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社会问题化与社会政策遮蔽 被引量:2
1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4期28-32,37,共6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社会问题就没有社会政策,因此社会问题的认定对社会政策形成、完善和作用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些社会问题时往往会陷入两个不同的误区:社会问题政治化和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社会问题就没有社会政策,因此社会问题的认定对社会政策形成、完善和作用的发挥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在处理这些社会问题时往往会陷入两个不同的误区:社会问题政治化和社会问题经济化,即"非社会问题化"。由于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的关联性,这种"非社会问题化"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政策的遮蔽,从而对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影响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政策 遮蔽
下载PDF
宋神宗理政初期的社会问题与应对之策
2
作者 韩新芝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1-67,96,共8页
神宗一朝对北宋中后期政局发展影响深远,相比于即位中后期,神宗即位之初的政绩略显平淡。然而,欲全面把握神宗一朝政局走向须对其执政初期进行研究。熙宁初年,积弊已深的北宋社会问题持续恶化。然而,从皇权视域而言,神宗认为权力、财政... 神宗一朝对北宋中后期政局发展影响深远,相比于即位中后期,神宗即位之初的政绩略显平淡。然而,欲全面把握神宗一朝政局走向须对其执政初期进行研究。熙宁初年,积弊已深的北宋社会问题持续恶化。然而,从皇权视域而言,神宗认为权力、财政、边防才是真正威胁皇权统治的问题,这也是神宗执政初期的理政重心。一方面,为解决财政和边防问题,神宗与群臣以渐进改革路线为中心合作,进行改革尝试;另一方面,为与大臣争夺政治主导权,神宗积极与群臣展开“权力”博弈,抵制士大夫削弱皇权。而后,在渐进改革失败的情况下,神宗放弃与这批大臣进行合作,继续寻找新的合作者,这是熙丰变法的序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宗 社会问题 渐进改革 博弈
下载PDF
以俚俗谐谑的风格演绎情爱缺失——通剧《瓦匠女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3
作者 倪金艳 《影剧新作》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通剧《瓦匠女人》充分挖掘南通本地资源,以支撑南通“铁军”勇往直前的瓦匠女人群体为主角,演绎农村留守女性的喜怒哀乐,其乡土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其中,丑角行当的充分使用,成就了调笑与讽刺并存的喜剧效果。《瓦匠女人》在插科... 通剧《瓦匠女人》充分挖掘南通本地资源,以支撑南通“铁军”勇往直前的瓦匠女人群体为主角,演绎农村留守女性的喜怒哀乐,其乡土特征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其中,丑角行当的充分使用,成就了调笑与讽刺并存的喜剧效果。《瓦匠女人》在插科打诨中反映了留守女性的生活艰辛、夫妻聚少离多致使情爱缺失等社会问题,故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部社会问题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剧《瓦匠女人》 丑角 谐谑 社会问题
下载PDF
中学生心理困难对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的影响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机制
4
作者 仲露洁 应雨彤 +5 位作者 周芬 李嘉莹 朱国沂 陈镇浩 邱博宇 郝爽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57-467,共11页
目的:探索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在心理困难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相互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对1201名初中1~3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初中生在情绪症状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初中... 目的:探索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在心理困难与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相互影响关系中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问卷对1201名初中1~3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初中生在情绪症状的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初中生;家庭生活中,非独生子女的品行问题及困难总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年级是影响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人口学变量;心理困难会通过影响亲社会行为进而间接影响社会问题解决技能。结论: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技能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进而有效提升其社会问题解决技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困难 社会问题解决 社会行为 中介
下载PDF
社会问题报道与问题理念析论
5
作者 谢进川 《东南传播》 2011年第4期1-3,共3页
社会问题理念是社会问题传播(报道)的元命题。社会问题理念大致可以从一般层次和具体层次进行区分,即社会问题一般理念和具体社会问题理念。论文主要探讨了两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理念,即弱势群体理念和社会问题事件理念,并结合中西传媒的... 社会问题理念是社会问题传播(报道)的元命题。社会问题理念大致可以从一般层次和具体层次进行区分,即社会问题一般理念和具体社会问题理念。论文主要探讨了两个具体的社会问题理念,即弱势群体理念和社会问题事件理念,并结合中西传媒的报道进行了一定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报道 社会问题理念 社会问题治理
下载PDF
社会问题引导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实践
6
作者 曹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8期0005-0008,共4页
政治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中政治... 政治是高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提高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的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中政治课程的价值。所以在政治教学改革中,务必要充分联系社会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本文将首先总结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然后阐述社会问题引导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最后重点探讨社会问题引导下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对为高中政治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高中 政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2期14-21,共8页
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朱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中国社会转型以来,改革触及到了原有体制中的各种弊端,社会矛盾磨擦加剧,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增多。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问题的理论加强研究。一、什么是社会问题英文中... 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朱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中国社会转型以来,改革触及到了原有体制中的各种弊端,社会矛盾磨擦加剧,各种社会问题开始增多。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问题的理论加强研究。一、什么是社会问题英文中“Socialproblems”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社会现象 社会成员 结构性社会问题 大众传播媒介 社会发展 理论界 公共问题 社会学者 问题界定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分析
