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失用面瘫198例分析
1
作者 张涛 李笑天 任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6-426,共1页
对198例神经失用面瘫进行面神经兴奋性测试,面瘫程度判定,总结其临床特点。超兴奋性占19.7%,正常兴奋性范围占16.2%,兴奋抑制占64.1%。生理性传导阻滞不是由轴突本身病变所致,而是因髓鞘的病理变化影响轴突流向周围侧流动,表现为生理性... 对198例神经失用面瘫进行面神经兴奋性测试,面瘫程度判定,总结其临床特点。超兴奋性占19.7%,正常兴奋性范围占16.2%,兴奋抑制占64.1%。生理性传导阻滞不是由轴突本身病变所致,而是因髓鞘的病理变化影响轴突流向周围侧流动,表现为生理性传导阻滞。神经失用轴突无病理变化,只是轴突内流抑制神经兴奋性离子浓度增加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神经失用
下载PDF
上肢损伤中后期桡神经失用25例治疗分析
2
作者 何强 徐麒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失用 中药熏洗 针炙 推拿
下载PDF
面神经神经失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3
作者 马秀岚 任重 苑秀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16-518,共3页
临床观察198例面神经失用,均判断为失神经支配(-),残留面肌功能65%以上。制做了符合神经失用的实验动物模型,诱发肌电位的反应阈值平均需要52.5min恢复到面神经受压前水平。电镜观察到面神经髓鞘板层间开离。神经失... 临床观察198例面神经失用,均判断为失神经支配(-),残留面肌功能65%以上。制做了符合神经失用的实验动物模型,诱发肌电位的反应阈值平均需要52.5min恢复到面神经受压前水平。电镜观察到面神经髓鞘板层间开离。神经失用与髓鞘板层间开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疾病 神经失用
下载PDF
神经失用型面神经麻痹的推拿手法治疗及机制探讨
4
作者 闫学晶 张巧德 +1 位作者 郁灵娟 李硕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为提高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创新推拿手法。方法将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康复运动手法相结合,创建经络与神经联合促通推拿手法。结果经临床实践表明该创新手法具有明显改善面肌功能和缩短病程的功效。结论该手法简单易学,无不良反应,效... 目的为提高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创新推拿手法。方法将传统推拿手法与现代康复运动手法相结合,创建经络与神经联合促通推拿手法。结果经临床实践表明该创新手法具有明显改善面肌功能和缩短病程的功效。结论该手法简单易学,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易于推广。其机制主要是消除面神经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使面神经纤维及面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麻痹 神经失用 推拿手法
下载PDF
电刺激对早期失神经性肌萎缩HDAC4蛋白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录录 林苏进 +3 位作者 蒋旭坚 陈文煜 章国伟 支英豪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714-720,728,共8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早期失神经性肌萎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蛋白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肌萎缩模型组(MA组)、肌萎缩+低频率电刺激组(20 Hz,LE组)和肌萎缩+高...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早期失神经性肌萎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蛋白细胞定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单纯肌萎缩模型组(MA组)、肌萎缩+低频率电刺激组(20 Hz,LE组)和肌萎缩+高频率电刺激组(100 Hz,HE组),每组n=6。所有组在8 d的实验结束后取右后肢腓肠肌组织待测。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平均肌纤维横截面积(CSA),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cAMP浓度,比色法检测Ca^(2+)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激酶A(PKA)、HDAC4总蛋白表达以及胞核和胞浆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A组大鼠的腓肠肌相对重量、CSA下降(P<0.05),HDAC4总蛋白和胞核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HDAC4胞浆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2+)浓度和CaMKⅡ表达降低(P<0.05),而cAMP和PKA表达升高(P<0.05);电镜显示MA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空泡变性。与MA组相比,HE组腓肠肌相对重量、CSA、HDAC4胞浆蛋白、Ca^(2+)浓度和CaMKⅡ蛋白表达升高(P<0.05),HDAC4总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DAC4胞核蛋白、cAMP和PKA表达降低(P<0.05)。与MA组相比,LE组仅Ca^(2+)浓度和CaMKⅡ表达升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失神经支配后早期可观察到肌萎缩,HDAC4蛋白核内聚集可能是影响肌萎缩的重要因素,高频率电刺激(100 Hz)可能通过增加Ca^(2+)/CaMKⅡ轴相关分子表达以及减少cAMP/PKA轴相关分子表达而使HDAC4蛋白核内聚集减少,从而达到改善肌萎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肌萎缩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电刺激 蛋白激酶A 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
下载PDF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大鼠肌肉组织中microRNA表达谱的差异分析
6
作者 刘洪文 李皎 +4 位作者 徐文豪 聂华 刘绍江 徐杰 尹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2-737,共6页
背景: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尚缺乏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差,microRNA在体内的表达谱不清楚。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microRNA表达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microRNA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 背景: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尚缺乏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差,microRNA在体内的表达谱不清楚。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大鼠microRNA表达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microRNA在骨骼肌萎缩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坐骨神经截断的方法建立失神经肌萎缩模型,对照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后缝合伤口。