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对照
1
作者 李福兴 余水莲 +1 位作者 江桂华 夏爽(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是由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成分组成的原发性低级别肿瘤,表现出双相分化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能够反映其基本的病理改变。肿瘤强化方式与瘤体实性区分布及血供密切相关,多模态MRI影像检查对于准确诊断RGNT...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是由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成分组成的原发性低级别肿瘤,表现出双相分化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能够反映其基本的病理改变。肿瘤强化方式与瘤体实性区分布及血供密切相关,多模态MRI影像检查对于准确诊断RGNT至关重要。综述RGNT的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D打印精准定位指导尺神经沟成形治疗肘管综合征
2
作者 董汉青 吴兴 +3 位作者 许朋成 王晴雯 张植生 赵建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25-2829,共5页
背景:随着肘管综合征患者增多,尺神经沟成形术不影响尺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及走行,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主要外科手术之一。3D打印结合尺神经沟成形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神经沟的拓展深度及宽度,从而避免一些手术并发症。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 背景:随着肘管综合征患者增多,尺神经沟成形术不影响尺神经的正常解剖结构及走行,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主要外科手术之一。3D打印结合尺神经沟成形可以更精准地定位神经沟的拓展深度及宽度,从而避免一些手术并发症。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尺神经沟成形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70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传统尺神经沟成形术,观察组行3D打印技术结合尺神经沟成形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患肢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波幅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患侧握力、示中指和拇示指捏力、小指S-W单丝触觉、小指两点分辨觉及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74%)比较,观察组的疗效优良率(91%)显著升高(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肢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升高;观察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波幅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侧握力、示中指和拇示指捏力显著增大,小指S-W单丝触觉、小指两点分辨觉显著降低;观察组患侧握力、示中指和拇示指捏力显著大于对照组,小指S-W单丝触觉、小指两点分辨觉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④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上肢功能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⑤提示3D打印技术结合尺神经沟成形治疗肘管综合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其神经电生理恢复,改善手指和上肢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神经沟成 肘管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预后
下载PDF
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
3
作者 张超 张钧蕾 王光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 目的探讨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发生在小脑蚓部及小脑半球,T_(1)WI呈等低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DWI显示病灶均未见扩散受限。其中1例呈囊实性改变,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环形强化,1例呈完全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显微镜下见分化良好的神经细胞及胶质成分共存,其中神经细胞形成菊形团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存在Syn、GFAP、S-100等阳性。结论菊形团形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较罕见,MRI表现中DWI及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终确诊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性胶质神经元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切除后复发1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志 冯华 +4 位作者 林江凯 朱刚 杨柳 许建中 王宪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胸椎管哑铃神经鞘瘤 复发 病例报告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胸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19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金成 高中礼 +3 位作者 李英普 朱庆三 段德生 马长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胸椎管哑铃神经经鞘瘤 治疗 CT 诊断
下载PDF
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雯辉 杨皛皛 +1 位作者 真德智 赵业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348-348,共1页
目的:观察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观察组行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 目的:观察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患者1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观察组行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切除肿瘤术,对照组行传统后外侧切口进胸联合后正中切口切除肿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均无肿瘤复发情况。结论:双孔胸腔镜联合后正中切口治疗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隔哑铃神经源性肿瘤 双控胸腔镜 后正中切口
下载PDF
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清雅 肖华亮 +3 位作者 马瑜 马强 谌燕 钟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7期2724-2727,共4页
目的:探讨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学等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 目的:探讨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学等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组织学上表现为神经细胞和毛细胞样星形细胞并存,神经细胞较小、一致,围绕神经毡结构形成菊形团样结构或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样结构。胶质成分形态学符合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免疫组化显示:神经毡样基质呈Syn、NSE阳性,GFAP、CgA阴性。神经细胞核S-100、Neu-N阳性。胶质成分呈GFAP、S-100阳性,Ki-67<2%。结论:形成菊形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是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中的少见类型,2007年列入第四版中枢神经系统WHO,是WHO I级的低级别胶质瘤。组织学上以胶质成分及围绕神经毡呈菊形团排列的神经细胞成分为主,免疫组化有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脑肿瘤 成菊团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先天性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3例疗效分析
8
