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对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癌前病变指标PTEN和KI-67的影响观察
1
作者 吴旸洋 祝浩宇 +2 位作者 刘艳 陆琳 李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持续5个疗程...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治疗,持续5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水平以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量表(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法联合热敏灸可提高UC治疗效果,加快炎症消退,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纠正癌前病变指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祛湿法 热敏灸 癌前病变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桂定坤运用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经验
2
作者 杨柳 桂定坤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3期136-142,共7页
尿酸性肾病是以大量尿酸盐结晶沉积为特征,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一类慢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肾纤维化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尿酸性肾病归属“痹证”“水肿”“腰痛”等范畴,该病以脾肾气虚为本,水湿、... 尿酸性肾病是以大量尿酸盐结晶沉积为特征,最终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一类慢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小管间质性肾炎及肾纤维化为主要特征。中医学认为,尿酸性肾病归属“痹证”“水肿”“腰痛”等范畴,该病以脾肾气虚为本,水湿、痰浊、瘀血为标,同时与饮食密切相关。文章介绍桂定坤主任医师运用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相关经验。桂定坤主任认为,该病多因患者禀赋不足,肾元亏虚,加之饮食劳倦、外邪侵袭等影响,导致脾肾俱虚,运化失常,水湿停聚,日久则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易郁久化热,耗气伤阴,进而形成痰浊、瘀血,痹阻于经络、关节等处,发为尿酸性肾病。因此治疗时应抓住气阴两虚、血瘀湿滞的关键病机,注重益气活血。临床遣方用药时,在辨清缓急、分期论治的基础上,需针对疾病各阶段兼证不同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等方法,标本兼顾的同时又有侧重。重用黄芪益气健脾,配伍黄精滋阴护肾,狗脊补肾强腰,当归养血活血,虎杖清热利湿。另外嘱患者注意预防调摄,低嘌呤饮食,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临床运用上述方法能有效降低血尿酸,延缓患者肾功能虚衰进展,改善症状。另附医案二则,以阐述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性肾病 益气养阴活血祛湿法 治疗经验
下载PDF
温病祛湿法对妇科疾病的临床指导
3
作者 刘佳 陈倩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812-1815,共4页
温病祛湿法是治疗温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热病,还包括内伤杂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领域。在妇科临床中,温病治湿法对于常见妇科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将探讨祛湿法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 祛湿法 妇科 配伍用药
下载PDF
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对PCOS伴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及对双侧卵巢体积变化、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何锦妮 任利 尚国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采用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治疗的效果及对卵巢体积、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PCOS伴IR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8)给...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患者采用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治疗的效果及对卵巢体积、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PCOS伴IR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8)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68)予以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双侧卵巢体积大小、性激素水平以及糖脂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为94.12%,高于对照组88.24%(χ^(2)=1.462,P=0.227);治疗后两组月经周期、腰膝痠软等中医证候积分、双侧卵巢体积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黄体生成激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FS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逐渐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脂联素(APN)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治疗PCOS伴胰岛素抵抗效果显著,该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健脾温肾化痰祛湿法 双侧卵巢体积 性激素水平 糖脂代谢
下载PDF
升阳祛湿法治疗寒湿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杭亮 杭共存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163-165,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中医学认为,寒湿是UC发病的主要外因之一。升阳祛湿法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主要通过温阳祛寒、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调整人体气机运行,近年来在寒湿型UC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中医学认为,寒湿是UC发病的主要外因之一。升阳祛湿法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主要通过温阳祛寒、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调整人体气机运行,近年来在寒湿型UC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该综述通过了解寒湿型UC的概述及现代机制,系统总结升阳祛湿法治疗寒湿型UC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祛湿法 湿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化淤祛湿法对膝骨关节炎早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炎症途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段戡 袁长深 +2 位作者 姚弘毅 刘宇翔 刘政治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目的观察化淤祛湿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早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炎症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切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造成膝OA模型。将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补肾法)... 目的观察化淤祛湿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早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炎症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切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造成膝OA模型。将24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补肾法)、D组(化淤祛湿法)。给药4周后处死实验兔,行关节腔大体观察,关节液NO含量检测,滑膜、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滑膜、关节软骨iNOS含量检测。