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嗜神经侵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冰芷 刘云坤 +3 位作者 王文轩 侯泽宇 唐金茹 李龙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嗜神经侵袭(PNI)是OSCC一个常见且隐匿的病理学特征,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目前临床上对这种肿瘤高危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仍不足。近...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嗜神经侵袭(PNI)是OSCC一个常见且隐匿的病理学特征,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目前临床上对这种肿瘤高危生物学行为的认识仍不足。近年的研究发现PNI是肿瘤与神经双向的信号交互过程,多种细胞、信号分子参与其中,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干预的靶点。本文就OSCC中PNI的分子病理机制、对预后的影响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神经侵袭 预后 分子机制
下载PDF
SDC4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中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艳宁 石宏 +4 位作者 李荷香 王洁 郝亚丽 王旭 袁云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探讨SDC4在CXCL12介导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周围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不同浓度CXCL12对SACC-83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共沉淀分析SDC4与CXCL12的相互作用;构建靶向敲低SDC4基因的shRNA慢病毒... 目的:探讨SDC4在CXCL12介导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周围神经侵袭中的作用。方法: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不同浓度CXCL12对SACC-83细胞的趋化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共沉淀分析SDC4与CXCL12的相互作用;构建靶向敲低SDC4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敲低SDC4在SACC-83细胞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趋化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趋化性;采用裸鼠体内周围神经侵袭模型检测周围神经侵袭能力。结果:CXCL12促进SACC-83细胞迁移,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P<0.01);SDC4与CXCL12有相互作用,SDC4基因敲低后,SACC-83细胞在CXCL12诱导下的迁移和趋化性均明显降低(P<0.05),而细胞增殖能力没有明显改变(P>0.05),同时裸鼠体内试验表明,其周围神经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SDC4通过与CXCL12相互作用参与腺样囊性癌的周围神经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SDC4 CXCL12 周围神经侵袭
下载PDF
恶性肿瘤嗜神经侵袭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灿 黄建鸣 张国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889-3892,共4页
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相关术式中,PNI为绝对禁忌,然而目前PNI检测方法并不能及时指导保留神经术式的选择。本文就目前PNI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更加精准及便... 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在保留神经的相关术式中,PNI为绝对禁忌,然而目前PNI检测方法并不能及时指导保留神经术式的选择。本文就目前PNI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更加精准及便捷的PNI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侵袭 免疫组化 影像学
下载PDF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楚 李锦锦 +1 位作者 候娜 李龙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989-2994,2999,共7页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早期肿瘤多数生长缓慢,但是中晚期SACC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甚至神经损伤的症状,这与肿瘤的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特性密切相关。...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早期肿瘤多数生长缓慢,但是中晚期SACC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甚至神经损伤的症状,这与肿瘤的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特性密切相关。嗜神经侵袭是指肿瘤沿着神经纤维扩散生长的现象,包括浸润神经纤维周围和侵入神经纤维内,被广泛认为是肿瘤转移的第四种途径。嗜神经侵袭是SACC主要的病理特性和不良预后的标志。尽管这个特征被广泛认知,但是对其发生的具体机制目前了解甚微。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神经侵袭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与神经相互作用的微环境理论已经成为嗜神经侵袭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微环境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微环境理论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侵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言雄 贺本松 王海久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9期14054-14060,共7页
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CCA)起源于左、右肝管或其汇合部的肝外胆管腺癌,与远端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共同组成了胆管上皮起源的胆道肿瘤家族,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根治性切除仍然是获得远期... 肝门部胆管癌(Peri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CCA)起源于左、右肝管或其汇合部的肝外胆管腺癌,与远端胆管癌和肝内胆管癌共同组成了胆管上皮起源的胆道肿瘤家族,亦称高位胆管癌、近端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根治性切除仍然是获得远期生存的唯一办法。部分早期发现的HCCA患者可以行根治性切除,但是因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 PNI)转移能力强,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就诊时已是中晚期,造成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术后早期复发,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短。PNI常发生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是影响手术切除后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针对肝门部胆管癌PNI的患者,术前准确诊断PNI对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预后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神经侵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嗜神经侵袭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林虎 张峥嵘 +2 位作者 李浩然 程正武 江厚象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73-777,共5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嗜神经侵袭(PNI)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200例,根据是否发生PNI分为PNI组和无PNI组,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等,记录所有病人术后...