作者 金惠明 武志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NB)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3例以出生后下肢瘫痪为表现的先天性哑铃形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男性,就诊时出生14~53天,入院后均行椎板切除减压、硬脊膜外NB切... 目的探讨先天性哑铃形神经母细胞瘤(NB)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3例以出生后下肢瘫痪为表现的先天性哑铃形NB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男性,就诊时出生14~53天,入院后均行椎板切除减压、硬脊膜外NB切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NB。术后均未行化疗、放疗。例1患儿为腹膜后NB行经腹切除,8个月后肝脏转移死亡;例2患儿经椎管术后,家长放弃治疗,5年后获随访,腹膜后NB自然消退;例3患儿经椎管术后,N-myc基因检测无扩增,观察随访14个月,腹膜后NB自然消退。结论椎板切除减压、硬脊膜外NB切除为先天性哑铃形NB的治疗选择之一。若N-myc基因无扩增,腹膜后NB不需切除和化疗,可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肿瘤 哑铃神经母细胞瘤 治疗
下载PDF
椎管内脊膜瘤合并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鞘瘤一例
9
作者 王小龙 吴生贵 张国来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椎管内脊膜瘤 椎管内外哑铃神经鞘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肝梭形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1例
10
作者 严相近 欧阳雪 胡爱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肝梭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 罕见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小梅 刘惠敏 +2 位作者 何金 朱维健 徐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0-1022,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ur,DNT)和第四脑室形成菊形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glioneuronaltumor,RGN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DNT和3例RGNT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资料,并随访。结果患者年龄13~41岁,平均21.5岁,男女比为1:1,临床表现有癫痫、头晕、突眼等,MRI检查示DNT病变位于颞叶,RGNT病变均位于第四脑室,5例DNT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3例RGNT的T1、T2加权呈混杂信号。组织学:5例有特征性的胶质神经元结构,病理诊断为DNT;3例第四脑室肿瘤有特异性菊形团结构,并有典型的毛细胞星形细胞和Rosenthal纤维,病理诊断为RGNT。8例免疫表型:GFAP和Syn不同胶质成分阳性。结论RGNT是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提出的肿瘤,与DNT在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上有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第四脑室成菊团结构的胶质神经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小脑蚓部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
12
作者 周刚 丁江伟 +2 位作者 董阳 李远 王树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24-524,共1页
1病例资料51岁男性,因头晕、走路不稳2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示左侧指鼻试验不稳准,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小脑蚓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图1A、1B),Flair呈高信号(图1C),DWI弥散不受限(图1D),病变向... 1病例资料51岁男性,因头晕、走路不稳2个月入院,神经系统检查示左侧指鼻试验不稳准,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小脑蚓部可见不规则团块状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图1A、1B),Flair呈高信号(图1C),DWI弥散不受限(图1D),病变向前突入第四脑室,增强后小脑蚓部未见明显强化(图1E),病变大小约3.0 cm×2.1 cm×4.4 cm,考虑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肿瘤 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小脑蚓部 第四脑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权炜 张弩 +2 位作者 何科君 夏力 黄正松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739-74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采用Kawase入路19例,乙状窦前入路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3例,大... 目的探讨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采用Kawase入路19例,乙状窦前入路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33例,4分3例,3分1例。26例(Kawase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个月;GOS评分5分24例,4分2例;颅脑MRI及CT复查,全切肿瘤无复发,未全切肿瘤无增大。结论灵活选择乙状窦前入路及Kawase入路切除中后哑铃形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三叉神经鞘瘤 中后颅窝 显微手术 Kawase入路 乙状窦前入路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施雪英 陈先文 +2 位作者 任于果 徐仿成 胡慧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2-ME与BH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大鼠股骨中分离MSCs,贴壁法体外扩增、传代。以二巯基乙醇(2-ME)预诱导,再加入2-ME、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巢蛋白(nestin... 目的探讨2-ME与BHA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大鼠股骨中分离MSCs,贴壁法体外扩增、传代。以二巯基乙醇(2-ME)预诱导,再加入2-ME、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联合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乙酰胆碱酯酶(AchE)、γ-氨基丁酸(GABA)、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以鉴定分化细胞的表型特征。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作为细胞分裂标记检测MSCs增殖特性。结果细胞诱导后具有神经细胞的形态,并被BrdU标记,nestin、NSE、MAP-2、AchE、GABA表达阳性,而GFAP、TH表达为阴性。结论2-ME和BHA在体外能够有效的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细胞学 间质干细胞/细胞学 神经形 细胞学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一期手术切除颈段哑铃形神经鞘瘤的探讨
15
作者 刘宏健 潘立新 王玉强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颈段哑铃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原代培养及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明 牛朝诗 +8 位作者 傅先明 汪业汉 钱若兵 汤深凤 王林 李光武 贾雪梅 沈韶辉 黄大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方法 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了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的原代培养及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诱导分化、鉴定。方法 取出生1—3dSD大鼠全脑,分离、培养NSC并诱导分化了GABA能神经元,用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结果培养24h后,由单细胞发展成2~4细胞神经球,随时间延长球体增大,神经球均有Nestin阳性细胞;用含10%血清分化液分化1d后,神经球开始贴壁,伸出细长突起,部分可和周边神经球伸出的突起连接。神经球周边见大量散在贴壁的双极或多极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可见NSE、GABA阳性细胞。加了分化液的实验组GABA阳性细胞分化率为(30.25±2.12)%,而对照组分化率为(1.14±.39)%。结论 成功从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了NSC,并能较大比率分化GABA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细胞学 神经形细胞学 细胞 培养 γ-氨 基丁酸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1型伴发结直肠多发息肉2例
