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0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
1
作者 卞芸 丁永娟 +3 位作者 谢芬 吕娟 陈杨 徐振宇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9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资料,运用SPSS 26.0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结直肠癌患...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对结直肠癌患者发生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19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资料,运用SPSS 26.0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144例发生了OIPN,作为OIPN组;75例没有发生OIPN,作为非OIPN组。Spearman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与并发症是OI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为临床评估和预测OIPN发生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结论 白蛋白水平低下与发生并发症是O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该预测模型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OIPN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七氟烷暴露频次对大鼠发育脑神经毒性及对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邵刘佳子 邹毅 +2 位作者 万磊 柏利婷 李亚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97-901,共5页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七氟烷暴露频次与大鼠发育脑神经毒性的关系及对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 d的7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次七氟烷暴露组(S 1组)、连续2 d七氟烷暴露组(S 2组)、连续3 d七氟烷暴露组(S 3组),每组各1... 目的探讨麻醉药物七氟烷暴露频次与大鼠发育脑神经毒性的关系及对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出生7 d的76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次七氟烷暴露组(S 1组)、连续2 d七氟烷暴露组(S 2组)、连续3 d七氟烷暴露组(S 3组),每组各19只。将SD大鼠接受2%七氟烷+50%O 2暴露,暴露时间为4 h。记录各组大鼠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末端标记(TUNEL)染色评估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神经元凋亡情况,并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探索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各组大鼠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 3组大鼠皮层中的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4.17±13.89)个vs.(5.67±3.08)个],S 3组大鼠海马中的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5.50±8.46)个vs.(6.17±1.94)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 1、S 2组皮层区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 3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天寻找隐藏平台的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3.79±10.60)s vs.(13.04±8.83)s],第6天在目标象限中的游泳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0.79±4.55)%vs.(40.42±9.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 1组和S 2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第3天寻找隐藏平台的时间、第6天撤去平台后在目标象限所占时间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 3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第6天在泳池中的游泳轨迹与S 1组和S 2组不同,呈现随机游泳轨迹。结论连续3 d七氟烷暴露与发育脑的神经毒性有关,并导致随后神经发育缺陷。同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全身麻醉药对发育脑的影响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麻醉 神经毒性 七氟烷 发育脑 凋亡
下载PDF
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应用温经通痹方手足浸浴治疗的效果探讨
3
作者 施永杰 许春明 卫国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温经通痹方手足浸浴治疗奥沙利铂导致的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19例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采用... 目的分析温经通痹方手足浸浴治疗奥沙利铂导致的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2019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19例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采用甲钴胺治疗)与观察组(60例,温经通痹方手足浸浴联合甲钴胺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情况,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NRS)评分、总神经病变(TN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总发生率较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TN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加快,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温经通痹方手足浸浴可减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的疼痛与毒性反应,并能够促进神经组织修复,恢复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 温经通痹方 浸浴 神经毒性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大鼠原位脑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
4
作者 邵安良 王小蕾 +2 位作者 张勇杰 陈亮 李静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大脑组织的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Fluoro-Jade C(FJC)特殊染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考察植入物周围脑组织的局部组织学反应、神经元降解退行性变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来综合评价植入物的潜在神经毒性风险。结果植入4周、13周、26周后,与对照品相比,供试品的局部组织学反应均为无刺激反应;FJC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神经元降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GFAP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采用HE染色、FJC特殊染色与GFAP免疫荧光染色联合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经大鼠原位脑植入后的局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修复生物膜 大鼠原位脑植入 局部神经毒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 Fluoro-Jade C特殊染色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毒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李铮 徐国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6例。