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欢 江婧婧 +2 位作者 曾钗明 陈艳 梅爱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 目的研究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和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ADSC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ADSC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经颈动脉注射入50μL用PKH-26标记的ADSC悬液(含约2×10^6个细胞),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14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中ADSC的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DCC、 NF-200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DCC、NF-200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ADSC组大鼠脑组织中可检测到PKH-26标记的ADSC,且大部分位于脑梗死周边区皮质中。造模后第7、14天,模型组DCC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而NF-200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ADSC组DCC和NF-200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模型组。在梗死周边区皮质, DCC主要表达于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经颈动脉移植的ADSC可以迁移至脑梗死周边区皮质,并可能通过促进该区域DCC、NF-200的表达,从而强化神经轴突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干细胞 轴突再生 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神经蛋白200(nf-200)
下载PDF
人脑挫伤后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亦武 邓伟年 +4 位作者 谭亮 肖爱武 舒细记 戴甲培 徐小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9-232,I0005,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NF200在脑组织中神经元及轴索中表达的变化。方法88例闭合性脑挫伤标本,按损伤时间分为0.5h、1h、3h、24h、3d、7d、14d和30d共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 目的研究人脑挫伤后NF200在脑组织中神经元及轴索中表达的变化。方法88例闭合性脑挫伤标本,按损伤时间分为0.5h、1h、3h、24h、3d、7d、14d和30d共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伤后不同时间NF200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0.5h和1h组,挫伤灶内及边缘NF200免疫组化染色几乎阴性;随时间的延长,挫伤灶内残存神经元及其周围神经元NF200染色逐渐增强,甚至发生核内转移;挫伤灶周围轴索在伤后出现波浪状扭曲、肿胀和断裂,最早在24h组出现收缩球(retractionball,RB),7d组轴索病变最明显,可见大量RB。图像分析发现伤后0.5h组和1h组,脑挫伤部位NF200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AOD)下降,其后逐渐升高,在14d组或30d组达高峰。结论脑损伤后NF200变化有一定规律性,并可用于诊断轴索损伤(AI),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在推断脑损伤时间上的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脑挫伤 神经200 损伤时间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NF-200和神经胶质酸性纤维蛋白免疫阳性细胞
3
作者 杨萍 应大君 +2 位作者 王宇飞 宋林 李振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骨髓基质干细胞 体外 诱导 分化 nf-200 神经胶质 酸性纤维蛋白 免疫阳性细胞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觉传导通路中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
4
作者 魏婷 康前雁 李雪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2,共5页
背景神经丝蛋白200(NF200)是特异性分布于神经元轴突内,维持神经元形态、反映其功能、检测轴突再生状况的一个间接指标。NF200是否参与了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整个视觉传导通路的异常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RIRI后... 背景神经丝蛋白200(NF200)是特异性分布于神经元轴突内,维持神经元形态、反映其功能、检测轴突再生状况的一个间接指标。NF200是否参与了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整个视觉传导通路的异常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研究RIRI后各时间点大鼠视觉传导通路中视网膜、外侧膝状体、上丘脑及视皮质等部位NF200的表达。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RIRI1、2、3、4、6、8周组,伪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大鼠。RIRI组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法制作RIRI模型,以右眼为损伤眼;伪手术组仅行前房穿刺而不灌注生理盐水。于RIRI后1、2、3、4、6、8周处死大鼠,摘除大鼠眼球,并取外侧膝状体、上丘脑及视皮质组织制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200在上述大鼠各部位神经元及轴突中的表达。结果大鼠RIRI1、2、3、4、6、8周组、伪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损伤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NF200的表达量(A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55,P=0.000),其中RIRI1周组NF20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3,P〈0.01)。RIRI1周后可见损伤眼对侧外侧膝状体NF20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3,P〈0.01),而损伤4周、6周后对侧外侧膝状体NF20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4、4.313,P〈0.01)。RIRI1周可见损伤眼对侧上丘脑NF20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6,P〈0.05),2周对侧上丘脑NF20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7,P〈0.01)。RIRI2、3、4周后双侧视皮质NF20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侧:t=18.728、18.213、15.088,P〈0.01;同侧:t=8.690、5.704、7.805,P〈0.01)。结论RIRI可造成损伤眼的RGCs、对侧外侧膝状体、上丘脑及双侧视皮质神经元轴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路 神经蛋白200
下载PDF
植入式皮质电刺激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皮质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
5
作者 程凌燕 李涛 +5 位作者 周海涵 程璇 张乾 谭杰 李承晏 段晏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2期7909-7913,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中发现单独皮质电刺激治疗16d能改善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增加梗死灶周围皮质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目的:观察植入式皮质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皮质神经丝蛋白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 背景:前期研究中发现单独皮质电刺激治疗16d能改善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增加梗死灶周围皮质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目的:观察植入式皮质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皮质神经丝蛋白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成电刺激组和非刺激组,两组造模1周后植入电刺激器,电极放置在脑梗死区边缘皮质表面,电刺激组施加电刺激,非刺激组不施加电刺激。植入14d后终止电刺激,6周后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荧光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梗死灶周边、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非刺激组比较,电刺激组梗死灶周边、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表明皮质电刺激可增加梗死灶周边及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诱导双侧皮质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皮质电刺激 神经可塑性 神经蛋白200 神经
