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关元”穴的中枢神经束路示踪研究及电针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凤 冯异 +2 位作者 周瑞 张玉秋 陈伯英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应用伪狂犬病毒(PRV)作为神经示踪剂研究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关元"穴针刺信号从穴位传递到神经中枢的通路,并观察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正常加电针组(NC+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加电针... 目的:应用伪狂犬病毒(PRV)作为神经示踪剂研究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关元"穴针刺信号从穴位传递到神经中枢的通路,并观察电针对其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正常加电针组(NC+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加电针组(OVX+EA)。OVX和OVX+EA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周与NC和NC+EA组同时在"关元"穴注射10μl滴度为108plaque-formingunits(PFU)/ml的PRV。NC+EA和OVX+EA组在注射病毒后30min在"关元"穴给予电针处理(2Hz,2~3mA),每天1次,每次30min,连续3d。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数量。结果:1)4组大鼠的脊髓、脑干、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均可观察到PRV免疫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为:脊髓腰、胸、颈段的腹侧和背侧角,脑干孤束核、巨细胞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下橄榄核等,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腹内侧核、斜角带核、视前大细胞亚核等,以及皮层的纹状区等。2)在OVX组,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核团中PRV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如:隔内侧核、室旁核、弓状核、斜角带核(P<0.05);部分核团甚至无阳性表达,如:下丘脑视前大细胞亚核、腹内侧核(P<0.01)。OVX+EA组在相同核团内的阳性细胞数量与OVX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NC和NC+E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去卵巢后,机体功能发生异常,正常状态下的神经通路受到影响;针刺"关元"可促进原有神经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元”穴 伪狂犬病毒 神经束路示踪 电针
下载PDF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琬悦 丁煜萌 王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1,共5页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 逆行示踪 顺行示踪 跨节示踪 综述
下载PDF
小鼠中缝背核向屏状核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
3
作者 巩涛 蔡志平 +1 位作者 史娟 李云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14-421,共8页
目的探索小鼠中缝背核(DRN)向屏状核(CLA)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分别将逆行示踪剂594 retrobeads和顺行示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CLA(n=3)和DRN(n=3),结合5-羟色胺(5-H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神... 目的探索小鼠中缝背核(DRN)向屏状核(CLA)投射神经通路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分别将逆行示踪剂594 retrobeads和顺行示踪剂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CLA(n=3)和DRN(n=3),结合5-羟色胺(5-HT)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神经化学特征以及顺标神经纤维和终末在全脑和CLA内的分布;利用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Cre、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Cre动物结合狂犬逆行跨突触病毒(RV)标记,观察DRN-CLA通路的下游靶神经元类型。结果DRN的吻、中、尾段均能观察到594 retrobeads阳性神经元的胞体,中段的腹侧亚核(DRV)分布较多,且90%以上的逆行标记神经元为5-HT阳性。BDA顺标纤维密集分布于腹侧被盖区、束旁核、腹侧苍白球、杏仁中央核等区,CLA内的神经纤维和终末相对稀疏。RV跨突触逆行标记结果显示,CaMKⅡ-Cre动物的DRN中含有较多的突触前神经元,而GAD67-Cre动物DRN中突触前逆行标记神经元较少。结论DRN-CLA通路是以DRV分布为主的5-HT能投射通路,其在CLA内的纤维和终末较为稀疏,主要与CLA内的CaMKⅡ阳性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背核 屏状核 5-羟色胺能神经 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阳性神经 神经束路示踪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伍军 方方 +5 位作者 陈风华 高俊伟 柳浩然 刘劲芳 邓永文 方加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BD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胸10)横断损伤对照组(n=7)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n=7)。术后10周,感觉运动区皮质注射10%BDA示踪剂。动物再存活两周后取出相应的脑和脊髓组织,冰冻切片后,采用自由漂浮法行BDA染色显影,光镜观察。两组实验动物均于脊髓横断术后采用BBB评分法定期评估运动功能。结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组所有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在横断损伤4周以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组7只中的6只大鼠在术后12周有部分BDA阳性标记的皮质脊髓束再生通过脊髓横断损伤部位,而对照组大鼠均未见再生的皮质脊髓束通过。结论在脊髓横断损伤后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可明显改善损伤的运动功能。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促进了皮质脊髓束的再生并重新建立了部分神经纤维联系。BDA神经束路示踪技术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解剖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路示踪 神经干细胞 移植 脊髓损伤 皮质脊髓束
下载PDF
七年制形态学实验教学创新之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苏红星 尚宏伟 +9 位作者 张立新 陈亚亮 杨连雪 路欣 景朋 宋爱利 刘国贞 周岩 杨慧 董小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形态学实验室配合神经生物学系在06年12月完成了新开设的七年制实验课程《神经示踪技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欲探讨实施创新理念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开发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 形态学实验室配合神经生物学系在06年12月完成了新开设的七年制实验课程《神经示踪技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本文欲探讨实施创新理念的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开发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创建前沿领域实验教学理念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创新 实验教学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