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徐继畬与福州神光寺事件
1
作者 史革新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2期29-32,共4页
徐继畬在鸦片战争时调署汀漳龙道,在漳州前线积极抗英。在担任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期间,他主动了解外情,编撰《瀛寰志略》,向国人介绍世界大势,属于林则徐一派能够"开眼看世界"的开明士人。咸丰初年,徐继畬尽管在处理神光寺... 徐继畬在鸦片战争时调署汀漳龙道,在漳州前线积极抗英。在担任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期间,他主动了解外情,编撰《瀛寰志略》,向国人介绍世界大势,属于林则徐一派能够"开眼看世界"的开明士人。咸丰初年,徐继畬尽管在处理神光寺事件上有可訾议之处,但他并无媚敌妥协的主观动机,又能积极主动地考察外情,对中外大势保持着清醒而理智的头脑,这在当时多数人都处于混混噩噩之状态的官场上,是颇为难能可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畬 神光寺事件 爱国御侮 妥协投降
下载PDF
简析徐继畬的制夷之策:阳示德意,阴为钳制——以神光寺事件为例
2
作者 黄俊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18-120,共3页
神光寺事件是因两名英国人在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租赁福州城内的神光寺而引起的一场外交纠纷,当时由徐继直接负责处理此次事件。徐继的制夷之策"阳示德意,阴为钳制"在当时具有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该策略只是权宜之... 神光寺事件是因两名英国人在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租赁福州城内的神光寺而引起的一场外交纠纷,当时由徐继直接负责处理此次事件。徐继的制夷之策"阳示德意,阴为钳制"在当时具有合理性。但从长远来看该策略只是权宜之计而非长远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畲 神光寺事件 阳示德意 阴为钳制
下载PDF
晚清福州神光寺案新探
3
作者 姚舜 《天中学刊》 201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晚清福州神光寺案发生于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正值条约制度形成初期,在中西方两大文明接触碰撞的背景下,具有典型意义。清政府虽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利,并在此后同许多国家签订条约,但短时间内传统的"华夷"观念并未受... 晚清福州神光寺案发生于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正值条约制度形成初期,在中西方两大文明接触碰撞的背景下,具有典型意义。清政府虽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利,并在此后同许多国家签订条约,但短时间内传统的"华夷"观念并未受到根本影响,对外政策也因此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事入城 神光寺 条约
下载PDF
神光寺事件背后推力探析
4
作者 谭婧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3-77,共5页
神光寺事件表面上只是传教士居住地抉择的争端,实质上却牵涉到福州士绅与以徐继畬为代表的地方官府之间、咸丰皇帝与英国之间的角力,使其成为继《江宁条约》签订后,一宗重要的中外交涉事件。事件中,各方角力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角度而言... 神光寺事件表面上只是传教士居住地抉择的争端,实质上却牵涉到福州士绅与以徐继畬为代表的地方官府之间、咸丰皇帝与英国之间的角力,使其成为继《江宁条约》签订后,一宗重要的中外交涉事件。事件中,各方角力的过程和结果,从某种角度而言,正好反映出近代外交理念与传统"夷夏之辨"间的交锋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寺事件 近代外交 夷夏之辨
下载PDF
从神光寺事件看徐继畬与林则徐对西方的认识差异
5
作者 尹素敏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52-173,262,共23页
徐继畬与林则徐都是古老中国步入近代之初“开眼看世界”的典型代表,二人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1850年发生的神光寺事件却集中展现了二人观念上的深刻差异与行动上的针锋相对。这一差异固然由于二人对福州夷情的不同判断,但深层次原... 徐继畬与林则徐都是古老中国步入近代之初“开眼看世界”的典型代表,二人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1850年发生的神光寺事件却集中展现了二人观念上的深刻差异与行动上的针锋相对。这一差异固然由于二人对福州夷情的不同判断,但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徐、林二人对西方与时代环境的认知差异即观念近代化程度的不同。神光寺事件典型折射出古老中国迈向近代之初,中西交汇背景下“开眼看世界”群体的多面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畬 林则徐 神光寺事件
下载PDF
神光寺事件再研究——以林、徐之争为视角的考察
6
作者 孙祥伟 王宁 蒋虎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2,共4页
