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急性毒性检测及安全性评价
1
作者 周建平 朱春玥 +2 位作者 胡宇驰 邵燕 金鑫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对ICR小鼠进行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实验选用体重(18.0~20.0)g的ICR品系小鼠共40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20)及实验组(n=20)。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最大给药量耐受实验采用急性毒性实... 目的:对ICR小鼠进行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急性毒性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本实验选用体重(18.0~20.0)g的ICR品系小鼠共40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20)及实验组(n=20)。养血祛风止痛颗粒最大给药量耐受实验采用急性毒性实验限量法,实验组每只小鼠给予以3.6g生药/mL浓度、0.4mL/10(g·BW)体积灌胃给药,1日内灌注给药2次,日累积剂量为288g生药(kg·BW)(临床人日用最高剂量为1.07g生药/(kg·BW),相当于临床人日用最高剂量的270倍),空白对照组给同体积去离子水,持续灌注7d。观察动物反应、死亡率、外观、四肢活动、摄食、饮水、排泄等表现,连续观察7日后断颈法处死大鼠,对全部大鼠进行解剖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小鼠全部健康存活,较治疗前体重显著增加,实验完成后,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小鼠外观、四肢活动、摄食、饮水、排泄等方面未见到异常,未观察到显著急性中毒反应及小鼠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肺、气管、肾、膀胱、肾上腺、大脑、小脑、脑干、脾、胸腺、睾丸、附睾、卵巢、食管、胃、小肠、大肠、肝、颌下腺、胰腺、甲状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差异。结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经口灌胃半数致死量高于2.88×10^(5)mg/(kg·BW),提示其大剂量应用不具备明显毒性,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实际为无毒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 灌胃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量
下载PDF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SD大鼠长期毒性检测及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周建平 朱春玥 +2 位作者 胡宇驰 邵燕 金鑫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SD大鼠长期口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的毒性试验反应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80只SPF级健康大鼠,雄雌比例为1∶1,随机分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 目的:观察SD大鼠长期口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的毒性试验反应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80只SPF级健康大鼠,雄雌比例为1∶1,随机分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只,养血祛风止痛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3.6、1.8、0.9 g生药/mL浓度的1.5 mL/100 g BW体积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1.5 mL/100 g BW等量去离子水灌胃,各组持续灌胃给药105 d。于给药第105 d时各组大鼠眼静脉丛取血2~3 mL后,当日采用“断颈法”全部处死并进行病理系统解剖,测定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卵巢、睾丸等实质性器官脏体比,对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学指标测定。结果: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灌胃105 d内,各组未见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活动度、皮毛等状态改变,各组均未观察到摄食异常事件。较干预前,养血祛风止痛颗粒灌胃105 d后各组大鼠体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体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第105天,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间凝血时间、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网织红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天门冬氨酸转换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肌酐、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肌酸激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甘油三酯等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和卵巢、睾丸脏器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连续给药105 d时无毒反应剂量为3.6 g生药/mL,即临床最高剂量50倍,具备较大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 长期毒性试验 安全性评价 SD大鼠
下载PDF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对头痛与疼痛大鼠模型镇痛及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
3
作者 周建平 朱春玥 +2 位作者 胡宇驰 邵燕 金鑫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8期50-55,共6页
目的评估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对头痛与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试验、大鼠头痛模型试验、大鼠疼痛模型试验各用SPF级SD大鼠60只,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 目的评估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对头痛与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急性血瘀大鼠模型试验、大鼠头痛模型试验、大鼠疼痛模型试验各用SPF级SD大鼠60只,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各试验组模型完成后按方案给药,血瘀试验采血并测定各组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头痛试验观察各组尖叫、甩头和后肢抓挠面部的潜伏期、持续期,并记录大鼠60 min内发生尖叫、甩头和后肢抓挠面部的总次数;疼痛试验记录大鼠疼痛反应时间。结果急性血瘀模型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中、大剂量组与复方丹参片阳性药物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显著下降(P<0.05);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小剂量组全血黏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与疼痛模型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养血祛风止痛颗粒中、大剂量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第一时相、第二时相头痛次数均显著降低,潜伏期时长、持续期时长均显著延长;模型组第一时相、第二时相头痛次数显著升高,潜伏期时长、持续期时长显著缩短,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第一时相、第二时相头痛次数、潜伏期时长、持续期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能显著降低头痛与疼痛模型大鼠疼痛应激并改善头痛症状,可降低急性血瘀型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提示养血祛风止痛颗粒具有活血止痛的现代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祛风止痛颗粒 头痛 急性血瘀 血液流变学参数 镇痛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雪 毕晓黎 +3 位作者 胥爱丽 罗文汇 李素梅 李养学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补骨脂、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补骨脂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以Agilent Elipse-plus C18(4.6 mm×250 mm,...