常规组术中实施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17-β雌二醇辅助麻醉。比较两组神经网络电活动因子、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及围术期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均高于术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术前,但试验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低于常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B淋巴细胞瘤-2低于常规组,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ax)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试验组简易状态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吸入麻醉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改善神经网络电活动、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吸入麻醉 17-Β雌二醇 神经毒性
下载PDF
血痹康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宇立 沈彬雯 +3 位作者 唐禹 方媛 李雁 陈旻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观察血痹康泡洗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共纳入9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每日采用血痹康泡洗,对照组患者每日采用温... 目的观察血痹康泡洗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试验共纳入90例接受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每日采用血痹康泡洗,对照组患者每日采用温水泡洗,治疗时间为30分钟,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肢体麻木程度的改善情况、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生活质量。此外,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价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神经毒性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18%,对照组为3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均表现下降的趋势,治疗至第二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显著增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④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P>0.05),血痹康泡洗疗法安全性较高。结论血痹康泡洗治疗可改善奥沙利铂化疗后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及肢体麻木程度,有效提高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痹康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泡洗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伏马毒素B1诱导线虫神经毒性机制
7
作者 叶永丽 张晓娟 +3 位作者 唐莉莉 王加生 张银志 孙秀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为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在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FB1处理后的线虫行为表型以及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μg/mL的FB1暴露24 h以剂量依... 为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在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FB1处理后的线虫行为表型以及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μg/mL的FB1暴露24 h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相关基因(cyp35A2、sod-1、sod-3、ctl-2和ctl-3)的异常表达。此外,100~200μg/mL的FB1处理降低了线虫线粒体密度,并显著降低了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200μg/mL的FB1处理显著抑制了线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和Ⅴ的表达,提高了线粒体分裂基因drp-1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与线虫行为学表型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FB1可能通过参与线虫氧化应激、线粒体呼吸链和线粒体动力学过程诱导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毒素B1 秀丽隐杆线虫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时联合口服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和甲钴胺的乳腺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
8
作者 张倩 李娜 +4 位作者 杨华 任莉莉 杨小妹 李晓丽 张建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联合口服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和甲钴胺的乳腺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CIPN)发生情况,为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在CIPN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应用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至少6个周期的... 目的观察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联合口服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和甲钴胺的乳腺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CIPN)发生情况,为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在CIPN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应用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化疗至少6个周期的初治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自接受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时,实验组开始口服神效黄芪汤加减方(黄芪40 g、人参5 g、桂枝10 g、防风6 g、白芍15g、鸡血藤30 g、鸡矢藤30 g、枳壳10 g、炙甘草6 g)联合甲钴胺片(0.5 mg/次,每天3次),对照组患者开始口服甲钴胺片,用法同实验组。6周期化疗结束时,比较两组CIPN的发生率。化疗第1、2、3、4、5、6周期结束时,比较两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周围神经病变分级(NCI-CTCAE)、生活质量[体能状态评分(KPS)]、药物安全性相关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AST、ALT、直接胆红素)]。结果共入组90例患者,完成88例,脱落2例(均为对照组,于第一周期化疗后因个人原因脱离)。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IPN的发生率低(P<0.05)。前4个化疗周期,两组NCI-CTCAE评分比较,P均>0.05;第5、6化疗周期,两组NCI-CTCAE评分比较,P均<0.05。两组KPS评分比较,P均>0.05。两组肝肾功能、血常规比较,P均>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过程中联合口服神效黄芪汤加减方和甲钴胺的乳腺癌患者CIPN发生率低于单用甲钴胺;与单用甲钴胺比较,神效黄芪汤加减方联合甲钴胺口服对乳腺癌含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方案所致CIPN的防治作用更优,可降低CIPN的发生率、减轻CIPN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效黄芪汤加减方 甲钴胺片 药物不良作用 周围神经毒性 紫杉醇 乳腺癌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甲钴胺对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焕焕 聂志勇 +3 位作者 吴涛 袁冬冬 张悦姗 刘文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甲钴胺对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82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1例,给... 