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危重症患者脑肾交互现象的中西医病机探讨
1
作者 袁方 李惠平 +7 位作者 温万鑫 卢鸿基 伍世表 卢爱丽 马朝晖 刘文琛 黄燕 王立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脑和肾的生理病理交互现象在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神经危重疾病常常可因中央自主网络受损、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炎症和免疫反应激活等原因导致肾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一系列严重并发... 脑和肾的生理病理交互现象在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神经危重疾病常常可因中央自主网络受损、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炎症和免疫反应激活等原因导致肾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多种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同时亦可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重脑组织损伤。中医学理论认为,神经危重症患者多合并“虚、瘀、浊、毒”,从而极易引起气化不利、气滞水停、毒损肾络、虚损及肾,最终导致肾脏受损。神经危重症患者肾功能损伤后,病邪内生、五脏虚损、脑髓失养等虚实病机相互夹杂,反过来促使颅脑损伤进一步加重。本文旨在从中西医理论角度阐述神经重症患者脑与肾之间生理病理的交互关系,以期为防治神经重症患者肾功能障碍提供研究思路及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急性肾损伤 脑肾交互 病理机制 中医病机
下载PDF
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
作者 顾沈燕 王玉琴 +4 位作者 柯开富 成亚琴 卞艳红 钱海兰 张元媛 《交通医学》 2023年第3期242-247,251,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310例临床资料,根据出院...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310例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APACHEⅡ评分作为短期预后指标分为预后良好组161例和预后不良组149例。将患者入院时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Lasso回归及交叉验证的方法筛选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搭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检验进行内部验证,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CIC)验证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结果:机械通气、房颤、入院时血钙水平以及GCS评分是影响NICU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评分、机械通气、入院时血钙水平、房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7、0.655、0.629及0.598,入院时GCS评分的AUC大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P<0.001)。联合预测因子模型的AUC为0.861,校准后为0.854,显著大于其他独立危险因素(P<0.001)。ROC曲线及C统计量提示本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提示本模型校准度良好,而DCA曲线及CIC曲线则显示本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机械通气、房颤、入院时血钙水平以及GCS评分是引起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定量而简明评价不同危险因素的风险,为神经危重症患者的精准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预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利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内转运的10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现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内转运的10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转运,试验组采取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进行转运。比较两组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时间、患者家属及接收科室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家属、接收科室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交接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接收科室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状态-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 清单式管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患者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马祥 王奎 +3 位作者 雍海荣 凌张宾 张伟 曹挺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02-606,643,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患者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提高气管插管撤机拔管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22年1月至7月收治的82例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根据拔管结局分为拔管成功组(64例)和拔管失败组(18例),采... 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患者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提高气管插管撤机拔管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22年1月至7月收治的82例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根据拔管结局分为拔管成功组(64例)和拔管失败组(1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拔管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漏气试验、咳痰能力、拔管前B型钠尿肽(BNP)、膈肌活动度(DE)、膈肌增厚分数(DTF)、肌力、吸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拔管前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F、吸烟、漏气试验阳性是影响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结论:膈肌功能受损、漏气试验阳性、吸烟是神经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在撤机拔管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做到多维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气管插管 拔管失败
下载PDF
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郭焕钢 廖敏珍 +5 位作者 陈纯纯 邹秀华 姚思胜 王善淼 王汝鹏 李双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4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狮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未按照规范诊疗流程... 目的探讨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石狮市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6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未按照规范诊疗流程来给营养,试验组使用早期规范营养诊疗流程(包括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营养诊断、制定与实施营养方案、营养监测及处理等)。统计比较各组患者诊疗过程的发生呕吐/误吸、腹胀/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营养改善状况。结果试验组呕吐/误吸、腹胀/胃潴留、腹泻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存率(100%)高于对照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营养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危重症患者介入规范营养诊疗流程能显著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营养诊疗流程 神经危重症患者 生存率 肠内营养支持 喂养不耐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策略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瑞雪 赵慧丽 +1 位作者 彭远征 尹华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策略在神经危重症(NC)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N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和O组,C组40例给予常规营养干预措施,O组40例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策略在神经危重症(NC)患者营养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N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和O组,C组40例给予常规营养干预措施,O组40例给予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免疫水平、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并发症。结果:干预后,O组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高于C组(P<0.05)。干预后,O组的CD4^(+)、CD4^(+)/CD8^(+)高于C组,CD8+低于C组(P<0.05)。O组的营养不良风险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NC患者开展基于FOCUS-PDCA程序的集束化策略能显著改善其机体营养,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风险,并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集束化策略 FOCUS-PDCA程序 免疫 营养不良风险
