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气味配伍理论对祛湿类经方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赖逸贵 胡业建 +4 位作者 孟丽琴 陈方敏 范慧婕 杨芳华 王强 《河南中医》 2020年第8期1148-1152,共5页
《黄帝内经》对"风、寒、暑、湿、燥、火"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包括淫胜(包括司天,在泉)、反胜(包括司天,在泉)、相胜、相复、主胜和客胜等8个方面,说明了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如何根据药物的气味进行方剂的配伍。每一种邪气致病... 《黄帝内经》对"风、寒、暑、湿、燥、火"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包括淫胜(包括司天,在泉)、反胜(包括司天,在泉)、相胜、相复、主胜和客胜等8个方面,说明了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如何根据药物的气味进行方剂的配伍。每一种邪气致病,都可以根据相应的气味配伍规律组方。因此,每一种邪气在8种不同的情况下,对应有8种配伍方式。《黄帝内经》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以热性、苦味、甘味、淡味药物为主,辅以寒性、辛酸味药物。说明湿邪有寒热之分,体现了"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伤寒杂病论》中,祛湿方剂共33篇,此处之"湿"指外感湿邪和脾胃内生湿邪。分析其中代表方剂可知,《黄帝内经》中的气味配伍方法在祛湿类经方中运用广泛;《黄帝内经》中的8种气味配伍方法在祛湿类经方中并非完全独立使用,而是根据辨证论治结合使用或单独使用;祛湿类经方药物在四气选择上有寒有热,在五味选择上,多用苦味、辛味、甘味药物,其中必用苦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配伍理论 祛湿类经方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祛湿类中药饮片安全问题分析与用药警戒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朦 林志健 +1 位作者 杨雪 张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39-3645,共7页
目的:通过对祛湿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祛湿类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收集和整理53味祛湿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报道,采用... 目的:通过对祛湿类中药饮片的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祛湿类中药饮片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收集和整理53味祛湿类中药饮片的ADR/ADE报道,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祛湿类中药饮片ADR/ADE文献报道67篇,病例98例。涉及ADR/ADE的饮片19味,占祛湿类饮片总数的35.85%,其中包含利水渗湿药17味,芳香化湿药2味。祛湿类饮片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A型、B型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毒副反应较为常见,主要影响因素为药材品种混淆、患者个体差异和超剂量用药等。结论:祛湿类中药饮片发生ADR/ADE累及药味相对较少。因此,临床需对该类饮片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加以警戒,从而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类 中药饮片 不良反应 安全问题 合理用药 用药警戒
原文传递
祛湿类单味中药对尿酸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褚梦真 张冰 +2 位作者 林志健 张晓朦 王雨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5-1490,共6页
通过查阅文献对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单味中药进行研究发现,对比其他类单味中药,祛湿类单味中药降尿酸的文献报道居多,那么祛湿类单味中药与尿酸之间有何联系?是如何发挥降尿酸作用?该研究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 通过查阅文献对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单味中药进行研究发现,对比其他类单味中药,祛湿类单味中药降尿酸的文献报道居多,那么祛湿类单味中药与尿酸之间有何联系?是如何发挥降尿酸作用?该研究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临床中药学》中祛湿类中药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等对祛湿类单味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文章进行检索。后采用Excel(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筛选工具提取其降尿酸作用、药效部位、降尿酸途径及作用机制等分类统计,以明确祛湿类单味中药与尿酸之间的联系及其降尿酸的作用机制。整理结果显示:祛湿类的67味单味中药中,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共有16种,占所研究中药的23.88%;其他发挥降尿酸作用的有中药提取物和化学成分等;其降尿酸的途径主要为: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机制多为调节尿酸生成的2个关键酶及尿酸排泄的离子转运蛋白。由此可见此类中药降尿酸作用明确,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筛选、组方配伍和靶点确定,提供了新思路,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类中药 湿 尿酸
原文传递
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临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丹 张晓朦 +3 位作者 董一珠 李文静 林志健 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49-157,162,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SinoMed、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SinoMed、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有关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8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1、WinBugs 1.4.3软件对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和贝叶斯推断。