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新春 刘本玲 +3 位作者 张艳妮 武新福 徐娜 孙强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83-86,共4页
目的完善“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效能,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效率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应用专题会议和专家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以及“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社区智慧... 目的完善“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效能,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效率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应用专题会议和专家访谈、专题小组讨论以及“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质量内涵和管理要素。考察遴选了4个示范应用基地,邀请管理专家集中剖析影响医养结合机构模式运行的外围和核心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结果建立了“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规范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行为,提升了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效能,并为政府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结论“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规范化管理流程与制度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可有效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智慧 医养结合 管理流程 管理制度
下载PDF
“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推广应用实践
2
作者 李慧 孙敏 +3 位作者 王娟 郝佳佳 张新艳 曾凡硕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87-90,共4页
目的基于“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初步制定模式推广应用方案及示范基地建设,从而全面推广“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静态分析和动态预测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系统评估分析“回归社区式”智慧... 目的基于“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初步制定模式推广应用方案及示范基地建设,从而全面推广“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德尔菲法、静态分析和动态预测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系统评估分析“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应用推广所需考虑的“示范应用基地的选择标准、示范应用基地的机构组成、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需求、运营设计服务能力和服务满意度指标、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指标”五个方面。初步制定“回归社区式”推广应用方案,包括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两个方面。结果在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的支持下,本课题统筹现有资源,在山东省济南市及青岛市设立了两家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摸索医养结合机构发展新模式。结论“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契合了老年人期望在社区、在家庭的“亲情”养老需求;提供的医疗保障,迎合了老年人多病需要医疗服务的愿望;智慧化医养平台的设立,使得老年人及其子女线上下单获取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智慧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 基地建设
下载PDF
“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
3
作者 王瑾玫 孙敏 +3 位作者 王彦方 王文玲 沙宏宁 崔宝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95-97,共3页
目的通过制定“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规范社区医养结合基地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法依据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基本要求、空间配置要求、选址... 目的通过制定“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规范社区医养结合基地建设,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基本功能需要,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法依据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基本要求、空间配置要求、选址与规划布局基本要求、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规划布局、建筑标准、老年人养老康复用房符合规定等方面,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基地建设标准。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标识应字体醒目、图案清晰,体现简洁、温馨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结果“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的建立,有效填补了社区养老基地建设标准的空白,适用于社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的新建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考执行。结论“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建设标准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准规模适宜、功能适用、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装备适度、安全卫生、运行经济、节能环保,实践证明可有效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智慧 医养结合 示范应用基地 基地建设标准
下载PDF
治理“社区万能章” 让社区回归服务本位
4
作者 窦开明 《乡镇论坛》 2023年第16期10-11,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扎实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高标准制定社区出具证明清单,取得明显成效。从一个案例到一项专项行动。2022年3月2日,盐城市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通报了一个“社区万能章”案例:大丰区大中街道康平社区一...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扎实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高标准制定社区出具证明清单,取得明显成效。从一个案例到一项专项行动。2022年3月2日,盐城市机关作风建设问题通报会通报了一个“社区万能章”案例:大丰区大中街道康平社区一位居民在为其80多岁老母亲办理企事业单位人员遗属补助时,因需要出具一份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结果在人社部门与居委会之间来回奔波折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盐城市 固定收入 专项行动 机关作风建设 企事业单位 服务本位 人社部门 社区回归
原文传递
“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
5
作者 程燕 孙敏 +3 位作者 王翠 王玉霞 刘富雯 曾凡硕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76-78,共3页
目的通过制定“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效能,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效率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应用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式,确定了社区智... 目的通过制定“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效能,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效率提供基本依据。方法应用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式,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质量内涵和管理要素。考察遴选了2个示范应用基地,邀请管理专家集中分析、评价“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实证剖析影响模式运行的核心因素、外围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结果制定了“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养老服务管理规范化的内容,提高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运行效率提供了的基本依据。结论“回归社区式”示范应用基地医养结合管理与服务规范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可有效规范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医养结合 管理与服务规范
下载PDF
“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标准规范制定
6
作者 刘芳 刘本玲 +3 位作者 汤亚修 陈秀 陈晨 孙强三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91-94,共4页
目的制定“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标准规范,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医养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参照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等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管理、服务、评价等方面的要求,采用专家访... 目的制定“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标准规范,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提高医养服务质量和效率。方法参照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等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管理、服务、评价等方面的要求,采用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法,确定“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服务标准及规范。结果“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标准规范的制定,有利于建设“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并推广应用,有利于养老服务资源和医疗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有效填补“9073”养老格局中社区养老服务的“空白地带”,确保社区老年人享受便捷快速、优质全面的医疗、康复和照护服务,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该规范能够提高医养服务效率,改变老年人过度依赖养老院或医院的现状,降低医养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同时,有利于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提升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是促进就业、促进供给的有力措施,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智慧 医养结合 服务模式 标准规范