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嗜神经侵袭(PNI)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病人200例,根据是否发生PNI分为PNI组和无PNI组,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等,记录所有病人术后总生存时间(OS)以评估预后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特征病人预后。采用Cox回归分析结直肠癌病人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00例病人中,39例出现PNI为PNI组,其余161例为无PNI组;PNI组肿瘤直径较非PNI组大,T分期T3~T4比例高、转移淋巴结比例高、术后辅助治疗比例较非PNI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病理分期T3~T4病人3年总生存期显著低于病理分期T1~T2期者(Log-rankχ^(2)=3.936,P=0.047);PNI阳性者3年生存率低于PNI阴性者(Log-rankχ^(2)=10.629,P<0.001);术后辅助治疗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术后未辅助治疗者(Log-rankχ^(2)=8.362,P=0.003);术后辅助治疗中,PNI阳性者3年生存率高于PNI阴性者(Log-rankχ^(2)=28.824,P<0.001);术后未辅助治疗中,PNI阴性者3年总生存期显著高于PNI阳性者(Log-rankχ^(2)=6.509,P=0.01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3~T4期(HR=3.228,95%CI 1.813~5.747)、转移淋巴结比例高(HR=3.304,95%CI 1.996~5.469)、肿瘤直径大(HR=2.571,95%CI 1.161~5.694)、PNI阳性(HR=2.792,95%CI 1.669~4.669)是结直肠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切除术病人存在PNI现象,且PNI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神经侵袭 切除手术 预后
下载PDF
雪旺细胞标志物S10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罗小龙 孙沫逸 +2 位作者 杨连甲 李春智 孙文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雪旺细胞标志物S10 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例腺样囊性癌和 18例粘液表皮样癌标本 ,分别进行S10 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 目的 :对比研究雪旺细胞标志物S10 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 0例腺样囊性癌和 18例粘液表皮样癌标本 ,分别进行S10 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能力明显高于粘液表皮样癌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S10 0在绝大多数腺样囊性癌中均有表达 ,而在粘液表皮样癌中则没有表达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雪旺细胞标志物 SlOO蛋白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峰 吕春堂 +3 位作者 周中华 罗小龙 刘宏 孙沫逸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建立腺样囊性癌(ACC)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方法:将5×105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注射入30只裸鼠一侧眶下区皮下,分别于7、11、14、21、28d、动物自行死亡时或56d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肿瘤能否侵袭眶下神经并测量神经侵袭的长... 目的:建立腺样囊性癌(ACC)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方法:将5×105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注射入30只裸鼠一侧眶下区皮下,分别于7、11、14、21、28d、动物自行死亡时或56d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肿瘤能否侵袭眶下神经并测量神经侵袭的长度。另取16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将ACCM和人舌癌Tca8113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点皮下,14d后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眶下管内神经侵袭的情况,比较两组神经侵袭的发生率。结果:30只裸鼠模型中23只出现了神经侵袭,7、11、14、21、28d和自行死亡组神经侵袭长度分别为0.09、(0.27±0.02)、(0.38±0.05)、(0.68±0.18)、(1.07±0.36)和(2.10±0.77)mm。另16只裸鼠中8只ACC-M细胞注射裸鼠神经侵袭发生率为100%,远高于Tca8113细胞注射裸鼠的12.5%(P<0.01)。结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特异性,是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良好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颅神经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沫逸 王磊 +3 位作者 陆斌 杨耀武 李建虎 程晓兵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C(TrkC)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的表达情况 ,探讨TrkC与ACC嗜颅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2例ACC、7例正常腮腺及 3例腺泡细胞癌标本中的TrkC进行检测。结果 TrkC在ACC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为 90 ....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C(TrkC)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CC)的表达情况 ,探讨TrkC与ACC嗜颅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2例ACC、7例正常腮腺及 3例腺泡细胞癌标本中的TrkC进行检测。结果 TrkC在ACC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为 90 .6 % (2 9/ 32 ) ,且存在嗜神经现象组的Trk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 (P <0 .0 5 )。TrkC的表达在正常腮腺导管细胞为阳性 ,而在腺泡细胞癌均为阴性。结论 TrkC在ACC中的过表达可能是ACC嗜神经侵袭的机制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C 涎腺腺样囊性癌 嗜颅神经侵袭 生物学标志 微环境理论
下载PDF
NGF及其受体P75与肝素酶在口腔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骆树瑜 张玉茹 +2 位作者 李宏捷 朱晓红 李秋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与ACC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ACC组织中HPA...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肝素酶(heparanase,HP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的表达和相互作用,以及与ACC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ACC组织中HPA、NGF和P75的表达,并对他们在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学部位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GF和P75在嗜神经(PNI)组和非嗜神经(NPNI)组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呈正相关(r=0.429,P<0.05)。嗜神经组HPA和P75的表达正相关(r=0.558,P<0.05)。P75在神经周组织和远离神经部位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NGF在神经组织和远离神经处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在ACC的神经浸润中,NGF及其受体P75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并非唯一因素,NGF可以通过和受体p75结合可以提高HPA的表达率和生物活性,进而促进ACC对神经组织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肝素酶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嗜神经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磊 孙沫逸 +2 位作者 杨耀武 程晓兵 李建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A 涎腺腺样囊性癌 表达 神经侵袭
