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基于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肠病耳治思路与临床应用
1
作者 吴文哲 李少源 曹燕飞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195-198,共4页
通过梳理中医关于胃肠疾病诊治的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神经科学原理,提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分析认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通过电刺激耳甲区迷走神经体表分支治疗疾病的经皮无创疗法,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通过梳理中医关于胃肠疾病诊治的相关理论,结合现代神经科学原理,提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胃肠疾病的方法。分析认为,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通过电刺激耳甲区迷走神经体表分支治疗疾病的经皮无创疗法,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肠神经系统(即脑-肠互动)是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生理基础,且经络相连是耳穴和胃肠病密切相关的基础,亦是构建基于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肠病耳治的中医理论基础。故在肠病耳治思想的指导下,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可运用于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与术后肠梗阻等胃肠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胃肠疾病 肠病耳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向迅捷 孙留中 +8 位作者 徐才邦 庞鸣琰 沈曲 黄华 农邦写 冉江 胡洋 黄升会 于燕中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1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3~28个月。按照McHugh评级标准评定疗效:ⅡA级4例(30.77%),ⅡB级3...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采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1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随访3~28个月。按照McHugh评级标准评定疗效:ⅡA级4例(30.77%),ⅡB级3例(23.08%),ⅢA级2例(15.38%),ⅢB级3例(23.08%),Ⅳ级1例(7.69%);术后有6例患者减少抗癫痫药物使用剂量或种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疗效
下载PDF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吴绍伟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癫痫方面安全有效。此外,关于VNS在神经系统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深入研究。VNS可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发挥抗癫痫作用,抑制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主要...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是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癫痫方面安全有效。此外,关于VNS在神经系统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深入研究。VNS可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改变,发挥抗癫痫作用,抑制神经系统炎症反应,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症状。本文主要探讨VNS常用的方法,并综述VNS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疗效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VN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中充分剥离迷走神经鞘膜对术后癫痫发作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王利 张磊 +2 位作者 费晓炜 伊西才 王彦刚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160-164,共5页
目的分析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中显微镜下充分剥离迷走神经鞘膜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0例行迷走神经电极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仅肉眼下常规剥离迷... 目的分析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中显微镜下充分剥离迷走神经鞘膜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60例行迷走神经电极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仅肉眼下常规剥离迷走神经鞘膜或不剥离鞘膜(A手术组),余80例在显微镜下充分剥离迷走神经鞘膜(B手术组)。观察开机后1、3、6、12个月,在最适刺激参数条件下,2组患者癫痫发作改善情况、语言认知功能及情绪改善情况。结果VNS术后开机1、3、6、12个月,B手术组的Ⅰ级改善率明显高于A手术组,总体有效率也均高于A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NS术后开机12个月,B手术组的语言认知改善率、情绪改善率高于A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充分剥离迷走神经鞘膜的精准手术方式可明显改善癫痫患者术后的发作和语言认知及情绪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神经鞘膜 迷走神经 显微技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窦博生 许阳阳 赵理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迷走神经电刺激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线圈放置于左颈部内的迷走神经上,并且将刺激装置埋在胸前,再调整装置参数与模式,使刺激器自动刺激迷走神经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迷走神经刺激术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难治性癫痫和抑郁症患者,其在疼痛... 迷走神经电刺激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线圈放置于左颈部内的迷走神经上,并且将刺激装置埋在胸前,再调整装置参数与模式,使刺激器自动刺激迷走神经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迷走神经刺激术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难治性癫痫和抑郁症患者,其在疼痛、记忆功能障碍、颅脑损伤、脑缺血等诸多领域都展示了巨大的价值和潜力。目前其作用机制也正在逐步理解中,刺激参数的调控也越来越精确,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在逐步提高。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本文现将迷走神经电刺激术在癫痫、心力衰竭、疼痛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癫痫 心力衰竭 疼痛
原文传递
神经电刺激治疗反复癫痫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蔡鸣凡 周亮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2067-2069,共3页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在反复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及本地区其他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0例行VNS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药物治疗的难治性癫痫...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术(VNS)在反复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及本地区其他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0例行VNS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药物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VNS治疗;对照组患者继续采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未实施VNS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减少>80%、发作停止的比例分别为28.0%(14/50)、18.0%(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50)、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c Hugh分级为ⅠA、ⅡA的比例分别为46.0%(23/50)、32.0%(16/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4/50)、10.0%(5/50),观察组ⅢB、Ⅳ+Ⅴ的比例分别为6.0%(3/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NS在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VNS治疗效果与参数调节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参数调节
下载PDF
围术期穴位电刺激联合不同术后镇痛预防TKA后DVT形成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侯怀晶 张凌云 +3 位作者 薛建军 梁曦 贾国龙 吕理浇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2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人,分别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PCNA组)、静脉自控镇痛联合针刺治疗组(PCIA+A组)、...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0例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人,分别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组(PCNA组)、静脉自控镇痛联合针刺治疗组(PCIA+A组)、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联合针刺治疗组(PCNA+A组)。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与PCIA组比较,PCNA组、PCIA+A组、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NA组比较,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IA+A组比较,PCNA+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各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A组、PCNA+A组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NA组、PCIA+A组、PCNA+A组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第1天、第7天各组D-二聚体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组、PCNA组D-二聚体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IA+A组、PCNA+A组D-二聚体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比较,术后第7天PCIA+A组、PCN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A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与PCIA组比较,PCI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A组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连续阻滞术后镇痛与传统静脉镇痛比较能降低DVT发生率,而联合术后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后能进一步降低术后DVT的发生,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静脉自控镇痛 神经阻滞后镇痛穴位刺激镇痛 深静脉血栓 对照研究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性治疗效果分析
