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1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伏马毒素B1诱导线虫神经毒性机制
1
作者 叶永丽 张晓娟 +3 位作者 唐莉莉 王加生 张银志 孙秀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为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在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FB1处理后的线虫行为表型以及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μg/mL的FB1暴露24 h以剂量依... 为研究线粒体功能和氧化应激在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对FB1处理后的线虫行为表型以及包括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0μg/mL的FB1暴露24 h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相关基因(cyp35A2、sod-1、sod-3、ctl-2和ctl-3)的异常表达。此外,100~200μg/mL的FB1处理降低了线虫线粒体密度,并显著降低了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200μg/mL的FB1处理显著抑制了线虫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和Ⅴ的表达,提高了线粒体分裂基因drp-1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与线虫行为学表型具有显著相关性。综上,FB1可能通过参与线虫氧化应激、线粒体呼吸链和线粒体动力学过程诱导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毒素B1 秀丽隐杆线虫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障碍 神经毒性
下载PDF
肉毒毒素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机制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穆秦颖 胡俊豪 +4 位作者 马福浩 王浩 窦炜康 迟丽屹 史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0-444,共5页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NT)是目前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一线方法,其机制为化学性去神经支配引起肌肉麻痹。近期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BoNT亦可影响肌张力障碍患者脑内的神经可塑性,但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NT)是目前治疗局灶型肌张力障碍的一线方法,其机制为化学性去神经支配引起肌肉麻痹。近期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BoNT亦可影响肌张力障碍患者脑内的神经可塑性,但具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从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构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3个方面,对BoNT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揭示了BoNT可通过影响皮质、基底神经节、丘脑、小脑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微观结构、代谢水平,以改善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症状,为进一步探索肌张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和研发潜在的干预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 肉毒杆菌毒素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网络 神经可塑性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下载PDF
眼镜蛇神经毒素分离纯化及其经大鼠直肠给药吸收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昊 廖明 +6 位作者 张学荣 周怡 孔露平 胡少聪 肖曼琪 张子彦 罗小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4,共8页
目的利用色谱技术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神经毒素,探索神经毒素经大鼠直肠途径给药后的吸收情况和镇痛活性。方法通过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色谱两步法分离纯化神经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目的利用色谱技术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神经毒素,探索神经毒素经大鼠直肠途径给药后的吸收情况和镇痛活性。方法通过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色谱两步法分离纯化神经毒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神经毒素在大鼠直肠组织中的分布。利用Shotgun质谱技术和数据库检测大鼠血浆神经毒素片段。利用HE染色观察神经毒素对大鼠直肠组织结构的影响。利用醋酸扭体法测定神经毒素直肠给药后镇痛活性。结果通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直肠给药3 h后直肠黏膜组织内神经毒素分布明显,阳性面积比率、平均光密度值、H-SCORE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质谱检测到大鼠血浆中神经毒素有关片段。HE染色表明神经毒素对大鼠直肠组织没有损伤,组织结构无明显病理变化。醋酸扭体法测定小鼠直肠给药神经毒素3 h后扭体抑制率达50%,提示具有镇痛活性。结论眼镜蛇神经毒素可以通过直肠吸收入血并且发挥镇痛作用,为后续研究眼镜蛇神经毒素直肠给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 神经毒素 直肠给药 免疫组化 质谱 镇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磊 张悦 +1 位作者 欧册华 李富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3-837,共5页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PHN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行BTX-A皮内注射联合PRF治疗,C组行利多卡因皮内注射联合PRF治疗。采用数字...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脉冲射频(PRF)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PHN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行BTX-A皮内注射联合PRF治疗,C组行利多卡因皮内注射联合PRF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3、7 d、术后1、2、3个月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收集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检测患者术前与术后3 d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 B组和C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NRS评分、SF-MPQ评分、Q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 <0.05)。与C组相比,B组在术后1、2、3个月的NRS、SF-MPQ评分评分显著降低(P <0.05);B组在术后2、3个月的QS评分显著降低(P <0.05)。术后3个月B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90%)与C组(5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后3 d血清中的IL-1β和CGRP含量均较术前显著下降,B组IL-1β和CGRP的下降程度较C组更显著(P <0.05)。