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梦:揭露社会黑暗并不是我的工作
1
《大学(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52-53,共2页
“也许有天孩子们面对残酷世界的时候,内心那些温柔美好的东西,可以给他们面对黑暗现实的勇气。我们很悲伤,但这是我们仅能做的。不是欺骗,是给予希望。”她的中国式梦想也带着“乡愁”般的忧伤与美好。
关键词 社会黑暗 绘画 中国式 美好 乡愁
下载PDF
淹没在黑暗社会里的“祥子”——再论“祥子”悲剧的必然性
2
作者 曹国辉 《长沙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祥子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在畸形结合的家庭生活中苦苦挣扎而终归失败,在绝望中扭曲了灵魂而堕落成走兽。祥子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次失败,他被他所生活的社会所淹没、所吞噬,这必然导致他走向没落。
关键词 淹没 黑暗社会 悲剧 必然
下载PDF
隧道拷问社会黑暗面
3
作者 郭宁 《大众电影》 2016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虽然也是灾难题材,但这部《隧道》与我们之前所见到的韩国灾难片《海云台》《摩天楼》并不相同,既没有毁灭人类的大天灾,也没有出现拯救市民的英雄,有的只是一个被困在隧道废墟中的普通人。
关键词 社会黑暗 隧道 拷问 灾难题材 灾难片 普通人 毁灭 英雄
原文传递
茅盾抗战时期短篇小说主题的社会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向北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33-37,41,共6页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十二篇短篇小说,除《某一天》和《一个够程度的人》外,曾分别由重庆作家书屋和建国书店收编成集,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和一九四五年三月以《耶稣之死》和《委屈》题名出版。至于曾以短篇小说形式发表的《闪击之下》(1942... 茅盾在抗战时期写的十二篇短篇小说,除《某一天》和《一个够程度的人》外,曾分别由重庆作家书屋和建国书店收编成集,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和一九四五年三月以《耶稣之死》和《委屈》题名出版。至于曾以短篇小说形式发表的《闪击之下》(1942年7月《文艺杂志》一卷五期)和《偷渡》(1942年8月《创作月刊》一卷三期),实际上不过是他中篇小说《劫后拾遗》中的两个片断,当不属于这一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之死 人民战士 九四 文阵新辑 殉难者 三年 社会黑暗 江渡 历史感 色情文学
下载PDF
《窦娥冤》折射的元代社会生活
5
作者 蔡瑞雪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5期74-75,共2页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满腔怨愤使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这...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其深刻的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满腔怨愤使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这部杂剧概括了元代社会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从中读者不难读出元代社会生活的种种情貌,关注作品中的这些信息,更有利于深入领会作品的批判主题。一、元代的高利贷现象高利贷是封建剥削的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元代社会 劳动妇女 关汉卿 封建剥削 窦娥 情貌 赛卢医 社会黑暗 人民群众
下载PDF
当下中国公共舆论的特殊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赵鼎新 《青年记者》 2011年第5期5-5,共1页
网络是一个一哄而起的地方。目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多元,百姓对政府官员以及国内的媒体在某些方面的报道有着不信任感,因此网络既充当了百姓揭露社会黑暗、伸张正义的渠道,也是谣言传播的温床。如果网络上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民... 网络是一个一哄而起的地方。目前中国社会价值观多元,百姓对政府官员以及国内的媒体在某些方面的报道有着不信任感,因此网络既充当了百姓揭露社会黑暗、伸张正义的渠道,也是谣言传播的温床。如果网络上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被看作是民主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它是一种“非程序的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公共舆论 特殊性 价值观多元 政府官员 社会黑暗 谣言传播 网络
下载PDF
《新青年》·新世纪·新文学
7
作者 赵学勇 李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0-114,共5页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中包含的诸如民主和科学思... 90年前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缺少呼唤祖国和民族青春的抱负与热忱,但他们绝对没有想到《新青年》会有如此巨大的历史影响和文化价值:它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伟大传统。这一传统中包含的诸如民主和科学思想在内的现代精神将仍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念支撑点,这一传统中包含的白话文正宗的运作不仅影响到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面貌,而且影响并决定了几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转型。基于这样的认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暨南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在去年联合主办了以"《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为主题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本栏目推出的便是论坛论文中的4篇。杨剑龙教授从《新青年》的封面与插图探讨《新青年》的文化意韵,固然别致新颖;李怡教授论述《新青年》中国家主义批判与个人主义倡立之间的关系,也是发人之所未发;赵学勇教授等的文章分析《新青年》思想文化的创世纪意义;苏桂宁博士论述钱玄同"汉字革命"的系列主张,都从不同的方面具体论析了《新青年》的历史价值,俱是见功夫、有己见的文字,相信读者读后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青年》 新文学 社会黑暗 文化主张 陈独秀 创刊号 发刊词
下载PDF
美国知识界讨论飓风灾害的三种阐释框架
8
