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湿热法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天明 李沫 张福利 《中医药信息》 2012年第4期48-50,共3页
湿热病邪是临床中常见的发病因素,尤其是皮肤科更为主要的发病因素,所以祛湿热法的应用就尤为关键,这其中以叶天士"三焦分消走泄"祛湿热法为典型代表。其核心就是:以走泄流动之品宣展气机,利湿去热,分道祛除湿热邪气。
关键词 三焦分消走泄 祛湿热法 皮肤病
下载PDF
滋阴祛湿热法治疗阴伤湿热型湿疹典型疑难病案3则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天明 《工企医刊》 2012年第3期48-49,共2页
阴伤、湿热病邪是湿疹临床中常见的致病因素,但是若单纯祛湿热则有伤阴之弊,而单纯滋阴则有助湿生热之弊,因此针对此型湿疹的临床辨治就十分重要,而滋阴祛湿热法的如何运用即是关键,其治疗核心是"滋阴液"与"祛湿热"... 阴伤、湿热病邪是湿疹临床中常见的致病因素,但是若单纯祛湿热则有伤阴之弊,而单纯滋阴则有助湿生热之弊,因此针对此型湿疹的临床辨治就十分重要,而滋阴祛湿热法的如何运用即是关键,其治疗核心是"滋阴液"与"祛湿热"并行为总则,同时针对具体见症辅以止痒中药或引经药以促进皮疹的迅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祛湿热法 阴伤湿湿疹:临床辨治思路
下载PDF
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湿疹的疗效及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李燕芳 王万春 +4 位作者 严张仁 毛文丽 易军 王建刚 蓝毓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组C,每组20例。3组患者均采用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治疗组A治疗10 d,治疗组B治疗20 d,治疗组C治疗3... 目的:探讨采用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组C,每组20例。3组患者均采用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治疗组A治疗10 d,治疗组B治疗20 d,治疗组C治疗30 d。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及检测Th1细胞表达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和Th2细胞表达因子IL-4、IL-5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D8+百分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FN-γ、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Th2细胞因子IL-4、IL-5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和治疗组C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显著高于治疗组A(50.00%)(P<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祛湿热法治疗湿疹有效,临床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滋阴祛湿热法 T淋巴细胞亚群 TH1/TH2
下载PDF
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牛燕运 郑娜 +2 位作者 胡翠平 赵自冰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期76-78,94,共4页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A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祛湿清热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A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祛湿清热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对两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进行量化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期间,统计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减小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IL-1β、TNF-α、CRP)及疼痛介质(PGE2、5-HT、NO)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IL-1β、TNF-α、CRP、PGE2、5-HT、NO)血清水平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21.74%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祛湿清热法治疗GA的整体疗效切实,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湿 炎症因子 疼痛介质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应用补肾清热祛湿活血法治疗肾性血尿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伟忠 刘旭生 《河南中医》 2011年第4期337-338,共2页
刘旭生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各类肾脏疾病均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法。其治疗肾性血尿强调补肾、清热、祛湿、活血并举,切中病机,疗效确切。
关键词 肾性血尿 补肾清湿活血 刘旭生
下载PDF
清湿热祛瘀浊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梁洪江 陈力舟 +1 位作者 高三德 吴维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5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清湿热祛瘀浊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精道排毒丸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前列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清湿热祛瘀浊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精道排毒丸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前列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水平以及NIH-CPSI总评分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精道排毒丸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排尿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瘀浊 慢性前列腺炎 精道排毒丸
下载PDF
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银川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6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临床症... 目的:研究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湿热祛瘀浊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湿瘀浊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肝纤维化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会峰 王霞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45例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LN、PC-III、HA、CIV)水平。结果:清热祛湿解毒法对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率为83.3%,可显...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解毒法治疗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45例病人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LN、PC-III、HA、CIV)水平。结果:清热祛湿解毒法对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的临床有效率为83.3%,可显著降低血清LN、PC-III、HA、CIV含量(P<0.05)。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法对湿热蕴毒型肝纤维化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湿解毒 湿蕴毒
下载PDF
温阳祛湿清热法治疗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55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成西 郑舒月 +4 位作者 黄晓楠 石珺 张和韡 王海舻 马淑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祛湿清热法治疗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治疗组(中药组)28例内服麻辛附子汤合麻连赤豆汤加减,外用氧化锌软膏,对照组(西药组)27例内服西替利嗪,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 目的观察温阳祛湿清热法治疗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治疗组(中药组)28例内服麻辛附子汤合麻连赤豆汤加减,外用氧化锌软膏,对照组(西药组)27例内服西替利嗪,外用氧化锌软膏。治疗两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同时对比治疗前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IgE的变化,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硬肿、表皮脱落以及苔藓化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消除红斑方面疗效相同(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EASI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AS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分数降低更多。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E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阳祛湿清热法治疗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湿热兼阳虚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湿 慢性湿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淤胆型肝炎随机对照研究