结论 BTX-A联合PRF治疗PHN可以有效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带状疱疹后神经 脉冲射频 利多卡因 神经阻滞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周围血管及雪旺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郭璇珠 牛亚男 +4 位作者 夏佳宁 李梦 柴超欣 崔雨琦 陈丽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BONT/A)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及受损神经周围血管与雪旺细胞(SCs)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对照组(Control)以及BONT/A组,对照组以及BONT/A组(6U·kg^(-1))又各分为7d组和21d组,每组25只。...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BONT/A)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以及受损神经周围血管与雪旺细胞(SCs)的影响。方法将125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对照组(Control)以及BONT/A组,对照组以及BONT/A组(6U·kg^(-1))又各分为7d组和21d组,每组25只。对照组和BONT/A组通过挤压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观察小鼠整体状态并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估其运动功能。髓鞘甲苯胺蓝(TB)染色观测坐骨神经再生修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Cs标志物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p75NTR)、髓磷脂蛋白零(MPZ)以及血管标志物白细胞分化抗原簇34(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BONT/A促进SFI值恢复。髓鞘TB染色观测到BONT/A组在21d时坐骨神经恢复更显著。BONT/A能进一步增加p75NTR的表达,而对MPZ、BONT/A组在早期阶段其表达稍高,却在21d时显著降低MPZ的表达。BONT/A能随时间变化进一步促进血管标志物VEGF、CD34的表达。结论BONT/A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加损伤神经周围血管的生成,促进SCs的去分化和髓鞘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血管 雪旺细胞
下载PDF
α-神经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经小鼠直肠给药后肠道体外荧光成像分析
6
作者 张昊 廖明 +6 位作者 张学荣 周怡 孔露平 胡少聪 肖曼琪 张子彦 罗小玲 《蛇志》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短链α-神经毒素活性成分,观察荧光染料标记的α-神经毒素经小鼠直肠给药后的肠道内分布和动态过程。方法使用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电泳纯的α-神经毒... 目的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短链α-神经毒素活性成分,观察荧光染料标记的α-神经毒素经小鼠直肠给药后的肠道内分布和动态过程。方法使用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电泳纯的α-神经毒素。将4只C57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荧光染料CY7-SE标记,实验组采用荧光染料CY7-SE与α-神经毒素相互结合。使用成像仪检测CY7-SE标记的α-神经毒素在直肠给药1、3 h后肠道内的荧光强度分布情况。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α-神经毒素。α-神经毒素直肠给药1 h后,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小肠段和胃的荧光强度较强,盲肠、结肠段荧光强度较弱。α-神经毒素直肠给药3 h后,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小肠、盲肠、结肠段和胃的荧光强度均较弱。结论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α-神经毒素经直肠给药可先富集于小鼠小肠段及胃,3 h后被肠道黏膜吸收代谢。本研究为开发神经毒素的直肠递送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神经毒素 直肠给药 荧光成像
下载PDF
载神经毒素的透明质酸可溶性微针制备、评价及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婷 钟家浩 姚文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神经毒素(neurotoxin,NT)是一种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的多肽,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及免疫抑制等作用^([1-3]),现已有肌内注射剂上市^([4])。相较于传统的镇痛药,NT长期应用无成瘾性与耐受性,不但可应用于急性疼痛,还可应用于晚期癌痛、类... 神经毒素(neurotoxin,NT)是一种从眼镜蛇毒中分离的多肽,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及免疫抑制等作用^([1-3]),现已有肌内注射剂上市^([4])。相较于传统的镇痛药,NT长期应用无成瘾性与耐受性,不但可应用于急性疼痛,还可应用于晚期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4])。可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DMN)是一种由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聚合物组成的微针,用于透皮递送水溶性药物^([5])。通常将水溶性药物封装在DMN的针头部分,一旦穿过角质层,由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构成的针体在接触组织液后就会溶解,从而释放出包封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可溶性微针 透明质酸 镇痛 透皮递送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昱睿 王瑜元 白玉龙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多种疼痛,其镇痛作用被认为与神经胶质细胞相关。本文概要介绍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究A型肉毒毒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上的临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A 型肉毒毒素 神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与儿童哮喘急性加重风险和严重程度的关系
9