8
作者 王菁菁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20期35-37,共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指的是那些能够自主生成内容、创意、文本、图像甚至视频等的AI系统。它们通过学习海量的数据,模仿人类的创造能力,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指的是那些能够自主生成内容、创意、文本、图像甚至视频等的AI系统。它们通过学习海量的数据,模仿人类的创造能力,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数据分析、资源优化、智能城市规划、环保宣传等。然而,其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失业问题、隐私和安全问题、道德和伦理挑战、数字鸿沟加剧等。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社会问题 治理对策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体育社会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黄彦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9,共4页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次社会结构的大分化,社会机制的大转变,利益关系的大调整和价值观念的大碰撞,社会问题在所难免。作为现代社会一个缩影的体育,也必然会产生体育社会问题。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和国内外体...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次社会结构的大分化,社会机制的大转变,利益关系的大调整和价值观念的大碰撞,社会问题在所难免。作为现代社会一个缩影的体育,也必然会产生体育社会问题。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和国内外体育社会问题研究概述为基础,对如何界定体育社会问题,如何思考体育社会问题的成因及其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
下载PDF
是镜亦是灯:论英国社会问题小说的时代意义
10
作者 邵佳俊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6期45-48,共4页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承前启后,在此时期,科技进步和机器化大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但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却日益加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批作家触笔思考,他们映照现实,试图在文本的世界里为社会变革寻找突破口,社会问...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承前启后,在此时期,科技进步和机器化大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但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却日益加剧,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一批作家触笔思考,他们映照现实,试图在文本的世界里为社会变革寻找突破口,社会问题小说(又称工业小说)应时而生。本文追溯这一特别时代,结合该类小说的文学典型,解读社会问题小说的时代意义,认为它们在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英国现代民族身份建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社会问题小说 民族身份
下载PDF
社会问题与生物教育融合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
11
作者 刘苗苗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7期0161-0164,共4页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问题与生物教育融合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提出一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和意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将探讨社会问题与生物教育的关系,分析现有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问题与生物教育融合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提出一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能力和意识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我们将探讨社会问题与生物教育的关系,分析现有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并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生物教育融合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探索与创新
下载PDF
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整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铁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3,共7页
米尔斯将社会问题界定为"公众论题"而非"个人困扰"的观点已经被社会学界广泛接受,它也是社会问题"公共性"的重要根据,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则表现为其突出的"群体抗争"和"团体... 米尔斯将社会问题界定为"公众论题"而非"个人困扰"的观点已经被社会学界广泛接受,它也是社会问题"公共性"的重要根据,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则表现为其突出的"群体抗争"和"团体诉求"的特点。"社会问题自然史观"研究了社会问题从产生、发展到解决的过程,它将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公共性"的共同本质下实现了二者的联接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 社会问题自然史观 公共性
下载PDF
中国当前社会问题的特征及影响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第6期96-102,共7页
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可分为三类:民生类问题、社会公正类问题和健康安全类问题。对不同类型社会问题的关注群体的特征进行区分,可以得出影响公众对社会问题感知的因素和机制:(1)个人生命历程和城乡因素会与特定的社会问题相关联;(2)作... 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可分为三类:民生类问题、社会公正类问题和健康安全类问题。对不同类型社会问题的关注群体的特征进行区分,可以得出影响公众对社会问题感知的因素和机制:(1)个人生命历程和城乡因素会与特定的社会问题相关联;(2)作为个人困扰的生活压力会明显地强化公众对社会问题的感知;(3)经济状况与教育程度这两个因素对不同行类型社会问题的感知影响方式不同。对民生类问题的感知而言,经济程度有重要的负向影响;对社会公正类问题的感知,教育水平是更强的驱动因素;对健康安全类问题的感知而言,经济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是正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感知 民意
下载PDF
当前中国社会问题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为智 《甘肃理论学刊》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社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经验与理论两个层面展开,本文主要对1979年社会学重建以来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考察,梳理发现:社会问题的概念建构主要沿"客观性存在——主观性认知——社会性解决"的思路展开;研究理论与范式呈多... 社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经验与理论两个层面展开,本文主要对1979年社会学重建以来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简要考察,梳理发现:社会问题的概念建构主要沿"客观性存在——主观性认知——社会性解决"的思路展开;研究理论与范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特征和成因与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分类以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为逻辑主线,并受社会变迁的影响;治理以社会控制与社会工作为核心。总体而言,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结合时代性、本土性素材进行理论突破,"社会问题社会学"分支学科建设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理论研究 社会问题社会
下载PDF