目的:探讨中医药联合甲钴胺对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9月—2022年9月就诊的82例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1例,给予甲钴胺片治疗)和B组(41例,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甲钴胺片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将2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卡诺夫斯凯计分(KPS)、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均有所好转,且B组相较于A组改善效果较好;B组患者神经毒性改善有效率比A组高;B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A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NRS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且B组比A组低;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比治疗前上升,且B组比A组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恶性肿瘤奥沙利铂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可使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与疼痛程度下降,提高周围神经毒性效果与中医证候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甲钴胺 恶性肿瘤 奥沙利铂 化疗 周围神经毒性
下载PDF
人大脑类器官模型及其在药物神经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哈晓雨 卜迁 +1 位作者 田京伟 岑小波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4期328-332,F0003,共6页
药物神经毒性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研发和临床使用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全面了解药物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需要建立能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试验模型研究药物神经不良反应及其机制,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增加研发药... 药物神经毒性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研发和临床使用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全面了解药物对人体神经系统的潜在影响,需要建立能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试验模型研究药物神经不良反应及其机制,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增加研发药物的安全性。由于人类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当前常用的2D神经细胞模型、动物神经行为模型等存在一定局限性。人胚胎干细胞或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人脑类器官,在结构功能与人脑更相似,保留了人脑遗传和分子表型。本文对人脑类器官模型在药物神经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人脑类器官模型应用于药物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时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类器官 神经毒性 安全性评价 药物研究 试验模型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化疗神经毒性的影响
11
作者 马喆恒 曹梦颖 +2 位作者 王伟 修丽娟 王群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化疗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化疗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研究组患者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TP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血清疗效相关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GFR4)和Spondin-2]水平、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57%(32/46)、82.61%(38/46),与对照组的60.87%(28/46)、71.74%(33/4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球菌菌落数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菌落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外周血CD3^(+)、CD4^(+)和CD4^(+)/CD8^(+)水平,血清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血清CYFRA21-1、FGFR4和Spondin-2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QOL、KPS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减轻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助于降低化疗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化疗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化疗神经毒性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致胃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刘磊 郑磊 +2 位作者 张梅 张家乐 于东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致胃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奥沙利铂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共治疗4个月。治...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致胃癌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使用奥沙利铂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共治疗4个月。治疗后采用Levi分级标准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同时比较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毒性、肝功能异常率和肿瘤标志物升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Levi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液毒性分级(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分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和肿瘤标志物升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预防和缓解胃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和消化道不良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胃癌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预防胃癌患者化疗后相关周围神经毒性临床研究
13
