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洪震 李泽钊 +2 位作者 贾秀凤 张俊玲 夏瑞雪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治疗。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凝血、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改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依达拉奉 联合用药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神经功能影响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秀东 王艳玲 +3 位作者 王化刚 刘立海 王彦华 刘风珍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12期748-749,共2页
为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1天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为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将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治疗后第21天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3周后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NIHSS评分和HRSD评分明显减少,ADL评分明显增高;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的抑郁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影响 干预治疗 抑郁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NIHSS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汉密顿抑郁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 患者入院
原文传递
汽车废气对交通警察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牛静萍 赵晓红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6,共1页
为了解兰州市汽车废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于1997年3~4月对兰州市不同类型的4个交通要道进行了汽车废气的监测,并对在该区域值勤的交通警察作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以研究汽车废气对交通警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为治... 为了解兰州市汽车废气污染状况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于1997年3~4月对兰州市不同类型的4个交通要道进行了汽车废气的监测,并对在该区域值勤的交通警察作了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以研究汽车废气对交通警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为治理汽车废气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废气 交通警察 神经功能影响 大气污染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郝彩艳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9年第6期51-51,共1页
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4例,分成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0~82(71. 69±3. 78)岁;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9... 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选取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4例,分成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60~82(71. 69±3. 78)岁;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15例,初中及以下1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1~83(72.56±3.69)岁;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20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1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影响 资料与方法 的应用效果 观察组 大专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结合高压氧对脑创伤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蔡莉新 陈美琴 何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474-1474,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在本院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依据人... 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在本院收治的1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男性。依据人院先后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疗效 高压氧治疗 神经功能影响 病情恢复 脑创伤 观察组
原文传递
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爱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的方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的方式对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100例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神经功能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过程中,通过使用手法按摩结合情志护理的方法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按摩 情志护理 卒中恢复期患者 神经功能影响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加二十二碳六烯酸对神经重症昏迷患者营养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艳军 王雁 +1 位作者 张伟 丁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53-2653,共1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早期肠内营养+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于神经重症昏迷患者的营养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的作用,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二十二碳六烯酸 神经重症昏迷 临床治疗方案 营养指标 神经功能影响 患者
原文传递
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崔陈慧 张馨月 +3 位作者 潘亚娟 张维娜 刘艳 孙可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89-1589,共1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受试者即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将受试者分成A组42例及B组43... 本研究旨在观察环乳晕切口及放射状切口术对乳腺纤维瘤的疗效及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受试者即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85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将受试者分成A组42例及B组43例。A组开展环乳晕切口术治疗,B组则实施环乳晕切口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乳晕区感觉神经功能,各项手术指标,美观效果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乳晕区 美观效果 临床疗效 手术指标 神经功能影响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茜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1-42,共2页
脑血管疾病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为常见,此类疾病致残、致死风险高,且患者预后情况差,日常生活受影响明显。针对部分患者,以溶栓手段治疗为主,可以疏通患者的阻塞血管,促进脑组织血液灌注恢复。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脑血管疾病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为常见,此类疾病致残、致死风险高,且患者预后情况差,日常生活受影响明显。针对部分患者,以溶栓手段治疗为主,可以疏通患者的阻塞血管,促进脑组织血液灌注恢复。除药物治疗外,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血液灌注 提高生活质量 脑血管疾病 神经功能影响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丹红通经方加减对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胜男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15-216,共2页
中医中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患者有明显神经功能损伤,疾病致残、致死风险高,成功救治后仍有明显后遗症表现。为了弥补既往常规西药治疗的不足,临床上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来保护神经功能、促进康复。本文探讨丹红通经方加减... 中医中急性脑梗死属"中风"范畴,患者有明显神经功能损伤,疾病致残、致死风险高,成功救治后仍有明显后遗症表现。为了弥补既往常规西药治疗的不足,临床上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来保护神经功能、促进康复。本文探讨丹红通经方加减对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遗症患者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损伤 丹红通经方 神经功能影响 常规西药治疗 促进康复 成功救治
原文传递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周杰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与研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中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目的:探讨与研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及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0例中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前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纳入70例中风患者,给予对照组中风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临床护理,对比两组中风患者干预前后康复计划依从性、运动功能(FMA、MAS)评分以及伸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中风患者FMA、MAS评分以及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MAS评分以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提高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计划依从性,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床护理 出血性中风 康复治疗依从性 运动功能影响神经功能影响
原文传递
胰岛素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雅泉 陈德容 李英娟 《当代医学》 2014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岛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长安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病例共188例,随机分实验组(n=106)和对照组(n=82),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 目的:探讨和分析胰岛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长安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病例共188例,随机分实验组(n=106)和对照组(n=82),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Barthe指数(巴氏指数)。结果实验组痊愈54例,显效35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7.17%,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91.46%,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第15 d、第30 d NIHSS评分和Barthe指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可使患者获益,血糖控制不佳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更大的病情进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 神经功能影响
下载PDF
岩斜部脑膜瘤的微侵袭治疗 被引量:19
13
作者 毛颖 周良辅 +1 位作者 张荣 朱巍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锁孔技术治疗14例岩斜部脑膜瘤。累及上中斜坡8例,广基或宽基累及上中下斜坡5例,累及中下斜坡1例。其中6例同时扩展至鞍旁或海绵窦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6例,颞下... 目的探讨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在岩斜脑膜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锁孔技术治疗14例岩斜部脑膜瘤。累及上中斜坡8例,广基或宽基累及上中下斜坡5例,累及中下斜坡1例。其中6例同时扩展至鞍旁或海绵窦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6例,颞下锁孔入路2例,幕上下联合入路6例。结果全切除肿瘤8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均为术后复发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完好或未见新增脑神经损伤8例,术后出现轻度面瘫4例,外展功能障碍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后组脑神经功能影响1例。均未发生术后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经11~19个月随访,轻度面瘫和动眼神经麻痹均有明显改善,但外展功能障碍恢复缓慢。结论针对岩斜部脑膜瘤累及范围,采用单独/联合采用颞下锁孔入路和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有效切除肿瘤,并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和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联合运用微侵袭技术(锁孔入路联合),术中显微技术与术后放射外科治疗等是今后岩斜部脑膜瘤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微侵袭治疗 颞下锁孔入路 动眼神经麻痹 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功能影响 放射外科治疗 中下斜坡 乙状窦后 轻度面瘫 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 术后并发症 微侵袭技术 锁孔技术 联合入路 次全切除 术后复发 大部切除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