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FN-γ介导的JAK/STAT1信号通路探讨电头针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晓云 袁博 +5 位作者 李兴兰 鲍英存 罗文君 张延菊 赵敏 王金海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2-859,共8页
目的:观察电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缺血皮层区干扰素γ(IFN-γ)、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JAK/STAT1)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缓解IS大鼠神经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头针... 目的:观察电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缺血皮层区干扰素γ(IFN-γ)、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JAK/STAT1)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缓解IS大鼠神经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头针组、抑制剂组,每组14只。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抑制剂组腹腔注射抑制剂PJ34(25 mg/kg),1次/d,共7 d。电头针组取双侧“顶颞前斜线”予电头针干预,30 min/次,1次/d,共7 d。干预前和干预后,对各组大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IFN-γ、JAK1、JAK2和磷酸化(p)-STA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脑组织IL-6、IFN-γ、JAK1、JAK2、p-STAT1表达水平升高(P<0.01),IL-10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后抑制剂组和电头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脑组织IL-6、IFN-γ、JAK1、JAK2、p-STAT1表达水平降低(P<0.01),IL-10表达水平升高(P<0.01)。电头针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下调p-STAT1的表达方面优于抑制剂(P<0.05,P<0.01),在改善脑梗死体积和下调IFN-γ、JAK1方面不及抑制剂(P<0.01,P<0.05)。结论:下调IFN-γ表达,进而抑制JAK/STAT1信号通路活性可能是电头针缓解IS神经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脑卒中 电头针 神经炎性损伤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参与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安然 康秀文 +2 位作者 陈晓兵 王言理 刘克喜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10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心肺复苏(CPR)术后大鼠海马组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复苏组(按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后2、6、12、24和48 h各时间点分5个亚组)。在相应的时间点断头处死,取海马...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心肺复苏(CPR)术后大鼠海马组织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复苏组(按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后2、6、12、24和48 h各时间点分5个亚组)。在相应的时间点断头处死,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变化,干湿称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HMGB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MGB1和P38激酶活性。结果假手术组海马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变化,复苏组存在缺血病理改变,24 h最为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脑组织含水量、海马HMGB1 mRNA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4 h达到峰值(P<0.01);复苏组HMGB1表达在ROSC后2 h显著降低,6和12 h逐渐增高,24 h达到峰值(P<0.01);复苏组海马组织P38激酶活性于2 h表达显著升高(P<0.01),6 h达到高峰(P<0.01),后缓慢下降。结论 HMGB1可能通过参与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介导CPR术后早期脑组织炎性反应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P38丝裂源活化蛋白激酶 神经炎反应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