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效果
1
作者 刘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通过与显微镜常规骨窗入路比较,分析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41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锁孔入路21... 目的通过与显微镜常规骨窗入路比较,分析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41例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锁孔入路21例)和对照组(显微镜常规骨瓣入路20例),两组均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比较手术时间、术后2周和1年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满意率和推荐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2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和推荐率都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安全可靠,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面肌痉挛 内镜锁孔 微血管减压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附68例报告) 被引量:10
2
作者 管勇 吕少萍 +1 位作者 孙淼 贺亚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6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施行锁孔入路MVD,术中通过神经内镜观察面神经根出脑干部位及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确认责任血...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6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施行锁孔入路MVD,术中通过神经内镜观察面神经根出脑干部位及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确认责任血管,并对手术入路及神经减压方式进行改良,实施减压后观察神经根的松解以及责任血管移位后的状态,术后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手术有效率94.12%(64/68);术后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个月~4年,仅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目的评价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68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施行锁孔入路MVD,术中通过神经内镜观察面神经根出脑干部位及局部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确认责任血管,并对手术入路及神经减压方式进行改良,实施减压后观察神经根的松解以及责任血管移位后的状态,术后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手术有效率94.12%(64/68);术后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个月~4年,仅1例复发。结论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入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 神经内镜 锁孔 原发性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 神经内镜 锁孔
下载PDF
颅后窝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3
作者 叶永造 王占祥 +4 位作者 刘希尧 谭国伟 郭剑锋 薛伟明 沈上杭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7-468,共2页
目的总结锁孔入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8例,其中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有明显血管压迫123例,难以明确责任血管5例。结果术后随访6~ 48个月,平均32个月。治愈102... 目的总结锁孔入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28例,其中三叉神经根入脑干区有明显血管压迫123例,难以明确责任血管5例。结果术后随访6~ 48个月,平均32个月。治愈10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复发4例,经再次行微血管减压术治愈2例。术后出现周围性面瘫3例,同侧听力下降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可作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外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原发性 减压 微血管 锁孔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常会民 苏军 +5 位作者 刘清流 彭卫华 田喜光 姚雪峰 邱炜 林鹏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839-840,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神经内镜 并发症 辅助 锁孔 历史 理想 传统
下载PDF
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征军 陈慧溪 +1 位作者 蒋广元 梁新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锁孔 微血管减压 磁共振成像检查
下载PDF
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杰 周帆 +3 位作者 黄云峰 袁金刚 陈风 李帆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5期100-102,106,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MVD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骨瓣入路组(30例)和... 目的比较改良锁孔入路与常规骨瓣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2月—2019年6月行MVD治疗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骨瓣入路组(30例)和改良锁孔入路组(27例)。常规骨瓣入路组采用常规骨瓣入路行MVD治疗,改良锁孔入路组采用改良锁孔入路行MV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均随访12个月,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颅内血肿、颅神经麻痹、皮下积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锁孔入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常规骨瓣入路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锁孔入路组的颅内血肿、颅神经麻痹、皮下积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眩晕/听力下降等并发症总发生率(14.81%)低于常规骨瓣入路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MVD中采用改良锁孔入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入路,且改良锁孔入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锁孔 常规骨瓣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下载PDF