下载PDF
射频热凝对兔半月神经节神经丝蛋白20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印红梅 倪加凤 程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与持续时间射频热凝对兔半月神经节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影响。方法:利用射频热凝技术,对80只兔半月神经节分别进行60、70和80℃温控热凝毁损实验,于术后第1、7、14和28天取出受损的半月神经节。H...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与持续时间射频热凝对兔半月神经节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影响。方法:利用射频热凝技术,对80只兔半月神经节分别进行60、70和80℃温控热凝毁损实验,于术后第1、7、14和28天取出受损的半月神经节。HE染色阳性者,观察毁损后神经丝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同一温度下,射频持续时间相同时,随术后时间的增加,NF200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而射频持续1 min与3 min比较,该指标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射频持续时间相同时,70℃与60℃比较,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70℃与80℃比较,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射频毁损温度为70℃左右时,对半月神经节杀伤力最大,神经活性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半月神经节毁损的较适宜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蛋白200 射频温控热凝术
下载PDF
长期远隔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中丝20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峰 刘向荣 +4 位作者 赵海苹 王荣亮 吉训明 罗玫 罗玉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研究长期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神经中丝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即刻给予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即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反复... 目的研究长期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神经中丝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即刻给予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即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反复3次。此后每天给予一次远端肢体缺血后适应。实验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7 d组(C7组);缺血再灌注后适应7d组(P7组);缺血再灌注28 d组(C28组);缺血再灌注后适应28 d组(P28组)。每组6只大鼠。采用免疫印迹法研究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F20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脑组织NF200蛋白的表达部位。结果 P7组大鼠脑组织内NF200表达比C7组明显增高(P<0.05),P28组大鼠脑组织内NF200表达比C28组及P7组明显增高(P均<0.05),而C28组大鼠与C7组相比脑组织内NF200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F200在神经元胞体及轴突中均有表达。结论长期远隔缺血后适应可增加大鼠脑组织内NF200的表达,可能与减轻脑缺血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远隔缺血后适应 神经200
下载PDF
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外源性NEP1-40对神经中丝NF20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边涛 朱涛 +1 位作者 刘通 李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Nogo受体拮抗剂(NEP1-40)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后两组均建立大鼠T10脊髓右侧半横断损伤模型,治疗组通过损伤处置管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 目的探讨外源性Nogo受体拮抗剂(NEP1-40)在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0只。后两组均建立大鼠T10脊髓右侧半横断损伤模型,治疗组通过损伤处置管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予NEP1-4015μg溶于PBS缓冲液25μl,连续7d;模型组予等量的PBS缓冲液;假手术组仅去除椎板,不做脊髓半横断,术后不埋管,不用药。分别于术后7、14、21、28d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BBB)评分法行大鼠行为学表现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受损节段脊髓中NF200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各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NF200阳性细胞的数目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BBB评分与NF200阳性细胞数量呈明显正相关(r=0.937,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注射NEP1-40可增加NF200阳性神经元数目,促进轴突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Nogo受体拮抗剂 神经蛋白NF200
下载PDF
HIF-1α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NF200和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孔令胜 于如同 +1 位作者 聂冬丽 冯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将120只SD大鼠平均分...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电控脊髓损伤打击装置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将1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损伤组(SCI组),神经干细胞组(NSC组)和HIF-1α基因修饰NSC组(HIF-NSC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受伤脊髓中HIF-1α、NF200和GFAP的表达。结果HIF-NSC组中HIF-1α免疫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比其他各组各时间点均高(P<0.01),且表达高峰延迟至移植后14 d;除第1天外,HIF-NSC组NF200表达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增高(P<0.05),移植后28 dNF200免疫阳性轴突数目也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增多(P<0.01);移植后7 d、14 d、28 dGFAP免疫阳性细胞面积均比SCI组和NSC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HIF-1α基因修饰NSC移植可引起HIF-1α在损伤脊髓内有效表达,且能明显的促进NF200的表达,并能在脊髓损伤的后期抑制GFAP的表达。这提示HIF-1α基因修饰的NSC移植可减少受伤脊髓中胶质细胞的增生和胶质疤痕的形成,促进轴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α神经蛋白200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参环毛蚓神经组织的NSE、NF200、ED1、GFAP和NO细胞化学特性
10
作者 罗振国 赵越 韩庆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7-782,共6页
