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宁波“胡氏宗祠祖宗像”修复技艺探研——兼论对工艺美术品修复的启示
1
作者 陈文佳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3期47-55,共9页
“祖宗像”是传统中国家庭家族慎终追远、敬祖祈福相关仪式与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载体。明清已降,祖宗像的绘制形式趋于稳定,传世作品较多,损坏亦极为常见,如何更好地修复对于传统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 “祖宗像”是传统中国家庭家族慎终追远、敬祖祈福相关仪式与活动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传统中国家庭的文化载体。明清已降,祖宗像的绘制形式趋于稳定,传世作品较多,损坏亦极为常见,如何更好地修复对于传统文化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宁波小门村胡氏宗族所藏“胡氏祖宗像”的研究及修复为中心,介绍了作品伤况、病害等基本情况,以及对这些伤况解析成因。针对这一类民间保存不当、破损严重的藏品如何进行抢救性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材料,并对“祖宗像”如何在修复后科学保护提出建议,从而承载寄托后世对于先人的思念之情,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宗像 修复 全色
下载PDF
祭如在:祖宗像的文化蕴涵——基于意义构成、仪式功用、图像呈现的探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艺术学研究》 2022年第6期31-44,共14页
敬天法祖是中华传统社会文化的信仰所在。世人依时祭祖,在神圣时空举行神圣仪式,达成精诚交通的幽明感格,确认血脉赓续,强化精神认同,获得敦亲睦族、光前裕后之效。祖先信仰的意义构成,天然禀有根源性、整合性、超越性,指向族类谱系延... 敬天法祖是中华传统社会文化的信仰所在。世人依时祭祖,在神圣时空举行神圣仪式,达成精诚交通的幽明感格,确认血脉赓续,强化精神认同,获得敦亲睦族、光前裕后之效。祖先信仰的意义构成,天然禀有根源性、整合性、超越性,指向族类谱系延伸、社群秩序扩展、人格境界提升,伦理共同体成员也由之唤起使命感、责任心与自觉性。祭祖仪式从各个环节传达深刻寓意,唤起世代之情的感动,示范伦常之德的感化。神主牌与祖宗像既是祖灵在场的载具,又是生者致意的对象,在仪式活动中,具有寓灵于器、寄情于像的重要功用。明清时期,民间祭祖权扩大,宗祠家庙文化兴盛,祖宗像的绘制也蔚然成风。从技法以及成效考察其图像呈现,存在着三个阶段的历时嬗变。作为肖像画的一种,祖宗像以其忆往思来之能,具有报本反始的文化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宗像 祭如在 意义—仪式—图像 伦理共同体 报本反始 生生不息
下载PDF
民间祖宗像形式研究
3
作者 应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祖宗像在为维系家族传承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它的画法和一整套严格的程式一直是画工间通过口头和手上技能相互传递,这种传递不仅丰富着表现内容,而且使绘画程式日趋完美。这类画像里面蕴涵着大量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文... 祖宗像在为维系家族传承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它的画法和一整套严格的程式一直是画工间通过口头和手上技能相互传递,这种传递不仅丰富着表现内容,而且使绘画程式日趋完美。这类画像里面蕴涵着大量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研究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窗口,并因为家族的力量得以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宗像 绘画风格 型式
下载PDF
元朝皇位继承与《祖宗宝训》
4
作者 傲日格勒 全荣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9,共7页
忽必烈即位后,效法中原王朝编修《实录》的传统,命史官编修了元朝《太祖累朝实录》。同时,仿照宋朝为皇帝收集、编修《宝训》的传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收集、编修了《祖宗宝训》。自元成宗铁穆耳即位始,元朝形成了在推举新皇帝的忽里勒... 忽必烈即位后,效法中原王朝编修《实录》的传统,命史官编修了元朝《太祖累朝实录》。同时,仿照宋朝为皇帝收集、编修《宝训》的传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收集、编修了《祖宗宝训》。自元成宗铁穆耳即位始,元朝形成了在推举新皇帝的忽里勒台上由朝中大臣宣读《祖宗宝训》的新制度,体现了蒙古传统与中原制度文化的融合,反映出元朝作为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朝 皇位 忽里勒台 祖宗宝训》
下载PDF
《我家的“小祖宗”》
5
作者 吴雨曦 周薇(指导)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4年第7期74-74,共1页
我的家里供着一位“小祖宗”,它就是我家的狗——火锅。它不像别的狗一样黏人,它只会用狡猬的目光町着你,让你的心里立刻生出一个小疙瘩来。它也不像别的狗一样,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主人身后,它一出去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乱跑,惹出许多祸端。
关键词 祖宗 火锅 野马
下载PDF
从《方氏像谱》看中国古代祖宗崇拜 被引量:1
6