下载PDF
GDNF及其受体Ret在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善川 梁丽 +2 位作者 张玉茹 朱晓虹 李宏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及其受体Ret的表达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嗜神经侵袭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对42例SACC、5例腺泡细胞癌、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GDNF和Ret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DNF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肿瘤周围的神经纤维和正常腺体的导管中呈阳性表达,而在腺泡细胞癌和正常腺泡组织中均不表达。Ret在SACC肿瘤细胞的胞浆和正常的导管上皮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在神经纤维中弱阳性或不表达,腺泡细胞癌中不表达。Ki-67在SACC细胞的胞核中呈阳性表达,靠近神经和远离神经的肿瘤细胞中阳性表达并无差异。有神经侵袭组Ki-67的阳性表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但无统计学差异。GDNF与Ret表达间呈正相关(r=0.489,P<0.05),但GDNF与Ki-67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r=0.278,P>0.05)。结论:GDNF及其受体Ret在SACC中高表达,GDNF在周围神经组织内也高表达,提示SACC中存在GDNF的自分泌,GDNF和Ret可能在SACC嗜神经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ACC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神经侵袭的发生、GDNF的表达间关系可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 RET Ki-67 神经侵袭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峰 吕春堂 +2 位作者 李保平 高爱芝 陈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6-109,12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神经侵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只神经侵袭裸鼠模型体内ACC癌组织中NGF的表达,比较邻近神经的ACC癌组织与远离神经的癌组织中NGF阳性...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神经侵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只神经侵袭裸鼠模型体内ACC癌组织中NGF的表达,比较邻近神经的ACC癌组织与远离神经的癌组织中NGF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另10只神经侵袭模型的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裸鼠腹腔内注射抗NGF抗体40μg/次,隔天一次,持续14d;对照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统计学t检验比较两组神经侵袭长度的差异。结果:ACC细胞中表达NGF,且邻近神经的ACC中NGF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显著高于远离神经的ACC。体内注射NGF抗体的实验组动物神经侵袭的长度为(0.156±0.025)m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0.378±0.050)mm,P<0.01。结论:ACC中NGF的表达增强与神经侵袭相关,NGF能促进ACC的神经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峰 吕春堂 周中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建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 ,为研究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条件。 方法 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肺高转移株ACC M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区皮下 ,分别于注射后7d、11d、14d、2 1d、2 8d、动物... 目的 建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 ,为研究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发生、发展提供实验依据和条件。 方法 将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肺高转移株ACC M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区皮下 ,分别于注射后7d、11d、14d、2 1d、2 8d、动物自行死亡或 5 6d时用HE染色方法观察肿瘤生长和神经侵袭的情况 ,并测量眶下神经管内神经侵袭的长度。结果  85 7%的荷瘤裸鼠发生眶下管内神经侵袭。 7d、11d、14d、2 1d、2 8d和自行死亡组神经侵袭长度分别为 0 0 9mm、(0 2 7± 0 0 2 )mm、(0 38± 0 0 5 )mm、(0 6 8± 0 18)mm、(1 0 7± 0 36 )mm和 (2 1± 0 77)mm。结论 该模型是研究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良好模型 ,11~ 2 1d作为观察时限为宜 ,尤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动物模型 ACC 肿瘤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洪亮 车银富 +2 位作者 于涛 陶峰 何等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的表达,探讨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在S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 目的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的表达,探讨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在S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SACC和1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中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的表达差异及与病理指标、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涎腺组织相比,CXCR1、N-cadherin、Ki-67和vimentin在SACC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1、N-cadherin、Ki-67、viment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XCR1、N-cadherin、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Ki-67的表达与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XCR1、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与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02,P=0.011)。CXCR1、N-cadherin、Ki-67、vimentin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adherin和Ki-67的表达与有无神经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CXCR1、N-cadherin、Ki-67、vimentin的表达与SACC的发生、发展相关;N-cadherin和Ki-67的表达与SACC的神经侵袭相关;而CXCR1、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与SACC的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CXCR1 N-CADHERIN KI-67 VIMENTIN 淋巴结转移 神经侵袭
下载PDF
