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低高血糖即时效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真真 夏玉卿 +1 位作者 朱兵 王宏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2-702,共1页
关键词 耳穴治疗 临床观察 迷走神经 即时效应 针刺 高血糖 神经点 糖尿病患
下载PDF
针刺面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侯振民 奚卿魁 王磊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7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观察针刺面神经点与传统针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面神经点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和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治愈率68.3%,3个疗... 【目的】探讨观察针刺面神经点与传统针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面神经点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和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2个疗程治愈率68.3%,3个疗程治愈率81.7%;对照组2个疗程治愈率38.3%,3个疗程治愈率46.7%;经统计学χ2检验,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面神经点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灸疗法 神经点
下载PDF
针刺面神经点与运动点治疗面神经炎7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建波 《针灸临床杂志》 1996年第12期10-10,共1页
针刺面神经点与运动点治疗面神经炎72例临床观察301500天津市宁河县医院李建波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性34例,女性38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64岁,以20~40岁为最多,共49例;左侧35例,右侧37例;病... 针刺面神经点与运动点治疗面神经炎72例临床观察301500天津市宁河县医院李建波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性34例,女性38例;发病年龄最小11岁,最大64岁,以20~40岁为最多,共49例;左侧35例,右侧37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3个月,两周以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针刺疗法 神经点
下载PDF
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血管疾病95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侯振民 代二庆 +2 位作者 郑东明 施青青 王育琪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治疗脑血管疾病95例,并设立针刺传统穴位95例作为对照。结果针刺神经点组总有效率96.84%,针对传统穴位组总有效率80.00%,针刺神经点组疗效明...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治疗脑血管疾病95例,并设立针刺传统穴位95例作为对照。结果针刺神经点组总有效率96.84%,针对传统穴位组总有效率80.00%,针刺神经点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脑梗死较脑出血疗效显著。结论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可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针刺疗法 神经点 弹拔法
下载PDF
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梗死
5
作者 侯振民 代二庆 +1 位作者 郑东明 李晶晶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15-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治疗脑梗死患者(CT或MRI确诊)85例,并设立针刺传统穴位85例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神经点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65%,显著优...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点辅以弹拨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治疗脑梗死患者(CT或MRI确诊)85例,并设立针刺传统穴位85例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神经点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65%,显著优于针刺传统穴位组(对照组)(78.82%),P<0.01。治疗组中50岁以下组有效率91.89%,显著优于50岁以上组(60.41%),P<0.05;治疗组中病程15天以下组总显效率94.59%,显著优于15天以上组(52.08%),P<0.01。【结论】针刺神经点、手法应用弹拨法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年龄小、病程短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针刺疗法 神经点 弹拨法
下载PDF
针刺神经点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症8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建 许振兴 李东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4-45,共2页
  中风偏瘫症是指现代医学中脑血管病形成的半身不遂等症状,我院采用针刺神经点配合电针的治疗方法,从2000年1月~2003年10月治疗中风偏瘫症8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中风偏瘫 神经点
下载PDF
电针面神经点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关铭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88-90,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用药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 目的评价分析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用药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分别为(8.09±6.05)、(7.51±5.22)分,治疗后分别为(17.37±2.15)、(18.89±2.51)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经点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推拿加针刺神经点治疗68例肩周炎的体会
8
作者 唐义贵 《颈腰痛杂志》 1989年第1期28-36,共2页
肩周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人认为此病的形成内因起主导作用,由于年长体衰,机体组织发生退性变化,肩部软组织劳损、外伤、风寒侵袭等原因。肩部软组织出现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由于炎性渗出,软组织粘连,日久失治,会导致... 肩周炎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人认为此病的形成内因起主导作用,由于年长体衰,机体组织发生退性变化,肩部软组织劳损、外伤、风寒侵袭等原因。肩部软组织出现急、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由于炎性渗出,软组织粘连,日久失治,会导致冻结肩。近两年我们采用推拿加针刺神经点治疗6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点 慢性无菌性炎症 冻结肩 软组织粘连 风寒侵袭 肩部 失治 肩关节 炎性渗出 理筋手法
下载PDF
弹拨颈丛神经点耳穴压药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
9
作者 张秀芬 刘英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年第5期733-734,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 呃逆 弹拔颈丛神经点 针刺疗法 耳穴压药
下载PDF