作者 李敬婵 张琳 王瑞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EDN)与儿童哮喘急性加重风险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17例哮喘儿童,包括52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和65例哮喘急性加重期儿童。另外,同期接受健...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EDN)与儿童哮喘急性加重风险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衡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117例哮喘儿童,包括52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和65例哮喘急性加重期儿童。另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70例健康儿童被纳入健康对照组。按哮喘急性加重严重程度将哮喘急性加重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DN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DN与哮喘急性加重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缓解组和急性加重组患儿血清EDN水平均升高,且急性加重组较缓解组升高更显著(P<0.05)。在哮喘急性加重儿童中,中度组和重度组患儿血清EDN水平较轻度组均升高,且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更显著(P<0.05)。血清EDN(OR=1.172,95%CI=1.042~1.319,P=0.008)、EOS(OR=60.238,95%CI=1.223~2966.959,P=0.039)、IgE(OR=1.063,95%CI=1.014~1.115,P=0.011)、FEV_(1)/FVC(OR=0.881,95%CI=0.776~1.000,P=0.049)是哮喘急性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EDN水平区分重度和轻中度哮喘急性加重儿童的AUC为0.880(95%CI:0.778~0.982)。经Spearman法分析,哮喘急性加重儿童血清EDN和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E)、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P<0.05),与患儿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EDN上调与儿童哮喘急性加重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增加有关。血清EDN可能是儿童哮喘急性加重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监测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衍生神经毒素 儿童 哮喘 急性加重 严重程度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张银连 张景瑜 +3 位作者 柴宝 肖礼祖 郑跃 陈宏翔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疱疹部位皮肤烧灼或电击样疼痛为表现,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相应的医疗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疱疹部位皮肤烧灼或电击样疼痛为表现,常引起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不良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相应的医疗和经济负担。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PHN发病率将逐年增高。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性蛋白,研究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能够显著缓解PHN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BTX-A治疗PHN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阐述,希望为临床医生治疗PHN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镇痛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2毒素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旭 王优爽 +7 位作者 陈凤娟 陈云贺 陈中 刘雨 宋汶羲 黄婷玉 张珂菲 张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7-91,共5页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和贮存的谷物中。T-2毒素理化性质稳定,难以从污染的饲料和谷物中去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神经系统是T-2毒素攻击的靶系统之...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和贮存的谷物中。T-2毒素理化性质稳定,难以从污染的饲料和谷物中去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神经系统是T-2毒素攻击的靶系统之一,T-2毒素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导氧化应激,造成脑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论文系统地总结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揭示T-2毒素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发掘缓解T-2毒素神经毒性靶标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神经毒性 血脑屏障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T-2毒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鑫宇 刘鼎阔 +4 位作者 史润 汤树生 李源 李存 李道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2,共5页
T-2毒素是最具毒性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饮食摄入是人类接触T-2毒素最常见的途径。T-2毒素暴露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如神经紊乱、心血管改变、免疫抑制和皮肤炎症。然而,T-2毒素导致的神经毒性尚不清楚,为了... T-2毒素是最具毒性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饮食摄入是人类接触T-2毒素最常见的途径。T-2毒素暴露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如神经紊乱、心血管改变、免疫抑制和皮肤炎症。然而,T-2毒素导致的神经毒性尚不清楚,为了更全面地把握T-2毒素的神经毒性研究现状,本文对T-2毒素诱导神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神经毒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电生理、睡眠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丽娜 张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偏侧面肌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观察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经皮面神经电... 目的探讨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偏侧面肌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观察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经皮面神经电刺激。比较2组起效时间、痉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痉挛程度、神经电生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瞬目反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痉挛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痉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治疗前,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治疗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对照组,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痉挛症状、神经功能、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痉挛 肉毒杆菌毒素 A型 经皮面神经电刺激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其水解物对真菌毒素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鹏 杨芸芸 +4 位作者 赵一凡 杜稳 李秋 彭君建 刘虎军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6-212,共7页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类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威胁着粮油食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如何阻控真菌毒素污染和危害,保障人民消费健康是当前急需。