为研究环节动物的神经组织学特性 ,我们选择生活在我国的环节动物门典型代表参环毛蚓 (Pheretimaaspergillum)为研究对象 ,使用若干种兔抗鼠抗体 ,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与细胞化学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反应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研... 为研究环节动物的神经组织学特性 ,我们选择生活在我国的环节动物门典型代表参环毛蚓 (Pheretimaaspergillum)为研究对象 ,使用若干种兔抗鼠抗体 ,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与细胞化学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反应阳性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研究发现 ,在参环毛蚓脑、咽下神经节、腹神经节所有神经细胞呈NSE阴性 ;在参环毛蚓脑 ,部分神经细胞呈NF2 0 0阳性 ,在咽下神经节、腹神经节未观察到NF2 0 0阳性神经细胞 ;在参环毛蚓脑观察到较多ED1阳性细胞 ;在参环毛蚓脑、咽下神经节、腹神经节均未观察到GFAP阳性细胞 ;在参环毛蚓脑未观察到NADPH d阳性神经细胞 ,而在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节部分神经细胞及纤维NADPH d阳性。结果表明 ,参环毛蚓神经细胞的神经细胞特异的烯醇化酶特性、神经微丝蛋白特性与星型胶质细胞的GFAP特性不同于哺乳动物 ;其神经组织存在有数量较多的吞噬功能的类似于哺乳动物小胶质细胞的细胞 ;参环毛蚓的脑不含有NO能神经细胞 ,而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节含有NO能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环毛蚓 神经组织 NSE NF200 ED1 GFAP NO 细胞化学特性 神经细胞特异烯醇化酶 神经蛋白200
下载PDF
ADSC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梗死灶周围DCC和NF-200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张沛 杨洁 +1 位作者 秦蕊 卢宝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799-802,共4页
目的分析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梗死灶周围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6只SD大鼠,其中30只用于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 目的分析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梗死灶周围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6只SD大鼠,其中30只用于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脑梗死组(插入线栓,注入生理盐水)、移植组(插入线栓,注入ADSC悬液),三组各10只;剩余6只用于分离培养ADSC。分别于造模后第1、2周,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DSC在大鼠脑组织中的迁移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测定NF-200和DCC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NF-200和DCC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的分布情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CC蛋白在梗死灶周围皮质中的定位。结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移植组脑组织中可见PKH-26标记的ADSC,且多见于脑梗死周围皮质中。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可知,相比假手术组,脑梗死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组造模后第1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造模后第1、2周DC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移植组与假手术组造模后第2周NF-200表达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脑梗死组,移植组造模后第1、2周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可知,脑梗死组与移植组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和DCC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更加明显,且移植组更加明显;NF-200蛋白在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轴突中,DCC蛋白呈现条索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DCC蛋白主要定位于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NF-200阳性的神经元轴突中。结论通过颈动脉注射途径移植的ADSC可移至大鼠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中,且其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脑梗死病灶周围皮质NF-200和DCC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脂肪来源干细胞 神经蛋白200 结直肠癌缺失蛋白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与组织NRP1表达、辅助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赵晓娟 魏珂 +2 位作者 高隽 靳新星 董菲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649-657,共9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200c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初级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的135例EOC患者,另外纳入30例良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200c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初级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的135例EOC患者,另外纳入30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术前3 d采集患者血清样本,提取并纯化血清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术中收集135例EOC癌组织、4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30例良性肿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组织NRP1蛋白表达。118例患者术后完成至少6个疗程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完成后>6个月无复发视为化疗敏感。化疗耐药定义为原发性化疗难治性患者或化疗完成后≤6个月复发。结果:EOC组织中NR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P<0.001)。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EO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血清外泌体miR-200c水平可良好地区分EOC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95%CI 0.921~0.989)。EO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水平与组织NRP1表达呈负相关(P<0.001)。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在化疗耐药组患者中更低(P<0.001),其预测EOC患者化疗反应的AUC为0.846(95%CI 0.769~0.924)。Cox回归和Kaplan-Meier预后分析显示,血清外泌体miR-200c低表达是导致EOC患者更短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外泌体miR-200c低表达与组织NRP1高表达、化疗耐药及预后不良有关,有希望作为术前预测EOC化疗反应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血清外泌体miR-200c 神经纤毛蛋白1 化疗反应 预后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连接蛋白1和神经丝蛋白200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亚莉 姚海江 +3 位作者 李志刚 曹祖懋 高效铭 胡煜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6-913,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中A2型星形胶质细胞(A2s)、A1型星形胶质细胞(A1s)和轴突再生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NF-200)、突触再生标记物神经连接蛋白1(NL1)表达及尼氏体生成情况的影响,探讨督脉电针治疗SCI的可能机... 