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牙槽神经相关神经肽及其非神经传导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婷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7-340,共4页
下牙槽神经作为一种混合神经,不仅可以通过外感受器发挥神经传导功能,而且还可通过释放神经肽发挥其非神经传导功能。神经肽是一类由神经细胞合成并释放,通过细胞外的受体对目标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与下牙槽神经相关的神经... 下牙槽神经作为一种混合神经,不仅可以通过外感受器发挥神经传导功能,而且还可通过释放神经肽发挥其非神经传导功能。神经肽是一类由神经细胞合成并释放,通过细胞外的受体对目标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多肽,与下牙槽神经相关的神经肽主要有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和神经激肽A等。下牙槽神经可以通过释放这些神经肽调节牙体发育及神经源性炎症,维持体内免疫稳态、促进骨折愈合,在组织的修复再生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下牙槽神经非传导作用的研究,进一步从分子、细胞及组织多层面探讨神经与组织再生间的关系,揭示神经因素在促进组织再生并提高其再生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就下牙槽神经及其非神经传导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牙槽神经 神经传导作用 神经
下载PDF
国产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微微 杨新平 朱光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钴胺治疗组(n=20)。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后4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至16周时改善程度达最大,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治疗后第8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客观体征开始改善,无论从客观征评分还是从疗效判断上,改善程度不如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平均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治疗16周后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依帕司他治疗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组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有效率上肢分别为50.0%和68.4%,下肢分别为55.6%和61.9%。两组主客观症状、体征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分别为76.2%和84.2%。结论:国产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疗效相似,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药物疗法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疗法 神经传导/药物作用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并发症与颈根部结构的关系
3
作者 周易 卢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3132-3133,共2页
关键词 颈/神经支配 神经 交感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术中喉返神经麻痹的预防
4
作者 郭英俊 李英杰 贾和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4期5895-5895,共1页
关键词 喉返神经 声带麻痹/预防和控制/病因学 神经 交感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人类
下载PDF
臂丛(肌间沟)麻醉致高段脊神经阻滞1例分析
5
作者 于福冉 孙希武 杨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849-849,共1页
关键词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下载PDF
神经阻滞引起神经损伤的诊治
6
作者 周泽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029-2030,共2页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神经系统/病理学
下载PDF
谷氨酸与麻醉和记忆
7
作者 赵秋华 岳云 于代华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关键词 谷氨酸 麻醉 记忆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传导作用
下载PDF
乌拉地尔与倍他乐克治疗颈丛阻滞期间心血管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晓丽 范昕 +1 位作者 娄晓凭 汤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哌嗪类/治疗应用 美托洛尔/治疗应用 颈丛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心血管疾病/药物疗法
下载PDF
颈神经丛阻滞致全脊麻一例报告
9
作者 常江 王军 +3 位作者 杜文涛 曹艳 王警卫 蒋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255-1255,共1页
患者,男,34岁,于2007年1月10日在本院因左侧锁骨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前血压为136/77mmHg,心率84次/min,体重94kg,心肺功能正常,在进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首先建立静脉输液通... 患者,男,34岁,于2007年1月10日在本院因左侧锁骨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前血压为136/77mmHg,心率84次/min,体重94kg,心肺功能正常,在进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首先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麻醉仰卧去枕,头转向健侧,选择左侧颈神经丛阻滞,双上肢紧贴两侧,常规消毒皮肤后用7号针头于左侧第四颈椎横突进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颈丛 麻醉 脊椎
原文传递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短暂性失明1例
10
作者 程增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3期8091-8091,共1页
1病历摘要 女,58岁。2011-05-08因右侧下颌第一磨牙残根需修复故要求拔除,检查:叩(-),无松动。以2%普鲁卡因2.5 ml注射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后约5 min,
关键词 下颌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盲/病因学
原文传递
球后阻滞麻醉致呼吸抑制1例分析
11
作者 杨晓英 刁枢 +1 位作者 孙成杰 潘永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730-,共1页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眼/神经支配 呼吸功能不全/病因学 人类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球后阻滞反射性引起心脏骤停2例分析
12
作者 刘美玉 迟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4期6023-602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眼/神经支配 心脏停搏/病因学 人类
原文传递
长托宁或东莨菪碱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杨太权 张建峰 唐忠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4297-4299,共3页
目的观察对比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术前用药分别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颈丛麻醉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溶液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长托宁组(C组,n=20),麻醉前15 min A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1 ml,B... 目的观察对比长托宁和东莨菪碱作为术前用药分别用于颈丛麻醉时对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颈丛麻醉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溶液组(A组,n=20)、东莨菪碱组(B组,n=20)、长托宁组(C组,n=20),麻醉前15 min A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1 ml,B组静脉注射东莨菪碱0.3 mg(1 ml),C组静脉注射长托宁0.5mg(1 ml)。以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和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前15 min及麻醉后5、10、15、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结果 A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大部分时间点HR、SBP、DBP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较麻醉前15 min均有差异(P<0.05)。C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麻醉后各时间点HR、SBP、DBP与麻醉前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托宁能够有效地预防颈丛麻醉导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较东莨菪碱更适合于作为颈丛麻醉的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药理学 奎宁环类/药理学 颈丛 神经传导阻滞/副作用 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 人类
原文传递
Protein kinase-based neural signaling pathways for ginsenosides:a retrospective review
14
作者 He Wenbin Zhang Junlong Chen Naiho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49-354,共6页
Ginsenosides are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seng,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to target brain tissues and produce multipl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Ginsenosides have been shown to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 and memory ... Ginsenosides are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s of ginseng,which have been reported to target brain tissues and produce multipl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Ginsenosides have been shown to improve learning ability and memory in normal aged animals,and in an animal model of memory impairment.However,its underlying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are very complicated,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its effects on the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s in neurons.Previous reports have shown that some protein kinases may be affected by ginsenosides,including protein kinase C,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Ⅱ,c-Jun-N terminal kinase,and protein tyrosine kinase.In this paper,protein kinases that may underlie the mechanisms of ginsenosides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AX GINSENOSIDES Signal transduction Protein kinase C 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2 JNK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Protein-tyrosine kinas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