作者 童小溪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2005年“卡特琳娜”和“丽塔”飓风袭击美国,引发了美国社会的一场空前的灾害,同时也在美国知识界引发了一场有关美国社会黑暗面的强大讨论浪潮。飓风灾害给许多美国人带来深重的痛苦,而布什政府在预防、应急和救援上的极度失败也令... 2005年“卡特琳娜”和“丽塔”飓风袭击美国,引发了美国社会的一场空前的灾害,同时也在美国知识界引发了一场有关美国社会黑暗面的强大讨论浪潮。飓风灾害给许多美国人带来深重的痛苦,而布什政府在预防、应急和救援上的极度失败也令美国公众震惊。公众舆论、媒体和知识界的一致看法是:这是一场人为的灾害。在美国主流意识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美国人具有民主、法制和文明的修养,等等。然而,“卡特琳娜”飓风登陆新奥尔良市引发的社会骚乱,以及联邦政府的军事化对策,使美国的媒体受众发现:在自己的国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知识界 灾害 飓风 世界一流 社会黑暗 布什政府 美国公众 公众舆论
下载PDF
温李与晚唐诗风
9
作者 黎光英 《社科与经济信息》 1998年第3期23-25,共3页
唐诗到晚唐阶段,诗风有明显转变。'晚唐诗人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的诗歌创作,已明显地表现出这个转变的倾向'。李贺'开了晚唐新诗潮之先声'。在文学上,温李历来并称,代表晚唐新的诗歌风貌。他们的诗歌暴露面广,批判意... 唐诗到晚唐阶段,诗风有明显转变。'晚唐诗人李贺、李商隐、温庭筠的诗歌创作,已明显地表现出这个转变的倾向'。李贺'开了晚唐新诗潮之先声'。在文学上,温李历来并称,代表晚唐新的诗歌风貌。他们的诗歌暴露面广,批判意味辛辣,感伤基调浓重,辞藻绮美艳丽。探讨温李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到他们变革晚唐诗所作出的贡献。一晚唐是唐代的末世王朝,社会黑暗,政治腐朽。'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衰败时代,社会的黑暗面自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晚唐诗歌的主旨不再是'讴歌'和'颂美',而是转向于'暴露'和'批判'。暴露面之广,批判意味之辛辣,是晚唐诗的明显特征。晚唐杰出诗人温庭筠、李商隐的诗作充分显示出这一特征。两位诗人都写了许多评击时弊的诗歌。温庭筠'文多刺时','为赋讥刺权贵';李商隐被后人誉为'政治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创作 诗潮 唐新 社会黑暗 暴露面 春江花月夜词 隋宫 文学作品 唐代诗坛
下载PDF
陶渊明“回归自然”的思考──兼及中西“回归自然”论
10
作者 徐志啸 《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47-49,58,共4页
关键词 “回归自然” 鼓腹而游 丘山 《饮酒》 隐居生活 田居 现代文明 社会黑暗 口腹自役 文学作品
下载PDF
把握好舆论监督
11
作者 张明超 《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 2010年第7期6-6,共1页
作为记者,在弘(hōng)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也肩负着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职责,也就是肩负着舆(yú )论监督的责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 作为记者,在弘(hōng)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也肩负着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职责,也就是肩负着舆(yú )论监督的责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动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监督 社会黑暗 媒体运用 公共利益 社会事务 社会行为 社会生活 主旋律
下载PDF
谈贾谊的《吊屈原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彦波 赵舒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74-75,共2页
贾谊的《吊屈原赋》通过比喻 ,把屈原的高洁、正直、才能与奸佞小人的贪婪、卑鄙、庸碌相对比 ,突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混乱。
关键词 贾谊 《吊屈原赋》 汉赋 现实主义色彩 社会黑暗 社会混乱
下载PDF
也谈对“隐性采访”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保华 《记者摇篮》 2009年第2期64-64,63,共2页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采访” 社会黑暗 社会活动 媒体 新闻 记者
下载PDF
浅析《古诗十九首》抒情艺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杰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310-311,共2页
《古诗十九首》出现于两汉时期,上启春秋,下承汉魏,作者多为中下层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东汉时期政治极端黑暗,社会极度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下层文人,头上虽然顶着文人的帽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社会所重用,政治上饱受排挤、生活... 《古诗十九首》出现于两汉时期,上启春秋,下承汉魏,作者多为中下层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东汉时期政治极端黑暗,社会极度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中下层文人,头上虽然顶着文人的帽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被社会所重用,政治上饱受排挤、生活道路也充满艰难、坎坷,他们是一些求路无门的失意文人。这些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使得他们深知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不幸。在《古诗十九首》中所抒发的情感多围绕别离相思、人生不得志、控诉社会黑暗这些主题展开,在诗歌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抒情艺术 不得志 生活道路 社会黑暗 汉魏 两汉时期 五言 驱车上东门 建安文学
下载PDF
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论《西游记》的双重价值兼述几个有争议的论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蒙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4年第4期49-56,48,共9页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 《西游记》是一部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义的巨著。它以奇诡的想象编织出超人间的神话故事,使广大读者为之着迷;同时,故事中隐喻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赋予了作品很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其主题,主要在于它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本文比较全面地回顾了近十余年来《西游记》研究的情况,评价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在论述中对《西游记》是不是神话小说、是不是浪漫主义艺术、是不是游戏之作等争议的热点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提出的新论点主要是:对于《西游记》,尤需用文学接受理论来认识其双重价值;认为探索《西游记》的主题,不应仅仅局限在对主人公行为的解释上,作家设置孙悟空传奇经历这条线索,是为了展示封建统治阶级体系的罪恶;《西游记》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对现实社会黑暗秩序的抨击和否定,而不是理想的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神话小说 社会生活内容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文学接受 吴承恩 社会黑暗 封建统治阶级 神魔