目的:通过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中A2型星形胶质细胞(A2s)、A1型星形胶质细胞(A1s)和轴突再生标记物神经丝蛋白200(NF-200)、突触再生标记物神经连接蛋白1(NL1)表达及尼氏体生成情况的影响,探讨督脉电针治疗SCI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和抗体组、电针组、电针+中和抗体组,每组15只。采用无限视野撞击法建立SCI大鼠模型。中和抗体组与电针+中和抗体组在大鼠造模损伤后即刻注射白细胞介素(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C1q 3种中和抗体。电针组与电针+中和抗体组电针“大椎”“命门”,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8 d。分别于第1、7、14、21、28天进行BBB评分;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A2s特异性标记物S100a10与GFAP共表达情况,A1s特异性标记物C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NF-200及NL1表达情况;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点模型组大鼠BBB评分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第7、14、21、28天,中和抗体组、电针组、电针+中和抗体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抗体组、电针组、电针+中和抗体组脊髓组织中GFAP与A2s标记物S100a10双标荧光表达强度升高(P<0.05,P<0.01);电针组A1s标记物C3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NF-200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电针+中和抗体组脊髓组织中NL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电针+中和抗体组中NF-200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NL1、NF-200阳性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抗体组、电针组、电针+中和抗体组NL1、NF-200阳性表达升高(P<0.01);与中和抗体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中和抗体组中NF-200阳性表达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尼氏体数目减少;与模型组比较,中和抗体组、电针组、电针+中和抗体组尼氏体数目增加。结论:督脉电针能够促进A2s激活,这可能是其促进SCI后大鼠轴突、突触的再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A2型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蛋白200 神经连接蛋白1 神经再生
原文传递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NF200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敏 余茜 +1 位作者 何成松 李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0-984,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网屏训练,每日40min,每周6次,共5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维持原来生活状态。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康复组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神经功能在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转棒实验和平衡木实验在3周、5周(P<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网屏实验在3周、5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在5周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大鼠缺血区NF200蛋白质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多,在3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周时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区NF200蛋白质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运动训练 行为学 神经蛋白200
下载PDF
微囊化兔嗅球细胞悬液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GFAP及NF20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曾旭 王向东 +4 位作者 余庆 张玉生 马建敏 刘德明 胡维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移植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损伤脊髓内GFAP及NF200表... 目的:探讨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移植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损伤脊髓内GFAP及NF200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NF200及GFAP表达均呈进行性增高,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微囊组术后7、14、21 d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损伤对照组;但微囊组脊髓内NF200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微囊化兔嗅球细胞悬液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内的NF200表达并抑制GFAP表达,有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嗅球 微囊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蛋白质类NF200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脊髓损伤大鼠NF_(200) 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乔鸿飞 兰宾尚 刘亦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5-637,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电针刺激对NF200、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刺激组。神经元的鉴定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脊髓NF200、GFAP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电针刺激对NF200、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刺激组。神经元的鉴定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脊髓NF200、GFAP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脊髓灰质中的神经元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脊髓灰质中神经元数量同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电针刺激组相比均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的NF200阳性神经元数量、GFAP阳性面积显著低于电针刺激组(P<0.05)。电针刺激脊髓损伤4周后大鼠脊髓灰质中神经元数量显著较模型对照组增多;NF200阳性神经元数量、GFAP阳性面积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多。结论:电针刺激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NF200与GFAP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针 神经蛋白质类NF200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大鼠
下载PDF