作者 柳庆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榆中县博物馆庋藏的《方氏像谱》,图文结合,其形式与早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初时期的敦煌地区邈真像有着诸多相似性,反映了西北地区以祖宗崇拜为目的的肖像画传统的悠久历史和地域特征,同时也传承着元代册页形式的小型像谱和绘... 榆中县博物馆庋藏的《方氏像谱》,图文结合,其形式与早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初时期的敦煌地区邈真像有着诸多相似性,反映了西北地区以祖宗崇拜为目的的肖像画传统的悠久历史和地域特征,同时也传承着元代册页形式的小型像谱和绘画的技法理论。其文字题记,时时体现出"昭孝事祖"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方氏像谱》 祖宗像 孝文化
下载PDF
工匠制作与世俗需求——以祖宗像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立行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
"工匠"作为一种职业,不论是官方、民间、自由民、非自由民,其制作都必须以符合雇主的需求为主。"世俗性"在众多影响工匠制作风格因素中,是至关重要的。透过对现存的明、清民间祖宗像的观察,使我们得以从世俗需求的... "工匠"作为一种职业,不论是官方、民间、自由民、非自由民,其制作都必须以符合雇主的需求为主。"世俗性"在众多影响工匠制作风格因素中,是至关重要的。透过对现存的明、清民间祖宗像的观察,使我们得以从世俗需求的角度对工匠的制作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 工匠 祖宗像
原文传递
论祖宗祭祀礼的伦理思想根源 被引量:8
8
作者 余和祥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6,共4页
本文从祖宗、祖神以及祖宗崇拜的起源与鬼神观念的产生和生殖崇拜的发生之关系入手 ,论述了祖宗祭祀的文化构成。并着重探讨了祖宗祭祀礼的伦理思想根源与本质 ,指出祭祀的情感要求是恭敬虔诚 ,祭祀的典礼节仪要求是等级秩序和差别规范 。
关键词 祖宗 祖宗 崇拜 祭祀 伦理
下载PDF
宋代“祖宗之法”治国得失考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小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6-79,共4页
在帝国时代,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何对其形成制约,是官僚政治遇到的难题之一。宋朝君臣共同提炼维系的“祖宗之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纽结。
关键词 祖宗 得失 治国 宋代 官僚政治
下载PDF
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邓小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16-126,共11页
 有关"道理最大"的对话之意义,在于它反映出当时决策层施政措置中明显的理性趋向。"道理最大"说建立起一种独立于君主欲念之外的客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君王至上"体制的一种精神限制。而经士...  有关"道理最大"的对话之意义,在于它反映出当时决策层施政措置中明显的理性趋向。"道理最大"说建立起一种独立于君主欲念之外的客观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君王至上"体制的一种精神限制。而经士大夫筛选,寄托着他们理念的"祖宗之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士大夫阶层对时政的不满与变更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理最大” 祖宗之法” 宋朝 士大夫
下载PDF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文化解读——以四川客家话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严奇岩 《天府新论》 200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以四川客家话为例,考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历史与现状,不难看出其文化内涵:体现了客家人对自己语言的文化自觉和祖先崇拜观念。“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反映了客家方言的文化功能,即情感功能...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以四川客家话为例,考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历史与现状,不难看出其文化内涵:体现了客家人对自己语言的文化自觉和祖先崇拜观念。“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反映了客家方言的文化功能,即情感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族群认同功能。客家语言态度上存在两个极端,体现了语言沟通与语言保护的矛盾。四川客家在处理好这一矛盾关系中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宁卖祖宗 不卖祖宗 文化解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祖宗观念及其现代阐释 被引量:4
12
作者 左亚文 《学习论坛》 2008年第9期57-60,共4页