完整取下大鼠双侧腓肠肌计算肌湿质量比,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萎缩和纤维化情况并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应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筛查骨骼肌组织中的microRNA表达谱;结合火山图、层次聚类图、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参与骨骼肌代谢的生物过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候选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差异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腓肠肌湿质量比和横截面积明显降低(P<0.001),造模结果符合预期;②两组共筛查到1249个差异表达的microRNA(P<0.05;|log2 Fold Change|>0.0),筛选出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14个,其中2个表达上调,12个表达下调;③生物学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提示,miR-1247-3p、miR-132-5p、miR-21-3p、miR-363-3p、miR-451-5p等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microRNAs显著富集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过程及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④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iR-21-3p在实验组腓肠肌组织中呈显著低表达(P<0.001),与测序结果趋势一致;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⑥提示microRNA在骨骼肌萎缩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miR-21-3p可能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信号通路的生物活性,进而在骨骼肌细胞代谢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骨骼肌萎缩 高通量测序 microRNA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失神经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及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7
作者 刘洪文 徐杰 +4 位作者 尹立 李皎 刘绍江 陶崎峰 钟凤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55-1659,共5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HD)对失神经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肌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弥可保组、BHD组,每组8只。采用坐骨神经截断的方法建立失神经...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HD)对失神经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肌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弥可保组、BHD组,每组8只。采用坐骨神经截断的方法建立失神经肌萎缩模型。各组采用相应干预连续21 d。完整取下双侧腓肠肌计算肌湿重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肌萎缩和纤维化情况并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腓肠肌组织中TGF-β1、Smad3、MyoD1、Pax7 mRNA含量,生物信息学分析TGF-β1、Smad3、MyoD1、Pax7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Western印迹检测腓肠肌组织中TGF-β1、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BHD组肌湿重比和横截面积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见模型组肌细胞明显萎缩、皱缩,细胞间隙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明显,肌纤维束排列结构紊乱,BHD组肌细胞虽有萎缩,但肌纤维束排列结构有序,未见明显紊乱,肌细胞萎缩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BHD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水平和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MyoD1、Pax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TGF-β1、Smad3、MyoD1、Pax7蛋白之间的关系基本呈流水线式的一一对应关系,TGF-β1首先作用于Smad3,再依次对MyoD1和Pax7进行调控。结论BHD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转导途径,降低骨骼肌纤维化程度,进而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神经 肌萎缩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1
8
作者 邬江 孙晓娟 +2 位作者 钟世镇 徐达传 李主一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规律,了解肌肉相应形态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方法取1月龄Wistar大鼠27只制成失神经肌萎缩模型,于术后1~6个月,逐月取3只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等形态学检测;同... 目的探讨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规律,了解肌肉相应形态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方法取1月龄Wistar大鼠27只制成失神经肌萎缩模型,于术后1~6个月,逐月取3只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等形态学检测;同时于术后1、2、3周和1~6个月逐月各取1只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取1月龄Wistar大鼠35只制成神经再生模型,分别于失神经即时、术后1~6个月逐月取5只大鼠行神经植入手术,动态观察电生理指标变化至植入术后8周,然后进行形态学指标检测。结果骨骼肌失神经组显示肌湿重、肌细胞截面积迅速减少,胶原纤维含量逐渐增加,失神经后3~4个月DNA增殖期核所占百分比最高,后迅速减少,肌卫星细胞失神经3周数量开始明显增加,但2个月后急剧下降,至4个月时含量已极低。神经再生组神经植入后4~5周可引出肌诱发动作电位,以萎缩2~3个月后神经植入再生效果好,此时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能力较强。结论骨骼肌失神经支配4个月后卫星细胞数量极少导致肌肉进入萎缩的不可逆期;当失神经2~3个月时再神经化,增殖能力活跃的肌卫星细胞促使此时的萎缩肌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神经 神经 肌卫星细胞
下载PDF
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f-5在人体失神经骨骼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燕国 徐建光 +3 位作者 顾玉东 胡韶楠 黄汉伟 李继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 研究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f 5蛋白的表达变化 ,了解骨骼肌的再生状态。方法  2 0例不同时间人体失神经骨骼肌与 3例正常骨骼肌标本 ,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肌卫星细胞形态变化 ;抗MyoD和Myf 5多克隆抗体免... 目的 研究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成肌调节因子MyoD和Myf 5蛋白的表达变化 ,了解骨骼肌的再生状态。方法  2 0例不同时间人体失神经骨骼肌与 3例正常骨骼肌标本 ,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肌卫星细胞形态变化 ;抗MyoD和Myf 5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ABC法 ) ,统计阳性染色细胞核数。 结果 抗MyoD和Myf 5抗体阳性染色细胞核数在人体骨骼肌失神经 1~ 2月时的肌卫星细胞中最多 ;3个月后急剧下降 ,并维持在一低水平 ;1年后几乎无表达。结论 人体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早期肌卫星细胞通过MyoD和 (或 )Myf 5途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调节因子 MYOD Myf-5 人体 神经 骨骼肌 临床意义 肌卫星细胞