结果D组关节腔大体观察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关节液NO含量检测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组滑膜、关节软骨组织学观察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组滑膜组织及软骨中iNOS含量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淤祛湿法通过抑制膝OA早期NO及iNOS的表达,可降低NO及iNOS含量,减少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及抑制其分解,抑制滑膜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了关节软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化瘀祛湿法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姜益常 李远峰 +2 位作者 宋寒冰 徐炜明 张大鹏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强督祛湿法(鹿角胶,附子,金毛狗脊,桑寄生,葛根,白芍,茯苓,生甘草,青风藤,威灵仙等组成)治疗,每日...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强督祛湿法(鹿角胶,附子,金毛狗脊,桑寄生,葛根,白芍,茯苓,生甘草,青风藤,威灵仙等组成)治疗,每日1剂,分2次早晚口服;对照组(40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西医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结果:治疗组运用补肾强督祛湿法后中西医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服用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AS效果满意,疗效较确切,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督祛湿法 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PDF
清热祛湿法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及胃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何雪萍 吕军影 +2 位作者 阙铁生 李曙光 常丽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及其加味方药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胃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从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湿热病理机制和清热祛湿法清除湿热致病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湿热模型组(B)、藿朴夏苓汤组(C)、...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及其加味方药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胃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从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湿热病理机制和清热祛湿法清除湿热致病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湿热模型组(B)、藿朴夏苓汤组(C)、加味藿朴夏苓汤组(D)、加味药物组(E),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建立温病湿热证大鼠模型。C、D、E组分别予上述清热祛湿法不同组方治疗7 d。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的表达水平。结果 B、C、D、E组舌、胃组织病理学积分和AQP-1表达均在4h最高,随时间点逐渐下降,除C组舌组织AQP-1表达水平48h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外(P>0.05),余各组内各时间点的比较均有差异(P<0.01);除D组72h时点舌组织病理学积分和AQP-1与A组比较无差异外(P>0.05),余各组在各时间点与A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药物干预后C、D、E组舌、胃病理学积分和AQP-1表达均下降,各时间点较B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下降水平D组>C组>E组。舌和胃组织病理学积分与AQP-1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存在舌和胃组织AQP-1的过度表达,且与组织炎症水肿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清除湿热致病因子的关键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水肿,通过下调AQP-1的表达,恢复组织细胞内外水的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清热祛湿偏重不同组方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舌和胃组织AQP-1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加味藿朴夏苓汤尤为显著,藿朴夏苓汤略优于加味药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APQ-1 清热祛湿法 藿朴夏苓汤
下载PDF
清热祛湿法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疗效及IL-10、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静 邝宇香 +3 位作者 张海燕 罗仕娟 黄穗平 付欣鸽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6-761,845,共7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法联合培菲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以及对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法联合培菲康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疗效,以及对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培菲康组(剂量为175 mg/kg)、中药组(肠涤清3.6 g/kg灌肠+肠炎清1号方10 g/kg灌胃)、中药+培菲康组。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观察各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中IL-10、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最严重,炎症反应最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均显著减轻(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药联合培菲康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P<0.01),增加IL-10表达水平(P<0.01);各治疗组间比较,中药联合培菲康组、中药组可显著降低结肠黏膜TNF-α表达水平,增加IL-10表达水平,其作用优于培菲康组(P<0.05);中药联合培菲康组作用优于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法联合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IL-10表达水平、降低TNF-α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 清热祛湿法 细胞因子 结肠/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清热祛湿法对兔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IL-1β和NO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秀华 张治宇 +1 位作者 侯斌 刘元禄 《中医正骨》 2001年第4期3-5,共3页
为了解清热祛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 (IL - Iβ)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将 4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采用 Mc Carty DJ经典造模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 (MSU)溶液 ,造成急性... 为了解清热祛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兔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 (IL - Iβ)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将 4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采用 Mc Carty DJ经典造模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 (MSU)溶液 ,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 ,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模后第 2、6、9、12 h分别取材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 ISA)法 ,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 IL - 1β、NO的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 IL - 1β、NO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有显著差异 ;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 IL- 1β、一氧化氮 ;中药组低于西药组 ,有统计学差异。