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联用氟桂利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祖基荣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效果,评价其对患者血流变学、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2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阿司匹林治疗纳入单药组,32例在单药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脑梗死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效果,评价其对患者血流变学、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64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2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阿司匹林治疗纳入单药组,32例在单药组基础上辅以氟桂利嗪治疗纳入联用组,统计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联用组临床治疗优良率93.75%,高于单药组71.88%(χ2=5.379,P<0.05).治疗后联用组全血低切黏度(9.15±3.11)mPas、血浆黏度(1.48±0.73)mPas、纤维蛋白原(1.81±0.34)g/L、血小板聚集率(56.46±6.77)%、NIHSS(13.14±4.46)分,均低于单药组(12.12±3.94)mPas、(2.12±0.51)mPas、(2.45±0.57)g/L、(61.58±6.58)%、(16.88±5.26)分(P<0.05),MMSE(23.19±3.17)分,高于单药组(20.28±3.06)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治疗中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具有一定安全性,且对临床疗效提升与患者血流变学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司匹林 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阿司匹林加氟桂利嗪并用对脑梗塞患者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卢晓阳 李超 吴世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1期53-55,59,共4页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对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于金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探究组额外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对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于金昌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0例,常规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探究组额外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血流变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探究组在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于常规组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变学方面,探究组也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探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脑梗塞患者,相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血流变学指标。尽管联合用药可能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但总体上这种治疗方案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氟桂利嗪 脑梗塞 血流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针灸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52-55,86,共5页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78例。两组均采用西药统一方案治疗15天。对照组在治疗7天后服用半白天麻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12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78例。两组均采用西药统一方案治疗15天。对照组在治疗7天后服用半白天麻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恢复情况。应用SPSS20.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流变学指标比较,P均>0.05;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检测值比较,P均>0.05;全血比黏度(低切)、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检测值比较,P均<0.0005;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全血比黏度(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变化比较,P<0.001;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前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白介素-10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缺损评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14天、28天神经缺损评分比较,P均<0.0005。结论针灸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对血流变学、血脂、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应用 脑梗死/治疗 血流 血脂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干预对血流变学、血脂、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46-50,62,共6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干预对血流变学、血脂、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99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60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干预对血流变学、血脂、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99例,均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60例。所有患者采用西药统一方案治疗,降颅压、依达拉奉、血栓通、丹参酮Ⅱa、刺五加及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半白天麻汤辨证加减。日一剂,水煎200ml,分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联合针灸治疗。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60min,20 min行针1次,每日一次。4周后评价结果。中医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抽晨起静脉血检测血流变学、血脂、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素(E、L、P)、白介素(IL-6、10、18)、肿瘤坏死因子及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4天、28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所有数据均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检测值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高)检测值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低)、红细胞压积血沉检测值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沉检测值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低)检测值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高)、全血比黏度(低)、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血沉检测值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0.01。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蛋白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黏附分子1、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黏附分子1、E选择素、L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比较,P<0.005。两组治疗后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比较,P<0.0005;两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L选择素、P选择素水平变化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E选择素水平变化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10、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比较,P均<0.0005;白介素-10水平变化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14、28天神经缺损分比较,P均<0.0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针灸干预对血流变学、血脂、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选择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及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均有一定的影响,观察组效果更明显。另外,还证明疗效与针灸刺激强度有关,强度越大抑制炎症、降低血黏度、挽救半暗细胞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治疗 早期针灸干预/治疗应用 血流 血脂 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选择素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长春西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易玉新 杨宇 +1 位作者 屈晓冰 刘亚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8期6122-6123,共2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和神经内科收治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并发脑出血,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和神经内科收治7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排除并发脑出血,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长春西汀治疗组治疗后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ADL评分)分别是7.14±1.33和93.05±1.77,较治疗前16.74±2.13和53.02±1.81有明显改善(P<0.01),临床疗效较维脑路通佳(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老年脑梗死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善,是治疗老年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治疗组 血流动力 急性脑梗死患者 老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照组 结论 参数 目的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鸿 郭阳 郑东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2期4506-4507,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测定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es...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法)测定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eseneurologicfunctionalscale,CNFS),并与2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IGF-1水平犤(99.48±33.76)μg/L犦显著低于对照组犤(179.90±35.47)μg/L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4,P<0.05)。大梗死组IGF-1水平犤(71.41±22.37)μg/L犦显著低于中梗死组犤(107.99±23.15)μg/L犦(q=3.05,P<0.05)及小梗死组犤(134.96±25.24)μg/L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5.44,P<0.01)。中梗死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小梗死组(q=3.21,P<0.05)。病情重度组IGF-1水平犤(74.57±22.54)μg/L犦显著低于中度组犤(102.11±23.07)μg/L犦(q=2.91,P<0.05)及轻度组犤(131.58±23.89)μg/L犦(q=6.25,P<0.01)。病情中度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q=3.26,P<0.05)。CNFS差者IGF-1水平低,急性脑梗死组言语功能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IGF-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7和-0.55,P<0.01)。结论:IGF-1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IGF-1与CNFS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液 病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芪蛭地龙汤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脂、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葛蜜成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2期266-268,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可达到219/10万人,且逐年增长约13%,致残率达到70%,致死率达到15%。严重影响着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可达到219/10万人,且逐年增长约13%,致残率达到70%,致死率达到15%。严重影响着我国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中西医结合疗法被广泛用于本病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观察了中药芪蛭地龙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血流指标 地龙汤 气虚血瘀型 血脂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瑜 魏爱宣 +4 位作者 王利民 柴旺 闫冰 宋永坡 吴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68-571,共4页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1],END多指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48或72h内呈渐进性或阶梯式加重,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增加≥2分以上[2],EN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1],END多指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后48或72h内呈渐进性或阶梯式加重,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HISS)增加≥2分以上[2],EN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预警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急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静脉溶栓 预后不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影像特征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下载PDF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何曼曼 王岱 +5 位作者 李智申 曹亚美 安静 吴存虎 窦新涛 王玉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脑肠轴理论的化痰通腑法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乳果糖口服液鼻饲;观察组在...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脑肠轴理论的化痰通腑法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乳果糖口服液鼻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法(星蒌承气汤灌肠加化痰通腑针刺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症候积分、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神经功能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比较治疗14 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症候积分、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候积分、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指标、血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腑法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有助下调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急性期 脑肠轴 化痰通腑法 痰热腑实证 神经功能 血流 血液黏度