下载PDF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失神经肌肉萎缩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文勇 王涛 +4 位作者 王军平 邹仲敏 冉新泽 万立华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探讨miR-1、miR-133和miR-206等3种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失神经支配所致骨骼肌萎缩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坐骨神经离断术建立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采用失神经前后腓肠肌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百分比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 目的探讨miR-1、miR-133和miR-206等3种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失神经支配所致骨骼肌萎缩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坐骨神经离断术建立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采用失神经前后腓肠肌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百分比对模型进行评价,应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间点肌肉特异性microRNAs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腓肠肌失神经萎缩模型,在该过程中,随着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骨骼肌特异性miR-206表达明显上调,miR-1、miR-133表达先快速下调后逐渐回升。结论随着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s表达发生明显变化,骨骼肌特异性microRNAs可能在失神经介导的骨骼肌萎缩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骨骼肌 萎缩 MICRORNAS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岚 梅晓云 +3 位作者 吴灏昕 谢辉 孙华林 赵宗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腓总神经夹伤模型,将造模后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BYHWD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d,病理切片染...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YHWD)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腓总神经夹伤模型,将造模后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BYHWD高、中、低剂量组、弥可保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术后每日灌胃给药。术后18d,病理切片染色。形态学分析,计算胫前肌湿重比和横截面积。结果假手术组胫前肌横截面积较大,形态规则;模型组横截面积明显减小,结构紊乱,结缔组织明显增生;BYHWD各组与弥可保组横截面积较小,形态较规则,结缔组织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BYHWD各组胫前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1);BYHWD高剂量组胫前肌横截面积与弥可保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BYHWD高、中剂量组胫前肌湿重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BYHWD低、中、高组两两比较后,湿重比与横截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表明BYHWD低、中、高剂量组湿重比与横截面积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肌萎缩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神经 肌萎缩 大鼠 胫前肌 防治 中药
下载PDF
电刺激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徐建广 屠永全 +1 位作者 顾玉东 李继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 研究电刺激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方法 选用 SD大鼠 16只 ,建立双侧下肢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的实验模型 ,电刺激右侧腓肠肌为实验侧 ,左侧不作电刺激为对照侧 ,术后 2、4周分别观察肌肉的组织学 ,超微结构 ,纤颤电位波幅... 目的 研究电刺激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方法 选用 SD大鼠 16只 ,建立双侧下肢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的实验模型 ,电刺激右侧腓肠肌为实验侧 ,左侧不作电刺激为对照侧 ,术后 2、4周分别观察肌肉的组织学 ,超微结构 ,纤颤电位波幅及 Na+ - K+ - ATP酶和 Ca2 + - ATP酶活性变化。 结果 实验侧术后 2、4周肢体肌细胞直径及截面积较对照侧下降速度明显减慢 ;电刺激能延缓肌细胞的线粒体 ,肌质网退变 ,但对肌肉纤颤电位波幅无明显影响 ;实验侧术后 2、4周 Na+ - K+ - ATP酶活性下降速度比对照侧分别慢 15 .5 9%和 2 7.38% ;实验侧术后 2、4周 Ca2 + -ATP酶活性下降速度较对照侧分别慢 4 .83%和 2 1.6 4 %。 结论 电刺激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组织学、电生理及酶组织化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保护作用 ,是延缓肌肉萎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神经 骨骼肌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萎缩 防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失神经骨骼肌萎缩中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与被动运动干预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利军 梁炳生 +1 位作者 王乐 张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35-4438,共4页