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廷钦 宋锦宁 +5 位作者 李宇 胡明军 赵雅慧 刘晓斌 郭小叶 郑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研究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神经丝蛋白200(NF200)、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90只SD成年雄... 目的研究FK506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及轴突再生相关蛋白神经丝蛋白200(NF200)、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建立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90只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DAI模型组、FK506干预组(各组又分为6h、1d、7d亚组,各组n=10);各组于预定时间点采用mNSS法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DAPK1、NF200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GAP-43的表达变化、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记录,使用统计学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FK506干预组较DAI组损伤后的NF200标记轴索病理改变显示,形成轴索肿胀、轴索球数目明显降低;FK506干预组较DAI组各时间点DAPK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数目明显减少,GAP-43、NF20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FK506能够在DAI后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与轴索病理改变,减轻神经组织损伤;FK506能够加速神经元再生,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蛋白200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凋亡相关蛋白激酶1 细胞凋亡 颅脑损伤
下载PDF
BMP7蛋白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修复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玉玲 白广超 +2 位作者 金宏亮 张文 李宽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是否具有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修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和BMP7实验组,以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BMP7组大鼠...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BMP7)是否具有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修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和BMP7实验组,以Allen's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BMP7组大鼠每天在脊髓损伤处注射50ng BMP7蛋白,连续7天,NC组对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小时、3天、1周、2周、4周、8周进行HE染色以观察脊髓损伤处病理学改变;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小时、3天、1周、2周、4周、8周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 200,NF200)、胶质纤微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表明两组大鼠造模后脊髓损伤处神经元数量减少,神经突触数量减少,尼式体淡染且数量减少,组织中可见空洞形成,1周后,BMP7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处尼式体染色逐渐加深,神经突触数量增多,变化较NC组明显。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MP7实验组大鼠NF200阳性表达细胞数造模3天后逐渐增多,至第4周时达到高峰,且在1周、2周、4周及8周时均大于NC组;BMP7实验组及NC组术后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变化均不明显,且两组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BMP7实验组大鼠SYP阳性表达细胞数造模3天后逐渐增多,且在1周、2周、4周及8周时均大于NC组。结论 BMP7蛋白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脊髓损伤 脊髓神经蛋白200 胶质纤微酸性蛋白 突触素
下载PDF
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不同脑区NF200的经时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维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丝蛋白200(NF200)在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额、颞叶皮质和皮质下白质的经时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痴呆鼠不同脑区NF200的经时变化情况;采用同... 目的研究神经丝蛋白200(NF200)在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额、颞叶皮质和皮质下白质的经时变化。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痴呆鼠不同脑区NF200的经时变化情况;采用同济大学研制的HPIAS-1000高清晰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不同脑区NF200阳性信号的面积密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发现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后不同脑区NF200的表达随时间变化。缺血1 m,2 m,4 m后NF200的表达阳性面积逐渐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在形态学变化方面,1 m时NF200轻度变化,提示为可逆性损伤。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NF200免疫组化染色越来越淡。至4 m时,NF200免疫组化染色基本消失,提示为不可逆损伤。结论慢性持续性脑血流量下降致NF200的改变在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 血管性痴呆 大鼠 神经蛋白200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抑制剂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力 马莉 +2 位作者 贾丽君 周雅卿 赵永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Glycyrrhizin(Gly)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54只,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Gly组,每组18只。紫杉醇组大鼠实验第1,3,5,7天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Glycyrrhizin(Gly)对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共54只,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紫杉醇+Gly组,每组18只。紫杉醇组大鼠实验第1,3,5,7天腹腔注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47 mg/kg)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紫杉醇+Gly组在注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47 mg/kg)后,第1~7天每日腹腔注射Glycyrrhizin(50 mg/kg),两种药物间隔30 min。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实验第4,8天检测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所有大鼠实验第8天处死,取L_(4-6)脊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MGB1、细胞骨架蛋白[神经微丝蛋白轻链(NF-L)、神经微丝蛋白中链(NF-M)]、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Iba-1)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紫杉醇组MWT、TWL均降低,提示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构建成功;与紫杉醇组相比,紫杉醇+Gly组MWT、TWL均升高(P<0.05)。紫杉醇组大鼠L_(4-6)脊髓组织中HMGB1、NF-L、NF-M、GFAP、Iba-1、TLR4、NF-κB、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紫杉醇+Gly组以上指标的表达均低于紫杉醇组(均P<0.05)。结论HMGB1抑制剂Glycyrrhizin可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减轻细胞骨架结构紊乱,进而缓解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神经病理性疼痛 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GLYCYRRHIZIN TLR4/nf-κB 神经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