神光寺事件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因如何对待英人租住福州房屋看法不一,林则徐与徐继畬两位“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代表意见分歧,进而针锋相对。双方的冲突诚然是由于二人对于当时福州形势判断的差异,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徐、林二人乃至... 神光寺事件发生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因如何对待英人租住福州房屋看法不一,林则徐与徐继畬两位“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代表意见分歧,进而针锋相对。双方的冲突诚然是由于二人对于当时福州形势判断的差异,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徐、林二人乃至咸丰帝对于世界形势认知的不同,以及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寺 徐继畬 林则徐 英人
下载PDF
神光寺公案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郦永庆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0-79,共10页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战后,英人要求履行条约,派驻领事入城。当时,广州和福州都发生反对英人入城的斗争。道光三十年,两名英国人(一传教士、一医生)要求入住福... 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战后,英人要求履行条约,派驻领事入城。当时,广州和福州都发生反对英人入城的斗争。道光三十年,两名英国人(一传教士、一医生)要求入住福州神光寺,引起一场外交纠纷,史称神光寺事件,并被认为是福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只是由于清朝官吏的破坏而遭失败。在处理神光寺事件中,时任巡抚的徐继畬与回乡家居的林则徐存在意见分歧,史家一般都肯定林则徐而否定徐继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 神光寺事件 林则徐 福州城 道光帝 清朝政府 三十年 开埠通商 鸦片战争 领事
原文传递
道光三十年英人租住福州神光寺事件档案
8
作者 赵增越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65,共35页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作为通商口岸。条约内有“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之语,然而对于城邑的解释,中英之间发生分歧,清...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割让香港,并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作为通商口岸。条约内有“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之语,然而对于城邑的解释,中英之间发生分歧,清政府认为是指城外,英国则认为包括城内。此后在广州、福州都发生了反对洋人入城的斗争。福建巡抚徐继畲是较早接触过西方的官员,他于道光二十八年出版了《瀛环志略》,突破根深柢固的天朝意识和华夷观念,闽浙总督刘韵珂在外交上很依重徐。道光三十年六月间,一名英籍传教士和一名英籍医生来福州,向城内神光寺僧人租屋两间,并将租约送侯官县用印。此前刘韵珂和徐继畲同意英国领事及其他领事馆人员住进福州城内积翠寺,但严格禁止其他洋人入城居住。徐继畲主张“按约理论”“据理而争”,令知县向英人交涉搬出。但英人以需询问香港总督是否应出城为由,未立即搬出。在此期间,因病免官返抵福州的前云责总督林则徐联络福州士绅书写公启,上书徐继畲,要求立即驱逐神光寺的英人。在京的福建籍官员也上奏谴责刘韵珂和徐继畲,许多关于洋人的谣言也传入宫中。此案最终以英人搬出神光寺、咸丰帝将徐继畲招进京城授以闲职而告终。有关神光寺事件的档案史料此前已多有披露,但仍有未全。现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和上谕档中辑录相关史料,供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寺事件 档案史料 三十年 福州 道光 《南京条约》 《瀛环志略》 徐继畲
原文传递
徐继畲与外国人——长篇历史小说《神光寺》(节选)
9
作者 铁建晓 《五台山》 2004年第4期25-44,共20页
第十章 伤脑筋的地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关键词 长篇历史小说 神光寺 徐继畲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晚清开放初期中坚人物的陨落──徐继畬四论
10
作者 王振锋 《城市研究》 1995年第2X期58-64,共7页
晚清开放初期中坚人物的陨落──徐继畬四论王振锋自从中国进入近代,尽快实现近代化便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成为有效地抵抗入侵和振兴中华希望之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客观上造成了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契... 晚清开放初期中坚人物的陨落──徐继畬四论王振锋自从中国进入近代,尽快实现近代化便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成为有效地抵抗入侵和振兴中华希望之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客观上造成了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契机,也为中国近代化的启动创造了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光寺事件 徐继 对外开放 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 观念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国人 近代中国
下载PDF
徐继畬在福建
11
作者 韩永福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6-102,共7页