背景:蛋白质分解是延缓肌萎缩发生的关键环节,在慢性病性、制动性肌萎缩中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增加,被动运动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抑制肌萎缩的发生。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在大鼠失神经... 背景:蛋白质分解是延缓肌萎缩发生的关键环节,在慢性病性、制动性肌萎缩中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增加,被动运动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抑制肌萎缩的发生。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Murf1和核转录因子NF-κB在大鼠失神经肌萎缩中不同时段的表达,以及被动运动对失神经骨骼肌Murf1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假手术组大鼠不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失神经组、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大鼠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术后1d起,将失神经被动运动组大鼠置于自制的网夹内,拉出右后肢,抓住趾部,与脊柱呈45°向后外方牵拉,至右后肢完全伸直,再将右后肢推向身体,使之完全屈曲紧贴身体,每天训练2次,每次屈伸运动300下,3min/次,直至切取标本之日。干预2,14,28d后,采用RT-PCR与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Murf1,NF-κB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比较,各时间点失神经组Murf1,NF-κB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失神经组比较,各时间点失神经被动运动组Murf1及NF-κB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失神经支配后肌湿质量比明显下降,被动运动14d时肌湿质量比明显高于失神经组(P<0.05)。失神经腓肠肌中Murf1,NF-κB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肌湿质量呈负相关(r=-0.795,P<0.01;r=-0.834,P<0.01),提示被动运动可能通过降低Murf1和NF-κB的表达发挥肌萎缩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肌萎缩 被动运动 Murf1 NF-ΚB 肌肉肌腱组织工程
下载PDF
Myostatin在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4
作者 邵晨昕 吴欣 +1 位作者 刘梅 丁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myostatin在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肌萎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横断术制备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段腓肠肌myostatin mRNA和蛋白... 目的:分析myostatin在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肌萎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横断术制备小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失神经支配不同时段腓肠肌myosta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对失神经前后肌肉湿重比、肌纤维横截面积进行比较。结果:失神经支配1 d时,腓肠肌myostatin mRNA迅速上升,3 d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而相应蛋白水平逐渐增高,7 d达到高峰继而逐渐下降,至56 d时mRNA和蛋白水平仍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萎缩过程中myostatin的表达变化是一重要的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statin腓肠肌 神经 萎缩 小鼠
下载PDF
针刺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机制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中鹏 孙佳璐 +1 位作者 孙忠人 马力颖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9期73-75,共3页
通过分析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述针刺对失神经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本研究论述了失神经肌萎缩的现代研究机制,认为微循环组织结构的改变与物质代谢减少是骨骼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萎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针刺对微循环的... 通过分析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述针刺对失神经肌萎缩的治疗机制。本研究论述了失神经肌萎缩的现代研究机制,认为微循环组织结构的改变与物质代谢减少是骨骼肌失去神经支配后发生萎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针刺对微循环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针刺是一种有效改善组织微循环障碍的手段之一。针刺对于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失神经肌肉组织代谢减缓的状态,同时也是针刺促进局部血流增加的机制。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动力的影响是一种良性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损伤周围组织的血液微循环,缓解周围血管平滑肌痉挛状态,并且配合热疗的治疗效果更佳。针刺治疗可以调节交感神经活动、改善微循环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状况,使得针刺局部与远隔部位的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发生良性变化,使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增加。针刺对微循环的调节作用是其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的可能存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 肌肉萎缩 针刺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失神经肌萎缩的延缓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全震 王发斌 +1 位作者 洪光祥 康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05-808,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竞争性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对失神经肌萎缩的延缓作用,为失神经肌萎缩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手段。方法制备36只成年SD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失神经...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竞争性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对失神经肌萎缩的延缓作用,为失神经肌萎缩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手段。方法制备36只成年SD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随机分为L-NAME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腓肠肌注射L-NAME,于5个不同位点分别注射20μl,总注射剂量为10mg/kg;B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术后2、4和8周测定肌湿重维持率、肌细胞横切面积、肌肉蛋白含量、细胞凋亡数,并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术后2、4周A组的肌湿重维持率、肌细胞横切面积、肌肉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B组,但细胞凋亡数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显示,术后2周,肌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及细胞核改变不明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4周,A组退变的细胞核较B组少,核质染色均匀。