下载PDF
血流变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郭建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变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测定其血流变水平,根据血流变水平分为高血流变组54例与正常血流变组46例;从入院开始追踪观察6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血流变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测定其血流变水平,根据血流变水平分为高血流变组54例与正常血流变组46例;从入院开始追踪观察6个月,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疗效。结果高血流变组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正常血流变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红细胞沉降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正常血流变组两项评分均优于高血流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流变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越差,控制血流变水平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水平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对老年脑血管事件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闫文翠 于力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794-79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1-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年1-12月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年1-12月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MDA值低于对照组(P<0.05),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改善预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神经节苷脂钠 综合疗法 血流动力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艳 陈国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04~2013-04间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年龄42岁~77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联合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04~2013-04间入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5例,年龄42岁~77岁,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保护脑细胞,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等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差异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动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使用益气活血法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既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又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死 血流动力 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经丁苯酞注射液、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对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9期32-33,36,共3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开展此次临床研究,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实...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开展此次临床研究,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实施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32例、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腹部不适、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使用卒中量表对比治疗前、治疗7d、14d的NIHSS评分情况;对比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三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23/32),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32例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32例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NIHSS评分后7d和14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对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液流变,且不良反应控制较好,值得继续在临床与治疗研究实践应用中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 血流指标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杨逢春 乔蒙蒙 贾莎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I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4例I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两组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血流变学参数、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苔黄厚腻积分较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BI评分较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CP)、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肿瘤抑制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辅助治疗IS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以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对痰热闭窍证相关症状缓解能力较强,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清开灵注射液 神经功能 中医证候 血流参数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丽 桑川 +1 位作者 郭淼 杨智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01~2020-04收治的5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11-01~2011-12以盲抽法选取的5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并予以...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01~2020-04收治的5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11-01~2011-12以盲抽法选取的5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入住普通病房,并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入住卒中单元病房,以卒中单元模式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及血流变学指标(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结果:两组治疗1周、2周、4周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步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2周、4周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步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2周、4周MBI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步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2周、4周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逐步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可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血流变力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卒中单元 神经缺损功能 血流指标 日常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流动力学SOD MDA NIHSS等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2期47-48,共2页
目的探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01—12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01—12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 目的探究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1-01—12收治的35例脑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综合疗法;选取2012-01—12收治的37例脑卒中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个月末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做对比分析。结果 2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SOD与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值低于对照组(P<0.05),SOD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综合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病情预后康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神经节苷脂钠 综合疗法 血流动力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神经功能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雨濛 张卓伯 +1 位作者 刘锡茜 徐德生(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73-476,共4页
脑梗死是多种环境因素及基因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类复杂疾病。应用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方法(开颅闭塞法、栓塞法、线栓法、光化学法、... 脑梗死是多种环境因素及基因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类复杂疾病。应用脑缺血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方法(开颅闭塞法、栓塞法、线栓法、光化学法、药物闭塞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Zea-longa评分、Berderson评分、Garica评分等)、行为学评价方法[运动和感觉功能的评价、认知(学习及记忆)功能的评价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最佳适用方向。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既能判断脑缺血模型是否建立成功,还可指导人们更好地评价脑梗死治疗药物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缺血模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行为评价
下载PDF
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勇 吴应林 汪声奎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291-2295,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A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92例老年CAT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内酯...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A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老年科收治的92例老年CAT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治疗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变学参数[全血高切/低切黏度(WBHV和WBLV)、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各项中医证候(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各项血流变学参数(WBHV、WBLV、PV、Hct、PAGMax)值及血清血脂指标(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0.05)。2组随访90 d时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而BI评分则均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2组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CAT能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缓解风痰阻络证的相关症状,正性调节血流变学状态及血脂代谢,改善预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预后 血流状态 血脂代谢
下载PDF
急性小灶性脑梗塞药物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变化观察
19
作者 冯凌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4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小灶性脑梗塞药物治疗前后患者脑血流灌注现象结果变化。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90例急性小灶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 目的观察急性小灶性脑梗塞药物治疗前后患者脑血流灌注现象结果变化。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90例急性小灶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ESS(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评分及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RI值、ESS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显著改善患者局部脑血流量,促进其缺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小灶性脑梗塞 通心络胶囊 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明 王晓佳 刘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6期2367-2371,共5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DPV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证DPV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DPV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证DPV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证候评分,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血糖代谢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流变学低切全血黏度(BVL)、高切全血黏度(BVH)、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8.75%,且观察组各临床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ABI与足背动脉流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 h PG、HbA1c、BVL、BVH、PV及Fg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证DPV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缓解临床症状与周围血管病变情况,并有助于改善血糖代谢及血流变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针灸 气虚血瘀证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 临床疗效 证候评分 血糖代谢 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