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838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阳 李龙 +1 位作者 马华松 陈志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十通道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系统,共对838例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分析838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脊髓和运动诱发电位...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十通道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系统,共对838例手术患者进行了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分析838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脊髓和运动诱发电位的效果和体会。结果 838例患者中,19例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出现了SEP异常,波幅值下降50%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19例患者中术中SEP波幅恢复至基线的有8例,波幅好转11例。838例患者中有11个患者术中SEP没有变化,但是术后反而下肢有症状,假阳性率为1.4%。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中联合应用SEP能够通过为术者实时监测脊髓功能,已达到了解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避免脊髓的损伤风险,为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降低了手术的致残率,应成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常规监测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体感诱发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护理
2
作者 韩艳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本文对我院2009-05—2010-05收治的40例听神经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5—2010-05收治的40例听神经瘤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6岁,平均(42.3±2.2)岁;病程6... 本文对我院2009-05—2010-05收治的40例听神经瘤患者实施显微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5—2010-05收治的40例听神经瘤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6岁,平均(42.3±2.2)岁;病程6个月~7a,平均(4.3±1.0)a;肿瘤部位:左侧20例,右侧20例;肿瘤大小1.5~4.8cm,平均(3.3±0.2)cm。40例患者均采取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显微手术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护理配合
下载PDF
基于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的护理研究
3
作者 蒋泽天 李存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87-0190,共4页
分析护理干预对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66例,接收的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 分析护理干预对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66例,接收的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分组形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数量为两组,命名为基础组和实验组,通过针对分组后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基础组33例为常规护理方式,及实验组33例为护理干预)。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结果 针对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发现,采用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P<0.05。结论 对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神经 显微手术
下载PDF
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4
作者 刘九红 迟晓慧 +2 位作者 张光磊 周静 吴震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1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资料。结果13例患者麻醉过程均平稳。平均手术时间(7.23±3.49)h,最大失血量为1100 ml,最大输...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体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13例颈静脉球体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的围术期资料。结果13例患者麻醉过程均平稳。平均手术时间(7.23±3.49)h,最大失血量为1100 ml,最大输注浓缩红细胞量为4 U;1例坐位患者术中出现空气栓塞,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气后缓解;1例患者术中吸引头误吸面神经,术后出现面神经永久性损伤。结论麻醉前全面仔细地评估患者病情,监测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合理使用肌肉松弛剂,适当地控制性降压,积极进行颅神经功能监测,及时发现气栓、失血和神经损伤并及时处理,是颈静脉球体瘤手术切除术中麻醉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体瘤 神经电生理功能监测 七氟烷 瑞芬太尼 控制性降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