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年刑事司法体系中社区处遇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欣欣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7-29,共3页
社区处遇有利于犯罪者重返社会,尤其对犯轻罪的犯罪者及少年犯事者;社区处遇的施行也成为世界上少年刑事司法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多在于減少机构处遇对少年犯事者的标签,使他们可在社区环境中重新适应,继续学习与接受辅导,以便他... 社区处遇有利于犯罪者重返社会,尤其对犯轻罪的犯罪者及少年犯事者;社区处遇的施行也成为世界上少年刑事司法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其目的多在于減少机构处遇对少年犯事者的标签,使他们可在社区环境中重新适应,继续学习与接受辅导,以便他们能够早日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处遇 机构 少年司法保护
下载PDF
少年刑事司法体系中有关社区处遇之探讨
2
作者 陈欣欣 《社会心理科学》 2006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少年 法院判决 社区矫治 监狱 侦查 逮捕 少年刑事司法体系 社区处遇
下载PDF
台湾地区社区处遇制度之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福生 《刑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4期417-476,共60页
社区处遇乃指不将犯罪人收容于设施内,而让其在社会上一边过着通常的生活,一边用指导、援助等手段使其能够改善更生的措施,藉以减少机构性处遇之运用、减少监禁时间、缩减犯罪人与正常社会的距离,以利于犯罪人能再复归社会。社区处遇,... 社区处遇乃指不将犯罪人收容于设施内,而让其在社会上一边过着通常的生活,一边用指导、援助等手段使其能够改善更生的措施,藉以减少机构性处遇之运用、减少监禁时间、缩减犯罪人与正常社会的距离,以利于犯罪人能再复归社会。社区处遇,不只包含假释、保护管束及更生保护等保护性处遇,尚包含新形态的社区处遇如损害回复、社区服务及科技设备监控等。从台湾地区假释制度法定要件的变革中,可发现是朝向严格方向而行,将使得监狱人口的增加以及受刑人人口老化的问题,成为台湾地区未来刑事政策最头痛的问题。另外未来观护制度一元化以及矫正观护合署化,则是发挥保护管束在刑事政策上功能之重要课题。至于为发挥更生保护的功能,逐步推动人员专业化、扩大服务更生人、强化更生人之就业辅导、充裕更生保护经费、广泛吸引各界资源促使少年观护、成年观护及更生保护此三制度能一元化,成为更生保护之重点所在。此外,损害回复在台湾地区主要是作为刑事司法机关转向处分的缓起诉、缓刑的附条件;另尚有缓起诉、附条件缓刑义务劳务的运用。至于易服社会劳动虽可避免短期自由刑之弊端,有利于犯罪人之复归社会,但若无法确保其服务劳动的机会或是督导、考核不周情况下,难免让人产生"有罪不罚"之感受,深值注意。最后运用于防治性侵害犯罪之科技设备监控,其再犯预防仍有一定的界限,仍须强化其他的复数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处遇 假释 保护管束 更生保护 损害回复社会劳动 科技设备监控
原文传递
从澳门“破茧行动”经验看少年刑事司法制度中社区处遇模式的可行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欣欣 《青少年犯罪研究》 2001年第3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澳门 少年刑事司法制度 "破茧行动" 社区处遇模式 可行性 青少年犯罪
原文传递
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中的保护处分制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知博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年第6期53-63,共11页
从1962年《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完成,到今天已逾半个世纪。经过立法者、司法实务者及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台湾地区在少年司法及罪错少年矫治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而保护处分制度是矫治罪错... 从1962年《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完成,到今天已逾半个世纪。经过立法者、司法实务者及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国台湾地区在少年司法及罪错少年矫治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而保护处分制度是矫治罪错少年的处遇措施体系,该制度的建立及演变体现了《少年事件处理法》保护少年健康成长的少年法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事件理法 保护 社区处遇
下载PDF
管制刑的特点与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庆方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管制刑 受刑人 新刑法 限制自由刑 执行机关 犯罪人 替代措施 社区处遇 资格刑 无害化
下载PDF
从微观角度探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构建
7
作者 韩轶 刘焱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0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一、社区矫正制度走入中国社区矫正在西方国家已经建构了一定的制度并且有相关的法律支持,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早在1973年《刑事法庭权力法》中,英国就创立了"社区服务"的刑种,即法官可以判令罪行轻的罪犯进行无偿的社区工... 一、社区矫正制度走入中国社区矫正在西方国家已经建构了一定的制度并且有相关的法律支持,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早在1973年《刑事法庭权力法》中,英国就创立了"社区服务"的刑种,即法官可以判令罪行轻的罪犯进行无偿的社区工作,弥补因其罪行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损害。到社区参加服务的罪犯必须遵守社区服务的时间,否则他们有被重新判处入狱的危险。在美国,转向方案是社区处遇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对本应受刑事处罚但情节和危害较轻的犯罪人采用非刑事方法处理,尤其适用于青少年犯罪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处遇 刑事 刑种 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试点 教育改造 社区服务 犯罪分子
原文传递
八年风雨路 情洒社区矫正
8
作者 隋国新 《东北之窗》 2014年第14期48-49,共2页
社区矫正,也被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处遇(监禁矫正)而言的一种新兴的犯罪人处遇方式。即在正常社会环境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犯罪人,尤其是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人通过各种带有强制性的... 社区矫正,也被称为社区处遇,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处遇(监禁矫正)而言的一种新兴的犯罪人处遇方式。即在正常社会环境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犯罪人,尤其是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人通过各种带有强制性的手段和方法,使其接受并参与有关的管理、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尽快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至今已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工作 风雨 监禁矫正 教育改造 社会危害性 社区处遇 机构 社区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