酿酒酵母的水解物甘露聚糖、葡聚糖等在动物肠道内可吸附真菌毒素从而减少危害。系统研究一...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类剧毒次级代谢产物,严重威胁着粮油食品和饲料的质量安全。如何阻控真菌毒素污染和危害,保障人民消费健康是当前急需。酿酒酵母的水解物甘露聚糖、葡聚糖等在动物肠道内可吸附真菌毒素从而减少危害。系统研究一株酿酒酵母生物量的优化及其水解物对不同真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在摇瓶水平上,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了培养基配方,并通过多因素实验设计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遗传算法寻优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酵母粉、KH_(2)PO_(4)、MgSO_(4)质量浓度分别为17.5、10.0、0.1、0.6 g/100 mL,在此条件下,OD_(600)达到32.78。通过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结合遗传算法寻优得到最佳培养基为:蔗糖、酵母粉、KH_(2) PO_(4)、MgSO_(4)质量浓度分别为18.9、8.9、0.05、0.8 g/100 mL,预测的OD_(600)为38.9,经验证与该配方下实验所得发酵液OD_(600)为37.1的偏差是4.6%,相对于单因素培养提高了13.2%。进一步研究了该酵母的水解物对ZEN(Zearalenone,玉米赤霉烯酮)、DON(Deoxynivalenol,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AFB_(1)(Aflatoxin B_(1),黄曲霉毒素B_(1))的体外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对ZEN、DON和AFB_(1)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5.4、46.0、434.6μg/g,对ZEN和AFB_(1)吸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真菌毒素 吸附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慢性偏头痛合并三叉神经痛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明煦 吴兰香 +4 位作者 田胜 郑合情 谢永刚 余欣萍 吴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36-638,共3页
慢性偏头痛是指病人连续3个月以上每月头痛至少15天,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常有恶心、畏光等伴随症状。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生的、以电击样突发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这两种疾... 慢性偏头痛是指病人连续3个月以上每月头痛至少15天,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常有恶心、畏光等伴随症状。三叉神经痛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生的、以电击样突发剧烈疼痛为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这两种疾病都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偏头痛合并三叉神经痛发生率低且研究较少,目前的报道多分别针对这两种疾病进行药物治疗[1]。但长期的大剂量药物治疗不仅会使病人依从性降低,还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我科收治1例慢性偏头痛合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对其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同时治疗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慢性偏头痛 神经分布区域 神经系统疾病 A型肉毒毒素 病人依从性 搏动性头痛 电击样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呕吐毒素降解菌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稳 孙晶 +3 位作者 赵一凡 孙长坡 尹鹏 刘虎军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了获得一株可高效降解呕吐毒素(DON)的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D-8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部分因子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主要组分及浓度范围,并根据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正交试验及结果作为数据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 为了获得一株可高效降解呕吐毒素(DON)的德沃斯氏菌(Devosia sp.)D-8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部分因子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主要组分及浓度范围,并根据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正交试验及结果作为数据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该模型进行优化并全局寻优。结果表明:确定了最佳培养基配比:糖蜜30 g/L,酵母浸粉20 g/L,KH_(2)PO_(4)4.4 g/L,Na_(2)HPO_(4)·12H_(2)O 7 g/L;利用该培养基发酵验证,D-8菌的生物量(OD_(600 nm))为14.68,与模型预测值相差1.01%,是优化前生物量的6.87倍,较正交试验后生物量显著提高了6.55%(P<0.05)。BP网络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DON降解菌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该菌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德沃斯氏菌 培养基优化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相转化水凝胶微针的制备及其初步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月 许玲玲 +2 位作者 葛廷雨 庄富萍 汪电雷 《中南药学》 2023年第7期1794-1799,共6页
