上的自觉,突破了单一写实模式并捍卫了艺术本体价值。90年代的艺术家们力图解决的核心命题则是立足本土,重建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今天人们在提及艺术时虽无法统一何为绘画当代性,惯常地,往往潜藏着能否反应当下的社会现实问题,张杰便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创作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较强的社会性,这部分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中国当代艺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实问题 二元关系 社会转向 观看之道 社会文化语境 艺术本体 社会本体 主动与被动
下载PDF
后“经典”认知语言学: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束定芳 张立飞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9,共10页
"经典"认知语言学以理论构建为主,为语言的认知阐释搭建理论框架,主要回答语义、语法及语言知识的心理表征等三方面的问题,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主要体现为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社会转向源自语言的交际本质,要求在搭... "经典"认知语言学以理论构建为主,为语言的认知阐释搭建理论框架,主要回答语义、语法及语言知识的心理表征等三方面的问题,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主要体现为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社会转向源自语言的交际本质,要求在搭建语言模型时考虑社会互动因素,体现了认知语言学在理论构建方面的深化和拓展,并成为一门兼容并包的语言学理论的企图。实证转向是认知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包含语料库方法、心理实验方法和脑成像方法三个方面,体现了认知语言学寻求"汇聚证据"的趋势。后"经典"认知语言学亦面临着理论构建时是"重新聚焦"还是"重新定义"的困境以及实证转向中"为数据而数据"和对研究者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承诺 社会转向 实证转向 汇聚的证据
原文传递
身体社会学——当代社会学的理论转向 被引量:39
18
作者 王瑞鸿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身体是目前越来越热的一个关键词,身体研究热潮的兴起意味着社会本身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将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本身的转向。身体思想一直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兴起,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当代,身体始终是一个很难被忽略的研究兴趣,传统社会学... 身体是目前越来越热的一个关键词,身体研究热潮的兴起意味着社会本身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将意味着社会学理论本身的转向。身体思想一直伴随着西方思想的兴起,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当代,身体始终是一个很难被忽略的研究兴趣,传统社会学因为种种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身体这个研究主题,但是,当代消费社会的兴起以及个人主义的兴盛,导致了身体重新复苏,人类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对身体的持久关注最终唤醒了社会学家关于身体研究的热情,当代身体研究的主题越来越宽广,权力、文化等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先后被引入了身体研究领域,身体社会学由此逐渐成为一门当代显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文化 权力 社会转向
下载PDF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被引量:11
19
作者 尹洪山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5-98,共4页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习得 认知过程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转向
下载PDF
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世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城市规划应在自我反思和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学传统的充分认知基础上,将对社会需求与社会公正的关注纳入传统空间规划,并赋予城市规划更为广泛的社会意... 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挑战,城市规划应在自我反思和对城市规划的社会学传统的充分认知基础上,将对社会需求与社会公正的关注纳入传统空间规划,并赋予城市规划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政策内涵,实现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城市规划 社会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