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能源系统“高碳解锁”向低碳转型机制研究基于社会-技术转型视角
1
作者 邹瞳 郭丕斌 吴青龙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3-39,共7页
能源转型对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30·60”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技术转型视角,从时局、社会-技术体制、生态位三个层级深入剖析“高碳解锁”向低碳转型的内在机制,并通过中国公共汽车交通低碳转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 能源转型对中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30·60”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技术转型视角,从时局、社会-技术体制、生态位三个层级深入剖析“高碳解锁”向低碳转型的内在机制,并通过中国公共汽车交通低碳转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能源系统“高碳解锁”向低碳转型的实质是“高碳锁定”的社会-技术体制向“低碳锁定”变迁的动态过程。转型初期应以政策扶持为主导,保障低碳创新能够突破生态位,形成“机会窗口”;转型后期应引导低碳转型向“市场主导-政策协同型”过渡,提高低碳创新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解锁 低碳转型 社会-技术转型 多层动态分析框架
下载PDF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构成框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慧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本文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其理论渊源,系统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 形成背景 理论渊源 理论框架
下载PDF
社会-技术视角下的超大城市能源转型路径比较研究——基于伦敦和纽约的案例分析
3
作者 盛春红 华晗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1-71,共11页
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超大城市的能源转型成效及其经验值得深入探究。超大城市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成效差距显著。基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理论模型对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路径及成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微观的社会-技术利基层... 在全球气候危机背景下,超大城市的能源转型成效及其经验值得深入探究。超大城市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成效差距显著。基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理论模型对伦敦与纽约的能源转型路径及成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微观的社会-技术利基层面,纽约与伦敦作为超大城市,都为能源转型创新提供孵化的有利条件;在中观的社会-技术系统层面,纽约的能源转型创新扩散受到纵向层面美国联邦政府气候政策摇摆的负面影响,而伦敦的能源转型创新因获得英国中央政府支持而更易于扩散;在宏观的社会-技术景观层面,伦敦比纽约更容易受到世界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这促使伦敦开展能源转型跨区域协作以增强其应对国际危机的韧性。由此可知,尽管超大城市有着能源转型创新温床的优势,但其能源转型创新的扩散和规模化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跨区域协同合作;超大城市的能源转型需要依赖于纵向与横向的多层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推动能源转型相关创新的发展和扩散,进而打破传统能源体制的锁定效应,实现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理论 超大城市 能源转型 伦敦 纽约
下载PDF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分析的智慧电网发展障碍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聂龑 吕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0,79,共8页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首先从宏观环境、中观体制和微观利基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电网向智慧电网转型的关键要素及机制,并据此将电网转型分为宏观压力强化、多利基涌现、优势利基成长、新体制确立四个阶段;然后从电网安全、电网结...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首先从宏观环境、中观体制和微观利基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电网向智慧电网转型的关键要素及机制,并据此将电网转型分为宏观压力强化、多利基涌现、优势利基成长、新体制确立四个阶段;然后从电网安全、电网结构演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消费者习惯四个方面分析了电网转型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突破电网转型障碍的四种路径:运行安全、管理智能、使用智能和绿色电网。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和电网监管提出了加速电网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电网 电网转型 社会-技术转型理论
下载PDF
技术与社会:现代化与现代性反思的基点
5
作者 张震 《天府新论》 CSSCI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不同于李约瑟发掘中国传统技艺的科学基因而主张技术自然进化的西方道路,白馥兰看到了传统技艺的社会文化意涵。不同社会与文明的技术都有自主建构的一面,军事、经济竞争压力与技术对话,影响着技术自主建构的空间尺度与强弱程度。近代... 不同于李约瑟发掘中国传统技艺的科学基因而主张技术自然进化的西方道路,白馥兰看到了传统技艺的社会文化意涵。不同社会与文明的技术都有自主建构的一面,军事、经济竞争压力与技术对话,影响着技术自主建构的空间尺度与强弱程度。近代中国在军事、经济竞争压力下,技术与社会的双重转型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现代化已成为历史潮流与全球话语,但部分西方学者认为,技术从社会中脱嵌使得现代性充满危机,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与布鲁诺·拉图尔旨在反思现代性,使技术重新嵌入社会。基于中西古今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要构建技术与社会互嵌的学术话语与制度体系,技术引进要适应社会语境,技术创新及应用要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技术治理要重视民主化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技术-社会双重转型 现代性 技术社会互嵌
下载PDF
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慧 涂家豪 郭丕斌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64,共8页
以中国能源系统为分析对象,基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从景观层出发,探讨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内在机理。具体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运用fsQCA方法进行模型验证,从而形成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 以中国能源系统为分析对象,基于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从景观层出发,探讨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内在机理。具体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理论模型,运用fsQCA方法进行模型验证,从而形成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1)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是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11个因素相互作用、协同互动的结果。(2)社会-技术景观驱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有3条路径,分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型、居民环境诉求型和过渡型路径,且三者层次依次提高,表现出“殊途异效”的特征。其中,居民环境诉求型路径占主导地位。(3)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进程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北、西部、中部和东部依次向好。据此,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 能源系统 社会-技术景观 低碳转型 驱动机理
原文传递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障碍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瞳 郭丕斌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文章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框架,从时局、社会-技术体制、生态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后认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本质是“以煤为芯”的高碳体制彻底变革的社会-技术转型,时局层面的改革压力和生态位层面的改革潜力构成转型动力。但主流话... 文章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框架,从时局、社会-技术体制、生态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后认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本质是“以煤为芯”的高碳体制彻底变革的社会-技术转型,时局层面的改革压力和生态位层面的改革潜力构成转型动力。但主流话语的相互掣肘,高碳体制的多重锁定以及新兴产业的潜能尚待激发,形成制约转型的“1-3-2”式实践障碍。因此,国家战略应着眼于未来,着手于当下消除时局障碍,山西省应多头并进破解锁定机制,双管齐下激发创新潜能,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转型 社会-技术转型 实践障碍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价值嵌入的医疗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汪琛 孙启贵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180,共9页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的综合研判。本文运用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立足宏观地景与微观利基双重层面,洞悉目前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存在的不及之处,以未来智能医疗社会-技术体制的塑成路径为切入,认为社会网络对话机制、制度革新与社会实验是伦理价值嵌入医疗人工智能设计的可行路径,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协商、多维制度规范间的协同共进以及社会-技术实验的实践反馈是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价值 社会-技术转型 多层级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