下载PDF
“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7
作者 杨梦茹 刘本玲 +3 位作者 徐倩 孔祥娟 孙帆 崔宝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S01期79-82,共4页
目的通过完善“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依据。方法根据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式,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 目的通过完善“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基本依据。方法根据专家访谈、“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专题会议等方式,确定了社区智慧医养结合的质量内涵和管理要素。考察遴选了4个示范应用基地,邀请管理专家集中分析、评价“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服务质量,实证剖析影响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外围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建立了“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有效补充了社区养老服务规范化质量管理标准,提高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为政府评价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了基本依据。结论“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回归社区式”智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可使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同时提高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社区 医养结合 服务质量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疼痛和功能影响分析
8
作者 崔国良 王延伟 林延森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9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疼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骨科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康复情况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参照组出院后施行自主康复... 目的分析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疼痛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骨科术后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康复情况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参照组出院后施行自主康复治疗,研究组出院后回归社区给予无痛康复治疗技术,持续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肢体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FIM)、上肢Fugl-Meyer肢体功能表(FMA)、下肢FMA评分高于参照组,视觉模拟分析法(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康复治疗技术对改善骨科术后患者出院回归社区后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有积极意义,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康复治疗技术 骨科术后 出院回归社区 疼痛 功能
下载PDF
慢性住院精神病人定期回归社区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冯永林 《上海精神医学》 1993年第4期261-263,共3页
对12例慢性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施行定期回归社区的试验,结果病人在经常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逐步适应了社会生活。
关键词 定期回归社区 康复 精神病人 住院
下载PDF
让社区回归“居民自治”本位——六师五家渠市社区改革纪略
10
作者 张琳琳 《当代兵团》 2019年第23期37-37,共1页
一场冬雪覆盖了垦区大地,田野到处飘荡着丰收的欢歌。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职工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社区是实现职工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社区对于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社区改革... 一场冬雪覆盖了垦区大地,田野到处飘荡着丰收的欢歌。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职工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社区是实现职工群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建设好社区对于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社区改革中,六师五家渠市着力推进社区建设,在实行政社分离中淡化行政色彩,让社区回归“居民自治”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师五家渠市 综合配套改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居民自治 社区回归 职工群众 重要载体 政社分离
原文传递
推行“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新余市为例
11
作者 丁银莲 《丝路视野》 2017年第35期130-130,共1页
本文在分析新余市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现状的基础上,从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入手,探索推进“在职党员回归社区”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在职党员 回归社区 实践与探索
下载PDF
社区建设与社区整合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7-70,共4页
社区建设,意在整合单位制解体后的城市居民和承接由单位剥离出来的诸多社会功能,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整合,处理好社区建设与社区整合的关系,是社区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社区建设 社区回归 社会整合 社区整合
下载PDF
需求与回应:发展社区休闲体育的动力机制建构
13
作者 籍玉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42-143,共2页
根据我国社区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提出了"软硬兼施"、"点面结合"、"开源节流"、"上下联动"四点对策。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二重象征 社区回归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困境与抉择:社区矫正的理念更新与制度构建
14
作者 吴轩 王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0期12-14,共3页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现代文明刑罚重要标志之一,以其人道主义的精神理念和效益优化的成本设计而备受各国相关学者青睐。自2003年7月,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进行社区矫正制度的试点研究,随后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全国推广开来,此...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现代文明刑罚重要标志之一,以其人道主义的精神理念和效益优化的成本设计而备受各国相关学者青睐。自2003年7月,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进行社区矫正制度的试点研究,随后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在全国推广开来,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从实施至今,作为一个制度运行状况的考量周期,从社区矫正的理念出发,借鉴国外成熟的制度范式,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针对实践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以期社区矫正制度能够植根于中国本土,真正实现犯罪人的社区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犯罪人 制度构建 社区回归
下载PDF
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李立国 付红光 +3 位作者 高娜 赵永红 李薇 郑鹏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322-4326,4335,共6页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养老难”和养老过程中“就医难”问题突出,亟须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但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尚存在服务模式欠完善、智能化水平低、“医”和“养”相关资源融合机制低效、医养结合“叫好不叫座”等现象...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养老难”和养老过程中“就医难”问题突出,亟须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但我国的医养结合服务尚存在服务模式欠完善、智能化水平低、“医”和“养”相关资源融合机制低效、医养结合“叫好不叫座”等现象。本研究团队针对当前医养结合服务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以智慧服务云平台为支撑,构建了全链式、多主体融合式、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回归社区式、回归居家式共5种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并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学会团标6项、河南省地方标准立项2项,同时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示范应用基地,纳入了河南省政府500个社区/乡镇推广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效。本文从模式立意、模式构成、模式运行机制、模式功能4个方面对上述5种模式进行介绍,以期助力各服务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老年人卫生服务 全链式 多主体融合式 主动健康式 回归社区 回归居家式
下载PDF
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及重返社会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筱媛 许如玲 +1 位作者 卢讯文 麦国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对工伤职工实施包括职业康复及社区回归在内的完整康复计划的原则与方法。方法从跟进的371例工伤职工中抽取14个深入跟进的康复个案为样本,从性别及家庭角色差异、伤残部位及程度、康复的进展、工伤赔偿方式等方面,分析工伤后... 目的探讨对工伤职工实施包括职业康复及社区回归在内的完整康复计划的原则与方法。方法从跟进的371例工伤职工中抽取14个深入跟进的康复个案为样本,从性别及家庭角色差异、伤残部位及程度、康复的进展、工伤赔偿方式等方面,分析工伤后的职业康复及回归社区状况,整理出有关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及社区回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和社区回归的因素包括工伤职工残疾部位与程度、性别与家庭角色差异,以及工伤补偿与工伤康复政策和跨专业团队提供的工伤康复服务管理模式等。结论完整的工伤康复计划需要考虑工伤职工的基本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及社区康复需要,及早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引,建立一站式全面深入跟进的工伤康复服务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伤职工 职业康复 社区回归
