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皇家道观与乡土社会——对四川云台观“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春霞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3,共9页
三台县云台观为北方真武大帝道场,也是明代四川蜀藩王府主要修醮之所。通过对云台观纪念真武大帝诞辰而举行“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可以看到道教真武信仰在四川地方社会中的广泛流布与持续影响。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所具有的降福、...
三台县云台观为北方真武大帝道场,也是明代四川蜀藩王府主要修醮之所。通过对云台观纪念真武大帝诞辰而举行“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可以看到道教真武信仰在四川地方社会中的广泛流布与持续影响。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所具有的降福、禳灾、护民、降雨、护生等神性功能满足了信众的多方需求,体现出道教在地方社会信众中鲜明的信仰特征。“祖师会”所体现出的时间上的集中性与态势上的群体性,以及在不同信众的性别与年龄上的分布特点,也为研究地域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现代道教在乡土社会中的发展特点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台观
祖师会
真武信仰
皇家道观
原文传递
义和团的前身是祖师会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珠生
《历史研究》
1958年第3期8-8,共1页
那文毅公奏疏卷七十载:[道光六年六月十三日奏]张俭等所立祖师会名目,系由河南朱仙镇传至新安县漾堤口,由漾堤口传至容城县马家荘,由马家荘传至胡村东祖师堂,由东祖师堂传至西祖师堂,由西祖师堂傅至薛家荘,由薛家荘傅至新城县东马营村;...
那文毅公奏疏卷七十载:[道光六年六月十三日奏]张俭等所立祖师会名目,系由河南朱仙镇传至新安县漾堤口,由漾堤口传至容城县马家荘,由马家荘传至胡村东祖师堂,由东祖师堂传至西祖师堂,由西祖师堂傅至薛家荘,由薛家荘傅至新城县东马营村;起自何年,何人创立,所称祖师究竟有无其人,无从查考。其会内向系给人治病,会内有香头、马匹名目。香头不过随同帮忙,马匹即许给祖师当徒弟。所习之事系烧香上表,低头弯腰,将两手摇(?),随势倒在地上,声言祖师附体,即须脱卸衣服,光赤上身,第一要耍铡刀,一手将刀柄执住,刀刃放在肚腹,一手用刀背狠力向下砸,祗须刀柄持牢,不致伤损;又要会耍腰刀,两手各执一刀,左手之刀砍右膀,右手之刀砍左膀;又要扎针,或从左腮(月夹)穿入,右腮(月夹)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会
堤口
前身
义和团
容城
河南
刀柄
治病
徒弟
道光
原文传递
京江贡品话江绸
3
作者
刘爱玲
《江苏地方志》
1995年第2期72-72,共1页
历史上,镇江曾盛产各种丝织品,太平天国后,统称“江绸”。镇江丝织品作为贡品的记载,屡见于史书之中。宋时,镇江专门设有织罗务,据宋《嘉定镇江志》记载:“绍兴二年镇江织造务岁贡御服花罗数千疋”。至清代,镇江所产的一些丝织品被苏州...
历史上,镇江曾盛产各种丝织品,太平天国后,统称“江绸”。镇江丝织品作为贡品的记载,屡见于史书之中。宋时,镇江专门设有织罗务,据宋《嘉定镇江志》记载:“绍兴二年镇江织造务岁贡御服花罗数千疋”。至清代,镇江所产的一些丝织品被苏州织造府采为贡品,称为“宫绸”,用来制作皇帝赏赐臣僚的黄马褂和袍服,“江绸袍褂”之词常见于皇上渝旨中。 镇江丝织品绚丽多彩。《润州类集》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唐敬宗时,诏令润州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镇江东门
江绸业
贡品
太平天国
祖师会
机房
黄马褂
南洋劝业
会
清代朝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道长与青松观
4
作者
叶焕文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青松
锦屏山
福安市
道教宫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
白云观
缝纫加工
不言之教
祖师会
建设蓝图
原文传递
题名
皇家道观与乡土社会——对四川云台观“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袁春霞
机构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西华师范大学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73,共9页
基金
西华师范大学英才项目“川东北道教发展历史与现状研究”(17YC581)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三台县云台观为北方真武大帝道场,也是明代四川蜀藩王府主要修醮之所。通过对云台观纪念真武大帝诞辰而举行“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可以看到道教真武信仰在四川地方社会中的广泛流布与持续影响。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所具有的降福、禳灾、护民、降雨、护生等神性功能满足了信众的多方需求,体现出道教在地方社会信众中鲜明的信仰特征。“祖师会”所体现出的时间上的集中性与态势上的群体性,以及在不同信众的性别与年龄上的分布特点,也为研究地域宗教文化的传播以及现代道教在乡土社会中的发展特点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云台观
祖师会
真武信仰
皇家道观
分类号
B95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义和团的前身是祖师会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珠生
出处
《历史研究》
1958年第3期8-8,共1页
文摘
那文毅公奏疏卷七十载:[道光六年六月十三日奏]张俭等所立祖师会名目,系由河南朱仙镇传至新安县漾堤口,由漾堤口传至容城县马家荘,由马家荘传至胡村东祖师堂,由东祖师堂传至西祖师堂,由西祖师堂傅至薛家荘,由薛家荘傅至新城县东马营村;起自何年,何人创立,所称祖师究竟有无其人,无从查考。其会内向系给人治病,会内有香头、马匹名目。香头不过随同帮忙,马匹即许给祖师当徒弟。所习之事系烧香上表,低头弯腰,将两手摇(?),随势倒在地上,声言祖师附体,即须脱卸衣服,光赤上身,第一要耍铡刀,一手将刀柄执住,刀刃放在肚腹,一手用刀背狠力向下砸,祗须刀柄持牢,不致伤损;又要会耍腰刀,两手各执一刀,左手之刀砍右膀,右手之刀砍左膀;又要扎针,或从左腮(月夹)穿入,右腮(月夹)出来。
关键词
祖师会
堤口
前身
义和团
容城
河南
刀柄
治病
徒弟
道光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京江贡品话江绸
3
作者
刘爱玲
出处
《江苏地方志》
1995年第2期72-72,共1页
文摘
历史上,镇江曾盛产各种丝织品,太平天国后,统称“江绸”。镇江丝织品作为贡品的记载,屡见于史书之中。宋时,镇江专门设有织罗务,据宋《嘉定镇江志》记载:“绍兴二年镇江织造务岁贡御服花罗数千疋”。至清代,镇江所产的一些丝织品被苏州织造府采为贡品,称为“宫绸”,用来制作皇帝赏赐臣僚的黄马褂和袍服,“江绸袍褂”之词常见于皇上渝旨中。 镇江丝织品绚丽多彩。《润州类集》中记有这样一件事,唐敬宗时,诏令润州贡“
关键词
丝织品
镇江东门
江绸业
贡品
太平天国
祖师会
机房
黄马褂
南洋劝业
会
清代朝廷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道长与青松观
4
作者
叶焕文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青松
锦屏山
福安市
道教宫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
白云观
缝纫加工
不言之教
祖师会
建设蓝图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皇家道观与乡土社会——对四川云台观“祖师会”的宗教社会学考察
袁春霞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原文传递
2
义和团的前身是祖师会
胡珠生
《历史研究》
1958
4
原文传递
3
京江贡品话江绸
刘爱玲
《江苏地方志》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李道长与青松观
叶焕文
《中国道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