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公共空间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6
1
作者 戴锐 揭春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公共空间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物理空间的意义上,公共空间是一种半开放性或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精神空间的意义上,公共空间则具有突出的公开性。目前,无论是就是物质性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还是网络空间看,公共空... 公共空间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物理空间的意义上,公共空间是一种半开放性或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精神空间的意义上,公共空间则具有突出的公开性。目前,无论是就是物质性公共空间、社区公共空间还是网络空间看,公共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要求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尽可能注意到其所内含的价值取向,对公共空间及其作用进行价值引导,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公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 社区公共空间-网络空间 公共生活
下载PDF
面向“乐龄”人士的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以新加坡组屋公共空间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世界建筑》 2021年第4期87-95,128,共10页
本文针对新加坡组屋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的公共空间——空甲板、"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结构化社交空间、室外绿化空间,论述空间场所的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说明,并分析其"软"环境的支持... 本文针对新加坡组屋中老年人广泛参与的公共空间——空甲板、"市场—小贩中心—咖啡店"、结构化社交空间、室外绿化空间,论述空间场所的特性及老年人使用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说明,并分析其"软"环境的支持性,建立"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社区精神关联体。总结出针对"乐龄"人士的高密度邻里社区中开放包容社区精神的营造要点,为提升我国社区建设中空间和老年人的互动关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包容社区精神 新加坡组屋 公共空间 “乐龄”人士 “个体-社会关联-场所建设”
下载PDF
长河老街历史街区主要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
3
作者 张艳 冉茂宇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分析了长河老街历史街区的社区属性和特点,采用扬·盖尔的"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对街区内主要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有效使用的设计建议,希望能够活化公共空间,丰富公... 分析了长河老街历史街区的社区属性和特点,采用扬·盖尔的"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对街区内主要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有效使用的设计建议,希望能够活化公共空间,丰富公共生活,实现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河老街历史街区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 社区发展
下载PDF
高校健身空间老年人活动现状及其社区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低温建筑技术》 2021年第4期1-5,10,共6页
社区与高校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响应了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老年人对高校公共健身空间使用状况及健身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高校健身资源”社区化的矛盾和解决途径。进而从物... 社区与高校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响应了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需求。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老年人对高校公共健身空间使用状况及健身特征,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出“高校健身资源”社区化的矛盾和解决途径。进而从物质规划、开放伙伴、经济互动三个层面建立“高校-社区”互动关系,并从更微观层面探讨高校公共健身空间特性提升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 高校公共健身空间 高校-社区体系 资源共享
下载PDF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探讨(下) 被引量:1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当代美术家》 2019年第1期6-7,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被引入中国开始至今,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在拓展。随着各类以“公共”为话题的艺术节、雕塑展的相继出现,如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不单指置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还包括公共建筑、公共景观、网络空间等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被引入中国开始至今,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在拓展。随着各类以“公共”为话题的艺术节、雕塑展的相继出现,如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不单指置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还包括公共建筑、公共景观、网络空间等领域,涉及公共道德、公共关系、公共生态等主题。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空间的装饰品,或主流意识的物化,其价值来自作品本身可参与、可讨论、可分享等特质,是能创造出思考与问题的空间形态,承载了重构区域性人文景观、活化社区关系、丰富人文生活等功能。因此,今天的公共艺术在以哪些方式介入景观、参与城市发展、引导公众反思和重建社区关系?公共性如何体现?艺术家在其中又扮演着哪种角色?此次公共艺术专题邀请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国家的五位实践者从雕塑、建筑、设计、组织筹划等多个方向对公共艺术进行探讨,意在呈现一个多元的视角去探讨更广义的公共艺术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 公共建筑 公共景观 人文景观 社区关系 公共空间 网络空间
下载PDF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探讨
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当代美术家》 2018年第6期6-7,共2页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被引入中国开始至今,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在拓展。随着各类以“公共”为话题的艺术节、雕塑展的相继出现,如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不单指置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还包括公共建筑、公共景观、网络空间等领域...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被引入中国开始至今,公共艺术的概念一直在拓展。随着各类以“公共”为话题的艺术节、雕塑展的相继出现,如今,对公共艺术的讨论不单指置于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壁画,还包括公共建筑、公共景观、网络空间等领域,涉及公共道德、公共关系、公共生态等主题。公共艺术不再仅仅是“美化”城市空间的装饰品,或主流意识的物化。其价值来自作品本身可参与、可讨论、可分享等特质,是能创造出思考与问题的空间形态,承载了重构区域性人文景观、活化社区关系、丰富人文生活等功能。因此,今天的公共艺术在以哪些方式介入景观、参与城市发展、引导公众反思和重建社区关系?公共性如何体现?艺术家在其中又扮演着哪种角色?此次公共艺术专题邀请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国家的五位实践者从雕塑、建筑、设计、组织筹划等多个方向对公共艺术进行探讨,意在呈现一个多元的视角去探讨更广义的公共艺术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公共 公共建筑 公共景观 人文景观 社区关系 公共空间 网络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