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隐在的诗意:军人视野下的高原大美——简析祁建青散文创作中的审美个性
1
作者
毕艳君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祁建青的散文在浓郁的高原情结中处处展现了高原的大美,他发现美、阐述美的过程就是其探寻生命意义乃至人类灵魂所在的心灵历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特有的精神承载和审美风度,显现了他别样的审美个性。
关键词
祁建青
散文创作
审美个性
军人
原文传递
极地生态的探视与忧患——读祁建青的散文集《玉树临风》
2
作者
马光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89-91,共3页
有关中国西部的自然景色、民族风情的展示,高原特有的生活情状、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思索等等,构成了祁建青散文的主要内容。《我所认识的河流》、《高原,我此刻何以入睡》、《极地玉树》、《桑吉卓玛》等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屋...
有关中国西部的自然景色、民族风情的展示,高原特有的生活情状、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思索等等,构成了祁建青散文的主要内容。《我所认识的河流》、《高原,我此刻何以入睡》、《极地玉树》、《桑吉卓玛》等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屋脊极地生态的忧患意识和对极地生命的思索和感悟。祁建青的散文通过对江河源头自然生态独到的感知方式,让自己的视野和灵魂抵达生命的发源之地,触及到与自然相关的人生、人性、生命等命题,透出某种穿越时空、卓有见地的艺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建青
散文
河流的描述
极地生命感悟
原文传递
题名
隐在的诗意:军人视野下的高原大美——简析祁建青散文创作中的审美个性
1
作者
毕艳君
机构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文摘
祁建青的散文在浓郁的高原情结中处处展现了高原的大美,他发现美、阐述美的过程就是其探寻生命意义乃至人类灵魂所在的心灵历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其特有的精神承载和审美风度,显现了他别样的审美个性。
关键词
祁建青
散文创作
审美个性
军人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极地生态的探视与忧患——读祁建青的散文集《玉树临风》
2
作者
马光星
机构
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研究室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89-91,共3页
文摘
有关中国西部的自然景色、民族风情的展示,高原特有的生活情状、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思索等等,构成了祁建青散文的主要内容。《我所认识的河流》、《高原,我此刻何以入睡》、《极地玉树》、《桑吉卓玛》等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屋脊极地生态的忧患意识和对极地生命的思索和感悟。祁建青的散文通过对江河源头自然生态独到的感知方式,让自己的视野和灵魂抵达生命的发源之地,触及到与自然相关的人生、人性、生命等命题,透出某种穿越时空、卓有见地的艺术探索。
关键词
祁建青
散文
河流的描述
极地生命感悟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隐在的诗意:军人视野下的高原大美——简析祁建青散文创作中的审美个性
毕艳君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07
0
原文传递
2
极地生态的探视与忧患——读祁建青的散文集《玉树临风》
马光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