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征军 陈慧溪 +1 位作者 蒋广元 梁新强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锁孔微血管减压 治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炳山 单明 +1 位作者 王斌 程宏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457-458,共2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 37例病人发现责任血管,其中4例经内镜辅助得以发现,12例利用内...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神经内镜辅助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 37例病人发现责任血管,其中4例经内镜辅助得以发现,12例利用内镜进一步调整垫片位置。1例病人未发现责任血管。术后疼痛消失30例,疼痛减轻8例。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及加重。结论神经内镜辅助MVD手术能够有效避免遗漏责任血管,有助于垫片的置入位置更加合理和牢固,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神经内镜 乙状窦后
下载PDF
经乙状窦锁孔入路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围术期护理
9
作者 魏丽君 张水娟 +2 位作者 宣姝姝 盛琴芬 王春英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279-1280,共2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三叉神经后根受邻近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所引起。以往的药物阻滞和伽玛刀治疗容易复发或容易引起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而血管显微减压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较少引起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已经被广泛接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由三叉神经后根受邻近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所引起。以往的药物阻滞和伽玛刀治疗容易复发或容易引起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而血管显微减压术可以保留三叉神经功能,较少引起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已经被广泛接受和应用。锁孔技术使手术损伤更小,且不影响患者外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期护理 锁孔 乙状窦 神经脱髓鞘病变 神经功能障碍 三叉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改良锁孔入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计成 沈嘉威 +2 位作者 戴如飞 嵇道飞 杨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关键孔指导下锁孔骨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骨瓣组(28例)和改良锁孔组(25例)... 目的探讨关键孔指导下锁孔骨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53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骨瓣组(28例)和改良锁孔组(2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的短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骨瓣组治疗有效率为92.6%,术后头痛4例、皮下积液3例、颅内感染1例、远隔部位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眩晕及听力下降3例;改良锁孔组治疗有效率为92%,术后头痛2例、皮下积液1例、眩晕伴听力下降1例。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改良锁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无复发病例。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且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 关键孔 三叉神经 微血管减压 并发症
下载PDF
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配合
11
作者 尚菊 杜兴 金晓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3期272-272,共1页
微血管减压术因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叉神经痛,同时保留神经的生理功能,所以被认为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佳的病因治疗手段,而内窥镜比传统显微镜能从不同角度十分清晰的观察根区,不易遗漏责任血管而被广泛应用于此手术中.2007年8月~2010年12... 微血管减压术因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叉神经痛,同时保留神经的生理功能,所以被认为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佳的病因治疗手段,而内窥镜比传统显微镜能从不同角度十分清晰的观察根区,不易遗漏责任血管而被广泛应用于此手术中.2007年8月~2010年12月行内镜下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92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 配合 内镜 乙状窦后 病因治疗 生理功能 保留神经
下载PDF
内镜经眶上锁孔入路视神经管减压的解剖学研究
12
作者 王晓东 张恒柱 +2 位作者 严正村 吴巍 兰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在尸头标本上,探讨经眶上锁孔硬膜外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可行性。方法以直径4 mm的0°和30°硬质神经内镜对10例(共20侧)成人尸头标本,行眶上锁孔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记录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数据。... 目的在尸头标本上,探讨经眶上锁孔硬膜外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可行性。方法以直径4 mm的0°和30°硬质神经内镜对10例(共20侧)成人尸头标本,行眶上锁孔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记录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通过眶上锁孔硬膜外入路,神经内镜可清晰显露蝶骨嵴、前床突、视神经管内口与镰状韧带,并完成对视神经管外壁及上壁的磨除减压。经测量,额骨颧突至视神经管内口距离为(59.32±2.27)mm,视神经管内口上壁中点至颈内动脉距离为(3.80±0.93)mm。结论神经内镜经眶上锁孔硬膜外入路可对视神经管上壁与外侧壁进行充分减压,具有安全、微创与有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神经 眶上锁孔 神经内镜
下载PDF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三叉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铁辉 许华 +3 位作者 蔺友志 张毅 李明 韩凤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68-170,共3页
目的为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28具干性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确定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位置;在15具尸头上采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 目的为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28具干性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确定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位置;在15具尸头上采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况和周围毗邻关系。结果①以星点-乳突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作2.0cm直径的骨窗,可以充分暴露桥小脑角区。②采用不同角度内镜,可扩展对桥小脑角立体结构的暴露,直接对血管与神经接触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利于查明手术显微镜难以观察的部位。结论利用神经内镜可以减少对脑神经、脑干、小脑的牵拉,能够更好地显露桥小脑角结构,准确确定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 显微解剖