术后8周两组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抑制剂L-NAME能在短期内延缓失神经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神经 肌萎缩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后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休发 郅克谦 +1 位作者 黄元丁 温玉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骼肌失神经的退变和再生。方法 以纯系BALB 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切断一侧坐骨神经 ,术后 1,2 ,4 ,8,12 ,16周分别处死动物 ,取腓肠肌分别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骨骼肌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 ,随后退... 目的 探讨骨骼肌失神经的退变和再生。方法 以纯系BALB 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 ,切断一侧坐骨神经 ,术后 1,2 ,4 ,8,12 ,16周分别处死动物 ,取腓肠肌分别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骨骼肌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 ,随后退变和再生 ,较长时间失神经后再生的肌细胞再发生退变。失神经后 1~ 4周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表达均降低 ,8周出现较小的细胞阳性染色 ,肌纤维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核周 ,12~ 16周大片的细胞核周有较浅的阳性胞浆染色。这些细胞不具正常肌纤维形态。结论 骨骼肌失神经后退变和再生同时存在 ,由于无神经支配 ,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分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 ,而再发生退变 ;较长时间失神经后再生的成肌细胞相互融合呈片状分布 ,未能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神经 神经再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推拿联合跑轮训练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颖 严隽陶 +5 位作者 马书杰 陆永嘉 王春红 史智君 陶然 孔亚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轮训练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80只,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法组,每组40只。手法组予捏法推拿联合跑轮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在干预后1、2、3、4个...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轮训练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月龄Sprague-Dawley大鼠80只,切断右下肢坐骨神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手法组,每组40只。手法组予捏法推拿联合跑轮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在干预后1、2、3、4个月,每组各取10只大鼠检测腓肠肌湿重、肌卫星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阳性细胞计数,腓肠肌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手法组肌湿重比干预后3个月降低(F=4.590,P<0.05);肌卫星细胞计数在干预后3个月明显增加(F=12.466,P<0.01),IGF-Ⅰ阳性细胞数在干预后2个月后均增加(F>6.489,P<0.05)。HE染色示,手法组损伤程度有所减轻。结论推拿手法联合跑轮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失神经骨骼肌损伤,但不足以减轻肌萎缩,这可能是通过促进肌卫星细胞和IGF-Ⅰ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萎缩 神经 推拿 运动训练 肌卫星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后退变与再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休发 刘宝林 +1 位作者 顾晓明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骨骼肌神经切断后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特别是较长时间失神经肌肉有无退变及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和16周分别取腓肠肌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失神经早... 目的:观察骨骼肌神经切断后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特别是较长时间失神经肌肉有无退变及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和16周分别取腓肠肌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随后退变、再生,较长时间失神经以后再生的肌细胞再发生退变。长时间失神经肌肉光镜下见成堆的细胞核,似大量的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肌组织,电镜下可见到含有不成熟肌原纤维、胞核位于中央的不成熟肌细胞。结论:失神经后肌细胞退变和再生同时存在,由于无神经支配,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分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而再发生退变。长时间失神经后,最终可能使肌卫星细胞或其它成肌细胞不断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骨 神经 退变 萎缩 再生 形态学
下载PDF
推拿手法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书杰 严隽陶 黄品贤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途径。方法:六月龄新西兰家兔84只,切断右下肢胫神经后随机分为失神经手法治疗组(手法组)42只、失神经模型对照组(模型组)42只。手法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组不予手法干预。分别在造模...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途径。方法:六月龄新西兰家兔84只,切断右下肢胫神经后随机分为失神经手法治疗组(手法组)42只、失神经模型对照组(模型组)42只。手法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组不予手法干预。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家兔检测腓肠肌肌湿重、收缩力及卫星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2周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明显高于模型组;造模后2月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肌湿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腓肠肌失神经后4周内,手法组肌卫星细胞增殖趋势高于模型组,而4周以后,手法则不再起作用。结论:推拿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手法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是手法减缓肌萎缩的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萎缩 神经 肌卫星细胞 推拿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