目的以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为模型药物制备相转化水凝胶微针,并对其质量以及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神经毒素相转化水凝胶微针。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针形貌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处方,在最佳处方下对微针的载... 目的以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为模型药物制备相转化水凝胶微针,并对其质量以及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两步法制备神经毒素相转化水凝胶微针。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针形貌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处方,在最佳处方下对微针的载药量、机械性能、体外溶胀、体外透皮等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热板实验考察神经毒素相转化水凝胶微针的镇痛作用。结果针尖部位最佳处方为聚乙烯醇/葡萄糖水溶液(84/16,W/W),背衬层最佳处方为聚乙烯醇水溶液(25%,W/W)。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微针针体垂直,排列整齐,矩阵清晰;HE染色结果表明微针可以刺入皮肤表层为药物递送提供通道。180 min后溶胀率达到210%;载药量可达到23.4%;12 h后体外释放率接近85%;6 h后微针的体外透皮率达到80%,而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水溶液几乎没有穿过皮肤。药效学实验表明,神经毒素相转化水凝胶微针具有镇痛作用。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微针可以刺破皮肤,在体内可以达到镇痛的疗效,为蛋白类药物剂型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眼镜蛇神经毒素 透皮给药 相变水凝胶微针 镇痛药效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在真菌毒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周湘宜 胡梁斌 +3 位作者 莫海珍 周威 姚丽姗 徐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食物链累积传递,由于其稳定性强,难以消减,对消费者造成了极高的暴露风险,严重影响婴幼儿等人群的成长发育。因此,真菌毒素毒理学已从实质性靶器官的毒性研究扩展到长期高暴露对生命... 真菌毒素是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通过食物链累积传递,由于其稳定性强,难以消减,对消费者造成了极高的暴露风险,严重影响婴幼儿等人群的成长发育。因此,真菌毒素毒理学已从实质性靶器官的毒性研究扩展到长期高暴露对生命早期人群的毒性研究。秀丽隐杆线虫因其具有发育快、基因与人类高度同源、遗传背景清晰等优点,已成为评估外源性毒素发育毒性的首选模式生物。从生长发育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和神经发育毒性3个角度综述了秀丽隐杆线虫在真菌毒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真菌毒素对幼虫期秀丽隐杆线虫的发育毒性效应,探究了真菌毒素的发育毒性分子机制,有助于建立标准化的真菌毒素毒理学评价模型,为真菌毒素食源性干预剂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秀丽隐杆线虫 生长发育毒性 生殖发育毒性 神经发育毒性
下载PDF
脉冲射频联合肉毒毒素A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赵元哲 王冰 +1 位作者 周琪 王东阳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脉冲射频联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确定试验入组人数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 目的探究脉冲射频联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3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确定试验入组人数共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神经根42℃脉冲射频治疗,治疗组在神经根42℃脉冲射频治疗结束后于皮损疼痛严重区域进行肉毒毒素A注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h及术后第1周、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疼痛NRS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钙通道拮抗剂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RS、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的NRS、AI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月的NRS、A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肉毒毒素A治疗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比单独脉冲射频效果更好,同时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 脉冲射频 肉毒毒素A
下载PDF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钟强 张颖 周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脂多糖(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电刺激迷走神经组(STM组)、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每组10只。LPS组、... 目的探讨电刺激迷走神经对脓毒症小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脓毒症组[脂多糖(LPS)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GX组)、电刺激迷走神经组(STM组)、α-银环蛇毒素(α-BGT)组,每组10只。LPS组、VGX组、STM组、α-BGT组均腹腔注射10 mg/kg LPS制备脓毒症模型,CON组则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CON组、LPS组仅暴露双侧颈迷走神经,VGX组、STM组、α-BGT组均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STM组电刺激左颈迷走神经,α-BGT组皮下注射α-BGT后再电刺激左颈迷走神经。处死各组小鼠后取回肠组织,光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估肠道组织通透性,并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2)、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LPS组小鼠回肠组织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微绒毛坏死、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VGX组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较LPS组加重,STM组回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较LPS组、VGX组减轻,α-BGT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最严重。与CON组比较,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VGX组比较,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M组比较,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通透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CON组,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LPS组、VGX组,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ZO-1、claudin-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STM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LPS组、VGX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STM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LPS组、VGX组,α-BGT组小鼠肠上皮组织中MLCK、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M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有助于保护脓毒症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其潜在机制或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迷走神经 脂多糖 ZO-1蛋白 claudin-2蛋白 Α-银环蛇毒素 胆碱能抗炎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