中国人的祖宗观念与其独特的宗教观、伦理观乃至政治观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长久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鉴于过去对它的简单和粗暴的做法,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之进行重新清理和反思,意在延续精神血脉,光耀传统文化。
关键词 祖宗观念 祖宗崇拜 孝悌观 宗教观
下载PDF
宋初“异论相搅”祖宗法考论——以宰相赵普权力变迁为中心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志光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3-23,共21页
在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太宗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选官用人、统军御民等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方略,其被宋朝后世君主奉为'祖宗法',受到遵循。其中,'异论相搅'的祖宗法在此期间形成,它有效地制约了朝臣专权,防止了权相乱政,... 在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太宗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选官用人、统军御民等治国理政的原则和方略,其被宋朝后世君主奉为'祖宗法',受到遵循。其中,'异论相搅'的祖宗法在此期间形成,它有效地制约了朝臣专权,防止了权相乱政,巩固了皇权,保障了宋朝初年中枢权力的正常运行。赵普作为历经宋初二帝的名相,其权力随着朝廷人事安排、政治斗争、皇位更迭等屡经调整变动,以赵普权力变迁为视角,能够更好地解读宋初'异论相搅'祖宗法的实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初 异论相搅 祖宗 赵普
下载PDF
寇准“好刚使气”的个性与宋朝“祖宗家法”的冲突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寅 霍香君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1年第1期175-187,共13页
北宋名臣寇准,胸有大志,才冠其时,但他的政治命运却与其志向和才能相去甚远。该文通过对他的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宋朝"祖宗家法"的剖析,发现二者之间的冲突是造成寇准政治命途多舛的重要原因。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寇准的命运从一个... 北宋名臣寇准,胸有大志,才冠其时,但他的政治命运却与其志向和才能相去甚远。该文通过对他的个性的研究以及对宋朝"祖宗家法"的剖析,发现二者之间的冲突是造成寇准政治命途多舛的重要原因。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寇准的命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朝的政风以及专制政体强化对臣僚心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寇准 好刚使气 祖宗家法”
下载PDF
世界祖宗型神话——中国古代创世神话类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开焱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0,共8页
楚帛书、夏、商、盘古等中国古代多种创世神话主体都具有创世神与祖宗神统一的类型特征,创世神即是特定族群祖宗神,故可命为世界祖宗型神话。该型神话中世界大体经历从原始混沌状态到光明状态的发展过程。某些神话中,此过程可能被表述... 楚帛书、夏、商、盘古等中国古代多种创世神话主体都具有创世神与祖宗神统一的类型特征,创世神即是特定族群祖宗神,故可命为世界祖宗型神话。该型神话中世界大体经历从原始混沌状态到光明状态的发展过程。某些神话中,此过程可能被表述为以特定族群祖宗神生殖不同神性子裔的方式暗含创世顺序及不同阶段。创世过程遇到的阻碍或灾难以及被克服,则体现为神族内代际之间的冲突和解决。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这一冲突被遮蔽,创世祖神被塑造成宗法伦理楷模。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主体都具有神人或曰人神的特征,这一主体特征与中国古代巫文化独特发展道路相关。世界祖宗型神话渗透强烈血缘意识和祖宗崇拜心理,其根源乃在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聚落方式、家庭和家族为基本单位的经济生产方式、家天下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等历史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神话类型 世界祖宗 楚帛书 神人
下载PDF
祖宗之名与故事之形——宋代诉讼惯例的运行、因革与法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玺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6期112-137,共26页