脊神经靶点脉冲射频联合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白云霞 梁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9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变化,分析脊神经靶点脉冲射频+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医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变化,分析脊神经靶点脉冲射频+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医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行脊神经靶点脉冲射频+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腰腿疼痛情况及血清相关因子[前列腺素E_(2)(PGE_(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两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腰腿疼痛量表(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PGE_(2)、TGF-β1、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脊神经靶点脉冲射频+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缓解腰腿疼痛,恢复腰椎功能,并抑制炎症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脉冲射频 神经后支射频热凝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点云神经网络的非均匀点阵逆向设计方法
11
作者 王荣 陈莹 +3 位作者 王晓晶 谢强 胡振峰 梁秀兵 《智能安全》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点阵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实现多功能设计等特点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在航空航天、舰载设备等领域有所应用。均匀分布的点阵结构的结构效率并非最优,研究人员针对特定的点阵结构开展了一些非均匀点阵的设计方法研究,但是现有算法存在... 点阵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实现多功能设计等特点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在航空航天、舰载设备等领域有所应用。均匀分布的点阵结构的结构效率并非最优,研究人员针对特定的点阵结构开展了一些非均匀点阵的设计方法研究,但是现有算法存在难以适应三维点阵、缺乏整体框架、设计参数过少等局限。针对有限元分析云图可以转化为位置与应力结合的矩阵形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点云神经网络的非均匀点阵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有限元分析中节点应力矩阵作为输入,以非均匀点阵设计参数作为输出,实现了有限元分析的逆运算。该方法利用边卷积和最大池化模块解决了矩阵化表示应力信息的交互性和无序性问题,较好地解决了点阵结构的非均匀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材料设计 逆向设计 有限元
下载PDF
枕下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伟 王捷 +1 位作者 舒红燕 杨胜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准确定位枕下肌的神经入肌点(NEP),为枕下肌肌张力增高所致疾病的肌外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4具成人尸体。解剖暴露枕下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的NEP,硫酸钡标记,原位缝合。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 目的准确定位枕下肌的神经入肌点(NEP),为枕下肌肌张力增高所致疾病的肌外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24具成人尸体。解剖暴露枕下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的NEP,硫酸钡标记,原位缝合。螺旋CT扫描与三维重建。经皮连接枕外隆突与第7颈椎棘突的曲线为纵向(L)参考线,乳突与第7颈椎棘突的曲线为横向(H)参考线,NEP在项部和相反侧皮肤上的点分别记为P点和P'点,经P点分别向H线和L线作垂线,其交点分别记为PH点和PL点。Syngo系统下确定PH点和PL点分别在H线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的深度。结果每块枕下肌(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常只有1个NEP,其NEP的PH分别位于H线上的46.29%、35.85%、28.88%和32.29%处;PL分别位于L线上的27.39%、39.06%、35.06%和40.42%处。NEP的深度分别位于PP'线上的21.21%、24.02%、14.59%和21.44%处。上述百分值均为平均值。左右侧及男女性间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这些NEPs的体表百分位置和深度的准确界定,利于提高枕下肌张力增高所致疾病的肌外神经阻滞的定位效率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下肌 神经入肌 神经阻滞 定位
下载PDF
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辅助温针灸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臧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55-57,64,共4页
目的探讨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辅助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 目的探讨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辅助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辅助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下肢Figl-Meyer运动功能、BI、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23.65±2.54)分、(79.96±6.12)分、(3.75±0.36)分、(3.75±0.36)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辅助温针灸治疗可加快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步行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股直肌神经入肌推拿 温针灸 下肢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肩痛临床观察
14
作者 陈雄杰 宋学鹏 +4 位作者 刘星新 邬小林 来明 周宏春 寇家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2469-2470,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肩痛的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良肢位摆放等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以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肩痛、上肢功能均有... 目的:观察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肩痛的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良肢位摆放等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以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肩痛、上肢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三角肌神经入肌点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急性期肩痛症状及上肢功能,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痛 电针 神经入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2神经根阻滞联合触发点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15