17
作者 彭靖 尹玉月 +1 位作者 范惠珍 谢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1,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90%为Ⅰ型神经纤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牛奶咖啡斑、腋窝或腹股沟雀斑、2处及以上任意类型的神经纤维瘤、视神经胶质瘤、Lisch结节等,50%的病例有遗传证据[1]。NF... 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1,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90%为Ⅰ型神经纤维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牛奶咖啡斑、腋窝或腹股沟雀斑、2处及以上任意类型的神经纤维瘤、视神经胶质瘤、Lisch结节等,50%的病例有遗传证据[1]。NF1除累及皮下组织外,也可合并其他疾病,如结肠黑变病或者膀胱肿瘤、结直肠多发息肉[2-3]。本文报告2例NF1伴发结肠、直肠多发息肉,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1型 结肠黑变病 结肠多发息肉 直肠多发息肉 膀胱神经纤维源性梭细胞肿瘤
下载PDF
脊髓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季毅平 詹梦熊 +1 位作者 刘水源 陈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33-934,共2页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 菊形团形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rosette-forming glioneuronal tumor,RGNT)是一种临床较为罕见的病种,而发生于脊髓则更为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的脊髓肿瘤相似,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笔者现将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例脊髓RGNT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脊髓 成型胶质神经元肿瘤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amine by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9
19
作者 堵锡华 庄文昌 +1 位作者 史小琴 冯长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9-64,I0001,I0002,共8页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bromine substituents and conjugation matrix, a new substituent po- sition index ~X not only was defined, but also molecular shape indexes Km and electronega- tivity distance vectors Mm of diph...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bromine substituents and conjugation matrix, a new substituent po- sition index ~X not only was defined, but also molecular shape indexes Km and electronega- tivity distance vectors Mm of diphenylamine and 209 kind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amine (PBDPA) molecules were calculated. Then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QSPR) among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210 organic pollutants and 0X, K3, M29, M36 were founded by Leaps-and-Bounds regression. Using the four structural parameters as input neurons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ree satisfactory QSPR models with network structures of 4:21:1, 4:24:1, and 4:24:1 respectively, were achieved by the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The tot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were 0.9999, 0.9997, and 0.9995 respectively and the standard errors S were 1.036, 1.469, and 1.510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mean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 of Sθ, AfHe and △fGθ- were 0.11%, 0.34% and 0.24%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QSPR models had good stability and superior predictive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good nonlin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PBDPAs and the four structural pa- rameters. Thu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NN models established by the new substituent position index were fully applicable to predict properties of PBD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brominated diphenylamine Neural networks Molecular shape index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 Substituent position index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merging model in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帆 胡伍生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4期441-444,共4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est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the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model, the back-propagation(BP)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is studied, and the 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test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of the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model, the back-propagation(BP)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is studied, and the merging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BP algorithm and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odel. The three models mentioned above a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long-term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data in Chencun Dam.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prediction accuracies of the statistical model and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are ~ 0.477 and +- 0.390 m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erging model is ~0. 318 mm, which is improved by 33% and 18% compared to the other two models, respectively. And the merging model has a bett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broad applic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neural network statistical model merging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