10
作者 荀蕾 徐然 +1 位作者 田英俊 卢秉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在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治疗周期为4周。结果:在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改善部分中医症状方面,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中医辨证施治,活血清热祛湿法在治疗淤胆型肝炎方面值得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胆型肝炎 治疗 活血清湿
下载PDF
解表清热祛湿法治疗水痘25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亚巍 《中国中医急症》 2003年第4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解表清湿 水痘 中医药治疗 银翘散
下载PDF
用祛湿清热法治疗心悸120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05年第A05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湿 藿香正气散 调胃承气汤 安神定志 温阳 胃不和 理气活血 湿之邪 补心丹
下载PDF
祛湿清热活血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平 焦安钦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活血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激素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湿清热活血辨证方治疗,疗程8 W。结果在24 h尿蛋白...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活血法联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行激素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湿清热活血辨证方治疗,疗程8 W。结果在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湿清热活血法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活血 激素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博宇 邵亚新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1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研究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BI指数恢复正常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A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7%,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清热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能够改善外周静脉病变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活血清湿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祛湿清热法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姜志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论述了祛湿清热法在盆腔炎(Pelvie inflammatory diseas,PID)治疗中的运用,指出该法是治疗PID的关键,并对各种症型的病理因素,如气、瘀、痰、虚等治疗进行了论述,认为对PID的治疗应辨病辨证,谨守病机,在祛湿清热的基础上,分别施治.
关键词 湿 盆腔炎 中西结合
下载PDF
化瘀清热祛湿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45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柳云 刘建平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6期544-544,共1页
目的探讨化瘀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化瘀清热祛湿法;对照组使用金刚藤糖浆,两组的治疗均于月经干净后或经期5~7d开始进行,15d为一疗程,均给予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盆... 目的探讨化瘀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化瘀清热祛湿法;对照组使用金刚藤糖浆,两组的治疗均于月经干净后或经期5~7d开始进行,15d为一疗程,均给予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化瘀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瘀、湿、热病的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清湿 慢性盆腔炎 湿 金刚藤糖浆 中医药疗
下载PDF
中医除热十八法临证应用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美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中医 辛温清 辛凉透 泻火清 湿退 清营凉血 养阴清 解毒
下载PDF
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贺晓芳 邓力军 季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FAL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NFALD的患者91例,其中46例为中药治疗组,予口服疏肝清热祛湿中药加减,并予适当饮食、运动干预,控制血糖。另外45例... [目的]探讨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FAL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NFALD的患者91例,其中46例为中药治疗组,予口服疏肝清热祛湿中药加减,并予适当饮食、运动干预,控制血糖。另外45例为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NFALD患者,处理措施包括饮食、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血糖、血脂情况对症用药控制血糖(二甲双胍片等)、血脂(他汀类)。观察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右胁胀满、右胁疼痛、神疲乏力)、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体质量指数(BMI)、超声诊断弥漫性脂肪肝分度。[结果]1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中药治疗组(6.5±1.5)分,对照组(6.4±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9,P=0.743);治疗后,中药治疗组(1.8±0.6)分,对照组(2.3±0.7)分,2组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前者低于后者(t=-3.661,P<0.001)。2BMI:治疗前,中药治疗组26.2±2.3,对照组26.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7);治疗后,中药治疗组23.9±2.5,对照组26.1±3.3,仅中药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低于对照组(t=-3.590,P<0.001)。3肝功能与血脂:2组治疗前的血清酶、血脂数值接近(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药治疗组的各指标均值低于对照组,其中ALT、AST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超分度疗效:中药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4例(共治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0例(共治愈13例),无效22例,总效率51.1%(Z=-2.334,P=0.020)。[结论]中医疏肝清热祛湿法对于NFALD可能具有较好疗效,药效机理可能是基于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全身代谢的调整,但由于研究对象样本量有限,且未进行随机化处理,较为准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 中药 疏肝清湿
原文传递
治遗尿三法
19
作者 徐成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0期3313-3313,共1页
关键词 遗尿 温肾阳 补肾祛湿热法 补中益气
下载PDF
祛湿清热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瑞昕 周强 +2 位作者 张声生 任晨宇 吴茜 《现代中医临床》 2020年第1期49-53,共5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其与机体的脾胃湿热状态关系密切,为系统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从理论基础和临床运用两个方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理论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致病因子,其与机体的脾胃湿热状态关系密切,为系统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本文从理论基础和临床运用两个方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理论基础方面,从中医典籍和现代医学研究两个不同层面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湿热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者在证候学认知上的统一性。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可从"病因""病位"两个不同角度入手,结合患者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的新观点,探讨了以祛湿清热法为主要治法的不同经方的用法及临床疗效,强调了脾胃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脾胃湿 病因 病位 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