作者 乌日勒格 翟志超 单志婧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颈2(C2)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注射对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通辽市医院就诊的50例CE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阻滞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5例。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阻滞治疗,1次/...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颈2(C2)神经阻滞联合触发点注射对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通辽市医院就诊的50例CEH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阻滞组与联合组,每组各25例。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阻滞治疗,1次/周,3次为一疗程;联合组采用超声引导下C2神经根阻滞联合头颈部触发点注射治疗,1次/周,3次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及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治疗后1、3、6个月时阻滞组及联合组的VAS评分、ND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阻滞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时VAS、NDI评分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下C2神经根阻滞联合触发点注射可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效果优于单纯C2神经根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神经根阻滞 头痛 神经性阻滞联合触发注射治疗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李贞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47-49,54,共4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在中风后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持续12周。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上肢、下肢评分分别为(58.36±5.12)分、(22.58±2.76)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BBS、BI评分分别为(3.79±0.35)分、(42.65±4.63)分、(75.69±5.82)分,均高于对照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为(53.85±4.72)m/min,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分别为(86.41±5.47)分、(85.68±5.24)分、(87.88±5.16)分、(87.41±4.25)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可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偏瘫 醒脑开窍针刺法 股直肌神经入肌推拿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面向交通事故预测的时空多模态点过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文闯 郭晟楠 +1 位作者 万怀宇 林友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0-2345,共6页
交通事故预测对于构建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生在连续时间域上的交通事故数据同时包含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时间、空间模态信息,且这两种模态的不确定性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序列建模方式无法全面描述交通事故的时空相关性,很难实... 交通事故预测对于构建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生在连续时间域上的交通事故数据同时包含具有不同语义特征的时间、空间模态信息,且这两种模态的不确定性存在差异,因此传统的序列建模方式无法全面描述交通事故的时空相关性,很难实现准确的交通事故预测,对此提出了一种面向交通事故预测的时空多模态点过程模型MSTPP。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双解码器的seq2seq框架。在编码器中提出了衰减感知长短期记忆网络DLSTM用于编码在连续时间域中的交通事故事件序列,有效地融合不同模态信息以及建模事件序列的异步性。在解码阶段,使用两个特殊设计的解码器去处理模态间差异性。在两个真实的交通事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STPP在预测下一个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区域任务上相比于其他基准模型具有最优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预测 事件建模 神经点过程 时间模态 空间模态
下载PDF
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潘军英 王浩飏 +4 位作者 颜妮 王军 丁玉鑫 宋仲涛 高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4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科、康复科和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推拿科、康复科和针灸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股直肌平均肌电值(AEMG)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SIA运动功能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的股直肌AEMG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股直肌神经入肌点推拿点按疗法可通过改善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患者股直肌的运动功能来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推拿 神经入肌 不完全性腰膨大损伤
下载PDF
指浅屈肌的形态、神经入肌点与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方玖 薛黔 +1 位作者 周运栏 张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56-3858,共3页
目的:为指浅屈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尸体的指浅屈肌,观察其形态和神经支配,并定位神经入肌点。用6具尸体的指浅屈肌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观察肌内神经分布。结果:(1)指浅屈肌深层肌腹中均有一中间腱,该肌... 目的:为指浅屈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30具成人尸体的指浅屈肌,观察其形态和神经支配,并定位神经入肌点。用6具尸体的指浅屈肌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观察肌内神经分布。结果:(1)指浅屈肌深层肌腹中均有一中间腱,该肌的示指与小指有两个肌腹。(2)指浅屈肌的上神经入肌点在该肌上1/3肌腹中部的桡侧,距肱骨内上髁(3.89±0.56)cm;中神经入肌点在该肌肌腹中、上1/3交界水平的深面,距肱骨内上髁(7.54±1.14)cm;下神经入肌点在该肌肌腹中、下1/3交界水平的深面,距肱骨内上髁(15.08±1.27)cm。(3)正中神经分出1~2支一级分支从指浅屈肌的上神经入肌点入肌后分布到该肌肌腹上部;正中神经分出1~3支一级分支从中神经入肌点入肌后分布到该肌肌腹中部;正中神经分出1~2支一级分支从下神经入肌点入肌后分布到该肌肌腹下部。结论:指浅屈肌是集羽肌、二腹肌、多肌腱肌为一体的复合肌块。指浅屈肌由正中神经分出分支集中从三个入肌点入肌支配,各指肌腹有明确的神经分支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入肌 肌内神经 正中神经 指浅屈肌 前臂
下载PDF
大圆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猛 王国亚 杨胜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准确定位大圆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体表位置和穿刺深度。方法 12具中国成年人尸体。设计紧贴皮肤连接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肩峰尖为横向参考线(H线)、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剑胸结合处为纵向参考线(L线)。解剖暴露大圆肌NEP,涂抹硫酸钡,... 目的准确定位大圆肌神经入肌点(NEP)的体表位置和穿刺深度。方法 12具中国成年人尸体。设计紧贴皮肤连接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肩峰尖为横向参考线(H线)、颈静脉切迹最低点至剑胸结合处为纵向参考线(L线)。解剖暴露大圆肌NEP,涂抹硫酸钡,逐层复位缝合,CT扫描与三维重建。Syngo系统下确定大圆肌NEP的体表投影点(P);P通过NEP投影至背部皮肤上的点为P'点;经P的垂线与H线的交点记为PH,经P的水平线与L线的交点记为PL;分别测量PH和PL在H和L线上的百分位置及NEP的百分深度。结果大圆肌NEP的PH位于H线的(9.59±1.24)%处,PL位于L线的(39.37±2.45)%处;NEP深度位于PP'线的(41.83±2.98)%处。结论这些参数可为提高大圆肌痉挛的神经阻滞效率和疗效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圆肌 肌痉挛 神经入肌 定位 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