下载PDF
基层党建的社会化逻辑——来自深圳市南山区Z街道的探索与启示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选国 黄立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Z期19-21,共3页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脉络下,如何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整合,成为当前基层建设进程中的根本性议题。深圳市南山区Z街道将基层党建整合到整体性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形成以社...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脉络下,如何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实现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整合,成为当前基层建设进程中的根本性议题。深圳市南山区Z街道将基层党建整合到整体性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形成以社区党建为核心,推进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社区管理"一核多元"的治理机制创新,探索出一种适合特大城市基层党建的社会化逻辑和模式。"让社区回归社会"这一基层党建的社会化逻辑,成为实现基层治理社会化目标的根本之道,可以为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基层治理体系 社会化 社区回归
下载PDF
Conserving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through Tourism: Exploration of Two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in China 被引量:11
18
作者 SUN Ye-hong Mary Jane DELA CRUZ +2 位作者 MIN Qing-wen LIU Mou-cheng ZHANG Ling-yu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962-975,共14页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AHS). Recently, many AHS have been valorized as interesting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The expectations are that tourism devel... Commun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AHS). Recently, many AHS have been valorized as interesting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The expectations are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TD) can be supportiv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AHS while creating benefits for local communities. In this study, two mountainous pilot villages (Longxian and Xiaohuang) in a global conservation project for traditional agricutural systems -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were selected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HS conservation and TD. The study undertook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of village residents and informal discussions with local villagers. A t-test and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ere implemented to explore the comparative dimensions of the two communities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nomic situation, and stage of TD. The research found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two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during AHS conservation and TD. Firstly, AHS are preservaed well in both villages unconsiously, while the residents in Xiaohuang value more highly the heritage elements than the respondents in Longxian, and the villagers in Xiaohuang are more worried about their heritage system; Secondly, both villages expect lots of benefits from TD and they clearly perceive more positive than negative impact from tourism and thus approve TD, while the hugedifferent perception on transportation and accessibility in the two villages reflects the bottleneck of TD in Xiaohuang vill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pondents from Xiaohuang perceive more positive and fewer negative impact from tourism than the respondents from Longxian. Thirdly, the respondents in the two villages all show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mostly motivated by the high income expectation. The main factors to determine the community perception in two villages were also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process. A location-based coneeputal framework of AHS conservation in partnership with TD at community scale is propo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he dynamic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at could enhanc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ervation objectiv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Tourismdevelopment Mountainous communities ZhejiangProvince Guizhou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Determinants of Food Security in Selected Agro-pastoral Communities of Somali and Oromia Regions, Ethiopia 被引量:1
19
作者 Kwadwo Asenso-Okyere Daniel Ayalew Mekonnen Elias Zerfu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9期453-471,共19页
In spite of receiv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food aid,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has been a major problem in Ethiopia. The claim is evidenced from the 2010 Global Hunger Index where the country fared dismally, coming o... In spite of receiving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food aid,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has been a major problem in Ethiopia. The claim is evidenced from the 2010 Global Hunger Index where the country fared dismally, coming only fourth from the bottom.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attributing to this problem of food insecurity in a country like Ethiopia which depends highly on agriculture and allied activities. Some of the factors can be linked to low food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thereby leading to pervasive poverty. In order to assess these factor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some selected members of agro-pastoral communities of Somali and Oromia regions in Ethiopia. Using availability of food in the household for the last one month as a proxy for food security,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ar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spouse and that of the household head, size of farm land, availability of household assets including livestock, peace and security. The paper suggests some leads to how these amenities and resources can be provided to household members as they endeavor to reduce food insecu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HUNGER food availability agro-pastoral Ethiopia.
下载PDF
关于精神病人回归社区问题的探讨
20
作者 王泳燕 《品牌》 2014年第8期194-194,共1页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精神病人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然而,社会上很多人对精神病人缺乏理解和同情,并存在偏见与歧视,这使得一些病人康复后不能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本文探讨病情得以控制的精神病人融入社会的可能...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精神病人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然而,社会上很多人对精神病人缺乏理解和同情,并存在偏见与歧视,这使得一些病人康复后不能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本文探讨病情得以控制的精神病人融入社会的可能性和回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回归社区 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