作者 冯玉 袁媛 王群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防胃癌患者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化疗后相关周围神经毒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沙利铂联合...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预防胃癌患者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化疗后相关周围神经毒性的价值。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于化疗后服用补阳还五汤,直至下一个疗程化疗开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神经传导速度、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等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下降(P<0.05),观察组MNCV、S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干预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于预防胃癌患者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方面安全有效,能够改善化疗后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化疗 周围神经毒性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林丽珠教授辨治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毒性临证经验之侍见
14
作者 黄俊杰 林洁涛 +4 位作者 安博 关敏怡 余玲 王景锐 林丽珠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6-49,61,共5页
化疗是当前广泛临床应用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其发病率较高的毒副反应之一,当前针对CIPN的西医治疗手段尚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防治需求。中医药是防治CIPN的有效手... 化疗是当前广泛临床应用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化疗相关性周围神经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其发病率较高的毒副反应之一,当前针对CIPN的西医治疗手段尚不能充分满足临床防治需求。中医药是防治CIPN的有效手段,本文简述林丽珠教授从“虚寒痹”的角度辨治CIPN,以及运用“通络除痹”的外治法与“调气补虚”的内治法相结合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周围神经毒性 中医学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秋水仙碱相关神经毒性风险分析
15
作者 吴汀溪 赵志刚 +3 位作者 石延枫 张杨 张伊楠 朱斌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 评价秋水仙碱相关神经系统不良事件(nAEs)的风险及特征,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秋水仙碱相关nAEs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和贝叶... 目的 评价秋水仙碱相关神经系统不良事件(nAEs)的风险及特征,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检索200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秋水仙碱相关nAEs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和贝叶斯分析法对nAEs及缺血性、出血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疾病不良事件进行信号挖掘,并分析事件发生时间及患者结局。结果 共提取秋水仙碱相关nAEs 906例,报告例数排名前3位的不良事件分别是头痛(ROR_(025)=1.09,IC_(025)=0.30)、感觉减退(ROR_(025)=1.79,IC_(025)=1.09)、意识丧失(ROR_(025)=1.62,IC_(025)=0.99),在缺血性和出血性中枢神经血管疾病中均不存在信号。秋水仙碱相关nAEs发生时间中位数为30 d,7.42%的患者死亡。结论 秋水仙碱在缺血性和出血性中枢神经血管疾病中未检测到信号,但临床应警惕一些其他罕见神经毒性不良事件,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毒性 缺血性 出血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下载PDF
三氯生和双酚A对斑马鱼神经毒性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韩晓雯 徐婕妤 +2 位作者 王伟伟 钱秋慧 王慧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121,共11页
本研究选择常见的两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三氯生(TCS)和双酚A(BPA)为对象,以斑马鱼作为脊椎模式生物,分析比较了TCS和BPA对斑马鱼神经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CS和BPA均会诱导斑马鱼胚胎产生表观畸形,如心包水肿、卵黄囊肿、游囊关闭... 本研究选择常见的两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三氯生(TCS)和双酚A(BPA)为对象,以斑马鱼作为脊椎模式生物,分析比较了TCS和BPA对斑马鱼神经发育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CS和BPA均会诱导斑马鱼胚胎产生表观畸形,如心包水肿、卵黄囊肿、游囊关闭等;TCS和BPA暴露会抑制幼鱼的运动活性,对运动相关神经元有损伤作用,并影响幼鱼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造成神经行为的失调.此外,TCS和BPA均会导致斑马鱼幼鱼新生神经元细胞的数量下降,幼鱼的脑部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药靶预测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分析比较了TCS和BPA作用的代谢通路及其致毒机制存在不同.本研究为TCS和BPA环境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生 双酚A 斑马鱼 神经毒性 致毒机制 新污染物
下载PDF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研究
17
作者 姚磊 苏明 +1 位作者 郭娟娟 边万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5,共14页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作为Ⅱ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已被广泛使用,高度的亲脂性可以使其轻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系统,但其对斑马鱼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毒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为研究对象,分别暴露于0...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M)作为Ⅱ型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已被广泛使用,高度的亲脂性可以使其轻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系统,但其对斑马鱼早期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毒性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为研究对象,分别暴露于0、10、20、50μg·L^(-1)的DM中,对暴露后胚胎的发育状况、运动能力等分析后,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斑马鱼从神经细胞发育方面评估DM对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神经毒性。结果显示,从3 hpf开始暴露,在24 hpf,50μg·L^(-1)暴露组自发卷尾运动频率相较于对照组降低了约41.2%(P<0.001);在36 hpf,各暴露组胚胎孵化率均升高,20、50μg·L^(-1)暴露组心率显著升高(P<0.01,P<0.0001),体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这些结果显示出DM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于其浓度之间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效应。通过对斑马鱼幼鱼的自发运动、光暗行为和旷场行为的分析,发现暴露后斑马鱼幼鱼在3种情景中运动行为均变得迟缓,表明DM暴露影响斑马鱼运动能力,且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响应能力以及主动探索新环境的能力均减弱。进一步通过对神经系统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的研究发现,DM暴露导致斑马鱼神经干/祖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P<0.001),神经元细胞活性加强,且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001)。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在斑马鱼发育早期的毒性与其影响神经细胞的活性相关。DM通过破坏神经干/祖细胞的数量、过度激活神经元和促进神经细胞凋亡等方面对斑马鱼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进而影响斑马鱼胚胎的运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斑马鱼 神经毒性 行为学