宋代诉讼程序中长期承用的各类习惯性规则或曰诉讼惯例(故事),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指导、补充和矫正等重要功能。以此为观照点延伸来看,祖宗法度、法律故事和诉讼惯例在宋代司法实践中交融互通,呈现出名与实、形与神的三维关系结构。以&q... 宋代诉讼程序中长期承用的各类习惯性规则或曰诉讼惯例(故事),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指导、补充和矫正等重要功能。以此为观照点延伸来看,祖宗法度、法律故事和诉讼惯例在宋代司法实践中交融互通,呈现出名与实、形与神的三维关系结构。以"祖宗"为权威来源,以"故事"为代表形式,宋代司法场域中习惯性规则的继受、运行与变革,充分体现了宋代诉讼惯例赓续不绝、因时制宜、革故鼎新的内在特征。通过对纠弹、受案、惩赃、覆奏、恤刑、赦宥六个领域惯例规则的讨论,可大致厘清宋代各类诉讼惯例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实况。宋代诉讼惯例主要依循复旧、立新、破例和折中四种因革路径。作为诉讼惯例的宋代祖宗故事之沿革损益,深刻反映了中古时期法律创制与法律适用之间的微妙关系。宋代诉讼惯例的运行与因革,展示了祖宗之法、先朝故事和本朝故事对司法实践的广泛影响。在演进逻辑上,宋代诉讼惯例呈现出多元并进、交融互补、相互转化的构造样态。在功能意义上,诉讼惯例成为构建宋代司法传统的基本依据,完善宋代法律体系的力量源泉和实施司法裁判的重要依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祖宗法度 法律故事 诉讼惯例 法理
下载PDF
儒家孝道伦理与祖宗崇拜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萱萱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在儒家伦理体系中,"孝"是一个原发性、综合性的伦理范畴,它的发展历程与祖宗崇拜这一传统信仰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祖宗崇拜是儒家孝道伦理的源头,围绕祖宗崇拜而形成的祭祖礼是儒家孝道的最初存在形式;春秋时期伦理理性的觉... 在儒家伦理体系中,"孝"是一个原发性、综合性的伦理范畴,它的发展历程与祖宗崇拜这一传统信仰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祖宗崇拜是儒家孝道伦理的源头,围绕祖宗崇拜而形成的祭祖礼是儒家孝道的最初存在形式;春秋时期伦理理性的觉醒使儒家孝道发展成具有道德精神的伦理规范,祖宗崇拜是儒家孝道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封建国家"以孝治天下"的背景下,祖宗崇拜则是统治者在全民中推行忠孝教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孝道伦理 祖宗崇拜 关系
下载PDF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 不卖祖宗言 被引量:2
18
作者 丘立才 《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4-77,共4页
本文就卖和买、祖宗田和祖宗言、传统和现代等问题上,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对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客家人应变被动迁徙为主动迁徙,其价值取向也应从坚持“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转变... 本文就卖和买、祖宗田和祖宗言、传统和现代等问题上,从字形、字音、字义等方面,对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在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客家人应变被动迁徙为主动迁徙,其价值取向也应从坚持“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转变为“能卖祖宗田,能买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怎保祖宗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买 祖宗 祖宗
下载PDF
略论南宋政治上的“法祖宗”倾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瑞 《宋史研究论丛》 2005年第1期199-226,共28页
宋代自太宗朝以降,在政治上"法祖宗"是一个突显的历史现象。关于这一点,近十多年来已为学界所关注,发表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不过,学界讨论的重点在北宋时期,似对南宋时期涉猎不多,故笔者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关键词 仁宗皇帝 法先王 祖宗家法 祖宗故事 群书会元截江纲 三朝宝训 哲宗 源流至论 熙宁 诸臣奏议
下载PDF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多维解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金培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22-24,共3页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客家人普遍信守并广为流传的一条祖训。"不卖祖宗言"不仅表明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畏和对祖训的遵循,而且反映了客家人对客家话的自信和对客家文化的坚守。从客家先民的迁徙史、传统教育学...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是客家人普遍信守并广为流传的一条祖训。"不卖祖宗言"不仅表明了客家人对祖先的敬畏和对祖训的遵循,而且反映了客家人对客家话的自信和对客家文化的坚守。从客家先民的迁徙史、传统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等不同视角分析探讨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由来及其历史现状,对客家话、客家精神及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人 不卖祖宗 由来 多维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