并以临床总有效率、药品不良反应及每日药品花费为指标进行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10种乌头类祛湿剂,49个RCT,共4758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常规西药相比,单用附桂骨痛胶囊/尪痹片或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用附桂骨痛胶囊/尪痹片可以提高痹证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临床上使用尪痹片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少,且其与虎力片、盘龙七片、通痹胶囊相比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附桂骨痛胶囊与尪痹片在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而在综合考量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附桂骨痛胶囊是乌头类祛湿剂治疗痹证的优势品种。结论:乌头类祛湿剂在治疗痹证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综合考量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临床上推荐使用附桂骨痛胶囊治疗痹证。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本研究所得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湿 痹证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健脾渗湿祛痰化浊类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热点分析
5
作者 吴皎 涂思 +3 位作者 张清源 李靖焜 叶可钦 敖梅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分析健脾渗湿祛痰化浊类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热点,为相关临床用药与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SinoMed、WOS、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1年至2020年收录的相关文献,分别采用VOSviewer、Cochr... 目的分析健脾渗湿祛痰化浊类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热点,为相关临床用药与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Wanfang、VIP、SinoMed、WOS、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11年至2020年收录的相关文献,分别采用VOSviewer、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Apriori建模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设计质量评价、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228个临床研究,均源自中国,遍及85.3%的省市,热度区域为中东部地区。本领域研究热点存在迁移性,2015年前大多单用中医,后期逐渐转向中西医结合,结局指标扩增了相关机理机制研究,提示该研究领域的深层次化。常用药材为泽泻(145次)、丹参(122次),药性以寒、温性为主,药味多甘、苦,最常用组合为泽泻-决明子。所纳入文献源自北大核心期刊的占比3.51%,一部分研究设计缺乏规范性,伦理审查与纳排标准呈规范化趋势。结论近十年来,关于健脾渗湿祛痰化浊类复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地域呈多元化,研究热点呈发散性与深入化趋势。虽然相关临床研究初步呈现规范性与前沿性,但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渗湿痰化浊复方 高脂血症 临床研究热点 VOSviewer 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 Apriori建模
下载PDF
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方园 彭莹莹 +3 位作者 杨振弢 孔宪斌 卜志超 孟静岩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从肠道菌群与腹泻的关系、脾虚与慢性腹泻、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指出腹泻多以脾虚为病理基础,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健脾祛湿类方剂是否是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靶点中药尚需进一步研... 从肠道菌群与腹泻的关系、脾虚与慢性腹泻、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入手探讨从脾论治肠道菌群失调型慢性腹泻,指出腹泻多以脾虚为病理基础,脾虚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健脾祛湿类方剂是否是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靶点中药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 脾虚 健脾祛湿类方剂 中医药
下载PDF
《温病条辨》护阳方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美灵 翟珂 +1 位作者 张义敏 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祛湿类方剂所占比例最重;护阳用药以温里药及补气药为主,护阳药物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为人参,其次是干姜、附子;药物性味以辛温药和甘温药为主,其次为苦温、甘平、辛热药,药物归经以脾、胃、肾、肺经为主。结论:《温病条辨》护阳多用辛甘、温热药物,脾、肾、胃、肺同调,在配伍上用辛甘配伍、化生阳气,辛散酸收、升阳最速,慎用苦寒、防止伤阳,芳香走窜、祛湿温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护阳方药 散寒祛湿类方剂 温里药 补气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郭书升治疗肝病用药经验
8
作者 郭海涛 王冠民 +1 位作者 郝现军 郭俊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郭书升 肝病 中医经验 清热 祛湿类 通气 补气 升清
下载PDF
陵川山区药用植物资源初探
9
作者 张桂萍 《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5年第3期32-34,共3页
陵川山区位于太行山南端,计有药用植物306种,按疗效可将它们分为11类:1解表类60种;2泻下类10种;3清热类230种;4祛湿类68种;5祛痰止咳类27种;6理血类76种;7补益类17种;8安神、干肝熄风类10种;9健胃、舒气、降压类21种;10止... 陵川山区位于太行山南端,计有药用植物306种,按疗效可将它们分为11类:1解表类60种;2泻下类10种;3清热类230种;4祛湿类68种;5祛痰止咳类27种;6理血类76种;7补益类17种;8安神、干肝熄风类10种;9健胃、舒气、降压类21种;10止泻止痢类12种,11驱虫类3种。最后对陵川山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川山区 药用植物资源 山西 疗效分 开发利用 解表美 泻下 清热 祛湿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