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中心化历史: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故事与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
作者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段艳(译) 陈书焕(校)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共8页
二战后,西方史学研究出现了"祛中心化"的趋势:转向工人和社会底层,妇女和社会性别,按种族和民族区分的不同群体以及非西方史、世界史或全球史研究,而欧洲发展模式只是其中一种。面对常常是地方性的、细枝末节般的社会文化史,... 二战后,西方史学研究出现了"祛中心化"的趋势:转向工人和社会底层,妇女和社会性别,按种族和民族区分的不同群体以及非西方史、世界史或全球史研究,而欧洲发展模式只是其中一种。面对常常是地方性的、细枝末节般的社会文化史,历史学家能否紧紧抓住"祛中心"的主题,并诉之以全球史视野?从20世纪50年代研究16世纪工匠起,至今日研究非欧洲人物如伊斯兰教信徒"非洲的列奥"(阿尔·法西)的祛中心化之路,都是为了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两个实例考察如何在具体研究中运用全球视角:一例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抄写文化背景下地中海两岸的伊本·卡尔敦和克里斯汀·德·皮桑之文学生涯的比较;另一例是17、18世纪从非洲贩卖到苏里南的奴隶团体,其预言、医疗和查案诸种习俗之传播及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中心化 底层史 妇女史 全球史
下载PDF
日本轴心社会的“祛中心化”嬗变——《浮世画家》话语权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妍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6-153,共8页
话语彰显社会形态的各色嬗变,能够对特定时期、特定社会形态进行具象化描述。《浮世画家》作为石黑一雄最具日本风情的作品,描写日本轴心社会在二战后凸显的社会景观,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的“祛中心化”嬗变。社会景观中空间区域... 话语彰显社会形态的各色嬗变,能够对特定时期、特定社会形态进行具象化描述。《浮世画家》作为石黑一雄最具日本风情的作品,描写日本轴心社会在二战后凸显的社会景观,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的“祛中心化”嬗变。社会景观中空间区域的内外凋敝导致日本主体性的动摇;社会关系在利益作用的驱动下使主体产生异质性变化;社会价值观表现为主体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的断裂式迥异。本文透过话语建构下的权力分析,以话语实践方式揭示轴心国主体形象的“祛中心化”,探讨作品刻画的日本社会各色嬗变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浮世画家》 话语权力 祛中心化
原文传递
异质与裂痕——论《熊》中艾萨克的主体构建
3
作者 杨兴帮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6-77,共2页
小说《熊》选自福克纳晚期代表作《去吧,摩西》,讲述了少年艾萨克·麦卡斯林参加当地狩猎队,追捕一只名叫"老班"的大熊的故事。本文将《熊》视作艾萨克的成长小说,着重分析其主体构建过程中彻底的"祛中心化"意... 小说《熊》选自福克纳晚期代表作《去吧,摩西》,讲述了少年艾萨克·麦卡斯林参加当地狩猎队,追捕一只名叫"老班"的大熊的故事。本文将《熊》视作艾萨克的成长小说,着重分析其主体构建过程中彻底的"祛中心化"意识。且基于这一意识探讨其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异的异质性,及无法与"自然中心主义"形成统一的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 主体 祛中心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