下载PDF
锁孔下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红 陈胜利 +2 位作者 吉宏明 张刚利 张汉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820-822,共3页
面肌痉挛(HFS)的特征性表现为一侧面神经所支配肌肉间歇性、不自主抽搐,双侧少见.其病因多为桥小脑角处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造成面神经脱髓鞘改变,导致神经过度兴奋而发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将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分离,具有较好... 面肌痉挛(HFS)的特征性表现为一侧面神经所支配肌肉间歇性、不自主抽搐,双侧少见.其病因多为桥小脑角处血管压迫面神经根部造成面神经脱髓鞘改变,导致神经过度兴奋而发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将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分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MVD治疗的53例HFS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 减压治疗 锁孔 神经根部 脱髓鞘改变 血管压迫
下载PDF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5
作者 丁建魁 谷跃军 +3 位作者 马文斌 额布 孙玉林 徐建新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4年第3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锁孔 微血管减压 方法
下载PDF
脑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不同开颅术式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宜功 周焜 +3 位作者 邓小鹏 陈光唐 王诚 刘窗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两种开颅术式治疗脑神经疾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脑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三叉神经痛65例,面肌痉挛7例,舌咽神经痛2例,中间神经痛1例。常规开颅组38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两种开颅术式治疗脑神经疾病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脑神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三叉神经痛65例,面肌痉挛7例,舌咽神经痛2例,中间神经痛1例。常规开颅组38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瓣开颅暴露所需结构后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还纳骨瓣;改良锁孔组37例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钻孔后咬骨钳扩大骨窗2.5 cm×3.0 cm暴露所需结构后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毕不用恢复骨瓣。分析两种术式开颅的操作时间、手术风险、手术医师掌握程度、暴露所需血管减压的术野、经济效益、术后并发症等,随访2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2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常规开颅组面肌痉挛复发1例,有效率97.4%(37/38),改良锁孔组有效率100%(37/37),2组有效率、术式暴露的术野、术后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式的操作时间、手术风险、手术医师掌握程度、经济效益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孔术式微血管减压术手术的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医师易掌握,降低了费用,且能有效避免导静脉、乙状窦被牵拉或铣刀损伤所致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开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疾病 乙状窦后 微血管减压 改良锁孔 小骨窗
下载PDF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小祥 龚年春 +4 位作者 刘智明 樊城 陈波 徐剑 孟亮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5-416,共2页
目的总结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其中微血管减压术59例,选择性三叉神经感觉支切断术9例。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64例,疼痛明... 目的总结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其中微血管减压术59例,选择性三叉神经感觉支切断术9例。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64例,疼痛明显缓解2例,疼痛未减轻2例。结论良好的手术技巧,术中对责任血管的仔细辨别和对具体病人的相应处理,是提高手术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原发性 微血管减压 锁孔 乙状窦后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国梁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7期556-556,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微血管减压 面肌痉挛症 治疗 锁孔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然 马翔宇 +4 位作者 李卫国 李超 张鑫 徐淑军 李新钢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5-57,6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药物控制情况筛选出31例面肌痉挛患者,对以上患者全部行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1例患者中,面肌痉挛症状完...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药物控制情况筛选出31例面肌痉挛患者,对以上患者全部行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1例患者中,面肌痉挛症状完全缓解者24例(27.4%),明显减轻者6例(19.4%),未缓解1例(3.2%),术后出现轻度面瘫3例(9.68%),听力下降2例(6.45%),头晕伴频繁恶心呕吐者1例(3.23%),术后发热2例(6.45%)。无术后出血及小脑挫伤病例,无脑脊液漏及刀口愈合不良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在充分掌握神经解剖及熟练应用神经内镜基础上,取得高效微创治疗效果的一种新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神经内镜 乙状窦后锁孔 微血管减压
原文传递
后颅窝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风险探讨
20
作者 闫国樑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4期397-398,共2页
我科2005—2009年开展后颅窝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患者108例,虽96.3%的患者得以治愈,但在术中术后出现出血、小脑梗死、面瘫、听力下降及感.
关键词 锁孔微血管减压 乙状窦后 后颅窝 风险 2009年 三叉神经 舌咽神经 面肌痉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