社会问题研究中的“个人困扰”与“公共议题”关系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的关系是社会问题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一直缺乏经验资料的证明。通过利用国内大型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个人困扰的累积是否会造成社会问题的意识化,主观层面的建构要素是否会... "个人困扰"和"公共议题"的关系是社会问题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一直缺乏经验资料的证明。通过利用国内大型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个人困扰的累积是否会造成社会问题的意识化,主观层面的建构要素是否会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问题意识这两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客观实存的个人困扰是公共议题的基础和公共议题社会问题化的前提;社会问题的主观建构因素,即影响力群体通过大众传媒对社会问题加以定义,并通过公众讨论形成社会议题,尚未得到明确而完备的证据支持。由于社会问题和关注人群的多样性,大众传媒影响公众产生社会问题意识的状况很难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困扰 公共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意识
下载PDF
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的整体性治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春蕾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4期52-58,共7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封闭式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城市治理陷入碎片化悖论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在不改变行政部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跨边界社...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封闭式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城市治理陷入碎片化悖论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在不改变行政部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跨边界社会问题联动治理的新模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上海长宁区社会治理大联动模式经验,总结出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契合性,对该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智慧城市治理的"去碎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边界社会问题 城市治理现代化 社会问题治理
下载PDF
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的辨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方曙光 刘基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54-57,共4页
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已日趋成熟 .其主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 ,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 ,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 .该文通过分析 ,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 :通性———危害社会秩序 ;特性———影响体育发... 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已日趋成熟 .其主要内容之一 ,是研究和解决体育社会问题 ,然而什么是体育社会问题 ,目前理论界尚无定论 .该文通过分析 ,指出了体育社会问题的两重属性 :通性———危害社会秩序 ;特性———影响体育发展 .同时尝试给出体育社会问题的定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 社会现象 社会制度
下载PDF
社会问题研究科学运作论略
18
作者 谢俊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9年第6期25-31,共7页
社会问题研究科学运作即科学化的社会问题研究,它是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科学化运作模式,是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程序化运作过程。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是其三个显著特征。要实现社会问题研究的科学运作,必须按照科学活动的程序切实搞... 社会问题研究科学运作即科学化的社会问题研究,它是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科学化运作模式,是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程序化运作过程。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是其三个显著特征。要实现社会问题研究的科学运作,必须按照科学活动的程序切实搞好四项实务,即社会问题信息搜集、社会问题状态测度、社会问题综合诊断、社会问题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研究 科学运作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 应用社会
下载PDF
微博在社会问题治理中的作用——从社会问题的自然史看
19
作者 谢佳沥 《管理观察》 2012年第4期20-22,共3页
微博兴起对于社会问题治理的影响主要是指公众以微博作为媒介,全程参与到某一社会问题的治理中去。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来自微博的“草根声音”对社会问题治理的影响将日渐显著,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社会问题治理模式。在此背... 微博兴起对于社会问题治理的影响主要是指公众以微博作为媒介,全程参与到某一社会问题的治理中去。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来自微博的“草根声音”对社会问题治理的影响将日渐显著,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社会问题治理模式。在此背景下,分析、辨明微博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作用,不论对普通民众还是政策制定者来说都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将借助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教授理查德·富勒和理查德.迈尔斯提出的“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这一研究框架,结合我国实际,探究微博在我国社会问题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的自然史观 微博 社会问题治理
下载PDF
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颖 邹泓 +1 位作者 余益兵 许志星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51,共8页
采用问卷法,对2157名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从初中到高中,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男生在计划制定上显著高于女生,在人际沟通、支持寻求上显著低于女生;班干部的社... 采用问卷法,对2157名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从初中到高中,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男生在计划制定上显著高于女生,在人际沟通、支持寻求上显著低于女生;班干部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显著高于非班干部;(2)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可分为建设型、一般型和不良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2.9%、42.8%、34.4%,建设型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好于一般型和不良型;(3)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状况显著相关,其对积极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中,问题趋近和问题回避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适应 中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