表明 IL- 1β、NO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清热祛湿法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 IL - 1β、NO的水平 ,其效果优于西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 清热祛湿法 关节液 IL-1β NO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清热祛湿法抗肝纤维化及抗脂质过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文彬 贺松其 +1 位作者 廖荣鑫 吴仕九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 :探讨“清热祛湿”代表方清香散预防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期间给予每日灌服清香散 ( 2 g· 1 0 0 g- 1 、1 g· 1 0 0 g- 1、0 .5g· 1 0 0 g- 1 ) ,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 ,... 目的 :探讨“清热祛湿”代表方清香散预防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期间给予每日灌服清香散 ( 2 g· 1 0 0 g- 1 、1 g· 1 0 0 g- 1、0 .5g· 1 0 0 g- 1 ) ,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 ,6周后 ,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 ( AL T)、谷草转氨酶 ( AST)活性、总蛋白 ( TP)和白蛋白 ( ALB)、丙二醛( 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的活性。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清香散预防给药 ,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 AL T、AST活性 ,提高血清 SOD活性 ,降低血清 MDA含量。病理学显示清香散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 ,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结论 :清香散预防给药 ,可抑制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湿法 抗肝纤维化 抗脂质过氧化 实验研究 中药 药理
下载PDF
浅议《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对通阳祛湿法的运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国力 赵琰 +2 位作者 王庆国 程发峰 王雪茜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712-714,共3页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通阳祛湿法治疗湿痹、"小便不利"、厥证及痰饮病,叶天士继承仲景思想,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分消走泄法,从三焦给湿邪以出路,恢复阳气的通达与条畅,拓展了通阳...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通阳祛湿法治疗湿痹、"小便不利"、厥证及痰饮病,叶天士继承仲景思想,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并在此基础上创立分消走泄法,从三焦给湿邪以出路,恢复阳气的通达与条畅,拓展了通阳祛湿法在外感和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本文对《伤寒杂病论》和《临证指南医案》中通阳祛湿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梳理,以资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阳祛湿法 分消走泄 湿 小便不利
下载PDF
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志军 温成平 +2 位作者 王新昌 曹灵勇 范永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综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54例与西药组52例。中西结合组采用中医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西药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SAS...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祛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综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活动期的RA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54例与西药组52例。中西结合组采用中医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西药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SASP治疗。比较观察2组关节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双手握力和20m步行时间,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总结其临床疗效与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的临床显效率为77.78%,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西药组(59.62%和71.15%,P<0.01)。治疗后2组关节晨僵时间、压痛指数、肿胀指数、功能指数、双手握力和20m步行时间(s)等均明显缓解(P<0.01),中西结合组临床表现缓解更为显著(P<0.05);两组ESR、RF、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中西结合组在ESR、RF、CRP、补体C3和IgA的改善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5)。副作用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皮疹和月经失调等,中西结合组的总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西药组(15.38%,P<0.01)。结论:解毒通络祛湿法结合MTX治疗活动期RA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MTX加SASP等单纯西药治疗,且副作用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通络祛湿法 甲氨喋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远峰 宋寒冰 +2 位作者 徐炜明 张大鹏 姜益常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0例给予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西药组40...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40例给予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西药组40例给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及上清中MMP-9、TIMP-1水平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沉(ESR),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MMP-9、TIMP-1、CRP水平及ESR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药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中药组上清中MMP-9水平和腰骶臀胯僵痛、颈项脊背僵紧疼痛、四肢关节冷痛、四末不温、口不渴、大便溏泄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西药组仅腰骶臀胯僵痛、颈项脊背僵紧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药组上清中MMP-9水平和四肢关节冷痛、四末不温、口不渴、大便溏泄评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均<0.05)。中药组控显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祛湿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更好、更安全,可能与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强督祛湿法 强直性脊柱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下载PDF