下载PDF
不同生命阶段微塑料暴露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18
作者 耿燕陪 李康 +2 位作者 林本成 吕鹏 袭著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91,共12页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种类、来源及暴露途径,重点阐述了微塑料在人体不同生命阶段(胎儿期、婴...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种类、来源及暴露途径,重点阐述了微塑料在人体不同生命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成人期、老年期)暴露的神经毒性效应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评估其健康风险和采取有效的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神经毒性 神经发育 神经退行性疾病 氧化应激
下载PDF
APOE多态性在炎症因子诱导的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差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岩 李晓慧 +2 位作者 季瑶 崔理立 蔡玉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差异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原代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在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差异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原代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构建人APOE3和APOE4重组过表达质粒,分别转染至原代APOE^(-/-)星形胶质细胞中,以APOE^(-/-)原代细胞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APOE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APOE水平。采用白细胞介素1α(IL-1α)、肿瘤坏死因子(TNF)和补体C1q联合刺激转染APOE3和转染APOE4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制备炎症模型,分为APOE3+PBS组、APOE4+PBS组、APOE3+IL-1α+TNF+CC1q组和APOE4+IL-1α+TNF+C1q组,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4(Gpc4)、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6(Gpc6)、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C3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mRNA表达水平,微球吞噬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吞噬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POE^(-/-)组比较,转染APOE3和APOE4组细胞中APO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培养上清中APOE水平明显升高(P<0.0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分别与APOE3+PBS组和APOE4+PBS组比较,APOE3+IL-1α+TNF+Cq1组和APOE4+IL-1α+TNF+Cq1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变短,胞体变大;与APOE3+IL-1α+TNF+Cq1组比较,APOE4+IL-1α+TNF+Cq1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更短。分别与APOE3+PBS组和APOE4+PBS组比较,APOE3+IL-1α+TNF+Cq1组和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Gpc4、Gpc6、Thbs1、Thbs2和Sparcl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APOE3+IL-1α+TNF+Cq1组比较,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Gpc4、Gpc6、Thbs1、Thbs2和Sparcl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分别与APOE3+PBS组和APOE4+PBS组比较,APOE3+IL-1α+TNF+Cq1组和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GDN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3和S100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APOE3+IL-1α+TNF+Cq1组比较,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GDNF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3和S100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APOE3+PBS组和APOE4+PBS组比较,APOE3+IL-1α+TNF+Cq1组和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吞噬微珠数量明显减少;与APOE3+IL-1α+TNF+Cq1组比较,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吞噬微珠数量明显减少。分别与APOE3+PBS组和APOE4+PBS组比较,APOE3+IL-1α+TNF+Cq1组和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APOE3+IL-1α+TNF+Cq1组比较,APOE4+IL-1α+TNF+Cq1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APOE4基因型比APOE3诱导炎症因子能力更强,可诱导神经毒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增加神经毒性,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从而加剧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星形胶质细胞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细胞凋亡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
20
作者 朱富荣 胡国冰 +1 位作者 孙万晶 刘铁民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7期5-11,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生脉饮中人参、五味子的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检索麦冬的化学成分,PharmMapper平台预测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生脉饮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生脉饮中人参、五味子的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检索麦冬的化学成分,PharmMapper平台预测靶点;通过人类基因(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相关靶点基因;采用Venny图得到生脉饮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version3.6.1)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核心靶点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生脉饮治疗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成分有49个,预测靶点有109个,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靶点基因有2132个。GO分析过程涉及生物过程604条、细胞组分34条和分子功能51条。KEGG分析共富集96条通路,主要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靶点蛋白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生脉饮可能作用于ALB、EGFR、HSP90AA1、CASP3、SRC、ESR1、MAPK1、MAPK14等靶点通过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MAPK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治疗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