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补骨脂、青风藤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方中补骨脂所含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以Agilent Elipse-plu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43∶5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在TLC中能检出补骨脂、青风藤的特征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补骨脂素在0.048 3-0.482 6μg范围内,异补骨脂素在0.046 7-0.466 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值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8%、98.78%,RSD值分别为1.69%、0.89%(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专属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祛风止痛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止痛颗粒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祛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影坤 罗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C18(4.6mm×250m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 目的:建立祛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hermoC18(4.6mm×250mm)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结果:芍药苷在0.1221~1.8312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结论:该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祛风止痛颗粒中芍药苷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祛风止痛颗粒 芍药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书民 石静 +1 位作者 王海峰 党秋萍 《陕西中医》 2011年第8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研究祛风止痛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总提取物和青藤碱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三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结论:祛风止... 目的:研究祛风止痛颗粒的提取工艺,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次数对总提取物和青藤碱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三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的确立为大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止痛颗粒 制备工艺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英武 翟科峰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3-57,共5页
称取167 g槲寄生、83 g红花、334 g老鹳草、83 g制草乌、167 g续断加水,用闪式提取器提取3 min即可得提取液1.称取独活和威灵仙各83 g,加入10倍量于称取物的体积分数75%的乙醇,用闪式提取器提取3 min便可得提取液2.合并提取液1和2,将混... 称取167 g槲寄生、83 g红花、334 g老鹳草、83 g制草乌、167 g续断加水,用闪式提取器提取3 min即可得提取液1.称取独活和威灵仙各83 g,加入10倍量于称取物的体积分数75%的乙醇,用闪式提取器提取3 min便可得提取液2.合并提取液1和2,将混合液浓缩为浸膏(相对密度为1.18~1.20),再加入一定的辅料蔗糖和糊精,制粒干燥.此方法制备出的祛风止痛颗粒,颗粒松散,颜色均一,溶解度高,颗粒干燥度高,粒度也低于15%,各项指标均符合药典的规定标准,且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祛风止痛颗粒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式提取 制备工艺 祛风止痛颗粒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8
作者 谢丹 黄华 《中国药业》 CAS 2001年第11期47-48,共2页
祛风止痛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方中主药广防己所含马兜铃酸提取量及出膏率为指标进行选择。结果:本方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2倍水,提取3次,每次60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祛风止痛颗粒 提取工艺 马兜铃酸 中药生产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朝霞 余小庆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552-1553,共2页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次5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14d为1个疗程。...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每次5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祛风止痛颗粒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下载PDF
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梅 徐进杰 张鑫哲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对焦虑情绪、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疗程30 d。对比观察治疗14 d、30 d及停药3个月... 目的:探讨祛风止痛颗粒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及对焦虑情绪、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5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痛颗粒,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疗程30 d。对比观察治疗14 d、30 d及停药3个月后两组患者头痛程度、焦虑情绪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P<0.05)。两组症状缓解均与时间呈正相关,停药3个月后两组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焦虑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3个月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止痛颗粒可有效缓解偏头痛,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祛风止痛颗粒 西比灵胶囊 焦虑情绪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益气祛风止痛颗粒剂对经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眼部自觉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蒙蒙 张月强 +1 位作者 李华 尹连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评价益气祛风止痛颗粒剂改善经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眼部自觉症状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的患者52例(10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 目的:评价益气祛风止痛颗粒剂改善经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后眼部自觉症状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行TPRK手术的患者52例(10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6例(50眼)及对照组26例(52眼)。对照组予常规滴眼液术后点眼,中药组予常规滴眼液点眼联合益气祛风止痛颗粒剂口服,共7d。术后1、3、5、7d进行裸眼视力、眼部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眼压、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检查。计量资料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中药组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且中药组的裸眼视力于术后1、3、5d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5d,中药组上皮愈合率高于对照组(χ2=4.003,P=0.045);术后7d,中药组CCET高于对照组(t=2.082,P=0.042),且中药组术后7dCCET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1,P=0.245);术后7d,2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术后7d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祛风止痛颗粒剂能有效缓解TPRK术后眼部不适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生长及视力恢复,且无升高眼压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激光角膜切削术 疼痛 自觉症状 益气祛风止痛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