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百灵 卢秉久 +1 位作者 杨新莉 阎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5期1013-1014,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方法:利用α-萘异硫氰酸酯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大鼠ALT、AST、TBIL、DBIL、ALP、GGT、MPO、LPO及光镜下肝脏病理学变化。评价活血祛湿法对肝细胞及微胆管的保护作用。结...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方法:利用α-萘异硫氰酸酯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大鼠ALT、AST、TBIL、DBIL、ALP、GGT、MPO、LPO及光镜下肝脏病理学变化。评价活血祛湿法对肝细胞及微胆管的保护作用。结果:活血祛湿法能使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肝损伤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明显改变。结论:活血祛湿法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异硫氰酸酯 活血祛湿法 黄疸
下载PDF
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慧 刘维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别嘌呤醇和尼美舒利及碳酸氢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 [目的]观察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别嘌呤醇和尼美舒利及碳酸氢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湿法治疗痛风的疗效可靠,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祛湿法 中药 痛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热祛湿法对兔痛风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治宇 李力卓 +2 位作者 杨英昕 王秀华 方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764-765,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并分析清热祛湿中药对兔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膝关节液中白介素 1β、白介素 8(IL 1β、IL 8)的影响 ,并与西药秋水仙碱对比研究 ,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来证实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 目的 :通过观察并分析清热祛湿中药对兔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膝关节液中白介素 1β、白介素 8(IL 1β、IL 8)的影响 ,并与西药秋水仙碱对比研究 ,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 ,来证实湿热痹阻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中医病机。方法 :将 48只大白耳兔随机分为 4组 ,采用McCartyD J经典方法向兔膝关节注入尿酸钠 (MSU)溶液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模型 ,以清热祛湿中药与秋水仙碱对比治疗。于造摸后第 2h、6h、9h、12h分别取材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 ,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 1β、IL 8的水平。结果 :造模组IL 1β、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有显著差异 ;空白对照组未能测出IL 1β、IL 8;中药组IL 1β、IL 8的水平低于西药组 ,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IL 1β、IL 8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②清热祛湿法中药能有效降低实验性痛风兔膝关节液的IL 1β、IL 8水平 ,其效果优于西药组 ;③湿热痹阻可能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 ,清热除湿法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白介素-1Β 白介素-8 清热祛湿法 中医疗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延明 祁培宏 任世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酒精性肝病患者 7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1例 ,对照组 2 3例 ,用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 2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为 84 3%。与治疗前相比可显著降低肝细胞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酒精性肝病患者 7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1例 ,对照组 2 3例 ,用益气活血祛湿法治疗 2个月。结果 :总有效率为 84 3%。与治疗前相比可显著降低肝细胞损伤性ALT、AST活性升高 ,血清TNF -α、IL - 6显著下降。结论 :提示该药有较好的保肝、降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祛湿法 酒精性肝病 中医药疗
下载PDF
健脾祛湿法在银屑病湿疹样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岱炯 杨玉峰 +1 位作者 黄艳红 钟玲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研究健脾祛湿法在治疗银屑病湿疹样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外涂达力士软膏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口服健脾祛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开瑞... 【目的】研究健脾祛湿法在治疗银屑病湿疹样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外涂达力士软膏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口服健脾祛湿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开瑞坦治疗,疗程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P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评分(DLQI)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1)经1个月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PASI、VAS和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各项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整个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4)停药1周后,2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结论】以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热型银屑病湿疹样变患者疗效显著,在改善瘙痒程度、减少皮损面积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开瑞坦治疗的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湿疹样变 健脾祛湿法 健脾湿颗粒
下载PDF
祛湿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案举隅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华芹 商秀洋 胡元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116-117,共2页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治法繁多。在其复杂病机和治法领域,瘀血论及活血化瘀疗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然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大规模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和名家经验的总结,单纯瘀血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治法繁多。在其复杂病机和治法领域,瘀血论及活血化瘀疗法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然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大规模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和名家经验的总结,单纯瘀血论和活血化瘀法已远不能解释临床诸多表现,迫切需要理论的更新。因此,痰瘀论的提出极大弥补了瘀血论的不足,痰瘀同治目前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可[1]。基于临床经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我们认为痰湿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其产生与湿邪关系最为密切,因湿生痰,因痰致瘀,是冠心病常见的病理过程,冠心病从湿论治,在痰瘀形成之前,对湿邪进行干预,能起到既病防变的良好效果。笔者现就祛湿法治疗胸痹病案与同道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法 中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医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