下载PDF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丁旭东 龚辉 +2 位作者 顾庆丰 朱颂华 周卫烽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与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观察组,...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神经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与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危重症采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8
作者 马春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0044-0047,共4页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简称神经危重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我院的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简称神经危重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并评估预后。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我院的神经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现患疾病,住院期间合并症,并发症,化验结果等,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搜集出血组50例患者,对照组56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入院时最差的AP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高热,应激性高血糖,低蛋白血症,脑疝,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史等;应激性高血压,脑出血,肺炎,尿路感染等,住院期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抗血小板药、抗凝药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入院时最差的AP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高热,应激性高血糖,低蛋白血症,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较无上消化道出血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上消化道出血 相关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胃潴留相关危险因素及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金林梅 孙莉 +1 位作者 高岚 曹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7-800,共4页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及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共73例,根据残留量是否超过200ml,分为胃潴留组和非胃潴留组...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及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共73例,根据残留量是否超过200ml,分为胃潴留组和非胃潴留组,胃潴留组给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非胃潴留组给予全肠内营养支持。结果神经危重症患者人院时的GCS评分越低,发生胃潴留可能性越大(P〈0.05);发病1w之内发生胃潴留的人数最多,达68%;营养支持治疗1w、3w时两组间比较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治疗3w后非胃潴留组患者的IgG、IgA水平高于胃潴留组患者(P〈0.05)。结论神经危重症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与胃潴留的发生关系最为密切;在发病1w内胃潴留发生率最高;对于有胃潴留的患者行肠内、肠外联合营养可以获得与完全肠内营养支持相似的疗效;完全肠内营养还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危重症 胃潴留 营养支持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英杰 元小冬 +6 位作者 赵营 吴宗武 刘顺莉 刘颖 欧亚 江茜茜 王淑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水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及时判断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住院治疗且存在意识障碍的神经危重症患者127例,应... 目的探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水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为临床及时判断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NICU)住院治疗且存在意识障碍的神经危重症患者127例,应用无创脑水肿监护仪床旁动态监测并记录患者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同时记录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并于发病1个月时记录患者mRS评分,分析各类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大脑半球扰动系数的波动情况及双侧半球间的差异,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重症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患侧扰动系数在发病14 d内均随着时间延长呈明显上升趋势(F=3.45,P=0.0249;F=3.75,P=0.0225);其患侧与健侧扰动系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重症单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发病2~7 d及7~14 d监测组患侧扰动系数较健侧增高〉0.3。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脑梗死患者、GCS评分越低、患侧扰动系数和NIHSS评分越高,以及既往脑出血患者预后越差。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可相对准确地反映神经危重症患者脑水肿的轻重程度,并可为脑水肿的临床治疗及其预后的判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 病情判断 预后
下载PDF
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杜鸿雁 费兆霞 +1 位作者 孙莉 高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补充肠外营养(PN)组。比较3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单纯EN组患者入院1w后血清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入院1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入院时比较均有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治疗后TLC升高明显,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A、Ig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1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血清蛋白下降和营养不良。急性期(1w)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早期添加肠外营养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神经危重症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春燕 曹杰 +3 位作者 张楠 刘微 孙莉 王永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4-546,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86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记录患者一般人口资...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86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记录患者一般人口资料、入院后24 h内最差的APACHE-II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血红蛋白量、白蛋白水平;住院期间感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史、饮酒史、APCHE-II评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比容及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低蛋白血症、亚低温治疗等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糖尿病病史、饮酒史、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小板比容、感染、低蛋白血症、气管插管等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关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昌均 安红伟 韦冰心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危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0月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23例神经危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按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切开插管时的... 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危重症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0月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23例神经危重症并气管切开患者。按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切开插管时的基本临床资料、重要脏器功能、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呼吸参数、肺部感染控制情况、营养状况、咳嗽反射、插管时间以及有无进行堵管试验之间的差异。结果 223例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198例,拔管失败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呼吸过快、咳嗽反射差共6个危险因素与拔管失败有显著相关(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咳嗽反射差与拔管失败较为密切,其中咳嗽反射差相对危险度最大,是预测拔管失败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咳嗽反射差对于预测神经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拔管能否成功存在意义,而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性质、意识障碍程度呼吸参数、插管时间对于预测拔管能否成功暂无明确意义。