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空间辩证法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爱德华·索亚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蓝江 王亦琳 《理论界》 2009年第4期111-112,共2页
爱德华.索亚反对以往那种从单纯的时间维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并提出进行一种真正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即不单是从历史的时间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也需要从地理的空间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并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造成为历史-地理... 爱德华.索亚反对以往那种从单纯的时间维度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并提出进行一种真正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即不单是从历史的时间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也需要从地理的空间维度对社会进行批判,并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改造成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这种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可以视为对传统局限于单纯时间视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索亚 马克思主义 社会-空间辩证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社会—空间”辩证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再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广君 刘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95,共5页
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与城市空间在概念和特征上有共通之处,可将城市空间当作表达社会生活与历史意义的文本,并依据阅读文本的方法,从"言、象、意"三个层面不断深化对城市空间的认识。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社会-空间辩证 文本 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地理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测绘爱德华·索亚的空间解释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
作为激进的地理学者,索亚试图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地理学的行为、话语的交道与撞击,解构和重构刻板的历史叙事,追溯批判社会理论中空间维度的湮没以及最终重申的历史。其贡献在于,通过界定"社会—空间"辩证法和"历... 作为激进的地理学者,索亚试图通过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地理学的行为、话语的交道与撞击,解构和重构刻板的历史叙事,追溯批判社会理论中空间维度的湮没以及最终重申的历史。其贡献在于,通过界定"社会—空间"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将空间性提升为批判社会理论的积极因素,为一种正在崛起的后现代批判人文地理学开辟道路。这种将空间本体论化、具有跨学科范式特质的、更富弹性和更为折中的批判理论,提供了一条将批判人文地理学与阶级分析范式、对地理差异的描述与政治经济学阐释结合在一起的路径。说到底,后现代地理学是一种文本阐释学或者空间阐释学,其实质仍是一种理论问题和政治想象,并不是现实的政治斗争,要想把这种地理学想象凝聚成反资本主义的实际斗争,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地理学 空间 社会-空间辩证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空间解释学
下载PDF
论后现代地理学的空间概念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之沧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8-12,共5页
在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地理学,以信息空间、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为特征,解构现代地理空间,重构人文地理空间,陈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扩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推动其由物质世界、... 在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后现代地理学,以信息空间、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为特征,解构现代地理空间,重构人文地理空间,陈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扩展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推动其由物质世界、现实世界、描述世界、物理空间和实体空间进入信息世界、虚拟世界、数字化世界,赛博空间和概念空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政治经济制度更加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后现代地理学 空间 空间-社会辩证
下载PDF
社会空间研究的困境与反思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品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3,共3页
社会空间研究将空间整合于社会分析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研究范式,其目标是重构社会理论,然而这一过程却面临诸多困境:社会时间的缺失使空间变化不能较好地指称社会变迁,社会和空间的简单等同使这一研究忽略了空间中的非... 社会空间研究将空间整合于社会分析中,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研究范式,其目标是重构社会理论,然而这一过程却面临诸多困境:社会时间的缺失使空间变化不能较好地指称社会变迁,社会和空间的简单等同使这一研究忽略了空间中的非社会因素,社会与空间的复杂辩证关系也使得社会空间理论的建构遭到质疑。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空间和其他研究要素的辩证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时间 社会-空间辩证 困境
原文传递
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宋伟轩 陈培阳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7,共7页
认为市场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而物质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差异的格局;封闭社区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投影,并深刻影响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介绍国外封闭社... 认为市场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原因,而物质空间环境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则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差异的格局;封闭社区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城市社会空间中的投影,并深刻影响着转型期我国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在介绍国外封闭社区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封闭社区的社会效应问题,认为封闭社区存在着一些值得警惕的社会风险,如其会阻碍不同阶层间的社会交往、加剧社会隔离与社会排斥、影响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等。对此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社区 社会-空间辩证 社会分异 居住隔离 社会效应
原文传递
大湄公河次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
7
作者 宋伟轩 朱喜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8,共6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作为亚洲少数待开发地区之一,其城市发展足迹与城市空间结构独具特色。在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以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性重点探讨次区域五国城市结构与模式的... 大湄公河次区域作为亚洲少数待开发地区之一,其城市发展足迹与城市空间结构独具特色。在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以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性重点探讨次区域五国城市结构与模式的成因。认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化发展缓慢、首位城市极化严重、区域城市发展失衡、过度城市化与虚假城市化并存等一系列问题,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意图与次区域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地方文化等因素相整合与碰撞后,在地理空间上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特征 社会-空间辩证 大湄公河次区域
原文传递
后现代地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8
作者 张之沧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104,共6页
理论创新的秘诀之一,就是不同的理论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智能。后现代地理学的问世也有它得以产生的知识背景和逻辑。在方法论上,主要表现为在批判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上突出重构空间的辩证法;站在时间、空间和社会相统一的高度来构筑人文地... 理论创新的秘诀之一,就是不同的理论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智能。后现代地理学的问世也有它得以产生的知识背景和逻辑。在方法论上,主要表现为在批判现代地理学的基础上突出重构空间的辩证法;站在时间、空间和社会相统一的高度来构筑人文地理和历史地理;创造和生产人文空间和社会空间。主张从多元空间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待地理学中的时间化和空间化;将空间理论与社会过程和人类作用重新连接。利用解构和重建的思维方式,解读世界新都市洛杉矶是如何从现代城市一步步演变为后现代城市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 后现代地理学 空间 空间-社会辩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