下载PDF
元人咏史散曲中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晴川 《贵州文史丛刊》 198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由于民族压迫,仕路闭塞,社会黑暗,元代文人“予是以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因此,元散曲中流露出一种既怀才不遇而又超脱不羁、既愤世疾俗而又玩世不恭、既悲观... 由于民族压迫,仕路闭塞,社会黑暗,元代文人“予是以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盖所谓不得其平而鸣焉者也。”(胡侍《真珠船》)因此,元散曲中流露出一种既怀才不遇而又超脱不羁、既愤世疾俗而又玩世不恭、既悲观厌世而又故作旷达的时代情绪。这种悲剧意识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咏史为内容的散曲中。对历史上赍志以终、含冤而死的英雄,作家们表示了自己的惋惜和同情。如写诸葛亮死时“五丈秋风,落日茫茫。”(鲜于必仁《折桂令·诸葛武侯》)伍子胥死时“半夜潮声,千年孤愤。”(薛昂天《朝天曲》)岳飞死后,“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意识 咏史 周德清 鲜于必仁 珠船 折桂令 胡侍 仕路 元代文人 社会黑暗
下载PDF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魅力浅析
17
作者 邹永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0-41,共2页
在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成名,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八项大奖收入囊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很难用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包含了太多令人... 在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上,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成名,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八项大奖收入囊中,可谓是大放光彩。细细地品味这部电影,发现很难用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来概括这部电影,因为影片中包含了太多令人回味的东西:有对社会黑暗与残酷的批判,有对理想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万富翁 贫民窟 电影节 改编剧本 社会黑暗 奥斯卡 影片 导演
下载PDF
韩国现实题材电影的叙事形式和情感反思
18
作者 余红芳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69-70,共2页
现实题材电影一次次掀起社会关注热潮,是其立于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以纪实性叙事揭露社会黑暗,对现实中的小人物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命运进行描述,以悲情刻画现实,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关键词 电影史 影片创作 周星 生活感受 叙事特点 追击者 社会黑暗 叙事形式 发展概况 社会关注
下载PDF
蒲松龄南游与北归的原因及其历史背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伟 《蒲松龄研究》 1991年第2期142-160,共19页
蒲松龄的南游和北归,是指清康熙九年(一六七○)秋,蒲松龄应同乡孙蕙的邀请,离开家乡到江苏省宝应县孙蕙府中作幕宾;康熙十年(一六七一)秋,他又辞却幕宾之职,返回故里,其时间,前后恰为一年。这一年,就时间而论是短暂的,但它在蒲松龄一生... 蒲松龄的南游和北归,是指清康熙九年(一六七○)秋,蒲松龄应同乡孙蕙的邀请,离开家乡到江苏省宝应县孙蕙府中作幕宾;康熙十年(一六七一)秋,他又辞却幕宾之职,返回故里,其时间,前后恰为一年。这一年,就时间而论是短暂的,但它在蒲松龄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却占有不容低估的价值。《聊斋志异》中,那许多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吏治的昏庸,官场的污浊、腐朽及社会黑暗的篇章,无论从其思想内容,抑或从故事来源的地域特点,细细追朔,大都与蒲松龄这段生活实践有关。该文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蕙 北归 聊斋志异 历史背景 康熙皇帝 社会黑暗 壮游 封建统治者 慕天颜 麻勒吉
下载PDF
《伤逝》悲剧根源新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敬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8-85,73,共9页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同《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的结局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这是评价这篇小说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伤逝》研究中人们...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同《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的结局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这是评价这篇小说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伤逝》研究中人们长期探讨、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各种观点略作归纳,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意见:第一是“社会黑暗”说,即认为造成子君、涓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黑暗制度,它不仅剥夺了这对青年的爱情自由,也不给他们以生存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子君 涓生 悲剧根源 《彷徨》 个性解放 幸福的家庭 社会黑暗 个性主义 娜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