拔管时除重视肺部感染控制外,还要重视患者的全身情况、营养状况、呼吸功能储备,特别是咳嗽是否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气管切开 拔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动态血糖控制模式对神经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干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静新 金充 +3 位作者 廖黎 张钦缔 杨曼 潘速跃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控制模式与传统血糖控制模式对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神经危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确定更为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模式,从而降低异常血糖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及减少医护工作量。方法将使用传统血糖控制模式进行血... 目的比较动态血糖控制模式与传统血糖控制模式对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神经危重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确定更为安全有效的血糖控制模式,从而降低异常血糖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及减少医护工作量。方法将使用传统血糖控制模式进行血糖干预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使用动态血糖控制模式进行血糖干预的患者设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异常血糖发生率、血糖波动范围、血糖恢复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异常血糖发生率、血糖值波动范围、血糖恢复时间、患者住院天数、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控制模式较传统血糖控制模式能有效地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减少异常血糖发生率,从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糖 动态血糖控制模式 神经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患者高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珍 刘晓霞 +1 位作者 庞泉征 孙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821,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首次入住我院NICU的20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卒中史(脑梗死、脑出血)、高...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首次入住我院NICU的20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卒中史(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高钠血症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的预后等情况,根据患者血钠水平给予分组。结果高钠血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升高;甘露醇的大量使用、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分别高钠血症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钠血症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大量甘露醇的使用、机械通气和肾功能不全;高钠血症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 高钠血症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渗透性治疗对神经危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凌 眭玉霞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6年第10期3-5,9,共4页
目的:考察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渗透性治疗对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神经危重症患者130例,根据万古霉素是否联用渗透性治疗以及渗透性治疗的种... 目的:考察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渗透性治疗对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重症医学科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神经危重症患者130例,根据万古霉素是否联用渗透性治疗以及渗透性治疗的种类,分为未联用组(21例)、高渗盐水组(18例)、甘露醇组(29例)、甘油果糖组(20例)、利尿剂组(22例)和多药联用组(20例),回顾并统计患者基本临床信息、渗透性治疗及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和血药浓度。结果:神经危重症患者血药浓度达推荐范围的比例均较低,与未联用组的平均血药浓度(14.3±4.88)mg/L相比,甘露醇组、甘油果糖组和多药联用组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0.6±5.83)mg/L,(8.3±4.96)mg/L,(8.01±5.84)mg/L,均显著降低(P<0.05),而高渗盐水组、利尿剂组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4.8±6.03)mg/L,(12.6±3.47)mg/L,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渗透性治疗中仅甘露醇、甘油果糖以及同时使用多种渗透性药物才能显著降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神经危重症患者,尤其是采取渗透性治疗的患者需密切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给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渗透性治疗 血药浓度 神经危重症
下载PDF
盐酸纳络酮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脑电双谱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伍国锋 李远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3-443,共1页
关键词 盐酸纳络酮 神经危重症 脑电双谱指数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亮 朱连雨 余尚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而治疗组同时再给予黄芪建中汤300m L,疗程为1周。观察2组...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而治疗组同时再给予黄芪建中汤300m L,疗程为1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在治疗前,2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2组的TP、ALB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e-ALB、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淋巴细胞总数(TLC)、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的Ig A、Ig G、Ig M水平均有提升,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免疫防御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肠内营养 神经危重症
下载PDF
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医院感染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垚 徐应军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6期813-815,共3页
医院感染,也称为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医院感染为神经危... 医院感染,也称为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院内感染。医院感染为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HICU)住院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入住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危重,医院感染常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病死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下载PDF
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预测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奎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4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预测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86例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拔管情况将其分为成功组(61例)、失败组(25例),对分析两组常规撤机参数、GCS总评分、睁眼反应评分... 目的探讨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预测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86例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根据气管插管拔管情况将其分为成功组(61例)、失败组(25例),对分析两组常规撤机参数、GCS总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肢体运动评分、遵从四项指令的能力以及是否存在自主咳嗽情况。结果两组常规撤机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失败组GCS评分为(9.26±0.27)分,睁眼反应评分为(3.18±0.33)分,肢体运动评分为(2.11±0.21)分,成功组GCS评分为(10.58±0.61)分,睁眼反应评分为(5.85±0.36)分,肢体运动评分为(4.28±0.18)分,两组各项指标对比(t=1.571、1.621、1.5266,P<0.05);失败组与成功组遵从四项指令率分别为36.00%、68.85%(χ^2=0.627,P>0.05),有自主咳嗽分别为24.00%、100.00%(χ^2=119.376,P<0.001),遵从,有自主咳嗽分别为0.00%、31.15%(χ^2=34.566,P<0.001);ROC曲线分析,GCS与拔管结局之间的截断值为10.4。结论非昏迷神经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预测因素包括CGCS总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肢体运动评分、自主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昏迷神经危重症 拔管 预测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