8
作者 郭振辉 刘后垚 《大医生》 2023年第21期42-44,共3页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及时开展深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性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应用静脉血栓标... 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及时开展深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性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应用静脉血栓标准预防治疗方法)和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及神经功能预后分级。结果 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皮肤损害、炎症反应及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分级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及时开展静脉血栓标准预防性治疗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术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降低皮肤损害、炎症反应及再出血发生率,降低D-二聚体水平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分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神经肌肉刺激 深静脉血栓栓塞 神经功能预后 D-二聚体
下载PDF
柳暗花明——谈功能神经外科治疗新方法
9
作者 林伟 罗鹏 费舟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随着现代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神经外科除了对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外,对于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采取了外科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内一些最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随着现代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神经外科除了对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以外,对于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采取了外科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功能神经外科领域内一些最新的治疗技术和方法。随着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必将为广大功能神经外科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外科 脑深部刺激 迷走神经电刺激术
下载PDF
神经核团毁损术与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强 陈宝友 李建国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9期878-880,共3页
目的观察深部神经核团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法,将49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2组,27例行丘脑底核DBS术治疗者为DBS组,22例接受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者为毁损组,2组分别... 目的观察深部神经核团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法,将49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2组,27例行丘脑底核DBS术治疗者为DBS组,22例接受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者为毁损组,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6个月及术后1、2、3a不同服药状态下进行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并比较2组左旋多巴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1、6个月及1a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2、3a时DBS组帕金森病量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较术前与毁损术组明显降低(P<0.05);DBS组术后6个月及1、2、3a左旋多巴服药剂量明显低于术前及毁损术组(P<0.05);DBS组术后1a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毁损组(P<0.05)。结论神经核团毁损术和DBS均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DBS安全性、可控性和长效性优于神经核团毁损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深部神经核团刺激 神经核团毁损
原文传递
骶神经根(S2—4)对盆腔器官、盆底和下肢功能的选择性支配
11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314-1316,共3页
临床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术(SARS)和骶神经电调理术(SNM,InterStim)的开展,为在人体研究不同骶神经根(S2-4)对盆腔器官,盆底横纹肌和下肢功能的支配特点提供了良好模型。本文综合作者和文献资料,通过术中电刺激同时进行尿动力学(膀胱尿... 临床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术(SARS)和骶神经电调理术(SNM,InterStim)的开展,为在人体研究不同骶神经根(S2-4)对盆腔器官,盆底横纹肌和下肢功能的支配特点提供了良好模型。本文综合作者和文献资料,通过术中电刺激同时进行尿动力学(膀胱尿道)和肛肠动力学(直场肛门)检测、盆底横纹肌和下肤肌肉收缩观察,以及患者的感觉反应等,总结不同骶神经根对排尿、排便和性功能的支配特点。S2的躯体纤维是尿道(S2>S3>S4)和肛门(S2≈S4≈S3)外括约肌的主要支配神经,其副交感纤维是阴茎勃起(S2>>S3)的主要支配神经。S3的副交感纤维是膀胱(S3>S4>S2)和立场(S3≈S2≈S4)逼出肌的主要支配神经,对两者的外括约肌也有很强的支配。S4对盆腔器官逼出肌和外括约肌均有支配,但效能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4 盆腔器官 下肢功能 选择性支配 神经前根刺激 神经调理 盆底横纹肌 尿动力学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持续性植物状态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秋幼 虞容豪 +1 位作者 何艳斌 李慧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6期35-37,共3页
明确意识的含义及意识障碍的分类是分析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前提。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评分标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深入剖析。植物状态的研究取得相当进展,但从诊断、评分到治疗手段仍面临诸多困惑,而神经干细胞移... 明确意识的含义及意识障碍的分类是分析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前提。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评分标准、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深入剖析。植物状态的研究取得相当进展,但从诊断、评分到治疗手段仍面临诸多困惑,而神经干细胞移植和神经电刺激术是未来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植物状态 神经干细胞移植 神经电刺激术
下载PDF
耐药性癫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田 伍国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76-178,共3页
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7000万人口患有癫癎,每年约有240万人被诊断为癫癎,而其中约有90%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约有900万癫癎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的最新定义: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有7000万人口患有癫癎,每年约有240万人被诊断为癫癎,而其中约有90%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约有900万癫癎患者。根据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的最新定义:经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患者耐受的、根据患者发作情况正确选择的抗癫癎治疗方案失败(无论单药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即为耐药性癫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癎 神经电刺激术 伽马刀 干细胞
下载PDF
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的新技术
14
作者 陈亚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2年第18期13-13,共1页
近来,该院积极加强泌尿外科的临床科研实力,采用国际先进技术,相继开展了骶神经电刺激术治疗排尿困难,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治疗尿失禁以及与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系列新疗法,解除了困扰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多年的痼疾。
关键词 排尿功能障碍 神经电刺激术 悬吊治疗 尿失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