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BOLD信号的特征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义根 赵小虎 郭胜利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8,共8页
基于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对比的fMRI技术作为脑功能成像的主要方法已广泛用于脑的生理、病理及人的心理活动等研究领域,成为研究脑功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无损伤探测手段.目前对BOLD信号的特征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 基于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对比的fMRI技术作为脑功能成像的主要方法已广泛用于脑的生理、病理及人的心理活动等研究领域,成为研究脑功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无损伤探测手段.目前对BOLD信号的特征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结果也非常丰富,但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同时,由于BOLD信号是对神经活动的间接测量,要准确推演神经活动信息需要对该信号的机制有较为全面及深入的理解.文中就BOLD信号的特征、对外部刺激的非线性响应问题和BOLD信号与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关系等作简要评述.对非线性响应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性 非线性响应 神经电生理活动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配合夹脊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张占军 王红晓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71-75,共5页
目的 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夹脊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禹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DPN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列为... 目的 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夹脊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禹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DPN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列为电针组(55例)和联合组(55例),电针组予以常规夹脊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神经松动术配合夹脊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神经营养因子、平衡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神经营养因子及平衡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MCV)为(50.33±10.25) m/s,感觉传导速度(SCV)为(52.33±10.41) m/s,腓总神经MCV为(53.11±10.46) m/s,SCV为(52.47±10.28) m/s,均高于电针组[(44.16±10.27) m/s、(46.24±10.15) m/s、(47.25±10.62) m/s、(45.11±10.36)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为(11.45±3.27)μg/L,神经生长因子(NGF)为(44.29±10.37)pg/mL,神经营养因子3(NT-3)为(172.44±20.76) pg/mL,均高于电针组[(9.44±2.28)μg/L、(38.45±10.16) pg/mL、(158.44±20.1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1 d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35.33±5.25)分,治疗7 d后的BBS评分为(42.77±10.32)分,治疗14 d后的BBS评分为(49.15±10.36)分,均高于电针组[(32.41±5.16)分、(36.15±10.41)分、(42.26±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DPN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27%(4/55),低于电针组18.18%(1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松动术配合夹脊电针治疗DPN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电生理活动并上调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对促进患者平衡功能恢复并降低DPN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松动术 夹脊 平衡功能 神经电生理活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效果分析
3
作者 张傲秋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对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指标、电生理活动改善情况,神经结构、感觉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BDNF、NGF、NT-3、SCV、MCV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有下降,但试验组的神经直径、神经横截面积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试验组的BMRC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靶点注射甲钴胺能有效改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血清指标,对促进患者神经电生理活动、神经结构及神经感觉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引导靶点注射 甲钴胺 神经电生理活动 神经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