嗜神经侵袭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龙颖 姚德生 韦有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嗜神经侵袭(PNI)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A_2~ⅡB期3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早期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PN... 目的探讨嗜神经侵袭(PNI)与早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A_2~ⅡB期3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早期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PNI的关系,并分析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 3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PNI阳性率为15.0%(45/300)。早期宫颈癌PNI的发生与间质浸润、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手术切缘无关(P>0.05)。在随访期间,PNI阳性组复发率高于PNI阴性组(P<0.001);两组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I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66.7%,84.4%)均低于PNI阴性患者(90.1%,9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2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手术切缘是影响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间质浸润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37);而PNI不是影响无瘤生存率或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NI的发生与早期宫颈癌间质浸润、LVSI、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有关,其与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神经侵袭(PNI) 预后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与早期宫颈癌嗜神经侵袭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龙颖 姚德生 +3 位作者 韦有生 伍光腾 董婷婷 冯一鸣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与早期宫颈癌嗜神经侵袭(PNI)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Ⅰb~Ⅱa2期宫颈癌患者60例...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与早期宫颈癌嗜神经侵袭(PNI)和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Ⅰb~Ⅱa2期宫颈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术后标本中NGF、TrkA、p75的表达情况,评估NGF及受体与PNI、其他病理因素的关联性。结果宫颈癌PNI的发生与NGF和受体TrkA的高表达明显正相关(P=0.025,P=0.011);PNI阳性的患者中,NGF、TrkA染色阳性面积也较PNI阴性的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P=0.026);NGF、TrkA的表达也与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的发生密切相关(P=0.029, P=0.019),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均P>0.05);p75的表达与宫颈癌PNI和其他病理因素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NGF、TrkA的高表达与早期宫颈癌PNI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提示NGF和TrkA可能参与了PNI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P75 神经侵袭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体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喆 江希松 +3 位作者 宋凯 刘冰 张文峰 尚政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09-211,215,共4页
目的:期望建立一种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通过将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与小鼠背根神经节在基质胶中进行共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双染动态观察肿瘤细胞与神经轴突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通过对腺样囊性癌嗜... 目的:期望建立一种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通过将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与小鼠背根神经节在基质胶中进行共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双染动态观察肿瘤细胞与神经轴突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通过对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模型的观察,发现嗜神经侵袭过程的发生是肿瘤细胞与神经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的腺样囊性癌-背根神经节共培养能够模拟癌细胞嗜神经侵袭的发生过程,对于研究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神经侵袭 共培养
下载PDF
雪旺细胞标记物Leu-7(HNK-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伟 孙沫逸 +4 位作者 董绍忠 杨耀武 李建虎 王磊 居云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检测Leu 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表达情况,探讨Leu 7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ACC,3例正常腮腺,3例正常颌下腺,3例正常舌下腺,5例肌上皮瘤及5例 涎腺腺泡细胞癌标本组织切片中的Leu 7进行... 目的 检测Leu 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表达情况,探讨Leu 7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ACC,3例正常腮腺,3例正常颌下腺,3例正常舌下腺,5例肌上皮瘤及5例 涎腺腺泡细胞癌标本组织切片中的Leu 7进行检测。结果 28例ACC中的嗜神经侵袭率为85.6%(24/28),Leu 7 阳性率为96.4%(27/28),Leu 7的表达在正常大涎腺的导管细胞及其周围肌上皮细胞为阳性,在肌上皮瘤的阳性 率为80.0%(4/5),而在腺泡细胞癌内均为阴性。结论 腺样囊性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进而 侵袭神经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侵袭 正常 涎腺腺样囊性癌 雪旺细胞 ACC 腺泡细胞 肌上皮瘤 肌上皮细胞 导管细胞 表达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L1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Capan-2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薇 贲其稳 +3 位作者 李桂香 吴红玉 金晶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观察沉默细胞黏附分子L1基因(L1CAM)表达后对胰腺癌Capan-2细胞体外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L1CAM-shRNA干扰载体转染胰腺癌Capan-2细胞,以L1CAM-NC转染细胞为对照。分别将L1CAM-shRNA组及L1CAM-NC组细胞与大鼠背... 目的观察沉默细胞黏附分子L1基因(L1CAM)表达后对胰腺癌Capan-2细胞体外神经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L1CAM-shRNA干扰载体转染胰腺癌Capan-2细胞,以L1CAM-NC转染细胞为对照。分别将L1CAM-shRNA组及L1CAM-NC组细胞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基质胶(matrigel)一起构成共培养神经侵袭模型,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突及细胞生长情况并拍照,利用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照片进行分析。结果共培养模型中,L1CAM-NC对照组细胞向DRG方向不断迁移增殖,包绕神经突起并沿之向DRG爬行,而L1CAM-shRNA组中并未观察到该现象。共培养第3天和第5天时,L1CAM-NC对照组细胞集落面积显著高于L1CAM-shRNA组(P<0.01),但两组的神经突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L1CAM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集落形成及迁移爬行的方式抑制胰腺癌Capan-2细胞的神经侵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细胞黏附分子L1 RNA干扰 神经侵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