在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中,徐继畲无疑是一位佼佼者.他于1848年出版的《瀛环志略》一书,把当时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水平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并曾深刻地影响了郭蒿焘、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近代化运动起... 在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中,徐继畲无疑是一位佼佼者.他于1848年出版的《瀛环志略》一书,把当时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水平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并曾深刻地影响了郭蒿焘、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近代化运动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同时,徐继畲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但是长期以来,他却被作为投降派而遭到历史的冷落.本文拟对其任职福建时期的政治活动与思想进行一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继 林则徐 神光寺事件 道光帝 咸丰帝 鸦片战争 清政府 民主政治 《瀛环志略》 洋务运动
下载PDF
在弥陀寺的地盘上
12
作者 文净 《闽都文化》 2015年第6期55-62,共8页
一程师孟把乌山称为道山,据说是因为此山登临之胜,可与道家蓬莱仙境媲美。一回回登乌山,流连于这里的树幽亭秀,石乌花红,只是纵目山下的纵横街巷,林立高楼,总觉得"蓬莱"之说,有些言过其实。后来在道山观里看福州古城模型,才... 一程师孟把乌山称为道山,据说是因为此山登临之胜,可与道家蓬莱仙境媲美。一回回登乌山,流连于这里的树幽亭秀,石乌花红,只是纵目山下的纵横街巷,林立高楼,总觉得"蓬莱"之说,有些言过其实。后来在道山观里看福州古城模型,才知道当年的福州,水网纵横、湖塘密布。乌山东面半坡处有块岩石,上刻"云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师孟 神光寺 湖塘 郭柏苍 福建巡抚 《海国图志》 此山 寻幽探胜 闽山 男女之大防
原文传递
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复兴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92-303,共12页
徐继及其《瀛环志略》研究综述任复兴徐继及其《瀛环志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同仁日益感兴趣的研究课题。1991年7月,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徐继会学术研究会发起,在山西省忻州市首次召开了徐继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徐继及其《瀛环志略》研究综述任复兴徐继及其《瀛环志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同仁日益感兴趣的研究课题。1991年7月,由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徐继会学术研究会发起,在山西省忻州市首次召开了徐继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30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瀛环志略》 研究综述 徐继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东西方文化 林则徐 神光寺事件 华夷观念 民主政治 《海国图志》
原文传递
回首风流几登临——你视而未见的乌石山
14
作者 危砖黄 《闽都文化》 2017年第4期35-42,共8页
盯住三坊七巷的布局图,越看越觉得,三坊七巷宛如一张铺在地上的巨帆。三坊在西,七巷在东,它们之间的中轴线——南后街,向南延伸,恰似一根垂直的桅杆,穿越了安泰河,插在乌石山。乌石山,支撑着这张帆,好像一条船,稳稳地停泊在那里。乌石山... 盯住三坊七巷的布局图,越看越觉得,三坊七巷宛如一张铺在地上的巨帆。三坊在西,七巷在东,它们之间的中轴线——南后街,向南延伸,恰似一根垂直的桅杆,穿越了安泰河,插在乌石山。乌石山,支撑着这张帆,好像一条船,稳稳地停泊在那里。乌石山,是三坊七巷的屏障。三坊七巷作为一个居住区,千年前就选定了乌石山身后这个位置,一定有它的道理。其中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山亭记 三坊七巷 神光寺 乌石山 谢章铤
原文传递
朝元巷的历史云烟——寻访徐继畬故居
15
作者 珍尔 《五台山》 2018年第9期6-16,共11页
北方的初秋,金风送爽。一辆大巴车载着一群酷爱写字的女作家,装着满车欢声笑语,从并州向忻州进发。忻州古称'秀容',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故事纷呈、文化底蕴深厚之地。名人辈出,宝藏遍野。多彩的行程与内容让女作家们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关键词 徐继畬 《瀛寰志略》 林则徐 福州城 神光寺事件
原文传递
乌石山与抗英斗争
16
《政协天地》 2015年第8期48-48,共1页
福州开埠后,英国设领事馆于南台的鸭母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英夷所派福州领事馆李太郭到省","九月间英国香港殖民总督驻华公使德庇时到福州查看码头",以住房简陋为借口,肆意曲解条约,强求清廷和地方官吏允许他们入城,并... 福州开埠后,英国设领事馆于南台的鸭母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五月,"英夷所派福州领事馆李太郭到省","九月间英国香港殖民总督驻华公使德庇时到福州查看码头",以住房简陋为借口,肆意曲解条约,强求清廷和地方官吏允许他们入城,并要迁设领事馆于福州城内白塔寺附近,以便进一步控制福州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石山 德庇时 福州城 地方官吏 抗英斗争 南台 福建巡抚 驻华公使 至道山 神光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